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决定一生:蒙台梭利幼儿英才教育的秘密》是蒙台梭利的教育文集,收入了她的三部著作:《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教育法》,《"儿童之家"的教育》。对于想阅读蒙氏原著的家长来说,这是一本具有代表性的书籍。若你的孩子在2岁以下,甚至还没有出生,看这《三岁决定一生:蒙台梭利幼儿英才教育的秘密》非常及时。
%不是塑造而是帮助成长
如果不给儿童提供帮助,如果忽视他的环境,那他的精神生命就将处于持续的危险之中。儿童就像人间的弃儿。他危险重重。他必须为自己的心理发展而斗争,但有可能在斗争中败北。由于成人甚至还不知道那些正在起作用的力量,他们就不会给儿童提供帮助。他们意识不到正在发生的奇迹——精神生命的创造表面上是一点也看不出的。
不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的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们必须从儿童出生时起就帮助他们。这种帮助并不是要塑造儿童,因为这个任务属于自然本身,而是要灵敏地尊重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为儿童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因为这种生长单靠儿童自己的努力是办不到的。如果确实如此,如果健康儿童的秘密存在于某些隐藏的能量之中,我们只能设想由于心理发展的缺陷而产生的大量失调会导致功能的不正常或疾病。当我们还不知道婴儿健康的因素时,儿童死亡率是多么高呀,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活下来的人当中,有许多人饱受眼睛失明和佝偻病或脚跛和瘫痪之苦。许多人身体残缺、器官衰退,这使得他们易受结核病、麻风病、淋巴结核等疾病的传染。
同样的,在保障儿童心理健康方面我们也没有切实的计划。在我们的环境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保护和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甚至那神秘的活动也被我们忽视了,殊不知正是这种神秘的活动激起了精神协调的愿望。失调导致大量残缺的情况——失明、虚弱、发育迟缓、死亡,更不必说骄傲、权力欲、贪婪和发怒,所有这些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儿童心理状态的可怕的现实。早期的毫厘之差会导致日后生活中的*大偏离。一个人的身体可以在并非真正是他自己的精神环境中成长和达到成熟,但他不可能生活得快乐。
观察与实例心理学家一直企图从儿童那里引发出运动反应;这种运动反应表明儿童对感官刺激存在一种心理反应。但这种实验不能证明弱小婴儿存在精神生活。一种精神生活,即使它并不完美,也必然先于任何随意运动而存在。
感觉提供**个刺激。因此,就如莱文(Levine)教授在电影中告诉我们的,一个儿童想要得到一件物体,他会探出整个身体去得到它。只是以后随着动作的逐步发展和协调,他才能分离各种活动,为得到所需物体只要伸出手就可以了。
在一个4个月大的儿童身上可以看到另一个这样的例子。他的眼睛盯着一个正在说话的成人的嘴唇,他自己的嘴唇也在运动,他的头呈现一种固定姿势,这一切表明这个儿童已经被这个人的声音吸引住了。到6个月时,儿童已能掌握一些独立的音节。但是在他能发这些音之前,他一直注意地听着,秘密地激发他的声音器官。这表明他已有一条激发他的动作的心理原则。这种敏感性的存在只能从观察中得知,而不能通过实验获得。早期阶段的心理实验由于耗竭儿童过多的精力,只会损害婴儿的精神生命。
