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佚籍与学术史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

作者:李学勤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1-09-01

评分:5分

ISBN:9787539236063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07年8月第3次印刷。
简帛佚籍的发现,对考古学、古代史等学科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我以为其影响*大的乃是学术史的研究。传统的观点以为考古学发现的仅是物质的文化,而我以为*[物质]的考古学同*[精神]的学术史是相沟通的。
70年代以来在中国各地新发现的简帛是当代考古学*重要的收获一。这些古代珍贵文物的发掘,对考古学、古文字学、古代史、学术史乃至古书研究都有巨大的影响。书中录的即是作者这些年来从事新出简帛的整理研究成果。
『丛书介绍』
“鹅湖”取意于南宋时期江西铅山的著名书院——“鹅湖书院”。朱熹、陆九龄、陆九渊、吕祖谦曾同会于此,辩论“性理”之道,后人称之为“鹅湖之会”,传扬天下而成为士林佳话。后来,“鹅湖之会”便被作为一种学术盛况和学术传统的象征,寓指各种学术思想和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和不同思想相互砥砺,相互促进的学术风气。
近十几年来,中国人文社科的“引进—模仿”色彩逐渐淡出,而“创造—参与”之追求日益凸显。经过80年代的激越蹈厉、90年代的沉潜蕴积,中国学术正在深入精进,这套“鹅湖学术丛书”即以此繁荣学术为念。这套丛书以“学术原创”、“中国话语”、“问题意识”为原则,有别于充斥坊间的整理汇编类图书、简单译介类图书等,超越了重复堆垛而毫无创新的学术泡沫。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 本书特色

本书为2007年8月第3次印刷。
简帛佚籍的发现,对考古学、古代史等学科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我以为其影响*大的乃是学术史的研究。传统的观点以为考古学发现的仅是物质的文化,而我以为*[物质]的考古学同*[精神]的学术史是相沟通的。
70年代以来在中国各地新发现的简帛是当代考古学*重要的收获一。这些古代珍贵文物的发掘,对考古学、古文字学、古代史、学术史乃至古书研究都有巨大的影响。书中录的即是作者这些年来从事新出简帛的整理研究成果。
『丛书介绍』
“鹅湖”取意于南宋时期江西铅山的著名书院——“鹅湖书院”。朱熹、陆九龄、陆九渊、吕祖谦曾同会于此,辩论“性理”之道,后人称之为“鹅湖之会”,传扬天下而成为士林佳话。后来,“鹅湖之会”便被作为一种学术盛况和学术传统的象征,寓指各种学术思想和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和不同思想相互砥砺,相互促进的学术风气。
近十几年来,中国人文社科的“引进—模仿”色彩逐渐淡出,而“创造—参与”之追求日益凸显。经过80年代的激越蹈厉、90年代的沉潜蕴积,中国学术正在深入精进,这套“鹅湖学术丛书”即以此繁荣学术为念。这套丛书以“学术原创”、“中国话语”、“问题意识”为原则,有别于充斥坊间的整理汇编类图书、简单译介类图书等,超越了重复堆垛而毫无创新的学术泡沫。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 目录

编辑人语
自序
**篇 通论
一 新出简帛与学术史
二 简帛和楚文化
三 对古书的反思
第二篇 楚帛书研究
一 楚帛书中的天象
二 楚帛书中的古史与宇宙论
三 再论帛书十二神
四 论楚帛书残片
五 楚帛书和道家思想
六 《鹖冠子》与两种帛书
第三篇 秦简研究
一 云梦睡虎地秦简概述
二 秦律与《周礼》
三 秦简与《墨子》城守各篇
四 《日书》和楚、秦社会
五 《日书》中的《艮山图》
六 《日书》盗者章研究
七 时分与《吴越春秋》
八 放马滩简中的志怪故事
第四篇 江陵张家山简
一 江陵张家山汉简概述
二 论张家山247号墓汉律竹简
三 《奏谳书》初论
四 《奏谳书》续论
五 《引书》与《导引图》
六 《算数书》介绍
第五篇 长沙马王堆帛书
一 帛书《周易》的卦序卦位
二 帛书《周易》的几点研究
三 论帛书《易传》及《系辞》的年代
四 从《要》篇看孔子与《易》
五 《春秋事语》与《左传》的传流
六 帛书《五行》与《尚书·洪范》
七 论《经法·大分》及《经·十大》标题
八 《称》篇与《周祝》
九 范蠡思想与帛书《黄帝书》
十 论帛书白虹及《燕丹子》
第六篇 其他简牍
一 长台关竹简中的《墨子》佚篇
二 《孙子》篇题木牍与佚文
三 论银雀山简《守法》、《守令》
四 《田法》讲疏
五 《市法》讲疏
六 《唐勒》、《小言赋》和《易传》
七 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
八 八角廊汉简儒书小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 作者简介

李学勤教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他长期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注重将文献与考古学、古文字学成果相结合,在甲骨学、青铜器及其铭文、战国文字、简帛学,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等领域,均有重要建树。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