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生命、世界以及一些奇特现象进行宏观探索和深刻思考,特别是对现实道德问题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剖析,具有时代色彩和现实意义。书中采取经籍互证,有机融合考古、历史、哲学及自然科学成果等现代学术方法,精心选材,由远及近,深入浅出,贯通古今中外经籍,萃取经典精髓,明确提出:心是传统文化之心,修养自性是一切宗教活动的基础和核心。 书中提出,人生**重要课题,即在于确立道德。道为德之源,心是道之本,修养自性是实现道德价值和超越自我的唯一津梁。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基础。胡锦涛同志*近在《求是》撰文,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本书以识道、解道、证道为旨趣,集中选取经典相关材料,以“真心”感悟经典文句,显示“道”的崇高深奥的魅力,掀开古道神秘的面纱,阐发人的自性光辉巨大的潜能,揭示个体生命走向解脱、超越极限的可能和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 本书结合科学探测和芸芸众生存在的境况,深入经典,使道与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对应关系浅显化、鲜活化,启迪智慧,开阔眼界,利于把握自性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专著内容共五卷,分卷要旨: 卷一“渊兮湛兮篇”,直面传统文化之核心——道学,揭示大道即为真心、自性,本卷通过对《道德经》、《庄子》、《六祖坛经》、《玄奘传》、《首楞严经》等相关经典的阐释,探寻中华文化之心。卷首《庄子对后世学者的担忧》一文,提出了历史和现实中关于人自身发展的严重缺失,而这种缺失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六祖教人找自性》、《老子传道的智慧》两篇文章,集中显示大道在于自性的纯真,并非某种外来神秘力量所能够赐予。而《熟视无睹的心》、《汝知身中有不灭耶》两篇文章,则是理解以上观点的基础,文中用启迪诱导的方式,由表及里,向人们显示真心之广大,引导人们认识自性、真心,即“反求诸己”,并且强调,对自性、真心的体悟,必须通过心香实践去实现,而不能执着于任何语言文字和外在灌输。《玄奘大师的净土向往》一文,是向道、证道的著名成功范例,鼓励人们树立信心。 卷二“精真洞然篇”,集中揭示宗教文化中的解脱之道。如《佛教的文化品格》一文,从历史、人文视角,分析佛教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以及与世界其他宗教的关系,包括同一性和差异性;《三袁之*话归宿》一文,结合古代其他典籍,重点剖析明朝著名文学家袁宏道《西方合论》,认为该书理论系统,对于指导自性修证以及净土追求,意义极为重要;《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一文核心是显示古佛之道,让人体悟心源即道的法理,避免盲目外向祈求而陷入迷信;《死与亡隐藏了什么》一文,则陈列出经典对死亡的观点,展示信道之由。 卷三“流变三叠篇”共8篇书稿,是对经典中世界的认识,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包括宇宙学、天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等,融入作者《周易》研究新发现,对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等天体存在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其中《须弥山王与银河系中心》一文,主要通过先后天八卦图的对比,借助于现代科考成果,对人类在帝尧、女娲末年两次全球性大灾难原因进行探究,并对所谓“玛雅预言”的荒谬性进行批判。《天外有天高几许》、《遥不可及的邻居》等文,援引佛经向人们介绍银河系、地球中的生命存在和河外星系的情形,从现代天文学角度予以必要的印证。《兔子如何会寄迹月轮》、《鲲鹏并非虚有》、《海水曾经是天堂的清洁水》、《畜生原来会说话》、《让日月丧失光明的阿修罗王》等文,则是对经典中提出的一些奇特生命现象予以介绍和分析。 卷四“不舍昼夜篇”,则是对生生不息的生命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生命特质的揭示。如《我们怎样来到世间?》(上下篇),从人性、心理学、考古、文化典籍等多方面,犹如画卷舒展,对人类在世间的存在及其意义着意凸显,重点援引《起世经》、《法苑珠林》等佛教经典对成住坏空四“中劫”内人类的出现和消失予以阐释,同时对各种生命的中间状态“中阴身”的特点进行描述。《圣人之言信而有征》一文,通过儒家、道家经典读解,对经典与现实的关系做了仔细对照,并通过三教典籍和古代历史记述分析,对古代“圣人”存在的社会历史价值以及龙、地震等现象进行剖析。《孔子说人有五种》、《出离地狱的生命特质》是对生命类型和改造途径的揭示。《挥宵练以拟起世缘》是对人的情欲、淫欲的研究,帮助人们正视并及时、正确化解人类的作恶造罪之源。 卷五“相在尔室篇”集中体现了对修证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偏差的认识。针对人们对大道修证所谓“超凡脱俗”的模糊观念,书中明确提出“多情乃佛心,终不舍众生”。