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收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朝花夕拾》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
狗·猫·鼠
从去年起,仿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
兔和猫》;这是自画招供,当然无话可说,——但倒也毫不介意。一到今年
,我可很有点担心了。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
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万一不谨,甚而
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
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脚色是“不好惹”的。怎
地“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浑身发热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
“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
落水狗’!”这“逻辑”的奥义,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于是而
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说二二得四,三三见九,也没有一字不错
。这些既然都错,则绅士口头的二二得七,三三见千等等,自然就不错了。
我于是就间或留心着查考它们成仇的“动机”。这也并非敢妄学现下的
学者以动机来褒贬作品的那些时髦,不过想给自己预先洗刷洗刷。据我想,
这在动物心理学家,是用不着费什么力气的,可惜我没有这学问。后来,在
覃哈特博士(Dr.O.Dahmhardt)的《自然史底国民童话》里,总算发现了
那原因了。据说,是这么一回事: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
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大家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
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
。”它问。“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匹猫,
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
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
日尔曼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
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独有这一篇童话却实在不漂亮;结怨
也结得没有意思。猫的弓起脊梁,并不是希图冒充,故意摆架子的,其咎却
在狗的自己没眼力。然而原因也总可以算作一个原因。我的仇猫,是和这大
大两样的。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
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
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
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
”“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
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
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
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
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
,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
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
辩了。
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
、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
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
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
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这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罢,假使它的身材比现
在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然而,这些口实,仿佛
又是现在提起笔来的时候添出来的,虽然也象是当时涌上心来的理由。要说
得可靠一点,或者倒不如说不过因为它们配合时候的嗥叫,手续竟有这么繁
重,闹得别人心烦,尤其是夜间要看书,睡觉的时候。当这些时候,我便要
用长竹竿去攻击它们。狗们在大道上配合时,常有闲汉拿了木棍痛打;我曾
见大勃吕该尔(P.Bruegeld.A)的一张铜版画AllegoriederWollust上
,也画着这回事,可见这样的举动,是中外古今一致的。自从那执拗的奥国
学者弗罗特(S.Freud)提倡了精神分析说——psychoanalysis,听说章士
钊先生是译作“心解”的,虽然简古,可是实在难解得很——以来,我们的
名人名教授也颇有隐隐约约,检来应用的了,这些事便不免又要归宿到性欲
上去。打狗的事我不管,至于我的打猫,却只因为它们嚷嚷,此外并无恶意
,我自信我的嫉妒心还没有这么博大,当现下“动辄获咎”之秋,这是不可
不预先声明的。例如人们当配合之前,也很有些手续,新的是写情书,少则
一束,多则一捆;旧的是什么“问名”“纳采”,磕头作揖,去年海昌蒋氏
在北京举行婚礼,拜来拜去,就十足拜了三天,还印有一本红面子的《婚礼
节文》,《序论》里大发议论道:“平心论之,既名为礼,当必繁重。专图
简易,何用礼为?……然则世之有志于礼者,可以兴矣!不可退居于礼所不
下之庶人矣!”然而我毫不生气,这是因为无须我到场;因此也可见我的仇
猫,理由实在简简单单,只为了它们在我的耳朵边尽嚷的缘故。人们的各种
礼式,局外人可以不见不闻,我就满不管,但如果当我正要看书或睡觉的时
候,有人来勒令朗诵情书,奉陪作揖,那是为自卫起见,还要用长竹竿来抵
御的。还有,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上面印着“为舍
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
暗示”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
但是,这都是近时的话。再一回忆,我的仇猫却远在能够说出这些理由
之前,也许是还在十岁上下的时候了。至今还分明记得,那原因是极其简单
的:只因为它吃老鼠,——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
听说西洋是不很喜欢黑猫的,不知道可确;但EdgarAllanPoe的小说
里的黑猫,却实在有点骇人。日本的猫善于成精,传说中的“猫婆”,那食
人的惨酷确是更可怕。中国古时候虽然曾有“猫鬼”,近来却很少听到猫的
兴妖作怪,似乎古法已经失传,老实起来了。只是我在童年,总觉得它有点
妖气,没有什么好感。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
板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卓旁,给我猜谜,讲古事。忽然,桂树上
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
祖母讲着的话打断,另讲猫的故事了——
“你知道么?猫是老虎的先生。”她说。“小孩子怎么会知道呢,猫是
老虎的师父。老虎本来是什么也不会的,就投到猫的门下来。猫就教给它扑
的方法,捉的方法,吃的方法,象自己的捉老鼠一样。这些教完了;老虎想
,本领都学到了,谁也比不过它了,只有老师的猫还比自己强,要是杀掉猫
,自己便是*强的脚色了。它打定主意,就上前去扑猫。猫是早知道它的来
意的,一跳,便上了树,老虎却只能眼睁睁地在树下蹲着。它还没有将一切
本领传授完,还没有教给它上树。”
这是侥幸的,我想,幸而老虎很性急,否则从桂树上就会爬下一匹老虎
来。然而究竟很怕人,我要进屋子里睡觉去了。夜色更加黯然;桂叶瑟瑟地
作响,微风也吹动了,想来草席定已微凉,躺着也不至于烦得翻来复去了。
几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灯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飘忽地走着,
吱吱地叫着,那态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还轩昂。猫是饲养着的,然而吃
饭不管事。祖母她们虽然常恨鼠子们啮破了箱柜,偷吃了东西,我却以为这
也算不得什么大罪,也和我不相干,况且这类坏事大概是大个子的老鼠做的
,决不能诬陷到我所爱的小鼠身上去。这类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动,只有拇指
那么大,也不很畏惧人,我们那里叫它“隐鼠”,与专住在屋上的伟大者是
