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27日钱理群上完*后一课,告别北大讲台。钱老曾言,退休以后有一种自由感:从此可以不受身份与地位的束缚,无所顾忌地“胡思乱想,胡说八道”了。《智慧与韧性的坚守:我的退思录》即是这样的“乱想”与“胡说”的产物,取名为“退思录”,从字面上说,就是“退休之后的诸多感想的记录”,也还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意思。因为是放马似地野跑,写出来的东西也就零散而漫无边际,编串起来,达五卷之多。《智慧与韧性的坚守》是其中的一卷。
《智慧与韧性的坚守》中,钱理群以敏锐的发现和直接的剖析,展开了诸多事件与世象中不常为人所省觉的一面。学术规范,大学改革,世界和平,文化重建……都能从历史经验与现实分析中透出浓厚的人本关怀。
《智慧与韧性的坚守:我的退思录》为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退休后的一部思想性作品。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关注时代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投以深切思索。以敏锐的发现和直接的剖析,展开了诸多事件与世象中不常为人所省觉的一面。学术规范,大学改革,世界和平,文化重建……都能从历史经验与现实分析中透出浓厚的人本关怀。
在台湾讲鲁迅,漫说鲁迅左翼传统部分,台湾青年对鲁迅的接受文学、学术沉思录,革命者、大地赤子的文学,疯狂时代真的人的声音,读钱谷融先生
我想讨论两个问题。
**,关于“鲁迅左翼”。
首先,我试图做一个区分,把三十年代的左翼传统区分为两条脉络。一个是“鲁迅左翼”,另一个是“党的左翼”。
这个区分不是我首先提出来的,鲁迅博物馆的王得后先生,也是我的朋友,他*早在2006年的《鲁迅研究月刊》第2期,发表了《鲁迅文学与左翼文学异同论》,指出在三十年代的文学运动中,鲁迅的文学与左翼文学有相同的地方,也有深刻的分歧。我下面的想法基本上是受他这篇文章的影响与启发,当然也有我自己的发挥。
三十年代的“鲁迅左翼”和“党的左翼”之间,有非常复杂的缠绕关系,存在着深刻的联系,这是我们首先要肯定和强调的。他们共同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支持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以致形成一个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左翼阵营。鲁迅有一个概括,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革命的劳苦大众是在受一样的压迫,一样的残杀,作一样的战斗,有一样的运命,是革命的劳苦大众的文学”。在和革命的劳苦大众同战斗、同命运这一基本点上,“鲁迅左翼”与“党的左翼”之间是有着深刻认同的。鲁迅一直把左联的共产党人视为“战友”,并不是偶然的。
三十年代的中国左翼运动,同时是国际左翼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的重要背景,是世界经济危机,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陷入经济萧条,唯独社会主义的苏联经济建设获得了相当的发展。这就导致全球性的知识分子的左倾化,同情苏联,向往社会主义,成为一个普遍倾向。当时就有“红色三十年代”之称。鲁迅的左倾也就发生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
就鲁迅而言,他参加国际性的左翼运动是有自己的内在逻辑的。他曾专门写过文章,说他早就从俄罗斯文学那里知道,世界是以“压迫者”与“被压迫者”来划分的。他原来就有这样一个思想基础,现在就更加自觉的认同左翼运动的国际性。这突出表现在他和东亚国家左翼知识分子之间的联系,在日本左翼作家小林多喜二遇害之后,鲁迅在悼念文章中,很明确地说“日本和中国大众本来就是兄弟”。而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共产主义运动本身就是国际性的运动,何况他们和苏联领导的共产国际还有组织上的联系。尽管有不同背景,但对左翼运动国际性的认同,也是鲁迅和共产党联合发动左翼文学运动的重要思想基础。
书中所标明的“鲁迅左翼”,不仅是我的鲁迅研究的新思考,同时,也是我对当下中国思想、文化、学术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一个回应。而“鲁迅左翼”中所涉及的“鲁迅精神”,尤其是其中的“韧性精神”,更是我认为面对当下中国和世界的复杂问题所必须坚持的精神。
——钱理群
钱理群,1939年生,北京大学资深教授,1980年代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受关注的人文学者之一。他以对20世纪中国文学和社会的深刻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对20世纪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的总结和反思,对当代社会及文化思潮的批判,受到了海内外的高度重视。钱先生传承五四真精神,本着“接着鲁迅往下讲”的觉识,深情地关注民族与人民的命运,积极开发现代中国优秀的思想资源,以自体生命与学术一体化的追求,回应了大时代对于中国知识界的呼唤。在北京大学学生评出的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中,名列首位。
钱先生的专著和主编作品,长期以来受到了各界读者的广泛欢迎。他的主要著作有《心灵的探寻》、《周作人论》、《周作人传》、《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丰富的痛苦》、《大小舞台之间》、《1948:天地玄黄》、《学魂重铸》、《话说周氏兄弟》、《走进当代的鲁迅》、《与鲁迅相遇》、《语文教育门外谈》、《钱理群讲学录》、《生命的沉湖》、《我的精神自传》、《致青年朋友》、《活着的理由》等等。主编大型丛书多部,其中以《新语文读本》影响最为广大。
刘醒龙,湖北黄冈人,1956年生。历任英山县创作室主任,黄冈地区群艺馆文学部主任。现为武汉市文联副主席,《芳草》文学杂志总编辑,湖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七届...