针对一些修行人种种错误心理,本卷通过“古风”形式,从经典中采撷出修行路上误入邪魔之道的状况,凝炼成诗,便于记忆,提醒人们树立正确信仰。本卷中《生与死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众生残厄为哪般》等文章,通过对《聊斋志异》、儒道佛经典相关内容的开掘,对传统文化中的轮回、报应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各种误区。 书中特别提出,弘扬传统文化,品读经典,是对自我灵魂的锤炼,也是对现代文明的充实,是对社会进步的促进,并不是盲从和复古。作者从解读传统经典入手,积极肯定诸如“实践论”、“为人民服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等哲学思想和执政理念。对于宗教信仰问题,书中强调,树立信仰必须志向纯洁,从体认、改善自性出发,绝对不能贪著,否则的话,就是效法形貌,全然一副自私自利摸样。书中对一些祸害人类的封建迷信现象和一切邪教表示深恶痛绝,对其种种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的奇谈怪论予以有力的驳斥。书中特别提示,不能把信仰与世间事业、工作、学习等对立起来,否则就是舍本逐末。 全书的编排思路和次序是,大道——信仰——世界——生命——修证,能够反映出作者对宇宙、人生、道德、社会、科学等问题的思辨精神和心路历程,也符合现代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思想。书中融合古今中外各种文明成果,包括现代政治领袖的思想,彰显出异彩纷呈的文化思想,对于处于不精神境界和生活层面的人们,产生着切实而具体的引领作用,谁也无权排斥和否定。对待文化之要旨,重在具备开阔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而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我们倍加珍爱,全面认识,不断开掘。 书中呼吁,弘扬中华国学,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共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任重而道远,需要全民的积极投入。
《经海酌波》是一部阐释经典,普及经典的尝试之作。是作者张忠勇研读文化典籍特别是儒道佛经典二十余年的心血结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励小捷同志为书作序,点明著书之由:让经典贴近时代和群众,融入人类求真务实的探索之旅。这本书对人生,天下以及天然征象做了重新审视。作者张忠勇年青时即钟情经典研读,多年来致力于儒道佛研究。结合其他文化典籍、现代科技成果、当代人文研究论著等,于传统国学的背景下,联系世界文化优秀成果,深入开掘和剖析佛学的文化内核,试图以现代方式解读佛教及古代经典。全书5卷35万余字、并有多幅插图。《经海酌波》以学术精神,由远及近,曲意解道面目,直指心性渊奥,旨归在于道德教育。全书以经典为据,精心选材,三教互证,兼及史籍、科考等。
有一面镜子,映照万物和内心,假如没有它,世界和万物就无所谓有没有,每个人都可以找一找,它就在生命的灵动当中。这面镜子,是一切有情生命无上的瑰宝,也是宇宙的奇珍。没办法形容,没办法比拟。请放心,镜子永远不会丢失。但人却经常会被镜子中的世间万象搞的晕头转向,从此,镜子中的东西就被看作是一种异乎寻常的真实,直叫人生死相许。
寻宝之途,见于各种经典,只是我们眼界狭隘,活生生将其逐一判开分别。心性,为一切经典之心,和每个人本具之心,息息相通,怎么能够于中见外?看似古老,实则生机勃勃;说来遥远,原来就在心田。“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四十二章句经》)。经典是为人们解除无谓束缚的,是指导人们走向自由解脱的,所以,它本质上是鲜活透亮的,不能当死书来读,也不能当成学问执著。自古以来,大道被世人视为高深莫测或子虚乌有,经典则指出直了本心便是,就那么简单容易。老子所谓恒常之道不可言道之说,并非故弄玄虚,封闭人类求道之门,断绝解道之想,而是意在提示,对道的领悟,重在实践,用心体证,而不能执着于一切语言文字,也不要企图靠人传授。《金刚经》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作者:张忠勇甘肃庆阳师范中文高级讲师,中国教育学会甘肃分会会员,甘肃诗歌学会会员。主要论文有:《呐喊,彷徨与中国小说的现代化》(《鲁迅研究》),《整体性思维方式与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特质》(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第3期),《古代文学自主性教育》获全国中师语文学会一等奖。《文选教学中的语言教育问题》获甘肃省师范青年教师论文竞赛一等奖(甘肃教育获奖专辑)。
主要著作:报告文学《背起爸爸上学》(合著,光明日报出版社);《中国企业家事迹成长录》(合著,甘肃人民出版社);《中小学语文作家作品词典》(群众出版社);《中师生优秀教案选编》(科学出版社)。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之争 内容简介 我国的翻译文学史源远流长,从东汉佛经翻译开始,一直到现在,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从历史的悠久和规模的庞大而言,可以说中国的...
