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丛书上至晚清,下至新中国成立。期间正是中国陷于风雨飘摇的危急动荡年代,外敌入侵,内乱频仍,民不聊生。同时又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争,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年代。在如此纷繁多变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画报,自有其独特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收藏价值。在这套丛书收录的121种画报中,如北京的《丁丁画报》《美美画报》《戏世界》《晴雨画报》《星期画报》《霞光画报》,天津的《银镫画报》《醒狮画报》《天津乐报画报》《中南报星期六画报》《玲珑画报》《青春画报》《小快报》以及上海的《春色图画半月刊》《歌星画报》《都会大观园》《咖啡味》等20余种画报,均为首次与世人见面。因此说,该丛书不仅是一套图文并茂、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而且填补了中国画报史研究的空白。既是一部研究中国出版史、中国新闻史的基础工具书,还是一部思想文化史,更是一部生动的中国近现代史。
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在北京创刊《京报》,1924年12月16日,作为《京报》副刊、以摄影图片为主的京报《图画周刊》问世,成为继时报《图画周刊》之后的第二家摄影画报,开创华北地区报纸出版摄影副刊的新纪元,而它的创刊、停刊、复刊均与孙中山先生有关,并且多次出版孙中山先生纪念专刊。
京报《图画周刊》由邵飘萍担任社长兼主编,初期由冯武越担任编辑兼摄影,通讯处设在北京东四九条35号。刊头由邵飘萍题写,初期为16开2张,周刊,逢周五出版,随《京报》附送。创刊时为普通新闻纸,图片质量不高,从第10期开始,改用洋宣纸彩印,图片非常精美,并采用黑、蓝双色套印,时而加入红色,形成三色套印,自称“此种印刷术为时报《图画周刊》所未有,开今日国中画报之新纪元”。但可惜的是,画报只出版了11期即宣告停刊。冯武越离开京报后便在天津创刊了著名的《北洋画报》。邵飘萍由于坚持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立场,为反动势力所不容,1926年4月26日,奉系军阀以“宣传‘赤化”’罪将其逮捕并杀害,报馆惨遭查抄,《京报》被迫停刊。邵飘萍夫人汤修慧继承夫志,于两年后恢复《京报》出版,自任社长兼总经理。1929年1月13日,京报《图画周刊》复刊,期数从头算起,并在期数前冠以“复活”二字,改为8开,4版,道林纸,社址随《京报》迁至前门外魏染胡同35号。画报出版至复活358期于1936年6月终刊。
京报《图画周刊》为综合类刊物,创刊号的《发刊弁言》中明确指出了办刊宗旨:“乃意国民常识,且以开拓少见多怪者之眼界,而批评讽刺,亦即寓于优美的写真图画之中。同时本刊既为《京报》之一部分,凡时事之以写真图画报告者,亦可以补《京报》篇幅之不足。在求全体社会之赏鉴及遣兴,非仅投一阶级、一方面之所好,故对于画报文字之性质范围,务期不枯不偏,普应各方。”图片方面“期为艺术的普通化,凡能增进人群美感兴趣者,无不广为搜罗,择优披露”;文字方面“取材则力趋隽趣,为图文之合作,期相得而益彰”。
画报头版*显著的是大幅名夫人、名闺玉照,“名人传记”有《书梁卓如(梁启超)》《记汪伯老(汪伯唐)》《书齐白石翁》《敬悼严范孙先生》《章炳麟两绝笔》等和文配图的“首都名胜”。二、三版每期都有三四幅名人名画,集徐悲鸿、田世光、邵逸轩、石溪上人、陈少鹿、何秋江、刘松年、王梦白等百余位画家之大成;刊登民俗、戏剧、国内外名胜摄影作品;连载大鹤山人的《<勇庐闲诘)书眉》《旧京婚礼》《北平风俗写真》《读书小记》《寒窗散薮》系列文章。四版从复活第8期起,开辟“旧都社会写真”照片专栏,每期刊登一幅反映北京市井生活的照片,至第107期共刊登《关东糖摊》《检柴》《卖杂碎》《补鞋》《磨刀者》《抬粪夫》《送报夫》《傀儡戏》《猴戏》《卖元宵》《洗衣妪》等100幅。每幅照片下端附以短文,加以评说,语多幽默讽刺,述劳动者的辛酸,鸣社会之不平。该版还连载韩慎言的小说《美术家的恋爱》;儿童专栏“小朋友的公园”有《儿童与玩具》《儿童的游戏种类》《小儿有病时的卫生》等;“剧界艺林”刊登梅兰芳、尚小云、马连良、荀慧生、姜妙香等戏剧名伶的书画作品;“西笑”是西方幽默笑话专栏。此外,有别于其他画报的是,京报《图画周刊》只在报缝里刊登广告,正版中从未见到。
1924年12月16日画报创刊时,适逢孙中山先生来京,因此创刊号的封面即《全国景仰之中山先生》大幅照片,“以欢迎热烈之表示”。第三期则为《孙中山先生来京纪念专号》,“满载关于欢迎中山先生之写真,为极热烈欢迎之表示”。七周后孙中山先生逝世,第10期遂为《追悼中山先生特号》,11期出版了《中山先生出殡纪念专刊》后画报停刊。1929年1月复刊时,正值孙中山先生灵榇安葬碧云寺,于是画报在复活第9期出版了《总理逝世四周年纪念专号》。无怪乎画报称:“本刊以中山先生来京而创刊,以中山先生出殡后停刊,今中山先生灵榇将离此故都时而复活,一若预为中山先生送灵之备者。”
……
“高陶事件”始末 内容简介 “高陶事件”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其主要人物高宗武、陶希圣在抗日战争初期追随汪精卫鼓吹“和平”运动,并于1938年...