两种。我的床前就帖着两张花纸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七岁入私塾“三味书屋”,读诗书经传,但他更喜欢野史、杂记,同时又喜欢美术和民间文艺。十三岁时,祖父因科场案被捕入狱,父亲又患了重病,家庭由小康而坠入困顿。十六岁那年,父亲去世,家里“几乎什么也没有了”。家庭经济地位的变化,使鲁迅饱尝了世态炎凉的况味,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封建道德的虚伪。鲁迅幼年及祖父下狱后常住外婆家,使他有机会接触农民的孩子,了解农民的痛苦生活和勤劳朴素的品质。所有这些,对鲁迅后来的思想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1898年5月鲁迅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入江南矿务铁路学堂。在南京四年,鲁迅从维新派变法中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使他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相信“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1901年12月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决定去日本留学。次年1月入东京弘文书院学习。为了表示与满清统治斗争到底、献身祖国解放事业的决心,鲁迅毅然剪掉象征种族压迫的辫子,并存照题诗,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庄严誓言。1904年鲁迅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以为“日本维新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想借此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但严酷的现实使他醒悟到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尤为重要。于是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来唤起民众。1906年6月,鲁迅回到东京,积极参加反清爱国的革命活动,翻译与介绍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外国小说。1907年,他写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文章,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以进化论为主要武器,对形形色色的反动思潮进行猛烈的批判,提出改革中国社会的政治主张。
1909年夏,离日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教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非常兴奋,热情地欢迎、支持这一革命。1912年1月,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请,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部迁往北京,先后任社会教育司科长、佥事。他亲眼看到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丑剧,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他在寂寞和苦闷的心情中抄写碑帖,整理古籍;同时考察中国的历史,思索中国的前途。《唐宋传奇集》和《嵇康集》等大多是这个时期辑录整理的。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正在沉思、探索的鲁迅以强烈的震动,使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从1918年起,鲁迅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这一年四月,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这个社会的号召。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鲁迅“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发表了《孔乙己》、《药》等优秀短篇小说和大量匕首投枪式的杂文,以彻底反封建的思想和犀利冷峻的艺术风格,显示文学革命的实绩。
1920年秋天开始,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教中国古典文学,并坚持文学创作。《中国小说史略》就是根据教课讲义整理成的文学史专著。1921年12月鲁迅写成著名小说《阿Q正传》。作品通过雇农阿Q这个典型,鞭挞封建制度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精神奴役,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这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丰碑。1923年和1926年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展示了辛亥革命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阔的生活画面。散文诗集《野草》也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1925年,围绕“女师大风潮”,鲁迅同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自由派进行尖锐的斗争。1926年1月,在大革命高潮声中发表著名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出“打落水狗”彻底革命的口号。在“三·一八”惨案中,面对反动军阀的血腥暴行,鲁迅愤慨地指出:“血债必须用同物来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同年八月,因受反动军阀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执教,著有《汉文学史纲要》和优秀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五篇。这些散文笔调优美、含蓄,感情深沉、激宕,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1927年1月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发表了著名文章《庆祝沪宁克服的那一边》,热烈赞颂革命,发出“永远进击”的号召。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鲁迅因营救中山大学学生无效,愤而辞去该校一切职务。血的事实使鲁迅“轰毁”了进化论思想,认识到“青年必胜于老人”的偏颇,向共产主义的思想飞跃。
1927年9月底,鲁迅到上海定居。从此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和文艺运动。在1928年文学论争中,鲁迅比较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刻地进行自我解剖,确信“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长期阶级斗争的磨炼和艰苦的自我教育,使鲁迅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鲁迅最后的十年,在党的领导下,在新文学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他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并先后参加了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他还主编和与人合编过《语丝》、《奔流》、《前哨》等革命刊物,倡导过文艺大众化运动和新兴木刻运动,培养了不少革命作家。他以杂文为武器,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文人进行英勇、坚决的斗争,揭露他们充当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走狗的丑恶嘴脸。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鲁迅怀着极大的喜悦,向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发了贺电,表达了对党和毛主席的崇敬和热爱。
鲁迅为革命为人民鞠躬尽瘁,积劳成疾,但谢绝到国外就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坚持在中国战斗到最后一息。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终年五十六岁。鲁迅的“治丧委员会”由毛泽东、蔡元培、宋庆龄、茅盾等人组成。上海各界敬献的“民族魂”旗帜,覆盖着他的遗体。中共中央从延安发来唁电,谨表哀悼。当鲁迅遗体在虹桥公墓安葬时,成千上万的群众赶来送殡。解放后,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主席亲书“鲁迅先生之墓”六个大字,出版了《鲁迅全集》二十卷,《鲁迅书信集》和《鲁迅日记》各两卷。鲁迅著作已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为传颂,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热爱。
《花季的安妮》内容简介:“想象的空间”在全套书中是一个绝对的关键词,安妮同学可以把自己的灰眼睛想象成紫罗兰色,把窄小修身
春雨的悄悄话 本书特色 【本书简介】本书是樊发稼的儿童诗集,收录了《水仙》《春雨的悄悄话》《爸爸来信》等129篇优秀作品。 读作者的诗,能让你一面遨游于童年...
