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灵探秘

印度神灵探秘

作者:马维光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年:2011-11

评分:6.1

ISBN:978750124146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作品目录

第一部分 印度教及其万神殿
引言
古老的信仰、思辨和传承
所谓雅利安人“入侵”论
印度教一直是主体宗教
第一章印度教的产生和历史演变
一、印度自古“熔炉”说--多民族、多文化、多信仰的共处、碰撞、冲突、综合、融合的轮回
二、印度古代的辉煌--婆罗门教和佛教的远播
三、印度教处于逆境时期
四、印度教的三大源流
(一)“万物有灵论以及湿婆神崇拜和母神崇拜”--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二者兼有的古老两大源流
(二)吠陀本集经典,探究宇宙的本体--神性,印度哲学和宗教的第三大源头
五、印度教神学理论的发展与神祗的演化
(一)吠陀本集
(二)注释吠陀的经典一《梵书》《森林书》《奥义书》
(三)《摩奴法典》(Manusmrti或Manavadharma-sastra)
(四)两大史诗《罗摩衍那》(Ramayana)和《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历史人物登上神坛,与神话和传说交织在一起
(五)《薄伽梵歌》--印度教“圣经”,调和不可调和的矛盾,赞颂不计业报的皈依3
(六)印度教的六派正统哲学
(七)《往世书》(Purina's)各教派完善自己的神灵,相调和,形成印度教今天两大派神灵体系.q
六、佛教对婆罗门教三大纲领的全面挑战
七、民间信仰女阴母神崇拜--坦陀罗(Tanta)重兴,坦陀罗分化为左右两派,其右翼被纳入印度教!
八、印度教虔诚运动的兴起:
九、伊斯兰中央政权统治所造成的影响--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不断碰撞、斗争,文化上也进行一定的综合和融合
十、英国殖民统治促使印度教的觉醒和革新
十一、近代新吠檀多派的兴起和印度教的“现代化”--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仍认为“梵”是最高的追求
十二、独立后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复兴
第二章印度教的特性
一、一个多种信仰的综合体--难于表述的定义
二、印度教总的生活目的--超俗的终极精神解脱
三、印度教的特点
(一)信仰的随意性
(二)高度的务实性
(三)空洞的轮回转世--业报易行;高种姓“再生族”稳获天堂入场券
(四)印度教的多样性造成不同的解读,产生不同的理论和纲领
(五)“自己活和让人活”的原则--印度教的包容性
……
第二部分 耆那教以及当代印度的其他宗教
第三部分 古代印度佛教以及万神殿
· · · · · ·

精彩摘录

印度的贤哲、非暴力的倡导者、圣雄甘地(MahatmaGandhi,意为“伟大的灵魂”)在为《薄伽梵歌》译本作序(1929年6月28日)时表示,“大史诗(《摩诃波罗多》一笔者)作为证明的不是物质战争的必要性,反而是它的无意义,胜者也哭泣、后悔,除痛苦外,一无所得”。“…从Gita(译为《神歌》,即指《薄伽梵歌》诗篇一一笔者)作者的语言的字面上看,似乎可以说,通过完全放弃行动结果也可以进行物质战争,但是经过40年不断努力完全实行Gita的教导,我谦卑地认识到,不完全执行真理和非暴力,完全放弃行动的结果,对人类是不可能的。”

——引自章节:第一部分印度教及其万神殿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