对儿童心理生活的观察必须使用与法布尔观察昆虫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当昆虫在它们的自然环境中忙碌地工作时,法布尔悄悄地隐藏起来,不去惊动它们。同样的,当儿童的感官开始积累外部世界的意识印象时,我们才开始观察他,因为只是到那时一个生命才靠着它的环境自然地发展起来。
愿意帮助儿童的人不必求助于复杂的观察或幻想式的解释。只是他必须要有帮助儿童的愿望并掌握一些有关儿童的常识。
一些明显的例子表明,这种观察是十分简单的。由于儿童还不能站立,许多人认为他应该伸直身子躺着。儿童必须从他的环境中得到他的**个感觉印象,即从天上和地上得到,但是他不可能盯住天空看。他凝视着房间的天花板,通常这像床单一样洁白而单调。还有,他应该有机会看那些能滋润他饥渴的心灵的东西。父母常常想到需要用某种东西把儿童从单调的环境中吸引开来。结果,他们把一只球或其他一些物品绑在一根绳子上,并把它吊在儿童头的上方,然后使之左右摆动,在努力吸收来自环境中的印象时,由于儿童不能转动他的头,他就用眼睛盯着摇摆的物品。由于儿童处于一种不自然的姿势以及物体的运动,因此,他的努力是不自然的和有缺陷的。
比较好的办法是,把儿童放在稍稍倾斜的平面上,这样他就能够看到他周围的整个环境。若是把儿童放在花园里就更好了,那样他就能看到鸟和花以及微微摇动的幼苗。
应该在不同时刻把儿童放在同一个地方,这样他就可以重复看到同样的东西,并学会识别这些东西以及它们的相应位置,学会区别有生命的东西和无生命的东西。
当儿童发展到他能够独立行动的阶段时,儿童跟成人也就拉开了冲突的序幕。当然,没有一个人会完全阻止儿童看和听,进而阻止他明智地征服他的世界。但是当一个儿童开始独立地行动、走路、触摸各种东西时,情况就全然不同了。即使一个成人对儿童的爱是真诚的,但在他的内心仍然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防御本能。成人的这种无意识的防御心态在掩饰下得以充分表现出来。成人的贪婪被“正确地教育儿童是我们的责任,,掩饰起来了,这种贪婪使他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所拥有的任何东西。成人害怕自己的安宁被打扰,然而,这种害怕被“为了维护儿童的健康,要让儿童多睡些”的幌子掩盖了起来。
一个缺乏教养的妇女可能会对她的孩子大喊大叫、打骂,并把他从家里赶到街上,使儿童不致打扰她。但过后,她又会亲昵地抚摸并热情地亲吻他,以表明她是体贴并爱着这个小孩的。
较高阶层的妇女比低下阶层的妇女更乐意摆脱子女对她们的纠缠。她们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保姆照管,让她带他们散步或哄他们睡觉。
这些妇女对他们所雇用的保姆是那么的耐心和仁慈,甚至很谦恭,这就表明,即使她们不明说,这些保姆也已真正懂得,只要使讨厌的孩子离得稍远一点,主人就会容忍一切。
儿童刚学走步,开始为自己的活动自由欣喜若狂时,他就遇到了一群巨人阻拦他的每一个举动。儿童所处的境地类似于摩西把希伯来人带出埃及时处境。当他们克服沙漠的艰难困苦,刚踏进绿洲时,就面临着战争。对抵抗亚摩利人的痛苦回忆,使他们充满着恐惧,以至漫无目的地徘徊在沙漠中40载,在那里许多人因精疲力竭而死去。
父母的爱和儿童的天真无邪之间的斗争是无意识地进行的。
成人会心安理得地说:“小孩子不应该到处走动。他不应该碰不属于他的东西。他不应该大声说话或嚷叫。他应该多躺一会儿。他应该吃和睡。他应该走出房门到外面去。”似乎这个人并不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对儿童没有特殊的爱。那些更懒惰的父母会为他们自己选择*轻松的道路。——打发自己的孩子去睡觉。
有谁会对儿童必须睡觉犹犹豫豫呢?
