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靠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以及来自于台湾国民党空军司令部的档案, 且收录了唯一一位还健在的、身在美国亲身参加过八一四空战的张光明将军的文章。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空军的英勇抗战的全过程, 介绍抗日战争中国空军的英勇抗战的史事。
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中国空军博击蓝天,血染长空,捍卫了国家与民族尊严。
序言
朋友们,当您翻开这本的《国殇3——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纪实空军篇》时,不知其中滚烫的文字能否激起你心中的感动,泛滥起沉重的思念?
往事如同天上的云,随风飘散,如缕如烟。
昨夜,曾有无数的流星雨,纷纷扬扬划过长空,进发出万丈绚丽耀眼的光芒。
头顶,曾经飘过一团红云,一片一片,血一样的鲜红、灿烂……
雪山上,曾经飞过一群年轻的鹰,面对强大、无情的暴风雪,纷纷折翼、凋零……
中国空军就像年轻的鹰,在强大的日本侵略者面前,毫无畏惧,奋勇一击,哪怕战斗到*后,也要继续。
他们当中,有战神高志航,他的名字曾让日本飞行员胆寒,说:“我如果有亏心事,就让我碰上高志航。”有“江南大地的钢盔”之美誉的乐以琴,有“红武士”刘粹刚和四大天王之一的李桂丹。在这个英雄的群体中,有被敌人尊敬、礼葬的阎海文;有驾机猛撞敌机的陈怀民;有“空中骑士”周志开、臧锡兰和击落8架敌机的王牌飞行员高又新;华侨英雄陈瑞钿,一门忠烈的郑海澄……
这些烈士中也有许多无名英雄,他们的功绩一样值得我们缅怀与歌颂。
中国空军英勇杀敌的壮举令人振奋,英烈们的所作所为,只要求证明自己无愧于中华儿女,却将无穷无尽的、源源不断痛苦和眼泪,留给了属于自己的爱人和亲人,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
那些与抗日空军血肉相连的女人们,更让我们无数次地感动。特别是那些和抗日空军英雄一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烈女们,在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八年抗战中,她们同样用青春,鲜血、甚至生命,书写了悲壮、凄美、可泣的一页。这些人中有冒着敌机轰炸而爬在丈夫身上不幸殒命的伍月梅,也有闻讯爱人阵亡而殉情自杀杨全芳;有终身不嫁的恽逸安烈士的未婚妻唐三才;有陈怀民的女友王璐璐,纵身一跃去,长江中寻找爱人的遗体……演出一曲现代版的梁祝,一出凄美的生死恋!更有含辛茹苦,将老人和7位子女养大的烈士狄志扬的妻子陈观滔……
这一曲曲天上人间的天鹅绝唱,令人欷歔不已。虽说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湮灭人性的战争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是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人们,是否还记得这些在战争中,似梅花傲霜斗雪,却又不争艳的烈女们。
烈士们对祖国的热爱和甘愿为国献身,就像郁达夫的一首诗:
“我爱我的祖国,我就把我的祖国当做了情人罢了。”
多么的纯真、贴切。
祖国——你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为什么值得那么多的优秀儿女抛头洒血,去义无反顾地战斗,视死如归?抗日空军烈士们的年龄平均不到25岁,他们的壮举与事迹,很多后来人已经完全不了解或不知道了。
作者他通过采访空军烈士的后人,翻阅尘封已久的历史档案时,为这群年轻的战士的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已……
“在八年抗战中,我空军始终以不满300架的劣势兵力,与敌寇数倍的兵力周旋,前后击落敌机1543架、击伤敌机330架。更在*后的两年中,获得我领空制空权。空军的成就,实在超过仅仅长成10年所应有的表现,展读许多空中英雄为国写下的壮丽史诗,中华民族勇敢的精神充分流露……这本记载,不在激发英雄主义,而是要让大家知道空军将士如何以牺牲来拯救国家,如何以血肉来换取自由和胜利的,这是一册光辉的记载,也是一页我民族可堪骄傲的颂赞。”
没有抗日烈士的流血牺牲,就没有后来者的一切。
……出不入兮往不反,
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
子魂魄兮为鬼雄。
这首屈原的《国殇》已经传了两千多年,它代表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当今的时代风云变幻,亡我不死野心的大有人在。中国的主权、领海被夺占也是有发生,要时刻不忘战争的阴霾突然降临,保卫祖国依然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弘扬抗日空军烈士的精神仍旧是我们今天的主旋律之一。
作者
后记
爱国心重者,其国必强,反是则弱。
革命先烈的行为没有别的长处,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家来奋斗。
