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揭示康德式法权学说的主要主张是如何获得证实的,系统性地讨论了康德法权学说,探究了该学说与康德阐释的道德基本原理之间的关系。本书对康德的文本进行有效分析,并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而提出各项论证。作者坚信这本书将会证明,关于法权的康德式讨论完全能为人身权、财产权、政治义务和万民法权理论提供基础。本书中亦提出了对于康德关于法律和政治义务论证的两种主要批评。本书的写作广泛的使用了康德的论著,而不是局限在“权法学说”的范围,视角新颖内容丰富,是西方近些年来出版的研究康德法哲学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著作。
《法意译丛:康德的权利体系》旨在揭示康德式法权学说的主要主张是如何获得证实的,系统性地讨论了康德法权学说,探究了该学说与康德阐释的道德基本原理之间的关系。《法意译丛:康德的权利体系》对康德的文本进行有效分析,并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而提出各项论证。作者坚信《法意译丛:康德的权利体系》将会证明,关于法权的康德式讨论完全能为人身权、财产权、政治义务和万民法权理论提供基础。《法意译丛:康德的权利体系》中亦提出了对于康德关于法律和政治义务论证的两种主要批评。
序言
引用和缩写例
导论
康德的权利和法律概念
康德的自然法概念
康德及其契约论的评论者们
哈特与康德
康德的法权学说和现实的法律体系
本书的主要论题
**章康德和目的论伦理学:善的概念
善的两种概念
目的论伦理学为何通常使愉快成为了行动的客体
康德关于道德的善之阐释的模糊性
道德律和对于目的的要求
其他动机可能吗?
第二章绝对命令
在道德的普遍理性知识中,何时某个行动可以被视为善
法则和意愿活动自身的形式原则
第三命题
为何准则必须是可普遍化的?
为何准则必须能够被意愿成为法则?
结语
第三章自然和目的:康德的自然法则公式
准则的概念
设想和意愿准则成为自然法则之间的区别
标准的**部分所存在的问题
奥尼尔的复合性准则问题
自然法则公式中的目的论
意愿准则成为自然法则
结语
第四章目的自身:自律和自由
目的自身概念所存在的诸问题
目的自身与绝对价值
自律、人格与物
自律与“意志”的两种含义
立法的概念:预备性讨论
康德证明道德意志是自律的论证
自由和康德伦理学理论中的根本难题
康德关于自由意志的证据
人性原则的推论
康德关于人性原则之运用的例证
康德学说中道德正当性的两项基础:自然与自由
第五章法权与德性
关于立法概念的进一步澄清
内在立法与外在立法
义务与目的
目的、幸福与强制之间的关系
为何德性义务不受他人强制
消极的德性义务是否具有强制性
结语:康德的德性概念过于狭窄了吗?
第六章法权的普遍原则
这项原则是分析的还是综合的?
具体权利和诸目的的概念
康德关于法权的普遍原则的推论
法权和强制的道德可能性:惩罚
法权与强制的经验可能性:抗辩
第七章自由的固有法权
外在自由、占有和行为
一般性的固有法权
具体的自由的固有法权
针对那些物理上占有的东西的固有法权
对于土地的固有法权
固有资格
儿童获得父母之照顾的固有法权
人性权利
结语
第八章财产权和其他的获得性法权
获得性法权的三种类型
获得性法权的概念
理智占有
实践理性的悬设是什么?
关于法权的悬设
关于悬设的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获得性法权的资格的主张究竟是分析命题还是综合命题?
取得法权的三种方式
通过单边行为而实现的取得
通过双边行为而实现的取得
通过法律而实现的取得
第九章普遍意志
普遍意志与针对土地的固有的共同占有
为何康德是自然法理论家而非同意论者?
关于权利保障的需要以及权利如何获得保障
需要*高的外部立法者
为何康德并非社会契约论者?
为何不存在无条件的私人财产权?
为何在自然状态中必然存在获得性法权?
关于法权的综合命题如何是先天地可能的?
作为生活形式的普遍意志
第十章国家和政制法权
公共法权的本质
前政制状态中的法律和自由
服从者平等的原则
政治独立和自然与自由之间的冲突
政治独立是行为原则所需要的吗?
同意、民主和正义
政府的形式与主权的形式
对于司法权威分立的需要
主权的理想形式
服从者如何能正当地反抗主权?