伪满洲国史-(新编) 本书特色 中国的伪满洲国历史问题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叶,当时的研究,主要是出于反击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和美化战争行径的斗争需要。不过...
裴宜理(ElizabethJ.Perry)是著名的中国学家,也是有影响的上海问题研究专家。1948年,她出生于上海。父母都是传教士,1931年到
《活力》内容简介:对西方世界来说,如何摆脱创新系统性衰退的困境?如何应对经济下滑、民众幸福感下降的长期形势?对中国来说,如
先觉者-在民国生逢其时与生不逢时 本书特色《先觉者:在民国生逢其时与生不逢时》将五十位对辛亥革命产生举足轻重作用的人物重塑纸上(包括徐锡麟、章太炎、苏曼殊、陶成...
皇帝与秀才-皇权游戏中的文人悲剧 本书特色 本书从浩瀚的清代宫廷档案、谕旨、奏折等史料中勾稽出雍正朝著名的曾静案来龙去脉,并参考多种研究著作的记载与分析,用生动...
《战后欧洲史(卷二)》内容简介:随着斯大林的逝世、朝鲜战争的结束和柏林墙的出现,欧洲逐步进入政治稳定状态,迎来经济的繁华时
南渡北归(增订版套装)/岳南 内容简介 《南渡北归》(增订版套装),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
《二十四节气在江南》内容简介:本书是民俗学专家袁瑾和萧放共同讲解中国节气文化的传统人文读物。该作品立足于江南的历史文化和自
读书会-民国秘史 本书特色 在民国这个风范十足的时代,文人与大师们挥动衣袖,谱写了华夏文明的又一段春秋,北大的读书声,灯火通明的长安大戏楼,默片的兴盛,国学书画...
818疯狂魏晋的牛人 本书特色 激扬文字,再现魏晋名士的绝世风流穿越千年,寻找历史深处的至真性情“一种风流吾*爱,六朝人物晚唐诗。”——东瀛诗僧大沼枕山818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纪实 内容简介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我们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坚持不懈的奋斗,开辟历史新纪元,缔造了新...
《民事诉讼法律责任研究》内容简介:作者在本书中从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三个层面界定民事诉讼法律责任的性质、内容以及诉讼法律
《以色列的诞生:希望1》内容简介:《以色列的诞生:希望.1》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以色列建国史巨著,也是一曲令人唏嘘的卫国英雄之悲
选举七论 本书特色《选举七论》共七讲,分别包括如下内容:第—讲,“选举源流论”,讨论了选举在中西方的起源和流变。本书认为,中国的选举是—种“选才型选举",而西方...
本书全面搜集整理廖氏全部著作,计140余,凡百数十卷,施以新式标点,并加校勘及每书提要,再配以人名、书名索引,附录廖平传记、
《现代艺术:1851—1929》内容简介:本书探讨的是西方艺术发生剧变的历史时期,权威性地总结了现代艺术勃兴期间的文化、经济和历史
《罗马史(第三卷)》内容简介: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从罗马统一后到征服迦太基和希腊诸国,经历了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同迦太基进
《二战经典战役系列丛书:血守斯大林格勒(图文版)》内容简介:斯大林格勒战役以惨烈的巷战而载入史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
《被栀子花岛呼唤的一次旅行》内容简介:“远处有个梦的轮廓,走出家门就是为了去证明自己对陌生的想象。”怀抱着这样的愿望,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