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具体内容包括:晚清重臣曾国藩、众说纷纭曾国藩、曾国藩与他的同时代人、曾国藩与“刺马案”、正说曾国藩、曾国藩与洋务运动六部分。
处非常之世,遇非常之事,立非常之功,成非常之人。 《王澧华六讲曾国藩》具体内容包括:在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世纪大讲堂》的演讲、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坛》的讲座、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访谈录、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访谈录、湖南经济电视台“末世危局·洋务大臣曾国藩”访谈录等。 《王澧华六讲曾国藩》由王澧华著。
晚清重臣曾国藩 在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世纪大讲堂》的演讲(2006.3.17)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
提起晚清,可能很多人都会说,这是一个距离今天*近的变革年代.因为它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变局。的确,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许多的新鲜事物涌入了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许多有识之士,也开始走上了探索求富和求强的道路。所以我们的《世纪大讲堂》栏目也会从四月的**周开始,连续五周,为您推出晚清人物系列。我们将会为您介绍,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这些家喻户晓的晚清人物,曾经有过怎样痛苦的思考,又有着怎样艰难的抉择。而今天我们首先要推出的,就是晚清重臣曾国藩。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晚清动荡的政治舞台上,他又曾经起过什么样的作用。有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澧华先生。欢迎您。
王先生,我们得知您是学文学的,而且还是文学博士,但是为什么会对曾国藩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感兴趣呢?王:因为在20多年前,我大学刚毕业就进入到《曾国藩全集》这个课题组,然后就持续了十多年,一直自始至终完成了这个工作,接触了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所以这么一个机会让我走进了曾国藩研究领域。
主持人:都接触过哪些有关曾国藩的史料呢?王:他上奏给皇帝的奏稿,给朋友的书信,给下级的批牍,以及日记、诗文等等一些类型。
主持人:在接触这些史料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哪些信件、诗文或者是日记等等,让您印象特别深的?王:他早年的一首诗,其中两句我特别有印象,诗中说“男儿未盖棺,进取谁能料”。但是他晚年,也有两句诗,让我感慨万千,叫做“苍天可补河可塞,只有好怀不易开”。早年的进取与壮志,晚年的伤感与落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主持人:从20多年前,您开始接触曾国藩很多史料,一直到现在,进行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尤其是当年学术气氛可能还不像现在这么活跃,这么自由,那个时候研究曾国藩,会不会有很多的难题?王:当然,一言难尽。不过,我觉得知人论世是*难的。有句熟语叫做“谈何容易”,不容易,所以我们要回到一个历史的本来的面目,是要有个过程的。
主持人:研究了曾国藩这么多年,我想您对他一生的故事也了解了很多。有没有哪些细节,让您特别感动?王:曾国藩是“理学名臣”,他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规行矩步”,“诚心敬意”。但是他在生活中,很难让人想象到的,他竟然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他的小女儿在《回忆录》里面说到,她当年想要做一个刘海,把头发拉得长一点,她父亲就开玩笑说“好的,好的,挺好看,我请一个木匠,给你做一个大架子,支在你的额头上,这样你的刘海就会更加漂亮”。也就是说,曾国藩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总是以他理学家的那一面出现的,他是一个立体的、丰富的形象。
主持人:我想王先生是通过20多年的研究,对曾国藩的一生都有了许多细节上的了解,而且可能在这个研究当中,也可以和曾国藩来神交,有着很多深切的体会。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请王先生给我们进行今天的主题演讲,《晚清人物系列之曾国藩》。
王:借助于《世纪大讲堂》这么一个机会,我愿意把我这20多年来对曾氏文集史料的发掘整理以及产生的一些感受,和大家做一些沟通。我想谈三个问题。
一、一个成功者的形象及其历史坐标**个问题是:一个成功者的形象及其历史坐标。
在19世纪的这么一个历史时代,距今195年前,在湖南的一个穷乡僻壤,曾国藩出生了。离现在168年的时间,他在北京考中进士,取得了进入文官队伍的学历资格。那么,曾国藩首先是科举道路上的一个成功者。他考秀才很不容易,考进士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冲击,并且考中以后,名次不高,只有三甲。后来他通过*后一搏,即经过新科进士*后的考试——“朝考”,得到了道光皇帝的青睐,把他从第三名拔置到第二名,所以他进入了翰林院。一般来说,三甲是很难进入翰林院的,他进人翰林院,表明他有了冲击高级文官的学历资格。这是他的**个成功。第二个成功呢,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成功者。在封建时代的晚期,宋明理学已经成为封建思想的一个指导。他从早年就开始专注于理学训练,*终使他成为晚清的一个理学名臣。从这一点来看,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成功者。
我们来看看曾国藩所处的历史时代,在他进人到封建政权机构的时候,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开始冲击中国的大门,英国的船队已经一次一次地北上游弋,鸦片战争已经是一触即发。这是他所处的**个时代背景。
第二个就是太平天国起义,并且横扫大半个中国。在这个时候,他受命开始了他的第二个人生阶段,冲击他的第二个人生高峰,就是治国平天下。
P1-3
王澧华,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 曾任湘潭大学中文系教授、图书馆馆长,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湖南省古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长,主编《曾国藩学刊》、参编《曾国藩全集》、《曾国藩诗文集》、《曾国藩家训》、《曾氏三代家书》、《曾纪泽日记》,著有《曾国藩诗文系年》、《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论》。
乱世文豪柳宗元 本书特色 本书写了生于乱世的柳宗元少年得志,青年时积极参予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及柳州,*后客死柳州的过程。书中并对柳宗元与韩愈发起推动的...