但是,如果一个儿童机灵而迅速地服从了,那从本质上来看,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睡眠者”。他需要,肯定也应该得到正常的睡眠时间,但是必须区分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人为引起的。一个强者可以通过暗示把他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弱者。一个迫使儿童的睡眠时间超过他需求的成人,就是在通过暗示的力量无意识地把他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童。
成人,不管他们是博学多才的或愚昧无知的父母,还是照看婴儿的保姆,都协力促成这个生气勃勃的人去睡觉。在那些上层社会家庭里,婴儿,甚至2岁、3岁或4岁的儿童都被责令要过量睡眠,虽然在一些贫穷家庭里情况要好些。这种贫困家庭的孩子整天满街乱跑,成人并不哄他们睡觉,因为他们并不是母亲厌烦的根源。通常这些贫家子弟比富家子弟安静些。这可能是因为对富家子弟一直提倡过长时间睡眠的缘故吧。我记得,有一个7岁的孩子对我说,他从来没有看见过星星,因为他父母总是在天黑之前就让他去睡觉。他告诉我:“我很想在某个晚上到山顶上去,舒展身子躺在地上,这样我就可以看到星星了。”
许多父母夸耀他们的孩子习惯于天一黑就去睡觉,这样他们自己就可以自由地外出。
甚至儿童的床也可能是痛苦之源。把柔软而美丽的装有栏杆的婴儿小床和宽敞的成人床比较一下,儿童的床就像是一只悬空的鸟笼,这样,父母或保姆照料他时就不必麻烦地弯腰俯身,把儿童放在上面,父母也不必害怕他会跌下来摔伤。并且,儿童的房间是遮暗的,以致第二天的阳光也唤不醒他。
不必要的帮助就是对儿童的压制一个成人若是不理解儿童要运用他的手,不把它看成是工作本能的**次展现,就可能成为儿童发展的障碍。当他看到一个儿童正在作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毫无成效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他本人一瞬间就可以完成,并且做得很完美,这时他感到痛苦,就想去帮助这个儿童。
对成人来讲,儿童对那些琐碎的或毫无用处的东西那么感兴趣,实在是稀奇古怪,甚至不可理解。当一个儿童发现桌布斜了,他就想起桌布应该怎样铺,并且控制了自己的所有激情,慢慢地试图弄直它。对处于这个发展阶段的儿童来说,这是一种令人兴奋的行动;但只有成人避而远之,并且不制止和妨碍他的努力,儿童才能获得成功。
如果儿童要梳头,成人不仅不会为这种可贵的想法感到高兴,反而感到是对他个人的人格的攻击。他知道儿童不可能迅速地把头梳好,也不可能成功地达到他的标准,而他,一个成人;却能为儿童梳得又快又好。这时,尽管这个儿童正在进行一种令人欣喜的建设性活动,但他看到成人走过来拿起梳子,并说必须由成人来梳,成人是一个强有力的巨人,儿童知道与他争辩是毫无用处的。当一个成人看到儿童试图自己穿衣服或系鞋带时,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儿童所有的企图都会受到成人的阻拦。成人变得恼怒,不仅仅是因为儿童毫无成效地试图做某件事,而且还因为儿童的节奏以及他的不同的行为方式。
莫改变儿童活动的节奏
节奏并不只是一种可以随意改变的旧观念。它几乎就像一个人的体形,是一个人的一种内在特征。如果别人的活动节奏跟我们自己的相接近,我们就会感到高兴;但是当我们被迫使自己适应于他人的节奏时,我们就会感到痛苦。
例如,当我们必须跟一个局部瘫痪的人一起走路时,我们就会感到十分痛苦;当我们看到另一个患有中风病症的人用颤抖的手缓慢地把杯子举到嘴唇时,他蹒跚的动作跟我们自己的自由灵活的行动之间的强烈反差也会使我们痛苦。假设我们要帮助他,我们就会千方百计地用自己的节奏来代替他的节奏,由此使我们从这种内在的冲突中解救出来。
成人对儿童的行为与此有点相似。成人无意识地努力阻止儿童进行这种自然的、缓慢的不慌不忙的活动,他会像赶苍蝇似的驱散这种烦扰。
另一方面,当儿童用一种强烈而迅速的节奏进行活动时,成人倒高兴了。对于充满生气的儿童所造成的无秩序和混乱成人满心欢喜。这时成人会“耐心地袖手旁观”,因为他发现了一种十分清晰和可以理解的东西;但是,当儿童的动作缓慢时,成人就感到必须进行干预,以自己的行动代替儿童的行动了。但是,成人在这样做的时候,并不是根据儿童的心理需要帮助他,而是在儿童喜欢由他自己做的所有活动上代替他。成人阻止儿童自由地行动,因此他本人成为儿童自然发展的*大障碍。不要别人帮他洗澡、穿衣或梳头的“任性”的儿童绝望的哭叫揭示了戏剧性的斗争,即儿童要靠自己的努力以求得生长。有谁会想到,给儿童不需要的帮助就是对儿童的压制,而且这种压制将严重影响他以后的生活呢?