《凌烟阁功臣图》内容简介:《凌烟阁功臣图》是一部以唐代历史人物为题材,颂扬功臣忠节,旨在表示对大清国忠心的书籍。胡真、刘源
人文旅行一 ——三国古今之旅 本书特色 一场饥民大暴动,引出了争夺天下的旷日血战。你死我活的逐杀,阴险毒辣的算计,欲擒先纵的权术,敦厚老诚的伪善…...
蔡澜潮晒日本 本书特色 真正的日本通蔡澜先生,先後在东京、纽约、巴黎、汉城、台北、印度、巴塞罗拿和曼谷等地居住过,通晓多国语言,尤其深谙日语,对日本地道文化、风...
武汉人 本书特色 武汉地处内陆深处,洋风一路吹刮到此,已是强弩之末。所以武汉的文化带有强烈的本乡本土的味道,它和弥漫在市井的商业俗气混杂在一起,便格外给人一种土...
说三国 话权谋 本书特色 从研究谋略故事着手,事理结合,夹叙夹议,力求给读者一些思维上的启迪与借鉴。 评述每篇《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都与真实的历史材料进行考...
《酷虫学校:七象帮重出江湖》内容简介:《酷虫学校》科普漫画系列幼虫班爆笑上市!当天生的敌人变成亲密的同学和老师,酷虫学校里
华兹华斯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也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最伟大和最有影响的诗人。他的作品一扫古典主义雅致雕饰的诗风
独酌 本书特色 汪老被誉为酒仙。他对酒的痴恋在文坛是出了名的。酒是他一生中是无法舍去的朋友。酒给他带来许多故事,给爱他的家人带来了许多不忍,酒同时也给他的文章与...
100个理由:给日本也给中国 本书特色 谈到日本,国人确实很难平心静气地不动声色,往往充满激愤之情。但是,如果没有理性的堤坝,这种激情将如滔滔洪水,泛滥成灾,*...
看见睡莲之后 本书特色 《看见睡莲之后》汇辑顾城1987年5月至1993年3月在德国及全欧、中国香港和美国东西部城市参加文艺活动,公开朗诵诗歌、发表演讲与现场答...
《小学生必背常考古诗词(一年级)》内容简介:丛书收入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教材要求背诵学习的古诗词及经典的拓展阅读诗词,以年级
失乐园 本书特色 本书是英国17世纪英国著名的宗教诗人弥尔顿三大诗作之一,被誉为继《伊利亚特》、《奥德赛》和《神曲》后*伟大的史诗作品。全书分为12卷,取材于《...
序和跋 内容简介 俞晓群兄主政辽宁教育出版社期间,组织出版过“国学丛书”、“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等书系,格局宏放,影响深远,创造了中国当代出版史的一段...
成长的痕迹-席慕蓉手绘插图珍藏散文集 本书特色 席慕蓉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她构建的世界唯美、曼妙、深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她的诗集在内地风靡一时,影响了一代人的...
湘行书简-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的这些年代久远的原始照片,记录了31年来湖南湘西诸多逐渐消失的古老的文化、民俗、景物遗迹,对保存逝去的中国独特风物...
中国好诗歌:你不能错过的古诗词 本书特色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从先秦到当代,无论是古代诗词,还是20世纪初诞生的现代新诗,各类诗歌异彩纷呈、浩如烟海。 诗歌是文...
世纪魔咒:森达诗选 本书特色 我乃荒原上独来独往的一匹饿狼,东方没有我的食物,西方仅有的一点腐肉——尼采、佛洛依德,还够我食几天 所谓“艺术”,即对人类社会客观...
《席越的沟通课》内容简介:席越的沟通课,教你即学即用的说话公式,让你成为高情商、会说话的超能人士。从牙牙学语到步履蹒跚,我
隐秘的乡村 内容简介 阿贝尔的记忆成就了一幅岷山乡村的“清明上河图”,他所描绘的不是诗意的田园生活,而是田园风光下乡村的痛疼和沉沦。在他的记忆里,乡村的一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