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日记:1931-1950

阎锡山日记:1931-1950

作者:阎锡山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2011-07-01

评分:4.8分

ISBN:9787510809859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阎锡山日记:1931-1950 内容简介

一手提杆秤,一手拿算盘,阎锡山为何能执掌山西长达38载?被蒋介石两度誉为“模范省长”,其为政、处事有何过人之处?政坛“不倒翁”的智慧格言,何以让贾樟柯、冯仑倾服不已?
    这是一本走进阎锡山内心世界而求证其成败经验,探寻民国人物大事机缘,遥望民国政经风云变幻的*佳读物。
    人称“山西王”的阎锡山军政之余,勤于著述,这本1931—1950年间的日记,多由阎本人于每日晨起洗漱时口述、秘书笔录而成。阎锡山说:“记事是为自己留痕迹,记理是对人类作贡献,我不愿为自己留痕迹,愿对人类有所贡献。”他的日记多为做人、处事、为学、为教、为政的心得感想。阎锡山曾经商、习武、留洋,而一生服膺儒学,日记中精辟格言处处可见,洵为一代“山西王”的智慧语录。

阎锡山日记:1931-1950 本书特色

阎锡山日记:山西王的民国范儿
    一手提杆秤,一手拿算盘,阎锡山为何能执掌山西长达38载?
    被蒋介石两度誉为“模范省长”,其为政、处事有何过人之处?
    政坛“不倒翁”的智慧格言,何以让贾樟柯、冯仑倾服不已?
    本书为民国“山西王”阎锡山1931—1950年间的日记,由阎锡山口述、秘书笔录,多于每日晨起洗漱时为之。阎本人对这些日记极其重视,早年日记有正、副本各一套,副本在解放前由阎锡山携至台湾,后又续写了离晋后担任国民党“行政院长” 9个多月期间的日记。初名为《感想日记》,1997年整理为《阎伯川先生感想录》出版。
     阎锡山曾说:“记事是为自己留痕迹,记理是对人类作贡献,我不愿为自己留痕迹,愿对人类有所贡献。”所以他的日记大多是做人、处事、为学、为教、为政的心得感想。阎锡山曾经商、习武、留洋,军政、教育多有建树,而一生服膺儒学,日记中精辟格言处处可见,贾樟柯、冯仑等当代名流都曾引用并交口称赞。
      这本书既是民国“山西王”、“政坛不倒翁”的智慧语录,又是走进阎锡山内心世界而求证其成败经验,探寻民国人物大事机缘,遥望民国政经风云变幻的*佳读物。
      他是一位真正的“和平军阀”,这是他多年来的**次战争,因此,上周公众的兴趣和同情,都集中在这位伟大的、长满胸毛、操着浑厚嗓音的阎元帅身上。
     ——(美国)《时代周刊》
    过去,我们学苏联、学美国、学德国,都失败了,还不如阎锡山在山西有办法,我们今后要学阎锡山。
      ——蒋介石
    关于阎锡山这个人,因为过去的宣传,人们有两个较深的印象,一是“土皇帝”,一是“窄铁轨”,其实这都是不对的,许多学者已经指出过,这些都不符合事实。一个地方的政治领袖,统治山西那么长时间,如果他是一个“土皇帝”,这也不符合常识,如果一个统治者主要是做坏事,山西人民早就不干了。
           ——谢泳

阎锡山日记:1931-1950 目录

出版前言
台湾版说明
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
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
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
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
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
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
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
民国二十八年(一九三九)
民国二十九年(一九四o)
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
民国三十五年(一九四六)
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
民国三十七年(一九四八)
一九四九年
一九五。年
阎锡山大事年表

阎锡山日记:1931-1950 节选

阎锡山日记:山西王的民国范儿
    一手提杆秤,一手拿算盘,阎锡山为何能执掌山西长达38载?
    被蒋介石两度誉为“模范省长”,其为政、处事有何过人之处?
    政坛“不倒翁”的智慧格言,何以让贾樟柯、冯仑倾服不已?
    本书为民国“山西王”阎锡山1931—1950年间的日记,由阎锡山口述、秘书笔录,多于每日晨起洗漱时为之。阎本人对这些日记极其重视,早年日记有正、副本各一套,副本在解放前由阎锡山携至台湾,后又续写了离晋后担任国民党“行政院长” 9个多月期间的日记。初名为《感想日记》,1997年整理为《阎伯川先生感想录》出版。
     阎锡山曾说:“记事是为自己留痕迹,记理是对人类作贡献,我不愿为自己留痕迹,愿对人类有所贡献。”所以他的日记大多是做人、处事、为学、为教、为政的心得感想。阎锡山曾经商、习武、留洋,军政、教育多有建树,而一生服膺儒学,日记中精辟格言处处可见,贾樟柯、冯仑等当代名流都曾引用并交口称赞。
      这本书既是民国“山西王”、“政坛不倒翁”的智慧语录,又是走进阎锡山内心世界而求证其成败经验,探寻民国人物大事机缘,遥望民国政经风云变幻的*佳读物。
      他是一位真正的“和平军阀”,这是他多年来的**次战争,因此,上周公众的兴趣和同情,都集中在这位伟大的、长满胸毛、操着浑厚嗓音的阎元帅身上。
     ——(美国)《时代周刊》
    过去,我们学苏联、学美国、学德国,都失败了,还不如阎锡山在山西有办法,我们今后要学阎锡山。
      ——蒋介石
    关于阎锡山这个人,因为过去的宣传,人们有两个较深的印象,一是“土皇帝”,一是“窄铁轨”,其实这都是不对的,许多学者已经指出过,这些都不符合事实。一个地方的政治领袖,统治山西那么长时间,如果他是一个“土皇帝”,这也不符合常识,如果一个统治者主要是做坏事,山西人民早就不干了。
           ——谢泳

阎锡山日记:1931-1950 作者简介

阎锡山(1883—1960),人称“山西王”,字百川,号龙池,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人。1911年10月领导辛亥太原起义并获得成功,被推选为山西都督,后历任山西省省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山西省主席等职,执掌山西达三十八载。1949年太原解放后,出任迁往广州的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部长,12月随国民党退守台湾。卸职后避居阳明山著述至去世。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