——孙中山
八年抗战,抗日空军就是这样一群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国家领土完整而不要身家性命,不怕牺牲的英雄好汉。
小时候,听外祖父说过,我们家有个了不起的人,抗战时,他曾在天上打过仗,击落过日本人的飞机。我问是谁?老人家用食指放在嘴唇上:嘘……然后小声地说:台湾。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和海外的亲友们陆续取得了联系,2004年,我的姨妈胡同英从纽约寄给我台湾出版的《国父与空军》一书,书中详细地记载着姨夫陈崇文在兰州空战中击落敌机的战斗经历,从而萌发了探究抗日空军的念头。
从收集史料到结集成书,历时八年。为了得到翔实的史料,先后三次采访毕业于中央航校第七期的百岁老人赵桢熊;两次采访毕业于空军官校第二十四期的88岁越南归侨方川。通过各种蛛丝马迹的信息,联系并寻访了抗日空军烈士高谟的表弟沈一新、恽逸安烈士的胞弟恽澜安和他的外甥顾雪雍、沙兴达烈士的妹妹沙荻狄珂及女儿沙微之,曾参加过一·二八空战的狄志扬烈士的儿子狄正一、女儿狄正勤,还有飞赴日本投纸炸弹的抗日空军烈士佟彦博的外甥女贝念德,上海抗日空军烈士朱黻华的儿子黄乔奇,上海崇明抗日空军烈士金有德的外甥黄群,浙江籍空军烈士郑海澄的家属等人,他们向我讲述几十年来生活的艰涩和他们多年来渴望为父辈正名的真诚意愿,他们说:为这些不应该被历史遗忘的烈士写本书吧。面对这殷切的眼神,听着这发自肺腑的质朴语言,我应允了。
我们还采访了郑海澄烈士唯一的儿子郑国基先生,他讲述了人所未知的郑海澄以及王汉勋烈士与郑苹如的爱情故事,提供了珍贵的照片。
我们还参考了许多优秀著作,如高晓星教授的《民国空军的航迹》、姚峻先生主编的《中国航空史》、部分章节引用了作家赵中森的《楚天战鹰——武汉空战纪实》,以及大量查阅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空军抗战档案。
历史是亿万人的共业。在撰写的过程中,擦拭尘封积垢,尽可能复原真实的空战史实,往往为了求证一架飞机的编号,某次空战的确切时间,某一烈士生前的一个生活细节,理纷纠误,遍询方家,我得到了诸多友人的无私帮助,他们是:台湾国防大学医学院前政治学科主任周振华教授、台湾航空医学专家何邦立教授、台北中外杂志主编陈秀英女士,台湾台北市前议员郑娟娥女士、高雄女作家陈惠群老师,南京的林德先生,南京航空纪念馆馆长任青、馆长助理许虹、副馆长张鹏斗、常州日报的前主编朱琪先生,记者钱月航、日语翻译诸晓芳女士等人,更荣幸的是,还得到了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的关注和他的亲笔题字。还有我们的老同学林德先生的无私帮助,他甚至愿意自费来帮助这本书的出版。更要感谢团结出版社的张阳女士,没有她的帮助和鼎力支持,这本书难以列入《国殇》系列顺利出版。所以此书是两岸爱国同胞,两岸文化交流的结晶。
另在书稿校对之际,苦于找不到汤卜生烈士的照片,突然有汤卜生的孙子汤伟华先生在博客中与我们联系,并发来汤卜生烈士的遗照多幅暨汤卜生1938年5月7日飞机至南京谒陵,回到汉口后在《中国的空军》杂志上发表的《五七飞京谒陵记》一文,弥足珍贵,特此表示感谢!
史海浩瀚,岁月悠远,本书收集的抗日空军英烈的故事,仅是八年抗战空军史中的一小部分,其中不足之处,敬请读者见谅。
作者于2011年3月29日
八一三事变发生后,中国空军*想打击的目标,即是停泊在黄浦江的“出云”号旗舰。它是日军在沪*大的一艘舰艇,空防力量强大,中国驱逐机所载炸弹威力不足,始终没有把它炸沉。有一次,空军总指挥部接到一份情报,说钱塘江口外舟山群岛的海面上发现日军一艘“航空母舰”。总指挥周至柔立即命令在南京机场值班的第4大队第22中队中队长黄光汉率领霍克式战斗机9架,前往轰炸。黄光汉命令各机携带一百磅的炸弹,飞往目标地。机群以12000英尺的高度,飞到嵊泗海面附近,见到那里有只大船,黄光汉立功心切,未用望远镜仔细观察,贸然丢下一颗小炸弹,炸中该船船舷。后来低飞一看,原来不是敌舰,而是美国胡佛总统号邮船。这个乱子闹大了,蒋介石一面向美国驻华大使道歉和赔偿损失,一面下令要枪毙领队黄光汉,又把那些扔炸弹的飞行员关起来,一个挨一个的查,一定要把造成误炸事件的肇事飞行员找出来。黄吓得脱下军服,连夜逃走,经德国一个传教士帮忙,去了香港。就在这时,早在1935年就来到中国担任了张学良的私人飞行员,1936年“西安事变”后,改任蒋介石专机的飞行员的美国人罗亚尔·伦纳德,被宋美龄请到位于南京城外的空军指挥部,在指挥部的会客厅里,神情庄重的宋美龄以一口纯正的英语,开门见山地对罗亚尔·伦纳德说:“我希望你负责中国所有的轰炸事宜。”罗亚尔·伦纳德极力推辞道:“我是开驱逐机的,我对飞机轰炸一窍不通。”宋美龄说:“没关系,你是一个优秀的飞行员,而且善于动脑子。我们需要你的判断力。你值得信赖,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这次‘胡佛总统’号遭轰炸,真是太糟糕了,这样的事下不为例。”宋美龄和罗亚尔·伦纳德就“胡佛总统”号误炸事件进行了讨论,*后采纳了陈纳德和罗亚尔·伦纳德的意见,这就是不处罚肇事的飞行员,因为不能动摇中国空军的军心。通过这两次误炸事件,中国空军也加紧空中训练,不断提高战斗水平。11月初,在浙江舟山群岛以北的大戢洋海面上,我空军发现了日本“龙骧”号航空母舰,日本飞机在“龙骧”号上起飞,对我上海、南京进行轰炸。