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凡是和文学沾边的人都感觉到了读者的严重流失,曾经亢奋的文学不得不接受疲软的现状。有人说这是文学回到正常,有人说这是读者不思进取,也有人说不读《红楼梦》难道会影响生活质量吗?文学留给文学工作者一片哀叹和反思。但是,我分明又看见广告在寻找诗意,新闻在讲故事,短信在优化语言,网络在展开想象,影视在吸收思想。文学似乎又无处不在,它的寄生能力好像从来没这么强大过,人们对它的需求也从来不曾熄灭,只不过是把整车皮、集装箱似的进货变成了各取所需的零星采购,在过去“来单照收”的流程上增设了验货关卡,读者对文学的衡量不再是一把尺子,写作的标准因此越来越多。
过去作者们只为文学杂志写作,以能登上名刊为荣,也只有发行量大、影响广泛的刊物才有能力把陌生者变成名作家。文学杂志几乎是作者们成功的必经之地,想要出名就得先在这里接受考验,所以,大部分作者都在文学杂志的标准下构思。但是现在,写作的道路纵横交错,作者们完全可以绕道而行,不想上杂志的直接在出版社出书,不想出书的直接把作品挂到网上,也可以先写影视剧本再改成小说,或者让作品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文学评奖……每一种模式都有其标准:杂志有文学的基本标杆,出版社有市场判断,网络有点击率,影视看票房和收视,评奖看主题。写作有了更多的去处,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再也不用担心吊死在一棵树上。
虽然多种标准让写作有了繁荣的可能,作者们曾经千呼万唤的创作环境也终于出现,问题是宽松的环境常常伴随降低标杆的危险,作者们完全有理由在各个标准之间游弋。获不了奖可以用发行量来安慰,上不了杂志能在网上赢得点击率,出版不了的小说有影视公司改编,卖不动的书或许能被评论家叫好。写作者们照搬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这里受伤到那里抓药,很少有失败感。写作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它受宠于过度的自由,*终把多种标准变成了没有标准。只有对此足够警惕的作者,才有可能维护文学的尊严。“因为对于我来说,每一本书都比前一本书难写;文学的进程越来越复杂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就曾经有感而发。
但是,对于我来说,写作绝对有一种不变的标准,那就是“身上响了一下”。这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当他看到他的计算和未经解释的天文观测一致时,他就感到身上有什么东西响了一下。借用到写作上,“响了一下”可能是发现,也可能是感动,甚至是愤怒。没有人敢怀疑写作是脑力劳动,“思考”曾经是写作的*高追求,不少作家都有以小说达到哲学高度的企图。但是,格言不利于情感表达,说理不等于小说。有觉悟的写作者于是呼唤心灵,主张用心灵写作,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批评过分的智力游戏,抛弃对脑子的过度依赖。这样的写作要求似乎已无可挑剔,然而纳博科夫却不满足,他说他的作品主是为那些具有创造性的读者——那些不是仅靠心也不是靠脑,而是靠心灵和大脑和敏感的脊背一同阅读的艺术家而准备的,这样的读者能从脊背的震颤中感受到作者想传达给他的微妙的情思。纳博科夫“脊背的震颤”就是爱因斯坦的“响了一下”,他们都强调身体的反应。由此可见,写作不仅是脑力劳动,还是心的事业,更是身的体验。所以,米沃什说:“诗人面对天天都显得崭新、神奇、错综复杂、难以穷尽的世界,并力图用词语尽可能地将它圈住。这一经由五官核实的基本接触,比任何精神建构都更为重要。”