在日本,作为对死者的祭奠,在儿童的墓前放置一些小石块和类似的物体。儿童的父母在墓前所放的石块,能使儿童重建他生前曾经搭过的玩具城堡,但是这些城堡常被使人痛苦的恶魔击毁。死去的儿童遭受了痛苦这个观念是最惊人的一个例子,表明我们已经把这种潜意识投射到来世中去了。
%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饮誉全球的教育家,她强调早期教育的必然性,创新了儿童教育与课程,她创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是当代最重要的幼儿教育改革成果。她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出人类成长的过程、规律、法则。如何在孩子的各个敏感期中掌握孩子的需要,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奠定智能的良好基础,发掘儿童的潜能。她的思想被全世界的教育学者以及家长认同,是科学合理、有效提升人类智能、塑造人类新生命的新途径。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育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20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为表彰蒙台梭利对于幼儿教育和世界和平的特殊贡献。1950年她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贾米·托里斯·博佳曾经热烈地宣布:“玛丽亚·蒙台梭利已经成为我们期望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的希亚拉瓦莱镇。是意大利历史上**位学医的女性和**位女医学博士。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的、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照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1909年,蒙台梭利写成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00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方法,欧洲、美国还出现了蒙台梭利运动,1913年一19巧年,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大洲。到四十年代,仅仅美国就有2000多所。蒙台梭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地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的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据此,蒙台梭利为学前儿童创造设计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
蒙台梭利把幼儿的学习活动称为“工作”,她认为:工作使儿童肌肉和肢体动作协调,手脑并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通过儿童自由选择作业,独立操作,专心致志,从而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自制力、勇气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自主精神,并且受到了严格的纪律训练;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要。蒙氏教法非常好地解决了孩子的纪律问题。通过儿童连续完成手头分级推进的工作,儿童完善了自己,磨练了自己。随着能力的增长,儿童满足其愿望的自由度也增加了,儿童的纪律与自由意识也获得了共同成长。
