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风流人物(1911-2011)》包含清华自创建以来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校友,包括几位卓越的校长、若干杰出的大师以及优秀而著名的毕业生骄子。如现、当代清华几位艰苦卓绝、劳苦功高、*有贡献的当家人罗家伦、梅贻琦;知识广博、才华横溢、学问一流、影响深远的国学巨匠梁启超、王国维、胡适;文学天才穆旦、朱湘、朱自清、闻一多;科学巨擘陈省身等。内容涵盖他们的简介、生平、逸事、壮举,他们的求学、教书、科研、掌校,他们与清华的关系、在清华的岁月等。
《清华风流人物(1911-2011)》包含清华自创建以来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校友,包括几位卓越的校长、若干杰出的大师以及优秀而著名的毕业生骄子。如现、当代清华几位艰苦卓绝、劳苦功高、*有贡献的当家人罗家伦、梅贻琦;知识广博、才华横溢、学问一流、影响深远的国学巨匠梁启超、王国维、胡适;文学天才穆旦、朱湘、朱自清、闻一多;科学巨擘陈省身等。内容涵盖他们的简介、生平、逸事、壮举,他们的求学、教书、科研、掌校,他们与清华的关系、在清华的岁月等。
大家知道,早期清华是由外交部管辖的,校长也 多由外交部的人担任。对此, 当时社会各界多有非议。从外交部不谙教育、无暇管 好学校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 道理。但从外交部人的世界知识丰富、思想开通来说 ,社会上的批评也有其不公 允的一面。我们看到,清华学校的校长们,大都拥有 良好的学历和能力,但不一定 有办学的兴趣和热忱,多数以清华为跳板,活跃于政 治、外交和军事领域,对清华 学校的发展乏善可陈。但是,周诒春是这批人中的例 外。1923年,陶行知发表《清 华教育的背景》一文,猛烈抨击清华隶属外交部的不 当,可在谈到周诒春时,他笔 锋一转。“幸而游美学务处裁撤后,清华主持的人,是学 过教育的周寄梅(即周诒春), 并不是一位外交官。所以设施一切,略有可观。所谓 自动的教育,在外面还没听见 过,居然清华先有了。而且他还想逐渐把程度增高, 使清华成一个完全的大学。” 早期清华,不仅学生多来自上海圣约翰大学,而 且历届领导和相当一部分教 师也是来自圣约翰。周诒春不例外,亦是圣约翰人。他1895年人圣约翰读书,表 现良好,受到教师颜惠庆及院长卜舫济的器重,1901 年以学生身份兼任数理科 助教和英文教员。1903年毕业,留校任教。1907年赴 美国耶鲁大学,习普通文科; 1909年转威斯康辛大学,翌年获硕士学位。留学时期 ,周诒春曾被选人3个荣誉 学会为会员,1908年获演说辩论*优金牌奖。回国后 ,周诒春与颜惠庆仍保持密 切的联系,曾协助颜惠庆编写《标准英汉双解大辞典 》(Standar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v)。由于颜惠庆的关系,周诒春于1912年 出任清华学校副校长兼教务 长。1913年10月继唐国安任清华学校校长。事情经过是这样:1911年,原道大帝命五子敦亲 王拨清华园区,正式成立清 政府为派送到美国学习的中国青年而建立的留美预备 学堂——清华学堂。4月 29日清华学堂正式开学。同年10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爆发,学生纷纷请假回 家,清华学堂被迫停课。次年3月30日清帝宣统退位 ,中华民国建立。民国建立 后,将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并于5月1日重新开 课,任命唐国安为首任校 长,周诒春为教务长,10月任命周诒春为副校长。1913年唐国安病逝,周诒春继 任校长至1918年。关于周诒春在清华任职期间的贡献,1921年的《 清华周刊》曾评价:“确实我 们承认他是有宗旨、有计划、有理想、有希望的人。清华以前享有的盛誉以及现今 学校所有的规模、层层发现的美 果,莫不是他那时种下的善因。” 1931年的《清华大学廿年纪念》上 称“周校长任职四年余,建树极众, 历任校长无出其右”。我们来看看, 周诒春在清华学校究竟做了哪几 件影响深远的事情。首先,周诒春开始着手清华的 “改大”事业。清华为什么要改办大 学呢?我们知道,早期清华只是一 所留美预备学校,其经费来源是美 国退还的一部分庚子赔款。早期清 华派出的留学生数额并不多,经费 年年有结余。可是1940年庚款停 付后,清华学校势必要终止。