为何康德主张不存在革命的权利?
结语:康德对契约论的修正
第十一章理论与实践及万民法权
法权、自由与幸福
康德针对平等主义和功利主义
法权、自然与历史
国家和错误的意识
国际法与永久和平
作为和平之条件的共和主义
结语
第十二章结论
对自然法解释的反驳
普拉梅纳茨和墨菲论同意
自然法与同意
康德针对洛克和诺奇克
康德和罗尔斯
结语
全书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中国景教 本书特色 《中国景教》是朱谦之晚年写的*后一部著作。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景教作了更进一步的探索。对于许多关键问题,他在书中都进行了鉴定、评论并提...
佛门修持治病秘法 内容简介 本书分修持篇和治病篇,内容包括:禅净密法、人道是本、佛语注释、三贤十地、明理念佛、三足鼎立、明理修持、修法要诀、弘法证道、观照修心等...
心灵锁钥 本书特色 《心灵锁钥》的作者是冯学成。 《心灵锁钥》: 锁钥,古人喻之为成事的关键所在,心灵锁钥也 可谓之是修心的锁钥,心静了,才能听见...
国学基础文库--中国哲学小史 内容简介 从学科观念的接纳到学科体系的确立,冯友兰先生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早期建构作出的努力功不可殁。本书即是冯先生为中国哲学史奠定...
我之观念-笛卡尔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笛卡尔离我们有多近,他具有何种问题意识和智识水平,以及恰恰在一些我们轻易误以为是共同点的地方,笛卡尔离我们有多远……《“我”...
佛教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称之为“三学”,认为一切法门尽摄于此,应当精勤修学。这中间,戒、定属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 本书特色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写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分为三个部分:专题、论文、译文。专题是“生态马克思主义...
美学史(世界人文科学系列读本) 本书特色 英国新黑格尔派哲学家、美学家鲍桑葵相信,美学史不等于美学家的历史。所以他的《美学史》(此书已成为当代美学研究的经典),...
南怀瑾选集(第六卷)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85岁。他幼蒙庭训,少习诸子百家...
哲学科学常识 本书特色 一本像惊险小说一样刺激、好看的哲学著作哲学一开始是要寻求真理,理解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哲学理论的“道理“从常识(或常情)而来,并对它们加...
弗洛姆自律道德研究 本书特色 《弗洛姆自律道德研究》: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弗洛姆自律道德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自律道德为切入点对弗洛姆的伦理思想进行系统的研...
本书内容有社会剧变与佛教转型;佛教教会社团的组建;佛教教会社团的组建;佛教文教事业的开拓等。目录 前言绪论社会剧变与佛教
道德箴言录 本书特色 盒装,经典译本,赠英文版深刻剖析人类行为动机的伟大著作 马克思和爱因斯坦两大巨人一致推崇的传世经典道德箴言录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了641...
白玉蟾全集-(上.下册) 本书特色 白玉蟾,字如晦、紫清,号海琼子、武夷散人。 南宋人,金丹派南宗的实际建立者。有《玉隆集》《 上清集》《武夷集...
本书首次全面、细致地探讨了唐代佛教寺院与唐代小说的关系。一方面,小说部分地充当了佛教弘法的工具,渲染了佛教寺院的神圣性。
黑格尔与现代人的自由 本书特色 多梅尼克·洛苏尔是当代*了不起的黑格尔研究权威之一,他的这部著作必须被知晓于世界。——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现代社会是一个大规模异质...
黄老师答问14 修学佛法百问答 内容简介 这本书提出的一百个问题,取自黄胜常老师近两年来书信往返以及与各界朋友的讨论,都是真人真事。这“一问一答”的方式,直接而...
墨子及墨家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对先秦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子及墨子的思想从哲学、政治学、逻辑学和科学各方面进行探讨,对墨学研究的许多传统看法提出了不同的论见。墨...
牛津西方哲学史:第一卷:古代哲学:Ancient philosophy 内容简介 倾注英国哲学史泰斗一生学术研究之经验撰写而成的著作!是一套能让哲学本身说话的著...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内容简介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一部影响深远的学术史名著,它将近三百年的学术变化,数以十计的学科概貌,上百种学术专著,几百位儒士学者,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