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但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蒙台梭利学校主张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主张从日常生活的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成长。教师和家长只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这种教师不教,孩子自己探索的教育模式比灌输式教育,其效果要好得多。蒙台梭利班的孩子在6岁前不但轻松、愉快地掌握了阅读,计算的基本能力,还掌握了相当多的自然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是塑造而是帮助成长
如果不给儿童提供帮助,如果忽视他的环境,那他的精神生命就将处于持续的危险之中。儿童就像人间的弃儿。他危险重重。他必须为自己的心理发展而斗争,但有可能在斗争中败北。由于成人甚至还不知道那些正在起作用的力量,他们就不会给儿童提供帮助。他们意识不到正在发生的奇迹——精神生命的创造表面上是一点也看不出的。
不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的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们必须从儿童出生时起就帮助他们。这种帮助并不是要塑造儿童,因为这个任务属于自然本身,而是要灵敏地尊重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为儿童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因为这种生长单靠儿童自己的努力是办不到的。如果确实如此,如果健康儿童的秘密存在于某些隐藏的能量之中,我们只能设想由于心理发展的缺陷而产生的大量失调会导致功能的不正常或疾病。当我们还不知道婴儿健康的因素时,儿童死亡率是多么高呀,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活下来的人当中,有许多人饱受眼睛失明和佝偻病或脚跛和瘫痪之苦。许多人身体残缺、器官衰退,这使得他们易受结核病、麻风病、淋巴结核等疾病的传染。
同样的,在保障儿童心理健康方面我们也没有切实的计划。在我们的环境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保护和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甚至那神秘的活动也被我们忽视了,殊不知正是这种神秘的活动激起了精神协调的愿望。失调导致大量残缺的情况——失明、虚弱、发育迟缓、死亡,更不必说骄傲、权力欲、贪婪和发怒,所有这些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儿童心理状态的可怕的现实。早期的毫厘之差会导致日后生活中的*大偏离。一个人的身体可以在并非真正是他自己的精神环境中成长和达到成熟,但他不可能生活得快乐。
观察与实例心理学家一直企图从儿童那里引发出运动反应;这种运动反应表明儿童对感官刺激存在一种心理反应。但这种实验不能证明弱小婴儿存在精神生活。一种精神生活,即使它并不完美,也必然先于任何随意运动而存在。
感觉提供**个刺激。因此,就如莱文(Levine)教授在电影中告诉我们的,一个儿童想要得到一件物体,他会探出整个身体去得到它。只是以后随着动作的逐步发展和协调,他才能分离各种活动,为得到所需物体只要伸出手就可以了。
在一个4个月大的儿童身上可以看到另一个这样的例子。他的眼睛盯着一个正在说话的成人的嘴唇,他自己的嘴唇也在运动,他的头呈现一种固定姿势,这一切表明这个儿童已经被这个人的声音吸引住了。到6个月时,儿童已能掌握一些独立的音节。但是在他能发这些音之前,他一直注意地听着,秘密地激发他的声音器官。这表明他已有一条激发他的动作的心理原则。这种敏感性的存在只能从观察中得知,而不能通过实验获得。早期阶段的心理实验由于耗竭儿童过多的精力,只会损害婴儿的精神生命。
对儿童心理生活的观察必须使用与法布尔观察昆虫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当昆虫在它们的自然环境中忙碌地工作时,法布尔悄悄地隐藏起来,不去惊动它们。同样的,当儿童的感官开始积累外部世界的意识印象时,我们才开始观察他,因为只是到那时一个生命才靠着它的环境自然地发展起来。
愿意帮助儿童的人不必求助于复杂的观察或幻想式的解释。只是他必须要有帮助儿童的愿望并掌握一些有关儿童的常识。
