基督徒的激情

基督徒的激情

作者:(丹)克尔凯郭尔著、鲁路译译者:鲁路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2001-08-01

评分:5分

ISBN:7801090179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基督徒的激情 目录

追求完美性(代序)
与上帝的交往
1.救主的诞生
2.內在性及与上帝的直接交往
3.人的生活与上帝
4.人在自然的和平申
5.与上帝的交往作为人的尺度
6.在《圣经》之镜中自我观照
7.论祈祷
8.人是上帝的助手吗?
9.永恒者
10.宁可诚实地否定,不要半心半意
11.人的宗教苦恼
12.论*高者的代价
13.非此即彼
14.论宗教想像
15.人与对世界的驾驭
16.非世俗地与上帝交往
17.上帝是主体
18.论与基督的同时性
19.上帝作为人类之父
20.只有在上帝那里才有安宁
21.永恒与青春
22.论中介者的必要性
23.论信仰的代价
24.上帝与世界
25.上帝的增长着的无限性
26.论对上帝的单纯渴求
信仰
27.论信仰与行动
28.重新成为儿童
29.返归对基督的信仰
30.论不朽
31.基督徒在死亡的时刻
……

基督徒的激情 内容简介

无论在整个人类的发展中不定期是在一个人的生活中保持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物质的平衡都是非常热处理 要的。而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诗“与”思“的平衡发展也同样是重要的。我们需要”思“的庄重,也需要”诗“的空灵,我们需要”思“的结果,也需要”诗“的过程,两者都是我们精神生活*基本的立面。这大小两种平衡的谋得和维持,便是我们*正学跌精神存在状态。
要维持这种状态,阅读也许是一种*佳方式,或曰一个捷径。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感爱诗意,在阅读中加深思考。当然,为类的文明史已为我们提供了无数“诗”的读物和“思”的文本,也许,我们所有的文化遗产都可以归入这两大类。如今,我们又从那无数的读本中挑出几册,我们选择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诗”与“思”两种办不比的相互渗透上。