大戢洋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为这里是东海和黄海的要冲,是南北航线的咽喉,“龙骧”号驻泊于此,对中国军队保卫东南沿海的战略实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 本书特色 一部引起巨大争议,屡遭围剿的国际畅销书西方文明是否就此终结?英国脱欧后世界格局如何变化?《失控》对科技经济领域前瞻,本书对未...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1:从战争到战争 本书特色 作者在《世界大战丛书(第2辑)·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01:从战争到战争》中以其政治家的独特视角审时度势,...
列宁选集-3 本书特色 《列宁选集》第三版同第二版相比有较大调整,力求以更加合理的结构和精审的编目,完整准确地反映列宁思想的精华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为了...
本书是一部关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对苏联进行军事和技术援助的专著,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苏联自从十月革命以来从西方、特别是美国引
《异域1945》主要包括了:在国殇墓园里,我们那么多兄弟是怎么死的、一个活着的人面对自己的墓碑,该是怎么样的一个心情、我想跪
杀人机器-第三帝国-18-修订本 本书特色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让过去的永远不会成为过去,是《第三帝国》!!!——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 唐德刚《第三帝国》系...
《选择卓越》内容简介:《选择卓越》不同于柯林斯先前的著作,这是因为它的关注重点不仅仅在业绩表现上,还在时下领导者所面临的不
论十七大的重大意义 本书特色 党的十七大之后,作者应一些报刊的约请,围绕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写了四篇文章。连同党的十七大之前发表的两篇相关文章,结为此集。其内...
中国谁在不高兴 本书特色 网络反愤青斗士周筱赟,80后思想家叶楚华,打捞愤青教材创始人廖保平。揭示“不高兴”真相,反对狂言误国。丁学良、许纪霖、陆谷孙、陈志武、...
1931-1945-东北抗战-中国血:抗战十四年-第1卷 本书特色《中国血:抗战十四年》,虽然不是一部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纯学术性著作,但却是一部比较客观、全面和...
《时空:《史记》的本纪、表与书》内容简介:司马迁是一个怎样的人,《史记》是一部怎样的书?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华夏九州又
中国民权哲学 本书特色 此书为作者近十年来研究权利问题的主要成果。与作者早期的权利研究不同,该书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中国文化场境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权利理论和实践问...
近代欧洲政治史 本书特色 本书的主眼在寻求近代民主政治发达的进程;而为篇幅所限,不能尽述欧洲全体国家的政治,但只择其政治变动*大而与民主主义的消长*有关系者叙述...
本书系统地记录和呈现1914-1918年间出现的各种作战车辆,在车辆类别上包括自行车、摩托车、巴士、小型乘用车辆、卡车、火炮牵引车
乔纳森·沃尔夫(Jonathan Wolff)生于1959年,英国伦敦大学哲学教授。著有《诺奇克:财产、正义和最小国家》《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等。
变迁与交融-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张世友编著的《变迁与交融》的特点在于既有历史剖析,又有现实述论。就历史剖析而论,主要体现为我们从不同的历史...
论人权 本书特色什么样的权利是人权?我们如何鉴定一项声称是人权的权利是否真的是人权?我们该如何确定特定人权的内容?我们又该如何解决人权之间的冲突?本书对人权的理...
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运动及其社会应对研究 本书特色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青年运动勃兴的年代。本书在对这一时期美国青年运动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狙击生死线》主要内容:国际经济论坛将在滨海市举行年度会议,何氏集团总裁何世昌亲率一批高层人士前来参加会议。然而,就在何
公共领域与宽容 内容简介 本书对公共领域与宽容的关系进行了界定与梳理。认为“文化”与“公共性”是公共领域的两个支撑点,中国古代也存在公共领域,宽容是公共领域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