一些明显的例子表明,这种观察是十分简单的。由于儿童还不能站立,许多人认为他应该伸直身子躺着。儿童必须从他的环境中得到他的**个感觉印象,即从天上和地上得到,但是他不可能盯住天空看。他凝视着房间的天花板,通常这像床单一样洁白而单调。还有,他应该有机会看那些能滋润他饥渴的心灵的东西。父母常常想到需要用某种东西把儿童从单调的环境中吸引开来。结果,他们把一只球或其他一些物品绑在一根绳子上,并把它吊在儿童头的上方,然后使之左右摆动,在努力吸收来自环境中的印象时,由于儿童不能转动他的头,他就用眼睛盯着摇摆的物品。由于儿童处于一种不自然的姿势以及物体的运动,因此,他的努力是不自然的和有缺陷的。
比较好的办法是,把儿童放在稍稍倾斜的平面上,这样他就能够看到他周围的整个环境。若是把儿童放在花园里就更好了,那样他就能看到鸟和花以及微微摇动的幼苗。
应该在不同时刻把儿童放在同一个地方,这样他就可以重复看到同样的东西,并学会识别这些东西以及它们的相应位置,学会区别有生命的东西和无生命的东西。
当儿童发展到他能够独立行动的阶段时,儿童跟成人也就拉开了冲突的序幕。当然,没有一个人会完全阻止儿童看和听,进而阻止他明智地征服他的世界。但是当一个儿童开始独立地行动、走路、触摸各种东西时,情况就全然不同了。即使一个成人对儿童的爱是真诚的,但在他的内心仍然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防御本能。成人的这种无意识的防御心态在掩饰下得以充分表现出来。成人的贪婪被“正确地教育儿童是我们的责任,,掩饰起来了,这种贪婪使他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所拥有的任何东西。成人害怕自己的安宁被打扰,然而,这种害怕被“为了维护儿童的健康,要让儿童多睡些”的幌子掩盖了起来。
一个缺乏教养的妇女可能会对她的孩子大喊大叫、打骂,并把他从家里赶到街上,使儿童不致打扰她。但过后,她又会亲昵地抚摸并热情地亲吻他,以表明她是体贴并爱着这个小孩的。
较高阶层的妇女比低下阶层的妇女更乐意摆脱子女对她们的纠缠。她们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保姆照管,让她带他们散步或哄他们睡觉。
这些妇女对他们所雇用的保姆是那么的耐心和仁慈,甚至很谦恭,这就表明,即使她们不明说,这些保姆也已真正懂得,只要使讨厌的孩子离得稍远一点,主人就会容忍一切。
儿童刚学走步,开始为自己的活动自由欣喜若狂时,他就遇到了一群巨人阻拦他的每一个举动。儿童所处的境地类似于摩西把希伯来人带出埃及时处境。当他们克服沙漠的艰难困苦,刚踏进绿洲时,就面临着战争。对抵抗亚摩利人的痛苦回忆,使他们充满着恐惧,以至漫无目的地徘徊在沙漠中40载,在那里许多人因精疲力竭而死去。
父母的爱和儿童的天真无邪之间的斗争是无意识地进行的。
成人会心安理得地说:“小孩子不应该到处走动。他不应该碰不属于他的东西。他不应该大声说话或嚷叫。他应该多躺一会儿。他应该吃和睡。他应该走出房门到外面去。”似乎这个人并不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对儿童没有特殊的爱。那些更懒惰的父母会为他们自己选择*轻松的道路。——打发自己的孩子去睡觉。
有谁会对儿童必须睡觉犹犹豫豫呢?
但是,如果一个儿童机灵而迅速地服从了,那从本质上来看,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睡眠者”。他需要,肯定也应该得到正常的睡眠时间,但是必须区分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人为引起的。一个强者可以通过暗示把他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弱者。一个迫使儿童的睡眠时间超过他需求的成人,就是在通过暗示的力量无意识地把他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儿童。
成人,不管他们是博学多才的或愚昧无知的父母,还是照看婴儿的保姆,都协力促成这个生气勃勃的人去睡觉。在那些上层社会家庭里,婴儿,甚至2岁、3岁或4岁的儿童都被责令要过量睡眠,虽然在一些贫穷家庭里情况要好些。这种贫困家庭的孩子整天满街乱跑,成人并不哄他们睡觉,因为他们并不是母亲厌烦的根源。通常这些贫家子弟比富家子弟安静些。这可能是因为对富家子弟一直提倡过长时间睡眠的缘故吧。我记得,有一个7岁的孩子对我说,他从来没有看见过星星,因为他父母总是在天黑之前就让他去睡觉。他告诉我:“我很想在某个晚上到山顶上去,舒展身子躺在地上,这样我就可以看到星星了。”
许多父母夸耀他们的孩子习惯于天一黑就去睡觉,这样他们自己就可以自由地外出。