蒸发魔法 本书特色 《小熊帕丁顿系列:蒸发魔法》:入选英国《你长大之前必读的1 001本童书》、入选英国《英国图书贸易》杂志“*佳儿童小说”、入选美国《纽约时报...
戏剧影视理论创作与教学研究 本书特色 《戏剧影视理论创作与教学研究》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戏剧影视理论创作与教学研究 目录 从古埃及仪式剧到古希腊的泰斯比斯——...
空见城在重建后,即将举行竞技大赛,不仅为了找寻有潜力的战士,亦为了鼓舞大战后的人心。而赫连云京也在此时向众人宣告,恒久是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本书特色 《1966-1976的地下文学》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文革”十年地下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因为地下文学的研究工作尚在初步,《1...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一辑 本书特色 杜桂萍等编著的《明清文学与文献(第1辑)》分戏曲研究、小说研究、诗文研究、学术史研究四部分,内容包括《琵琶记》表微、论《元曲选...
27年前一次对生命的最高礼赞成为弱智名剪师阿丹遥远不变的记忆,《在水仙花心起舞》中,年年活在他枕边的五棵水仙花,是叠印在岁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本书特色 纳兰容若,一个让人爱又不敢爱的男人。 他生于富贵,却悲戚一生;他风流倜傥,却为情所困;他风华正茂,却英年早逝……...
钢结构 内容简介 本书是按《钢结构设计规范》等现行国家标准,以“概念准确、基础扎实、突出应用、淡化过程”为基本原则,专为培养工程应用型和技术管理型人才的高等院校...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一)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寓言,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短小精悍,蕴涵有深湛精辟的道理和不少人文科学常识,凝聚了丰富宝贵的生活经验;它...
文人三才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文学评论集,作者是国内知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这本集子秉承了作者惯有的文字风格和“雅喜谈艺”的性格取向,语言严谨而不失灵动,观点犀利而...
《商业真经》内容简介:成杰创办巨海集团13年,作为知名的企业家、演说家,他先后在165座城市发表5300多场公众演说,现场听众曾多达
《汉书》文学论稿 内容简介 《汉书》是《史记》之后又一部史学兼文学巨著。本书选取《汉书》为对象,从文学的角度,以通史的眼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具体地说,在绪论...
诗经动物释诂(图文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专门解释《诗经》动物的现代著作,运用《诗经》学、训诂学和现代动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诗经》中出现的112种动物名称作了...
林跃是个二,用现代小资的话就是EQ存在明显缺陷。二十七岁的剩男,做着各种体力工作,悠然自得的过自己的小日子。而在一场小车祸
中国古代文化的现代意义 内容简介 《文化与诗学丛书》(共十册),就其深度和广度而言,是一套内涵较为厚重的丛书。这十本书的内容不尽相同,切人的视角各有差异,著作者...
创造难忘的人物 本书特色 国际知名编剧顾问琳达西格又一经典力作,探究人物创作中的关键问题对谈三十余位好莱坞一线创意人,解密众多奥斯卡名作的后台细节展示一场戏的四...
本书内容包括:一只黑手套;罗伦莎;来自美国的报道;克诺尔普——克诺尔普生平的故事;象棋的故事;复原十字架的真实故事;加利
著名女作家林白突破之作,被大众评论家称为“最胆大包天的尝试。”口述实录式的中国农村女性生活调查,个案追踪式的农村社会关系
仓央嘉措情诗+纳兰词(套装共2册) 内容简介 本套书共两册,包括:《此生虽短意缠绵:仓央嘉措情诗珍本》和 《一片幽情冷处浓:纳兰词(恋上古诗词:版画插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