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佛法研究佛法

以佛法研究佛法

作者:释印顺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11-10

评分:8.6

ISBN:9787101080568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释印顺(1906—2005),当代佛学泰斗,博通三藏,一生游心法海,讲学不辍,著述宏富,撰写、编纂佛学著作四十余种,陆续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及《印度佛教思想史》、《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等专著。印顺法师对佛教的教史、教理与教制作了广泛、深入、系统的梳理与阐释,建立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成为汉语佛学研究的重要典范,受到海内外学术界、佛教界的高度推崇。

作品目录

一 以佛法研究佛法二 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 一 东方与西方 二 婆罗门眼中的东方 三 瞻波中心的古印度 四 东方王族的兴衰 五 奥义书与东方王朝 六 释迦族来自东方 七 释尊时代的印度国族 八 东方新宗教的勃兴 九 释迦的真谛 十 结论三 “法”之研究 一 序起 二 圣道现见的正法 三 法与义·法与律的对立 四 传承中的无比法与妙法 五 法轮与转法轮 六 意识所识的法四 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 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 二 秘密教之传布 三 秘密教之特色 四 印度佛教之衰亡五 大乘是佛说论 一 序起 二 从佛法的表现上说 三 从佛法的流行上说 四 从学派的分裂看大乘 五 从经论的集出看大乘 六 从思潮的递代看大乘 七 从大乘的内容看大乘 八 什么是初期的大乘经六 略说厨宾区的瑜伽师 一 瑜伽师与厨宾 二 阿毗达磨师 三 经部譬喻师 四 大乘中观师 五 瑜伽师 六 大乘瑜伽师 七 秘密瑜伽师七 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之关系 一 印度的三期佛教——总说 二 厨宾中心的佛教区 三 厨宾中心区的佛教 四 锡兰的佛教 五 晚期传来的小乘经论 六 真常大乘经 七 瑜伽师的唯心论 八 大乘禅 九 后期的中观学 十 秘密教八 汉译圣典在世界佛教中的地位九 论真谛三藏所传的阿摩罗识 一 九识品与九识章 二 阿摩罗识是转依 三 阿摩罗识(转依)的意义 四 阿摩罗识是自性清净心 五 心界通二分说十 如来藏之研究 一 序说 二 说如来藏之意趣 三 如来藏说之安立 四 如来藏之抉择 五 流转还灭之因依 六 如来藏说之三系不同解说 七 如来藏为涅巢因 八 如来藏为生死依十一 阿陀那与末那十二 欲与离欲 一 “欲”是什么 二 事欲的分折 三 欲与离欲
· · · · · ·

作者简介

释印顺(1906—2005),当代佛学泰斗,博通三藏,一生游心法海,讲学不辍,著述宏富,撰写、编纂佛学著作四十余种,陆续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及《印度佛教思想史》、《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等专著。印顺法师对佛教的教史、教理与教制作了广泛、深入、系统的梳理与阐释,建立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成为汉语佛学研究的重要典范,受到海内外学术界、佛教界的高度推崇。

精彩摘录

我以为:所研究的佛法,是佛教的一切内容;作为能研究的方法的佛法,是佛法的根本法则、普遍法则——也可说最高法则。“佛法”,“佛法”,我们经常地在说着,写着,假如离开佛法的立场,本着与生俱来的俗知俗见,引用一些世学的知见,拿来衡量佛法、研究佛法,这还成什么话?还能不东倒西歪、非驴非马吗?“以佛法来研究佛法”,这是必要的,万分的必要!缘起法的三法印——诸行无常性,诸法无我性,涅槃寂静(无生)性。因为无有常性,所以竖观一切,无非是念念不住、相似相续的生灭过程。因为无有我性,所以横观一切,无非是展转相关、相依相住的集散现象。因为无有生性,所以直观一切,无非是法法无性、不生不灭的寂然法性。婆罗门教的三大教纲,即是“吠陀天启”、“婆罗门至上”、“祭祀万能”。起初,阿利安人到达五河地方,创开吠陀的宗教文明。古典的宗教赞歌,即使用于祭祀,颂赞天神的伟大与给予人类的恩惠,申求自己的愿求。奥义书重视真我的智识,祭祀已不成万能,所以“行祭祀苦行者入天界,于其中轮回;惟住于梵者能得不死”。奥义书的重要建树,有二:一、真心的梵我论;二、业感的轮回论。重天轻人的思想,在当时非常流行,释尊的见解,天上不过是长寿富乐,他的前途只是没落(传说帝释天见佛听法,后在天宫的声色欲乐中,什么都忘了)。

——引自第151页


一、抨击极端的纵欲与苦行,如『中阿含』(卷四十三)『拘搂瘦无诤经』说:「莫求欲乐极下贱业,……莫求自身苦行,……离此二边,则有中道」。唱道不苦不乐的中道,为释尊彻始彻终的教说。二、「命则是身」的唯物论,「命异身异」的二元论,加上「色(心)是我,无二无异,常存不变」的梵我论,一一加以破斥,代以不落两边,无常无我的缘起论。三、新思想的缺点,在破坏旧的而不能确立新的;见到变动而不能见到变动杂多中的条理,不能确立崇高的理境,倾向于庸俗的功利的世界。这一点,释尊起来纠正他,指出真实的事理,中道的实践,究竟的归宿,给以「法性法住法界常住」的性质,也就是真理与道德的建设。释尊从自觉独到的境界里,综合东西印度的文明,加以洗练,完成折中东西的新宗教。释尊的开示正法,通常归纳为四谛。……四谛是苦、集、灭、道。……一、苦谛:佛法出发於有情的现实经验;现实人生有不可否认的缺陷、苦迫,考察他而要求超脱他,即是佛教的中心论题。……二、集谛:即苦果的因缘。释尊承受印度主意论的思想,确认苦迫的原困是爱。……然依理智究竟的观点,爱欲的活动,都不过是未来的苦因。就是当前的境界,也是有爱即有苦;如深着自我而为无限的追求,必将引起个人与社会间更深刻的苦迫。『杂阿含』(卷二十)五四五经等,都曾明确的指出,所以归结到「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三、灭谛:世间的个人福乐,社会的和乐繁荣,当然值得称赞。但他到底是「不可保信」的;一切的一切,在回忆中消失了。……四、道谛:世间苦迫,从情意的爱欲而来;解脱爱欲的涅槃,必以理智为中心的圣道,才能实现。……上面所说的四谛,概括一切;他的所以被称为谛,即重在事理的真实。确见此四者的确实如此,即是「知法入法」的圣者了。一切法的归于灭,为一切法的本性;如大海的每一波浪,必归于平静一样。佛弟子的证入涅槃,不过是行其当然,还他个本来的面目。一般人,不了解无常,错觉自我的存在...

——引自第151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