甚至儿童的床也可能是痛苦之源。把柔软而美丽的装有栏杆的婴儿小床和宽敞的成人床比较一下,儿童的床就像是一只悬空的鸟笼,这样,父母或保姆照料他时就不必麻烦地弯腰俯身,把儿童放在上面,父母也不必害怕他会跌下来摔伤。并且,儿童的房间是遮暗的,以致第二天的阳光也唤不醒他。
不必要的帮助就是对儿童的压制一个成人若是不理解儿童要运用他的手,不把它看成是工作本能的**次展现,就可能成为儿童发展的障碍。当他看到一个儿童正在作巨大的努力做某些似乎毫无成效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他本人一瞬间就可以完成,并且做得很完美,这时他感到痛苦,就想去帮助这个儿童。
对成人来讲,儿童对那些琐碎的或毫无用处的东西那么感兴趣,实在是稀奇古怪,甚至不可理解。当一个儿童发现桌布斜了,他就想起桌布应该怎样铺,并且控制了自己的所有激情,慢慢地试图弄直它。对处于这个发展阶段的儿童来说,这是一种令人兴奋的行动;但只有成人避而远之,并且不制止和妨碍他的努力,儿童才能获得成功。
如果儿童要梳头,成人不仅不会为这种可贵的想法感到高兴,反而感到是对他个人的人格的攻击。他知道儿童不可能迅速地把头梳好,也不可能成功地达到他的标准,而他,一个成人;却能为儿童梳得又快又好。这时,尽管这个儿童正在进行一种令人欣喜的建设性活动,但他看到成人走过来拿起梳子,并说必须由成人来梳,成人是一个强有力的巨人,儿童知道与他争辩是毫无用处的。当一个成人看到儿童试图自己穿衣服或系鞋带时,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儿童所有的企图都会受到成人的阻拦。成人变得恼怒,不仅仅是因为儿童毫无成效地试图做某件事,而且还因为儿童的节奏以及他的不同的行为方式。
莫改变儿童活动的节奏
节奏并不只是一种可以随意改变的旧观念。它几乎就像一个人的体形,是一个人的一种内在特征。如果别人的活动节奏跟我们自己的相接近,我们就会感到高兴;但是当我们被迫使自己适应于他人的节奏时,我们就会感到痛苦。
例如,当我们必须跟一个局部瘫痪的人一起走路时,我们就会感到十分痛苦;当我们看到另一个患有中风病症的人用颤抖的手缓慢地把杯子举到嘴唇时,他蹒跚的动作跟我们自己的自由灵活的行动之间的强烈反差也会使我们痛苦。假设我们要帮助他,我们就会千方百计地用自己的节奏来代替他的节奏,由此使我们从这种内在的冲突中解救出来。
成人对儿童的行为与此有点相似。成人无意识地努力阻止儿童进行这种自然的、缓慢的不慌不忙的活动,他会像赶苍蝇似的驱散这种烦扰。
另一方面,当儿童用一种强烈而迅速的节奏进行活动时,成人倒高兴了。对于充满生气的儿童所造成的无秩序和混乱成人满心欢喜。这时成人会“耐心地袖手旁观”,因为他发现了一种十分清晰和可以理解的东西;但是,当儿童的动作缓慢时,成人就感到必须进行干预,以自己的行动代替儿童的行动了。但是,成人在这样做的时候,并不是根据儿童的心理需要帮助他,而是在儿童喜欢由他自己做的所有活动上代替他。成人阻止儿童自由地行动,因此他本人成为儿童自然发展的*大障碍。不要别人帮他洗澡、穿衣或梳头的“任性”的儿童绝望的哭叫揭示了戏剧性的斗争,即儿童要靠自己的努力以求得生长。有谁会想到,给儿童不需要的帮助就是对儿童的压制,而且这种压制将严重影响他以后的生活呢?
在日本,作为对死者的祭奠,在儿童的墓前放置一些小石块和类似的物体。儿童的父母在墓前所放的石块,能使儿童重建他生前曾经搭过的玩具城堡,但是这些城堡常被使人痛苦的恶魔击毁。死去的儿童遭受了痛苦这个观念是最惊人的一个例子,表明我们已经把这种潜意识投射到来世中去了。
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饮誉全球的教育家,她强调早期教育的必然性,创新了儿童教育与课程,她创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是当代最重要的幼儿教育改革成果。她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出人类成长的过程、规律、法则。如何在孩子的各个敏感期中掌握孩子的需要,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奠定智能的良好基础,发掘儿童的潜能。她的思想被全世界的教育学者以及家长认同,是科学合理、有效提升人类智能、塑造人类新生命的新途径。
实用起名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易川凿教授与其所创办的起名院同仁集13年之起名经验,搜前人起名论著之瑰宝,融世界各国起名之精华,通俗、科学、可靠、实用。是迄今为止*...