这才是真正的“身体写作”,它不是“脱”也不是“下半身”,而是强调身体的体验和反应,每一个词语都经由五官核实,每一个细节都有切肤之感,所谓“热泪盈眶、心头一暖”都在这个范围。如果写作者的身体不先响了一下,那读者的脊背就绝对不会震颤。所以,每一次写作之前,我都得找到让自己身体响起来的人物或者故事,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寻找和发现。不管写作的标准有千条万条,我相信只有发现秘密、温暖人心、触动神经的文学,才会在低门槛前高高地跃起,才有可能拉住转身而去的读者。
感谢江苏文艺出版社和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给了我一次拉扯读者的机会,但愿我没把读者们的衣袖扯破。这一系列作品都曾经在我的身体里“响了一下”,却不知道它们会不会在读者们的身上再响一次?我曾经过着《没有语言的生活》,几乎每天都《耳光响亮》,因为《你不知道她有多美》,所以感叹《我为什么没有小蜜》……“小蜜”之后就是《后悔录》,后悔之后就喊《救命》,终于自己把自己套牢了,才问《谁看透了我们》?就这样《慢慢成长》吧,就让这些烫手的字《迈出时间的门槛》,渐渐地《走出南方》。
说错了一句话,母亲自杀,后悔;因为无知和恐惧,错过了向他大胆表白的少女,后悔;因为仰慕一个女人,被诬告成了强奸犯,后悔;狱中十年,他隔着铁窗似乎获得了坚贞的爱情,但出狱之后爱情又成镜花水月……他每走一步后悔一步。后悔已经成了他的生活状态,看似阴错阳差,却又是这个社会生活的本象。
如果你没意见,那我就开始讲了。
那时候,我长着一头卷发,嗓音刚刚变粗,嘴边还没长毛。“嘴巴无毛,办事不牢。”我爸曾长风经常这样告诫我。那时不像现在,有许多解闷的玩意,什么电视机,什么网络统统地还没有,茶馆也取消了,街道萧瑟,没有咖啡厅、舞厅,更不可能有什么桑拿按摩,就连门市部都很稀少。我们除了上学,开批斗会,就是搞大合唱,课堂上没有关于性的内容,就连讲话都很少涉及器官。你根本想不到,我性知识的**课是我们家那两只花狗给上的。
那是个星期天,两只花狗的屁股不幸连在一起。它们站在仓库门前的阳光下吐着舌头,警觉地看着我们。我爸拉过一张席子,把狗拦住。我和于百家拉起另一张席子从后面合围。两只狗就这样被圈定,一个正步走,一个倒退着,在席子圈出的地盘打转,嘴里发出轻轻的哼吟。于百家兴奋地喊:“快来看呀,五分钱一张门票。”紧接着就有人从仓库跑出来,先是于百家的父母于发热和方海棠,其次是赵老实和他的老婆陈白秀,他们来到席子边,张开不同形状的嘴巴,露出白的、黄的、黑的牙齿,个别人笑得口水都流出了嘴角。狗被越来越多的人惊吓,可怜巴巴地看着我们,脚步混乱,公的沿着席子转圈,母的倒退不及在地面拖出爪印,连续拖了几圈,爪印就像田径场上的跑道。
你可能不知道,在那个特别时期,我们这些成分不好的人想找点乐子比找钱还难,所以大家都露出了笑容,好像要把存款在这一天里连利息都花光。不瞒你说,笑得流口水的是我爸,皮笑肉不笑的是于伯伯,捂住嘴角的是方伯妈,赵大爷张开两排黑牙,陈大妈笑出了泪花……就在大家笑成一团的时候,赵山河忽然从仓库滚出来,板起脸:“爸,妈,你们被利用了,也不看看糟蹋的是谁家的席子?”
赵大爷和陈大妈立即收起笑容,但他们的表情却像失灵的刹车,怎么收也收不住,这让赵山河很没面子。赵山河是赵老实的女儿,当时在郊区的兵工厂生产子弹,人长得像个皮球,圆圆的鼓鼓的,特别是那个胸口,撑得在百货大楼都找不到合适的衬衣。我爸厚起脸皮:“山河,大家都快憋死了,就当你搭个舞台,请街坊看戏吧。”
“你干吗不拿你家的席子来搭舞台?”
“难道这狗不是我家的吗?我免费出演员,晚上还得给它们加伙食,*吃亏的我,不是你的席子。”
赵山河伸长脖子,瞥了一眼席子里的狗,“扑哧”一声笑了。她终于放下架子,和大家笑成一片,嘴巴开得比赵大爷的还大,甚至连身材都笑弯了。她的哥哥赵万年这时正好骑着单车回家,看见赵山河笑得那么放肆,脸像刷了黑漆,一手叉腰,一手把各位的脑门点了一遍:“你们太不像话了,这是低级趣味,是要挨批斗的!”