一个真实的赛珍珠 内容简介 她被视为“大地之女”。但这“大地”却不在她的脚下,而是在她的梦里,在她的心里心。她一生都不能“脚踏实地”:她热爱的那块大地,是在异乡...
《现代化与英国社会转型》内容简介:本书从现代化视角出发,以时间为轴线,分别从政治与外交、经济与社会、劳资关系、帝国与联邦四
《有目标的人生》内容简介:请看看本书中法拉第、笛福等十一位科学界、文艺界、商界等多个领域历史名人的小传吧!这是一群改变了世
长相思-朱德熙其人 本书特色 朱德熙,语言学家、古文字学家和教育家。1920年12月3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39年进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翌年转入中文系...
李一氓纪念文集 内容简介 《李一氓纪念文集》内容简介:李一氓同志是一位久经考验的老共产党人的,在长达六十五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从事过他下工作、军队工作、保卫工作、...
《正义之后》内容简介:本书由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客观文本出发,作者在梳理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观形成过程的基础上,依次用三章的篇幅,
德川家康和他的氏族-他和他的氏族深远地影响了日本 内容简介 德川氏以江户为政治根据地,开幕府以统制天下,故亦称江户幕府。自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受任征夷大...
她是这样一个人:周小燕传 本书特色 全书独辟蹊径,从歌唱、教学、 学生、思想、个性、婚恋、家庭、生活、等多重视角,以细节入笔,分析概述,全景展现,将一个阳光向上...
明开法师:生平与著述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为一本资料出版的,对于明老的思想研究将会逐步展开。大家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明老原来是一个普普通通、不能再普通的贫寒子弟,...
史志巨擘-章学诚传 本书特色全书叙述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志学家章学诚(1738---1801)一生虽生活穷困之极,却坚辞国子监博士,不作肥缺知县,甚至...
《如何采写通讯》内容简介:今天,我们怎样采写通讯?怎样才能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本书即是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多年来对通讯创
《跨越与超越:当代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内容简介:作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考察,提出将中国特色
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 本书特色 传记家的本分不是赞美,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披露事实。 ——《维多利亚名人传》作者 利顿·斯特拉奇 很多张写史的人都是在制造传奇和幻...
玄奘-大家精要 内容简介 玄奘(602-664)是中国历史上独步千古的佛门大师。他早年舍身求法,“乘危远迈,杖策孤征”,跋涉五万余里,历经艰险,备尝磨难;他游学...
薛福成日记(上下) 本书特色 《薛福成日记》自清同治七年正月初一日至光绪二十年五月二十八日(1869.1.25—1894.7.1)前后二十五年。这二十五年是中国...
浮沉龙蛇:八大总统的最后结局 内容简介 在民国历史上共产生过八位大总统: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蒋介石、李宗仁。八大总统活动于风云激荡的二...
罗斯福传 本书特色 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历史上**蝉联四届的总统,是美国*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林肯齐名。罗斯福*大的政绩是:推行新政,克服经济大萧条...
女人一生必读的9本书-我的爱,我的自由 本书特色 一位传奇、美丽、特立独行的女人的自传。有人热爱生活,是因为生活所带来的乐趣;而我,则热爱生活本身。女人一生必读...
《Visual Basic从入门到精通(微视频精编版)》内容简介:本书从初、中级读者的角度出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实例,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