让孩子赢在起跑点 本书特色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倡导读的,中国优生科学协会是国家*高级别学术团体。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重要的不是孩子的天赋,关键取决于孩子从出生到...
造化 本书特色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个体既是绘画作品,又是艺术家。他是创...
《绘画构图学》内容简介:绘画构图学是研究绘画艺术构图和画面结构的原理、规律与技法的应用性绘画理论。本书从绘画构图学概述及基
培养活力满满的孩子:从小激发孩子正能量的简单10招 本书特色 《培养活力满满的孩子:从小激发孩子正能量的简单10招》内容简介:孩子有活力,未来有出息。但是,怎样...
给青春期女儿的十封信 本书特色 《给青春期女儿的十封信》:別以为女儿不懂或 不该懂,如果她没对你说,那只是因为你缺乏交流的真诚。她可以偷偷自学,可以道听途说,可...
实用0~3岁育儿知识大百科 本书特色 0~3岁是宝宝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实用育儿百科》针对此关键期的不同阶段,从宝宝身心发育特点、日常护理与保健、科学喂养、智...
家庭教育-0-9岁儿童训练与培养方案-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经典-1 本书特色 英国著名教育家,“家庭学校”(homeschool)创始人,“家庭教育之母”,夏洛...
婴幼儿药膳 本书特色 漫长的社会进程中,我们的祖先逐渐认识到运用天然食物、药物来疗伤健体、防治疾病的道理。如奴隶社会出现了羹和汤液,后来又制造出了药用酒;周代已...
做最专业的父母 本书特色 给成长中的孩子更多快乐,父母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成功之法,是父母炙手可热的亲子教育笔记。生活中与孩子的关系是每个父母都要面对的问题,但...
0-6岁从婴语到英语 本书特色 父母英语不够好,孩子的英语启蒙该从何下手?孩子排斥英文,如何迈出英语启蒙的**步?给孩子读原版绘本、听原版音频,是否需要翻译?对...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融合爱与沟通技巧的神奇之书,一本已让全球数百万家庭收获亲密亲子关系的家教图书,一本持续创造销售奇迹的家教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课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24堂课深入浅出的讲述,揭示了培养未来社会精英的科学方法,给广大的家长和渴望塑造英才的人们以深刻的启迪: 父...
一米左右:我在香港当家教 本书特色 本书记录的是作者在香港担任家庭中文教师的一段经历。在与所教孩子共同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处理孩子们撒谎、情绪爆发、与家人们的关...
最好18岁前就做过这些事 本书特色 权威、生动、实用的青少年成长读物俞敏洪*新作品!如果您是学生,本书会让您发现自己成长中的缺失,获得动力和方向。如果您是家长,...
美国家庭万用亲子英文美国家庭万用亲子英文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中英双语简体版隆重上市!全彩印刷。 ◆畅销港、台,风靡日、韩!好评不断,常年断货!150万...
这样吃,孩子最健康 本书特色 健康营养与美食“达人”,梓晴为孩子倾力打造饮食钻石方案。爱孩子的父母一定会看的书,吃对了,孩子才能“高”人一等。您还在为的饮食健康...
亲子游戏篇-宝宝聪明就这样简单-亲子教育中的八大智能开发-2 本书特色 全球首部八大智能教育法具体实践说明书 整个儿童时期,就是一场*有趣的游戏 *...
快乐宝宝第一年 本书特色 要照顾好一个1岁以内的宝宝,其繁杂程度可能会让人望而生畏,这本书会给你切实有效的指导,具体包括如何安顿宝宝睡觉,如何给他喂奶,如何安慰...
正面管教男孩的沟通细节 本书特色 正面管教、做高段位父母,值得每一位父母学习的男孩管教手册。全面解答正面管教男孩的困惑。关注男孩内心问题及性格养成。提供日常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