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大中华文库-全3卷-汉英对照

儒林外史-大中华文库-全3卷-汉英对照

作者:吴敬梓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1-05-01

评分:5分

ISBN:7543820900

所属分类:教辅教材

书刊介绍

儒林外史-大中华文库-全3卷-汉英对照 节选

儒林外史-大中华文库-全3卷-汉英对照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装帧精良,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 本书隶属“大中华文库”丛书,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有任继愈、杨宪益、李学勤、袁行霈、季羡林等人
★ 总达1308页,左页中文,右页英文,互为对照
★ 正文前有长达19页的前言,对吴敬梓其人、《儒林外史》其书等作了详细介绍,探讨了原著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思想深度等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成书于18世纪上半叶, 作者为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小说描绘了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刻画了各种类型的士人利欲熏心、虚伪丑恶的精神面貌, 暴露出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并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和嘲讽。
书中的许多人物都是以作者的亲戚朋友或历史人物为原型,而主角之一杜少卿则是作者的自画像。同时,作者又从古典白话短篇小说和文人编纂的笔记、轶事、笑话中广泛借用一些逸闻趣事来塑造人物性格,增加作品的喜剧性。小说的白话运用已趋纯熟自如,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高峰。后人对《儒林外史》评价甚高,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
本书为《儒林外史》汉英对照版,共含三册,采用了著名文学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五十五回英译本,这个译本堪称目前*接近《儒林外史》原著的英文全译本。《儒林外史》的篇幅向有五十回、五十五回、五十六回等多种说法。杨宪益、戴乃迭先生的英译本采用的是五十五回本。
此版英译全译本,秉承忠实原则,*大限度地保留原作的特征,保留源语言文化特征。杨宪益夫妇在中国翻译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儒林外史》英译本作为他们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之一,*大限度地保留了中国特有的表达方式及文化现象,帮助西方人深度了解并尊重中国传统文化。
在国际汉学界,《儒林外史》影响颇大,早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传世,并获汉学界盛赞,有认为《儒林外史》足堪跻身于世界文学杰作之林,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是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英国大百科全书在“清朝时期的中国文学”条目中说,《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讽刺文学作品。这部小说以封建社会的一个浪荡公子为中心,把许多故事串联起来,不论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描绘,都远远超过了前人”;《美国大百科全书》在“中国小说的发展”条目中说:“《儒林外史》由一个个精彩的讽刺故事组成,它对后来的中国讽刺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两种解释代表了英美学者对《儒林外史》的一般看法。在法国,《儒林外史》是作为世界小说名著之一进行翻译、介绍和研究的。法国权*性的《拉鲁斯大百科全书》在“中国小说”条目中说它“是一部*优秀的讽刺小说”。德国著名汉学家伊尔玛·彼得斯( Irma peters)说,吴敬梓对儒生们的讽刺描写,并非为了取悦读者,他十分关怀儒生们的命运,其意图是严肃的。西班牙学者拉蒙·布恩纳万杜拉( Ramon buenaventura)说,《儒林外史》“是一部优美的古典作品,它超越时代,超越文化,也超越肤色”,“阅读它,需要平心静气,慢慢地溢出苦涩的微笑”。

儒林外史-大中华文库-全3卷-汉英对照 作者简介

【原著】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著名小说家。汉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雍正十三年(1735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延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以及经典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译者】
杨宪益(1915-2009),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曾有“24岁译《离骚》惊动周恩来”的佳话。他与夫人戴乃迭合作翻译全本《红楼梦》、全本《儒林外史》等多部中国历史名著,在国外皆获得好评,产生了广泛影响。
戴乃迭(1919-1999),中国文学出版社英籍老专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的翻译家和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家。原名Gladys B.Tayler,婚后更名为Gladys Yang,生于北京一个英国传教士家庭,七岁时返回英国,在教会中学接受教育。1937年戴乃迭考入牛津大学,最初学习法语语言文学,后转攻中国语言文学,是牛津大学首位中文学士。自40年代起定居中国。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