基督徒的激情 节选

29.返归对基督的信仰
这正是长久、长久以来基督教界的不幸,而今天仍然是这样:即基督既非此,又非彼,——既非在尘世生活过的他这个人,又非人们相信将要归来的他这个人,——相反他是这样一个人,关于这个人,人们从不可靠的途径如从历史上得知,他无论如何都是一个伟大的人。
对于基督,人们是通过不可信、不正确的渠道而有所了解的;因为,唯一可信的,是人们成为有信仰的人。通过基督生平的成就,通过这1800年——即通过随之而来的一切——,人们了解了*后结局,由此人们相互使对方变得更坚定。由于这些逐渐变成了知识,所以基督教精神干瘪枯萎了。悖论丧失了活动,人们成了基督徒,却丝毫未留意到悖论,丝毫没有什么不快。人们接受了基督的教义,改造了它,把它搞得面目全非,而且人们直截了当地就确保了真理,——作为一个其生平在历史上留下了如此之影响的人。这一切都像脚上穿上袜子一样漂漂亮亮,理所当然,基督教就这样变成了异教。
如今,在基督教中,关于基督教的庄严美好、无比珍贵的真理,关于基督教的宽容的安慰,像过节一般充斥着一派没完没了、华而不实的空谈——但人们发现,自基督以来,1800年过去了;从令人烦恼的标志和从信仰的对象中。产生出*不可思议的虚幻形象,产生出一个上帝般善良的人。人们不知道,烦恼意味着什么,更少有人知道,崇敬意味着什么。人们尤其颂扬基督的,如果人们作为他的同时代人经历这些事时,正是人们要对之*为动怒的。但如今人们完全确信事情的结局。人们相信,根据历史完全有把握说他是伟人,人们得出结论说:这是正
确的。这就是说:他所以是正确的、高贵的、卓越的和真实的,是因为他表现出了这些品质。换句话说:人们并不真正不费心去深入认识他做了什么.更没有人由此而借助上帝的援助,以自己微弱的力量去效仿他正确、高贵、卓越和真实的行动;因为人们根本就不了解这是怎么一
回事,因而会在同时性的境遇中做出恰恰相反的判断。只要赞美他、颂扬他就足够了,正如一位畏畏缩缩地,因而也是毫无意义地翻译著者的翻译家所说的,人们为了要正确理解而过于“认真”了,也许同样过于胆怯、过于懦弱了。
基督教界不知不觉地取消了基督教;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如果说要做些什么的话,就是要试着把基督教重新引进基督教界来。
30.论不朽
如果一个人客观地研究不朽,而另一个人将无限的激情投入不明确性中去——谁能指望得到*多的真理呢?谁又具有*大的明确性呢?
一个人是想一劳永逸地研究出如何接近不朽的,而这种接近是永无止境的;因为不朽的明确性恰恰存在于主观性之中。另一个人是不朽的,他正是以反抗不明确性来维护不朽。
我们来看看苏格拉底。今天,每个人都在敷衍草率地作出一些证明,有的人做得多些,有的人少些。但苏格拉底,——他说,如果有不朽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在客观上是成问题的。与擅长三段论证明的现代思想家相比,他是个怀疑论者吗?当然不是。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这个“如果”。他勇于为此而献身,他以无限的激情来安排自己整个的一生,以至于如果有不朽的话,他的一生定会被认为是合格的。还有比这更好的灵魂不朽的证明吗?
但是,那些擅长三段论证明的人并不这样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如果有不朽的话,不朽肯定会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感到恶心:还有比这更好的证伪三段论证明的反证吗?——少量的不明确性帮助了苏格拉底,因为他以无限的激情来自助;但这三段论证明对于其他的人则毫无用处,因为他们是怨天尤人的人,并始终是,怨天尤人的人。因为他们由于有了三段论证明就缺了其他什么,这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也许有一位女子朦胧地希望被恋人所爱,尽尝恋爱生活的甘甜,因为她把一切都献给了这种朦胧的希望。相反,有些不止一次强烈地表达过爱情的妇人可能拥有,但奇怪的是她们并不拥有要证明的东西。
苏格拉底的无知以全部的内在激情表明了,只要存在者存在,永恒的真理就与他相关,并因此对他的来说必然是一个悖论。尽管如此,苏格拉底身上的苏格拉底式的无知可能较之那些卖弄风情地与时代要求眉来眼去,唯编外讲师是从的完整体系的客观真理要具有更多的真
理。
31.基督徒在死亡的时刻
如果一名真正的基督徒在死亡的时刻眼前一片漆黑,那么这只是因为幸福的阳光过于强烈地射人了他的眼帘。
32.论信仰
信仰的对象是另一个人的现实,与他的交往是一种无限的关注。信仰的对象不是教条;因为这样一来,交往就是理智性的,这样人们就不应敷衍了事,而应达到理智性交往的*大极限。信仰的对象也不是持有一种教条的教师;因为如果一位教师持有一种教条,那么教条就比教师更为重要,而在不能敷衍了事,而要达到理智性交往的*大极限时,理智的交往就比教师更为重要。但是,信仰的对象是教师的现实性,——即教师确实存在。因此,信仰的答案必定为是或否;因为信仰的答案与教条无关,它与教条真实与否这一问题无关。它与教师也没有瓜葛,不回答他的教条真实与否这一问题。它是对有关这一事实情况的问题的答案:你相信他确存在过吗?
必然会引起人们注意的回答,在没有无限的激情的情况下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就某个人而言,没完没了地那么重视他是否存在过这一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信仰的对象是一个人,那么这一切就是一个从未领会过审美的与理智的东西的蠢人的胡闹。因此,信仰的对象,是上帝的现实性(在生存意义上的现实性)。但生存首先意味着:做一个单个的人。因此,不考虑个别、只考虑普遍的思想必定忽略生存。信仰的对象是上帝作为一个个别者生存的现实性,即上帝作为个别者生存过。
基督教不是关于神性与人性相统一、关于主体与客体以及我不想在此一一列举的关于基督教的其他逻辑描述的教条。如果基督教是教条,那么与基督教的交往就不是信仰的交往;因为只有理智性的交往才属于教条。因此基督教不是教条,而是上帝存在的事实情况。
信仰不是唯理论范围内的小学生作业,不是弱智者的庇护之所。信仰是个自为的领域,任何一种对基督教的误解都立刻表现为把基督教转变为一种教条,并把这种教条纳入唯理论的循环。凡在唯理论范围内作为*高极限的(即人们对于教师的现实性完全无所谓),在信仰范围内则起到意义相反的作用:信仰的*高极限是尽可能对于教师的现实性寄予无限的关注。
……

