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具体内容包括:晚清重臣曾国藩、众说纷纭曾国藩、曾国藩与他的同时代人、曾国藩与“刺马案”、正说曾国藩、曾国藩与洋务运动六部分。
处非常之世,遇非常之事,立非常之功,成非常之人。 《王澧华六讲曾国藩》具体内容包括:在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世纪大讲堂》的演讲、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坛》的讲座、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访谈录、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访谈录、湖南经济电视台“末世危局·洋务大臣曾国藩”访谈录等。 《王澧华六讲曾国藩》由王澧华著。
晚清重臣曾国藩 在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世纪大讲堂》的演讲(2006.3.17)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
提起晚清,可能很多人都会说,这是一个距离今天*近的变革年代.因为它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变局。的确,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许多的新鲜事物涌入了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许多有识之士,也开始走上了探索求富和求强的道路。所以我们的《世纪大讲堂》栏目也会从四月的**周开始,连续五周,为您推出晚清人物系列。我们将会为您介绍,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这些家喻户晓的晚清人物,曾经有过怎样痛苦的思考,又有着怎样艰难的抉择。而今天我们首先要推出的,就是晚清重臣曾国藩。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晚清动荡的政治舞台上,他又曾经起过什么样的作用。有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澧华先生。欢迎您。
王先生,我们得知您是学文学的,而且还是文学博士,但是为什么会对曾国藩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感兴趣呢?王:因为在20多年前,我大学刚毕业就进入到《曾国藩全集》这个课题组,然后就持续了十多年,一直自始至终完成了这个工作,接触了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所以这么一个机会让我走进了曾国藩研究领域。
主持人:都接触过哪些有关曾国藩的史料呢?王:他上奏给皇帝的奏稿,给朋友的书信,给下级的批牍,以及日记、诗文等等一些类型。
主持人:在接触这些史料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哪些信件、诗文或者是日记等等,让您印象特别深的?王:他早年的一首诗,其中两句我特别有印象,诗中说“男儿未盖棺,进取谁能料”。但是他晚年,也有两句诗,让我感慨万千,叫做“苍天可补河可塞,只有好怀不易开”。早年的进取与壮志,晚年的伤感与落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主持人:从20多年前,您开始接触曾国藩很多史料,一直到现在,进行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尤其是当年学术气氛可能还不像现在这么活跃,这么自由,那个时候研究曾国藩,会不会有很多的难题?王:当然,一言难尽。不过,我觉得知人论世是*难的。有句熟语叫做“谈何容易”,不容易,所以我们要回到一个历史的本来的面目,是要有个过程的。
主持人:研究了曾国藩这么多年,我想您对他一生的故事也了解了很多。有没有哪些细节,让您特别感动?王:曾国藩是“理学名臣”,他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规行矩步”,“诚心敬意”。但是他在生活中,很难让人想象到的,他竟然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他的小女儿在《回忆录》里面说到,她当年想要做一个刘海,把头发拉得长一点,她父亲就开玩笑说“好的,好的,挺好看,我请一个木匠,给你做一个大架子,支在你的额头上,这样你的刘海就会更加漂亮”。也就是说,曾国藩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总是以他理学家的那一面出现的,他是一个立体的、丰富的形象。
主持人:我想王先生是通过20多年的研究,对曾国藩的一生都有了许多细节上的了解,而且可能在这个研究当中,也可以和曾国藩来神交,有着很多深切的体会。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请王先生给我们进行今天的主题演讲,《晚清人物系列之曾国藩》。
王:借助于《世纪大讲堂》这么一个机会,我愿意把我这20多年来对曾氏文集史料的发掘整理以及产生的一些感受,和大家做一些沟通。我想谈三个问题。
一、一个成功者的形象及其历史坐标**个问题是:一个成功者的形象及其历史坐标。
在19世纪的这么一个历史时代,距今195年前,在湖南的一个穷乡僻壤,曾国藩出生了。离现在168年的时间,他在北京考中进士,取得了进入文官队伍的学历资格。那么,曾国藩首先是科举道路上的一个成功者。他考秀才很不容易,考进士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冲击,并且考中以后,名次不高,只有三甲。后来他通过*后一搏,即经过新科进士*后的考试——“朝考”,得到了道光皇帝的青睐,把他从第三名拔置到第二名,所以他进入了翰林院。一般来说,三甲是很难进入翰林院的,他进人翰林院,表明他有了冲击高级文官的学历资格。这是他的**个成功。第二个成功呢,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成功者。在封建时代的晚期,宋明理学已经成为封建思想的一个指导。他从早年就开始专注于理学训练,*终使他成为晚清的一个理学名臣。从这一点来看,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成功者。
我们来看看曾国藩所处的历史时代,在他进人到封建政权机构的时候,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开始冲击中国的大门,英国的船队已经一次一次地北上游弋,鸦片战争已经是一触即发。这是他所处的**个时代背景。
第二个就是太平天国起义,并且横扫大半个中国。在这个时候,他受命开始了他的第二个人生阶段,冲击他的第二个人生高峰,就是治国平天下。
P1-3
王澧华,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 曾任湘潭大学中文系教授、图书馆馆长,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湖南省古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长,主编《曾国藩学刊》、参编《曾国藩全集》、《曾国藩诗文集》、《曾国藩家训》、《曾氏三代家书》、《曾纪泽日记》,著有《曾国藩诗文系年》、《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论》。
解读卡斯特罗神话:王大使与菲德尔的不解之缘 本书特色 曾为古巴大使的作者,凭借其职位之便,与古巴*高领袖卡斯特罗有了亲密接触。本书写的就是其与卡斯特罗的接触故事...
