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学术文化名著: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分二十篇,其中一部分是作者曾在《通俗文化》半月刊发表过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社会、家庭、国家、民族四部分。作者试图运用谈话的形式,将此四方面的内容娓娓道来,于行文中好似重复冗赘,却使文章趋于通俗化,作者旨意在通俗化运动上的抛砖引玉。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分二十篇,其中一部分是作者曾在《通俗文化》半月刊发表过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社会、家庭、国家、民族四部分。作者试图运用谈话的形式,将此四方面的内容娓娓道来,于行文中好似重复冗赘,却使文章趋于通俗化,作者旨意在通俗化运动上的抛砖引玉。
鲁滨孙是不是孤独的人?(什么是社会)世上有没有一个孤独的人,完全不和别的人发生关系,他还可以生活下去呢?这样的人我们没见过,不过读小说的时候,好像碰见过这样的人。从前英国有一部有名的小说,叫做《鲁滨孙飘流记》——这部书,中国人老早翻译过来了——那里面的主人公鲁滨孙,是一个航海家,他在海船中遇着大风,飘流到一只孤岛的旁边,船身沉没,同船的都葬到水里去,他独自一个人泅水到了岛上,侥幸保了残生,回头找着破船露出的一部分,拾得一些吃的东西,用的东西,比方猎枪等等,他把这些工具,武器和粮食搬到岸上,独自一个人生活起来。鲁滨孙在那个孤岛上,时而做猎人,时而做木匠,时而做农夫,总而言之,各种样式的劳动,他都去做,因为他自己要靠自己做,才能把穿衣吃饭住房子几个问题解决。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根据鲁滨孙的故事,就说一个人只要自己高兴尽可以和随便什么人都不发生关系,过他一个人的清静日子呢?这是不可以的。因为从鲁滨孙的故事,我们就不能证明鲁滨孙是一个完全孤独的人。为什么说鲁滨孙不是完全孤独的人呢?因为鲁滨孙在孤岛上所利用的粮食工具等项;都是别人做的——鲁滨孙过去是在海船上做事,当然不会同时去打铁种田的。照这样看起来,就是小说家编造故事,也不能造出一个完全孤独的人来。世界上哪里还有真正孤独的人呢?但是,或者有人要说,我们不妨再造一个新的鲁滨孙,这个鲁滨孙,我们不要他利用现成的粮食,工具和武器,让他去过原始时代的野蛮生活。这样,他准可以完全孤独了。好!这个原始时代的鲁滨孙就算制造出来,但以后的故事就很难写下去。假使有狮子虎豹来了,鲁滨孙还是抵抗呢?还是逃跑呢?要抵抗,就应当有尖锐的牙齿和脚爪,有加几十倍的体力。要逃跑,就应当跑得特别快,应当会下水,或者会上树。而且,鲁滨孙应该是毛深皮厚,才可以抵御风寒暑湿的侵害。甚至于他的肚肠,他的口味,都要和野兽一样会吃生东西。鲁滨孙把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精力,都用到找寻食料方面去。仅仅维持得生命,他没有多余的力量去发明工具。这样,鲁滨孙就完全回到了野兽的时代。鲁滨孙一离开了野兽的时代,就不能孤独地生活了。为着抵御猛兽的侵害,为着解决食料的问题,为着性欲的引诱,原始的野蛮人不得不成群结队的过日子。野蛮人的身体虽然具备了和野兽不同的手和脑,但是想要运用手和脑来制造石刀石斧等等的工具,他们不能不联合几十,百把人做一起,共同生活,使得寻找食料以外,还剩出一点力量来。有了工具,又需要大家一同去做事,比方打猎,采集果实等等,男女老少,各人按照各人的能力,担任一部分工作,这样合多数人的力量,才能够扩大食物等项的生产力。现在澳洲美洲等等地方的土人,有些极其野蛮的,他们都是成群结队地生活,从没有孤孤单单地做工作的,就是做过工作之后,他们把大群分散,也是分成许多小队,各自回去,也不是一个人的行动。可见他们野蛮人,比文明人更不能脱离团体生活。实在野蛮人的脑子里面,简直不会产生鲁滨孙的故事,因为他们不能想像,一个人离开团体还可以生活。如果有人遭了团体的驱逐,等于宣布了死刑。鲁滨孙的故事是从文明人的头脑里产生出来的。文明人为什么会想出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的事呢?因为文明时代,人和人的关系,比较野蛮时代复杂得多,不容易看出来。即如刚才说的,飘流海岛上,带着猎枪粮食等项的鲁滨孙,并不是孤独的,这是从他所带的东西看出来的。如果不从物品上面去看人的关系,单单是直接地去考察,我们就决定不能否认鲁滨孙是一个孤独的人。文明时代人和人的关系,大半都是这样间接地发生的。但是,我们只要从穿、吃、用的东西上面去看人的关系,就看得出这种关系,比较野蛮人的范围来得大。我们现在吃的麦子,也许是美国农夫耕种出来的;穿的布匹,也许是英国织工织出来的。我们乡下取的蚕丝,也许要给巴黎的舞女作衣裳;采的茶叶,也许给纽约的商人作饮料。总而言之,人生在世,少不了穿、吃、用。一个人穿的吃的用的,不能都归一个人弄。不管是野蛮人也好,文明人也好,单单一个人总活不来。只有结成一伙,大家去生产穿的吃的用的,大家才得活命。不管是大家一块儿弄,一块儿吃也好,或是各人在各人的地方弄,我替你生产谷子,你替我生产布匹也好,总而言之,各人做的都是公众的一部分工作,换句话说,就是社会的生产。人们参加这种社会的生产,是为着要活命。当生活逼迫着你的时候,你就是不高兴-也不能不做。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参加社会的生产,和本人的意志毫无关系。人们既然在社会的生产当中,或者一块儿劳动,或者互相工作,就会直接地间接地发生关系。这种种的关系,都叫做生产关系。加入了这种生产关系的一切个人,构成了一个总体,这就是所谓社会。一般人常说,社会是由个人集合而成的。但是,仅仅有许多个人站在一处,也不能成为社会。这好比八个齿轮,要按照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才成为一架钟。各个人要依照一定的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在整个的组织中占得一定的位置,那末,这种个人的集团,才成为社会。人类是社会的动物。随便什么人,从生到死,没有一天可以脱离社会关系。因此,就是到海中孤岛上去做鲁滨孙,也不能成为一个真正孤独的人。……