基督徒的激情 相关资料

总序
阿诺德说:“诗歌拯救世界。”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诗”与“思”,也许原本就是人的两种最基本的精神存在方式。前者是一种本能的、审美的方式,后者是一种经验的、判断的方式;前者诉诸情感,后者诉诸理性。而海德格尔的“人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则仿佛在设计此两者的融合。一个大脑基本健全的人,是不可能不思考的,一个意识有了初步发展的人,也不可能不审美,而一个将“诗”与“思”统一于一体的人,就有可能是一个意识活动最为活跃、精神生活最为丰富、情感世界最为多彩的人。
然而,在外部世界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彩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人类的“诗”与“思”都似乎越来越少了。在这样一个日益技术化、甚至数字化的时代,人们还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面对生活的诗意呢?换句话说,在科学的时代还需要诗歌吗?在有用性、精确性、合理性,还有所谓的可重复性、可操作性等等方面,诗歌无一不显示出了她的尴尬。但是,诗歌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仍永远是无可争议的,因为她与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之间有着最紧密的关系,因为她诉诸的是任何人都不可或缺的情感。
与此同时,如果不将科学思维和商业智慧等包括在内,人类的非功利思考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对道德和价值的判断,对存在及其意义的穷究,正在成为少数哲学家、思想家的“专业”,而整个人类却似乎有了比这更重要的事情(比如说挣钱)要做,换句话说,在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的当代,人们对自身精神生活状况的关注反而有所降低。将本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人文科学的发展作一个平行比较,就会发现,前者在这一世纪中所取得的进步据说数百倍于先前所有世纪之进步的总和,而后者的进展却很难说是革命性的,至少不能说有成倍的增长。人类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是需要维持某种平衡的,对地球之外宇宙空间的探索与对人类自身基因密码的破译基本同步,但在精神存在研究与物质存在研究这两个方面暂时还是不协调的。因此,人类无疑需要更多地思考。
无论在整个人类的发展中还是在一个人的生活中,保持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物质的平衡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诗”与“思”的平衡发展也同样是重要的。我们需要“思”的庄重,也需要“诗”的空灵,我们需要“思”的结果,也需要“诗”的过程,两者都是我们精神生活最基本的立面。这大小两种平衡的谋得和维持,便是我们最正常的精神存在状态。
要维持这种状态,阅读也许是一种最佳方式,或曰一个捷径。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感受诗意,在阅读中加深思考。当然,人类的文明史已为我们提供了无数“诗”的读物和“思”的文本,也许,我们所有的文化遗产都可以归入这两大类。如今,我们又从那无数的读本中挑出几册,我们选择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诗”与“思”两种因素的相互渗透上。
这里的几本译作,或偏重于哲学如尼采的《快乐的知识》、克尔凯郭尔的《基督徒的激情》和阿兰的《幸福散论》,或偏重于诗歌如里尔克、帕斯捷尔纳克和茨维塔耶娃的《三诗人书筒》、纪伯伦的《先知园》和布罗茨基的《文明的孩子》,但它们的特色却都在于“诗”与“思”的融合上,或者说,它们是思想的诗,或诗意的哲学。它们的作者早我们许久完成了精神和情感的长征,他们在前方呼唤我们:过有思想的生活,过有诗意的生活。
刘文飞
一九九八年六月五日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