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15年9月到1926年7月终刊时止,《新青年》计出11卷,共有63期,其中前9卷为月刊,第10卷为季刊,第11卷为不定期刊。本书即为其简体字版,为更好的还原历史,本简体横排版在其分卷、分期方式及体例上仍袭其旧,外国人名、地名及著作名、事物名等的译法也保留了当时的译法,未作改动,并在各卷中影印了近280幅《新青年》原稿,以供读者对照欣赏。
在本简体横排版《新青年》全集之中,读者能欣赏到下列有着巨大影响力的重要文章:
陈独秀所作,原载于《新青年》创刊号,吹响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科学号角,并在青年中引起极强烈反响的新文化运动启蒙青年的开山之作——《敬告青年》。
胡适所作,原载于《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揭开中国现代文学的改革和白话文运动序幕的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文章——《文学改良刍议》。
鲁迅所作,原载于《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的,鲁迅的**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6开盒装,全12册,中国书店出版
★ 一代大师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鲁迅、胡适、刘半农等的群英会
★ 国内头一部简体横排版《新青年》全集
★ 简体横排,采用现代句读方式,符合现代阅读习惯
★根据创刊于1915年的《新青年》杂志的原始版本整理而成
★这是一本毛泽东、蒋介石共同心仪与推荐的名刊,国共两党的领袖皆从中汲取营养,充实思想
20世纪中国zui具影响力的名刊,国内首部简体横排版。
中国近代重大的文化变革和思想解放的浪潮所以俱发轫于《新青年》,其关键便在于它所拥有的超级豪华的编辑与作者队伍。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鲁迅、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沈尹默、茅盾、高一涵……这些当时中国*为杰出的知识分子皆以《新青年》为舞台,并将其大师智慧呈现世人,从而使《新青年》领袖群伦,成为影响一代人的精神镜像。
青年必读
民国时期,凡追求进步之青年,无不视《新青年》为旗帜,以《新青年》为明灯,于是,一个封建陈腐的中国由此走上了进步之路,社会面貌为之一新。
当代青年欲重拾信仰,觉醒振作,求得五四精神的回归,不能不读《新青年》。
从政**
这是一本毛泽东、蒋介石共同心仪与推荐的名刊,国共两党的领袖皆从中汲取营养,充实思想。
据毛泽东的同窗好友周世钊说,毛泽东“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毛泽东自己也说:“我在师范学校上学的时侯,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当时非常佩服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有一段时期他们代替了粱启超和康有为,成为我的楷模。”
蒋介石也对《新青年》情有独钟长达数年,而对其他杂志却很少涉猎。以下的记载来自他的日记:“看《新青年》杂志。”(1919年12月4日)“上午,看《新青年》。往访林士及执信。下午,看《新青年》。”(1919年12月5日)“看《新青年》,定课程表。”(1919年12月7日)“看(《新青年》)易卜生号。”(1919年12月10日)“在船中看《新青年》杂志。”(1920年4月9日)“上午看《新青年》杂志。”(1926年4月21日)“下午看《新青年》杂志。”(1926年5月5日)
收藏首选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本刊物的影响力可与《新青年》堪比。胡适曾这样评价说:“《新青年》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划分一个时代的刊物。”保有这样一份刊物,便如同珍藏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新青年》之所以能在民国时期的众多杂志中领袖群伦,这与它拥有一支强大有力的编辑、作者队伍不无关系。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主要领导人陈独秀,于1915年9月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他是20世纪中国第—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 当时,中国的一大批最优秀的知识分子都凝聚到了《新青年》的周围,如李大钊、瞿秋白、鲁迅、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沈尹默、茅盾、高一涵等人,《新青年》堪称是一代大师的群英会。《新青年》为这些中国现代文化的先驱者们提供了舞台,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各种思考都呈现在此,那一时代的星空因这些思想的装点而灿烂夺目,这些大师的智慧不仅烛照当时,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之中的一笔珍贵财富,导引着一代代的青年们去追逐强国富民的现代文明。
中国出版史论 内容简介 《中国出版史论》采用专题史的体例,着重梳理自古以来我国出版技术、出版行业、出版流通、出版对外交流、出版管理、出版物等六个方面的历史发展脉...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 内容简介 书稿以多元文化的客观存在为出发点,研究阐述了民族国家建构的诸多挑战及途径,观点正确,具有学术研究的必要性。书稿通过资格审...
孙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暨历史学院教授,学衡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本科、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东京大学,提倡“全球本土化”(glocal...
解读蒂利:查尔斯·蒂利的政治转型研究与美国历史社会学的发展 本书特色 孙琇编著的《解读蒂利--查尔斯·蒂利的政治转型研究与美国历史社会学的发展》共分五章。**章...
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近代大学传媒与文学的关系、中国近代大学传媒与传媒话语权的确立、中国近代大学传媒与文学言述样式的演进等...
海外中文古籍总目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中文古籍目录(全2册)(精) 本书特色 本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1&mdash...
品尝记忆-我编辑生涯中的人和书的故事 本书特色 《品尝记忆——我编辑生涯中人和书的故事》一书是作者王维玲先生对自己一生编辑生涯中所接触的各位作者朋友以及领导同事...
[英]安东尼·比弗(Antony Beevor)“二战”历史畅销书作者,西方媒体称他为“大众阅读时代最畅销的战争史学家”。安东尼·比弗师从战后英语世界头号军事史...
《打工女孩》内容简介:“出去”,农民工用这个简单的词定义他们的流动生活。“在家没事做,所以我出去了”,出去打工的故事就是这
工程硕士信息检索实用教程 本书特色 何青芳等编著的《工程硕士信息检索实用教程》分为12章,包括信息检索基础,常用中文数据库检索平台,常用外文数据库检索平...
海明威新闻集:全三册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了海明威在《多伦多每日星报》《多伦多星报圊刊》等报刊上发表的所有文章。《海明威新闻集》中海明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战...
稗稿且存 本书特色 《稗稿且存》是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刊系列之九,由杨应芹编写,书中主体内容分为古籍整理研究和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两部分。每部分的编排或按内容相...
汉魏名士研究 内容简介 魏晋南北朝的士族,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社会阶层,也是历代史家关注的焦点。关于士族的形成,学者多倾向于魏晋士族从东汉世家大族演变而来,至...
《刑法总论(第二版)》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于新行为无价值论的立场,承认行为规范违反和法益侵害对于犯罪评价的重要性,全面论述刑
经典与解释-巨人与侏儒(1960-1990) 本书特色 有一句老话说,“我们是矮子,但是我们站在巨人们的肩上”,我的标题跟这句话绝对扯不上关系。这句话披着谦卑的...
《学做工(45周年纪念版)》内容简介:项飙力荐!深刻解析阶级流动困境! 本书是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第一
思想的享受 本书特色 《光明讲坛书系:思想的享受》依据光明日报光明讲坛的内容资源,精选其中内容翔实,语言出彩,文字优美的篇目,汇编成册。《光明讲坛书系:思想的享...
分权化治理-新概念与新实践 本书特色 《分权化治理:新概念与新实践》作者G.沙布尔·吉玛、丹尼斯·A.荣迪内利敏锐地抓住了从政府分权到分权化善治这一转型,深入分...
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一个社会人类学研究的范例 本书特色 《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是对20世纪中期我所观察到的斯瓦特人的政治组织构成的分析。它既是一份有关一...
媒介批评 节选 语与街道之中的游荡者一论瓦尔特·本雅明话语丛林中的冒险 汉娜·阿伦特与苏珊·桑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