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并非“文化沙漠”。由于岭南较中原开发稍晚,常被人误认为“文教不昌”的文化沙漠。其实,岭南的学术研究,并不比中原差,只是规模和数量有差距而已。考岭南学术*早发端于粤西封川,由两汉至南北朝,岭南各种学术文化的发展以及人才多聚集于封川,犹如秦和西汉均集中在西安至关中地区一样。封川为汉代苍梧郡治的广信,出了倡导春秋左氏之学的“三陈”和“四士”,他们是岭南学风的开拓者,有较大的引导作用。
★16开精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著名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乔好勤主编
★本书以历史发展为脉络,从学术文化的视角,对岭南文献进行全景式扫描,囊括源流、刻印、聚散、整理与传播,呈现岭南文献的总体轮廓
这是一本区域性文献史书,她以历史年代为经,地区事物为纬,聚岭南历代学术研究、代表人物和文献篇章于一体,其特点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岭南并非“文化沙漠”。由于岭南较中原开发稍晚,常被人误认为“文教不昌”的文化沙漠。其实,岭南的学术研究,并不比中原差,只是规模和数量有差距而已。考岭南学术*早发端于粤西封川,由两汉至南北朝,岭南各种学术文化的发展以及人才多聚集于封川,犹如秦和西汉均集中在西安至关中地区一样。封川为汉代苍梧郡治的广信,出了倡导春秋左氏之学的“三陈”和“四士”,他们是岭南学风的开拓者,有较大的引导作用。后来,印度佛学传人我国,是由水路沿中南半岛经安南或广州而传于苍梧郡,封川人牟融是用中文阐述佛学的**人,时人还抨击他“背五经而向异道”,为此,他作《理惑论》作答辩。唐代有新兴人六祖慧能继承传法,更为发扬,影响深远。因此,经学和佛学,以岭南研究为*早的发源地之一。而儒家学说的研究,唐代以粤北张九龄、刘瞻、刘轲、余靖为杰出代表。他们在经学、儒学、文学等方面的成就,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明清时期,岭南学术研究已由粤西、粤北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如新会陈献章和增城湛若水,他们师徒创造了白沙学说,其弟子唐伯元、薛侃、方献夫、杨起元、陈建、黄佐以及丘溶等,皆能师授相承,完成了理学的升华和心学的开拓,在全国独树一帜。清代在朴学大师阮元的指导下,改变了广东不重视考据的学风,因而创立学海堂,培养了陈澧、朱次琦等一批学者,东塾门徒多英伟之士,对岭学与朴学的结合,贡献颇大。因此,岭南学术研究,发端于粤西,完成于粤北,繁荣于珠江三角洲。学术研究必然产生文献成果,有谓“文以载道,献以传贤”。此皆岭南学术和文献发展的概况。
二、岭南文献鲜为人知。岭南因处五岭之南,古代深受崇山峻岭之阻隔而疏远与中原的交往。秦汉以降,进人岭南腹地只有三条路线:一为水路,即由长安出汉中,沿汉水而下,过长江经洞庭湖,溯湘江而转人漓江,达苍梧顺西江而至广州,封川为岭南学术发源地,与此有关;二为陆路,由河南洛阳南下,辗转鄱阳湖,溯赣江而至赣南,跨越南雄梅关,再由V水汇人北江而至广州,此亦粤北继粤西为学术中心的缘由;三为海路,即由洛阳或开封南下,渡长江而至太湖,由浙江沿海经福建而至潮汕,再扩展至珠江三角洲。由于上述历史地理的原因,造成岭南与中原的阻隔,影响学术与文献的交流。这种本土文化虽然全国都普遍存在,但岭南更为突出。以清修《四库全书》为例,该书收录图书3461种,存目6793种,合共10254种,计172860余卷,是举世瞩目的“百科全书”,但粤人著作却寥寥无几,有也是唐、明间几位名家的著作,反映不了岭南文献的全貌。像这种现象,至今仍然存在,如地方艺文、族谱与藏书家等。正如谚语说:“北人不识番禺,南人不识熬屋”
三、岭南是中西文化融合碰撞的交汇点。广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终点,古代陆路交通很不发达,但海上交通贸易却占有绝对优势,全省拥有大陆海岸线长3368.1公里,海洋岛屿岸长3460.8公里,有大小岛屿1431个,港湾153处,在古代以帆船作为交通工具的时代,岭南无疑成为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窗口。自两汉以来,印度佛教和阿拉伯伊斯兰教先后传人广州,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又传来了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他们带来了西方的自然科学、科学仪器以及欧洲的绘画、塑像和建筑艺术等,扩大了国人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并学到了多种外国语言文字。所以,岭南人民及有识之士,对西方科学、文化和印刷术加以吸收和改进,在近代岭南产生了中国*早的留学生,*多的外交家,*早的西医和医院,*早的新闻报刊,*早的科技人才,*早的西方印刷术和*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家和企业家,并产生了一批具有中西文化融合的文献,如铅印本、石印本、影印本、机器版、电子版以及中西文合璧本等,颇具特色。