当时 社会上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清华 学校应该逐渐减少留美学额,扩充本校,把本校建成 大学,以提高留美程度。周诒 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着手“改大”事业的。依他的 清华发展计划,**步为物质 建设。清华园里著名的四大建筑——图书馆、科学馆 、体育馆、大礼堂,就是从 1916年起在他的主持擘画下动工兴建起来的。第二步 为改订招生办法,直接招 考高等科各年级插班生,逐渐减收中等科学生,*后 取消中等科。第三步为公开 留美机会,每年考选国内大专毕业生,隔年考选女生 ,直接送美深造。第四步为取 消高等科,改设大学。1916年4月,周诒春呈文外交 部,请逐渐扩充学校,设立大 学部,并拟出“理想的清华大学建筑图样”。他认为 :“清华学校有良好的基础、充 足的经费。为图久远计,将清华逐年扩至大学程度, 是学校今后发展的当务之 急。”清华以后正是沿着周诒春规划的方向发展的, 所以说周诒春奠定了清华改 办大学的基础。不仅此也,周诒春对清华良好的校园风气建设也 贡献良多。他倡导“着重德 智体三育”的方针,以“完全人格为宗旨”,是体育 运动的积极提倡者。他认为:“同 学当具少年峥嵘奋发有为之气,万不可有老暮儳弱之 象。”在马约翰等体育教师 辅助下,他为后来引人骄傲的清华体育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每天下午4点钟到5 点钟为清华运动时间,学校的图书馆、宿舍、教室全 部关门,学生都要到操场或体 育馆去参加体育锻炼。那时我国学校里的体育教学还 不普及,清华却已经走到了 这一步。“强迫运动”对于改变我国传统文人不好运 动的习惯,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周诒春一直被视为清华体育传统的开创者。在智育方面,除了严整的课堂教学之外,学校的 课外活动也极为丰富多彩, 如讲演会和辩论会举行的次数非常多。其中有学生自 己的讲演比赛和请校外名 人来校讲演两种形式。从1914年到1917年,共请名人 讲演近50次,其中有张伯 苓的《中国教育现状》,梁启超的《君子》、《欧战 》,丁家立的《文学思想实习上之关 系》,胡适的《我国文学改良问题》等。学生的辩论 会,主题涉及时事、政治、经济、 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每次辩论都分正、反两方 ,观点相互对立。在辩论中谁表 现得理由充分、无懈可击、风度自然等,便可获得优 胜。周诒春本人是演讲辩论的 高手,学生的活动他常常参加,而且亲自主持辩论会 或担任裁判员。针对早期清华学生年幼的特点,学校对学生采取 了严格的生活作息管理措 施,使学生养成了一种刻苦用功、不苟且、重秩序、 爱清洁的优良习惯。周诒春同 时又注重民主与自治精神的发扬,即所谓“亲爱而不 近于溺,严正而不近于苛。宽 严并重,悉臻完善”。他常说:“校中无上下尊卑之 分,当有长幼先后之序。”他爱护 学生,对学生期待甚为殷切。一位学生回忆说,周校 长“诚恳庄肃,对于年幼的学 生有如严父,谆谆教导,殷勤督责,教导学生如何持 身处事,如何服务尽责,甚至 为保持整洁,限定若干日必理发,必沐浴”,等等。当时,清华在社会上有“贵族学校”之称。但周 诒春经常教导学生应以课业为 重,不追求物质享受。学生身上不许带钱,钱要存在 学校银行里,平常零用钱可存 少许在身上,但花费每分钱都要记明细账,月底结算 完要呈送斋务室,备核盖印 后发还。在他身体力行的引导与严格管理下,清华学 生勤奋勤俭、朴实无华。社会 人士均认为,蓝布衫及粗布鞋乃清华制服。有校友回 忆,当时清华校内全体布衣 布鞋,无一例外,即便达官富贾子弟,在校园内亦绝 不敢公然衣着华服,这已成为 一种风气,人人严格遵守。1914年冬,周诒春邀请国学大师梁启超到清华演 讲。梁启超以《君子》为题, 引述《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 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同 学。周诒春遂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清华校 训,直至今日。P3-5……
人类群星闪耀时 本书特色 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选取了决定世界 历史的瞬间,让读者在震憾心灵的历史场景中,了解 和认识历史上的思想精英们。内容包括:不朽的...