柯文(Paul A.Cohen),美国麻州卫斯理学院亚洲研究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还著有《中国与基督教》、《在中国发现历史》和《历史三调》等。
期刊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内容简介 关于组织西文期刊目录的几个问题期刊及连续出版物定义之我见“连续出版物”与“连续性出版物”概念之思考期刊利用的综合评价——南京大学...
民国书业经营规章 内容简介 本书汇辑上溯晚清、迄新中国成立后,各种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书业组织和企业的章程规则等原始文献约20余万言,兼同业公会组织方式、行业协定,...
域外文献里的中国 本书特色 所谓“域外文献”,是指中国以外国家的传统文献。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前现代时期,中国周边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各国,多有用汉文书写的文献,其中...
和平跨居论: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研究 目录 序内容提要**章 绪论**节 个人历程与选题由来第二节 跨国民族只是全球性众多跨国现象之一第三节...
《这样养育,孩子才有自驱力》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科学实用的自驱力培养指南。作者基于前沿心理学理论与自身育儿实践,提出了一套自
清儒得失论 本书特色 刘师培是晚请著名学者,其祖、父均为经学家,刘师培继承家学乃至大成。本书辑有其所作《清儒得失论》、《汉宋学术异同论》、《字义起于字音说》、《...
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以晚明社会变迁为研究对象。晚明社会变迁包含诸多方面,本书研究中注重社会整体结构的变迁。作者们在...
社会运动论 内容简介 本书由知名学者马可.朱格尼、道格。麦克亚当和查尔斯.蒂利等主编,对西方国家社会运动的结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作者们自觉超越社会运动在国家政策...
男家 独生子女 儿童观-对北京市儿童生活的调查研究 本书特色 《国家·独生子女·儿童观:对北京市儿童生活的调查研究》为新华出版社出版。男家 独生子女 儿童观-对...
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 本书特色 1977年至今的近四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终表现为不同社会思潮的兴起和博弈。作为一位敏锐而深刻的社会政治...
新原道(第一辑) 内容简介 《原道》,创刊于1994年,陈明主编,自第八辑起因技术原因改名为《新原道》。《新原道》立足传统资源进行文化建设。这不仅因为我们相信古...
民国研究-总第16辑-2009年冬季号 本书特色 《民国研究(2009年冬季号·总第16辑)》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
中国乡村报告 本书特色 几十位专家学者赴各地调查获得的**手资料,点击当今乡村农民深层状态。中国乡村报告 内容简介 中国乡村发展问题症结何在?权威专家、学者经过...
发展的故事-幻象的形成与破灭 本书特色 本书选择了中国发展过程中*为重要的l5个主题,即商品、留守、学校、土地、农业、粮食、食品、科学、技术、自然、灾害、慈善、...
启功全集-第3卷 本书特色 《启功全集(第3卷)》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启功全集-第3卷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文论与书画两大部分,较全面地收录了启功先生撰...
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议题) 内容简介 自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提出“风险社会”理论后,该理论在社会理论界、政策研究界和公众中产生了越来越显著的影响。人们普...
中欧大讲坛·人文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欧大讲坛”之人文卷,根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演讲论坛的内容整理而成。本书中出现的十多位演讲者,均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作家王蒙...
《社交媒体营销实践指南(原书第3版)》内容简介:本书是全球营销界三位著名教授——斯文德·霍伦森、菲利普·科特勒和马克·奥利弗
湿地土壤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内容简介 土壤是湿地生态系统生命的载体,不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随意处置生活垃圾等人类活动均可能使湿地土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