外出的惊喜-洒洒和荣荣 本书特色 《洒洒和荣荣》是引进自荷兰的优秀儿童文学,该系列一共10本,作者亚普特哈尔以简短的句式、诙谐的笔调讲述了他的双胞胎孩子洒洒...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内容简介:中国当代思想隐士熊逸,中国思想史系列,聚焦《老子》——一部几乎没有被真正理解过的
《疯狂学校14:我们的自恋防身课老师》内容简介:小男孩阿杰又来啦!他依旧调皮捣蛋,喜欢恶作剧,不怎么喜欢上学,他和他的小伙伴
菲利猫的世界 本书特色 菲利是一只特别勇敢的猫!你知道他的世界和猫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吗?现在,就让他自己来讲给大家听吧!菲利爱他的男主人和女主人,但却非常不喜欢他...
《夜行动物》内容简介:乐克思是一个爱读书胆子小的小怪物,布鲁达是一个爱打闹有想法的小怪物,莫敌卡是一个爱冒险有爱心的小怪物
台湾畅销时间最长,获奖最多的历史读物《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出青少版隆重出版!本书和2010版《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相比,封面、内容
世界经典童话全集--第八册(全二十册 西欧分册)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世界经典童话全集中的西欧分册(第8卷),书中收录了阿希—季浩夫人、佩罗、拉·封丹等法国著名童话...
北极狐卡塔-动物小说王国 本书特色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主编书系《动物小说王国(**辑)》,作品包括:《北极狐卡塔》《海豹史卡夫》《红松鼠契卡》《神犬小宾果》《...
《我的妈妈是精灵2》内容简介:畅销250万册的中国儿童文学经典《我的妈妈是精灵》全新续篇 大人也会看哭的儿童文学 陪伴上千万孩子
《世界插画大师英诺森提作品:铁丝网上的小花》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一个德国小镇上,一个名叫罗斯·布兰奇的小女孩,很偶然地在郊
(杨宇宙的世界你不懂系列)漏网之鱼 本书特色 《杨宇宙的世界你不懂系列》的主题是“成长”。张春风用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孩子的世界,同时,透过...
《丛林故事》:《丛林之书》和《丛林之书续篇》共有十五篇故事,在我们编的这个《丛林故事》里,共收入了十一篇,其中有《丛林之
被导演的末日-科学名侦探CSI犯罪现场调查 本书特色 中国象棋高手异域中毒身亡,案情线索扑朔迷离,破案工作陷入僵局……究竟谁是残忍的作案者?神秘黑色留言会如何指...
窗下的树皮小屋-冰波抒情童话-注音版 本书特色 《窗下的树皮小屋》―做个乐观的人。“冰波童话”精选冰波作品中经典的中短篇童话集结而成。其中包括他广为人知极具文学...
植物也疯狂-装在口袋里的爸爸 本书特色 这是“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的延伸品种。本册讲述了这样的故事:爸爸发明的神奇药水,能研制出各种奇花异草,它们就像“植物大战僵...
遥控老师 内容简介 郑渊洁,1955年出生于我省石家庄市,1961年随父母迁入北京。1977年,开始童话创作。其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和罗克在中国拥有...
我爱糖果-伊索寓言双语童话剧院-11-随书附赠精美卡通贴纸-赠送动画片DVD 本书特色 韩国*新3D立体制作技术 对《伊索寓言》的全新诠释 让孩子乐在其中的经典...
灿烛童书馆:柳林风声·典藏全译本(精装) 本书特色 在风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住着四个要好的朋友——憨厚的鼹鼠、机灵的河鼠、狂妄自大的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