周氏兄弟与浙东文化 内容简介 作家与地域文化关系的研究,鲁迅,周作人兄弟的比较研究,多年来一直是研究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书正是一部将二者结合起来,以期进一步深化...
韩愈:南粤先贤 内容简介 《韩愈(南粤先贤)》为该书系之一。《岭南文化知识书系》是由《岭南文库》编辑委员会和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合编的一套全面介绍岭南文化的知...
梁漱溟的孤独思考 本书特色 他以“中学毕业生”身份,在从未受严格学术训练的情况下,得到蔡元培破格任用,得以进入当时的**学府当教师。在人才济济、新旧对立、西潮势...
近代变局中的历史人物 本书特色 台湾中研究历任院长张玉法先生,为现代著名史学家,尤在研究清末民初社会政团、政党的著名学者。本书收录的十五篇论文,均为张玉法先生精...
张家旧事 本书特色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这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便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四姐妹。她们的诗意人生...
《名人传》内容简介: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一九一五年度诺
详细叙述了从有史可查的曹魏时代的谢氏家族第一代开始,到陈王朝末期的最后一代,谢氏家族的兴衰。全书以十几位谢氏子弟的才情风
国宝 同仁堂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乐家传人的回忆和当代人的亲历,生动地记叙了同仁堂340年的发展史。从创立之初的千古承诺,到“供奉御药”的吉凶莫测...
《世界500强的谈判内训课》内容简介:谈判是企业快速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门必修课。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是500强谈判理论篇,
《两访中国茶乡(下册)》内容简介:英国植物学家福琼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来华,采集包括茶树在内的中国植物资源。回英国后,他写了
我们仨 本书特色 钱氏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围城》、《洗澡》两部畅销书更令他们声名远播。然而,人们对其家庭生活却不甚了解。1998年,钱先生的逝世使文化...
爱因斯的私生活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对爱因斯坦的思想,包括艰深的物理、哲学思想都把握得非常准确,没有任何捉襟见肘、力不从心的感觉。作者没有用笔神化爱因斯坦。在她的...
徐志摩新月社 本书特色 健康是谁的健康?尊严是谁的尊严?从徐志摩、胡适发起的早期的聚餐会、新月社到《晨报副刊》的《诗镌》和《剧刊》;从新月书店、《新月》月刊到《...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赵世炎 本书特色 每个人的心中都多少有一点英雄情结,都向往英雄、景仰英雄。也正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之际...
《恰似你的温柔:永远的邓丽君》内容简介:作者用唯美清新的文字,全面讲述了一代亚洲天后邓丽君的人生往事。从襁褓中的婴儿,到日
《应用社会学(第三版)》内容简介:社会学是一门经世致用之学,应用社会学特别体现了社会学的这一本质特征。应用社会学作为社会学
朱光潜读书与做人-纪念珍藏版 本书特色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我国现当代*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他的文学作品贴近生活,不仅含有丰富的文学价值...
乌戈·查韦斯(石油、政治以及对美国的挑战) 本书特色 查韦斯,美国能源命脉的把持者,石油政治的权谋家一条响当当的硬汉,除了施展暗杀、政变等手段,美国竟然对他毫无...
李德生在动乱岁月-从军长到党中央副主席 本书特色 “文化大革命”的10年,是动乱的10年,是党和人民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艰难曲折斗争的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