苏轼传稿 本书特色 《苏轼传稿(王水照苏轼研究四种)》是苏轼一生简要的传记,重在突出作为文学家的苏轼文化特征形成过程。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后因其言简意赅...
《威廉·考珀传》内容简介:他不善于社交,乏知识能力;他外表谦和内心却极度抑郁。一个面临绝望崩溃的人,一个努力尝试各种方式自
FollowinghisblockbusterbiographyofSteveJobs,TheInnovatorsisWalterIsaacson’srevea...
汤用彤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本书特色 本书选入了近代著名学者汤用彤写作于新中国成立前的主要著作,也是他生前出版的著作中*重要的部分。因篇幅的原因,《汉魏两晋南...
繁华散尽 许你一场地老天荒-李清照的才情.美丽与哀愁 本书特色 本书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一生为主线,以她的词为引子,写出了她初长成时的羞涩与美丽、与夫君赵明诚的伉...
亲情与爱情之间:胡适的女性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月亮河丛书》之《亲情与爱情之间——胡适的女性世界》。 记述一代文人的爱情故事,留下两性世界的人生思考。这套丛书...
芸斋书简续编 本书特色 作家孙犁的书简,几年前出过上下两册的《芸斋书简》,此为续编,共收入孙犁致友人陈升、冉淮舟、季涤尘等人的书函310封,起讫时间为1949—...
《出版理论与实务研究2020》内容简介:本书编写组就编辑出版工作中的理论和实务问题广泛征稿,汇编成此书。所收文章对编辑工作、选
伟人毛泽东丛书-毛泽东与科学教育(上下) 内容简介 毛泽东对我们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的思想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这部丛书体例比较完整,包括毛泽东同...
皇太极 本书特色 本书叙写了汉武帝刘彻从“金屋藏娇”开始的波澜壮阔的一生。作者笔锋探入深宫重帏内部,从汉景帝生前的“东宫”之争,到在亲情的温柔面纱下掩藏着的不共...
《剑桥批评:中国与世界》内容简介:本书起源于但并不局限于2017年的清华会议。从2004年三峡会议开始,相同主题的会议先后于2008年
荣格自传-梦、记忆和思考 本书特色 (1)《荣格自传:梦、记忆和思考》他是弗洛伊德认可的弟子,却在自己初初成名之时因研究观念不同,与彼时已成大师的弗洛伊德决裂;...
我的零点时刻 本书特色 一个金牌主持的心路历程 一个美好时代的集体记忆首次披露主持数年春晚经历,畅谈聚光灯下的非常生活这里有,朱军主持数年春晚的幕后故事这里有,...
宋美龄的美丽与哀愁 本书特色 她的才貌和家世,她的个性和婚姻,使她一度成为中国*耀眼、*有权力的女人,并穿梭于国际政治舞台,被世人瞩目。然而,随着蒋家王朝大厦的...
《弗兰克·盖里传》内容简介:《弗兰克·盖里传》以建筑师的人生重要节点和高光时刻为篇章,通过大量的采访记录与资料调查,完整呈
她这样的一生-爱琳娜·马克思传 本书特色 《她这样的一生:爱琳娜·马克思传》爱琳娜·马克思是一位杰出的女性。她是首位把福楼拜的著作《包法利夫人》翻译成英文的译者...
《购并霸业:时代华纳总裁史蒂夫•罗斯传》的主要内容是:这是史蒂夫•罗斯闯荡事业的故事,名导演史蒂夫•斯皮尔伯格看过《购并霸业
《皇室烟云》内容简介:德龄公主在书中细致描述了慈禧太后出巡奉天的旅途生活。这是慈禧首次乘坐火车,当奢华的宫廷生活遭遇火车的
跨越世纪的回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驻巴基斯坦前大便王传斌的长篇回忆录。作者在八十岁以后,用了6年的时间,以抱病之身,依靠顽强的毅力和过人的记忆力而著成。本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