乔好勤,教授,字遂之,笔名于杞、穆瀚、舒岩,河南杞县人。1942年9月5日生。196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曾任职河南省图书馆。1981年获武汉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88—1995年任图书情报学院副院长、 《图书情报知识》主编等。1995年调华南师范大学,任图书馆馆长兼信息管理学系主任、图书情报研究所所长。2004年3月—2009年8月任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先后担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与培训组副组长、期刊研究组副组长,广东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资深专家委员会主任及广东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等。出版学术专著与合著15种,发表论文140多篇。曾获广东图书馆学会“杰出贡献奖”。
《被毁损和被染病的》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恐怖小说短篇集,包括三小辑十三篇作品。小说描写普通生活之外的人物、几乎无人涉笔的怪
1882-1948-环境.经济.社会-近代徐州城市社会变迁研究 本书特色 赵良宇所*的《环境经济社会(近代徐州城市社会变迁研究1882-1948)》以环境与城市...
安阳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向国外宣扬介绍现代中国考古学产生和发展状况的入门指导。作者以亲身的经历对安阳历次田野发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以及采用方法的改进乃至整个...
广源轮案-公理战胜:现代史上海外抗战著名公案-(中英双语版) 本书特色 中国书店对该书的发掘出版看似妙手偶得,实则蕴含必然条件。六十余年来我店始终秉承着北京古旧...
《欧洲史:古典时代(史前—公元337)》内容简介:《欧洲史》是英国历史学家诺曼·戴维斯的代表作。它为欧洲历史设计出一种时间和空
《平凡与不平凡——浙江防疫抗疫一线故事》内容简介:52个故事,52次由平凡走向不凡,温度呈现“战疫”时期所有的“平凡与不凡”。
(道光)颍上县志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舆地、水利、建置、食货、风俗、学校、武备、秩官、选举、宦业、人物、列女等。(道光)颍上县志 目录 《安徽历代方志丛书》前...
《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960—1279)》内容简介:文人士大夫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颇为独特,比起统治阶层和普通民众,这一群体看待佛教
资治通鉴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经典里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光芒与智慧,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与力量。1. 内容上,本丛书采用“原典+注...
《中国温带森林昆虫多样性研究》内容简介:森林是昆虫繁衍生息的重要栖息地,是维持昆虫多样性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天然林被大量砍伐
中国珍贵文物蒙难纪实 本书特色 高学栋和夏风主编的《中国珍贵文物蒙难纪实·邂逅太阳》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收录了西周夔纹铜禁出土与流传、宋天圣针灸铜人迷踪、江南*...
《餐饮营销实战》内容简介:营销是餐饮经营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餐饮人,我们经常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但为什么学来的很多营销
史学通论-民国文学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本书以导言论述历史与史学的本义,然后分论史学是否科学、史学的今昔、史学的目的、史学的功能、史学的分类、史学与各门学科的关系...
明史研究 目录 前言《明史》抉微《明史》编纂考略《明史》纂修考《明史》的纂修及史学思想万斯同《明史》修纂思想条辨论清初明史馆馆臣的史学思想宋明清儒学派别争论与《...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是日本历史学家的系列著作,是近年来中国历史方面的重磅力作。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
张鸣重说晚清民国 本书特色 从晚清到民国,有数不清的历史段子:皇帝换成了总统,终身制换成了轮流坐庄,慈禧、光绪、李鸿章、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曹...
《中学生经济学》内容简介:在国内,经济学始终被列为一门高深、精巧的专业性学科而被纳入众多高校的课程设置,繁杂的数学推导与定
金文史话 本书特色 《中国史话》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
老漫画中的世界史:壹:六国崛起 本书特色 本书为“老漫画中的历史”系列的**本。由上海几所著名中学的历史教师联合编写,旨在通过介绍...
《中国扶贫精细化:理念、策略、保障》内容简介:基于中国扶贫深入推进的现实需求,本书从理论、策略、保障三方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