赵万年是第五中学的校长,著名未婚青年,他连“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都讲不清楚却当了校长,不能不说是沾了“工人阶级”的光。他凶狠的口气吓得大家的脸都有些白,扶住席子的手一只只离去,*后席子再也没有支撑,哗地倒在地上,两只狗一览无余。赵万年摊开手掌,大声地:“拿棍子来。”我跑进仓库,拿出一根木棍。赵万年抓过去,朝两只狗的连接处狠狠一劈。狗们发出悲痛的喊叫,瘸腿跑向马路,它们的脚步出现了奇迹,正着走的和倒退着的竟然步调一致,像是有人在给它们喊“一二一”。它们连跑带拖横穿马路,一头撞到迎面驶来的公交车上。车的挡板立即凹陷,那个以肉击铁的声音响了好久。车轮碾过它们的身体,挤出它们的血和肠胃,但是它们的臀部紧紧粘连,就像两张扯不开的薄饼贴在路面。
我的眼睛像进了沙子,泪水忍不住流出来。我爸用席子把两只死狗包住,摔到仓库门前。赵万年伙同于百家用棍子抬起两只狗,架到门前的树桠上,木棍正好挑在狗的连接处。两只狗屁股指天头朝地,对称垂挂,就像一只狗在照镜子。刚才散开的人又慢慢聚拢。赵万年指着狗:“不要以为这只是狗的问题,关键是有没有人故意操纵?公开展示色情比传播黄色书刊还严重。你们都在现场,希望能够检举揭发。”
我爸转身走开,人群中出现一个缺口,正好被下班回来的我妈填上。她一填上,赵万年的眼皮就跳了一下。我妈叫吴生,是大家闺秀,懂书法会弹琴能绣花,名声在外,当然不是书法也不是绣花的名声,而是漂亮的名声。解放后,她不断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努力用勤劳的双手在动物园里饲养动物。赵万年盯住我妈:“凡是今天看过这狗交配的,要么写一份深刻的检查,要么写一份揭批材料,三天后交到我手里。”
人一个两个地离去,赵大爷吐了一泡口水,也转身走了。*后赵万年的面前只剩下四个第五中学的学生,就是我、于百家、小池和荣光明。赵万年看着纷纷离去的背影:“打虎还要亲兄弟,上阵还是师和生。有的人现在不写,今后就没机会了。同学们,他们不写你们写!你们给我写出水平来,水平到可以拿去学校的高音喇叭里朗读。”
东西,原名田代琳。主要作品有后悔录》、《耳光响亮》、《没有语言的生活》、《你不知道她有多美》、《救命》、《谁看透了我们》等。是中国新生代作家中的代表性作家,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
半面妆(3)明信片4张 本书特色 戴着半块金色面具的红衣女人岚、戴着青铜面具的少年辛,穿行在时空中,看着种种被命运所困却又不甘于命运的人,满足他们不惜以生命为代...
外国微型小说300篇 本书特色 这本《外国微型小说三百篇》,是《微型小说三百篇》的姊妹篇,编者希望二者珠联璧合,能够基本反映出整个微型小说世界的精彩全景和风貌。...
沉船岛 本书特色 ★ 別利亚耶夫是前苏联的科幻小说大师,被称为“苏联科幻之父”★ 多次再版,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别利亚耶夫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生动,除了对未来...
花儿与少年全记录 本书特色 《花儿与少年》是一档热播的旅游节目,节目中,七位明星要在完全没有外援、每天只有120欧经费的情况下,开始他们的欧洲之旅。7位来自不同...
剑指黄龙-斩龙脉-4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高风水术震撼揭秘!从风水解读历史,撬开大清灭亡的真正玄机!读小说,学风水破解千年谜团:王朝兴衰,真的关乎龙脉?《斩龙脉...
亦舒.众里寻他精选-(套装共12册) 本书特色 《明年给你送花来》华芝子自幼在孤儿院长大,坚强独立,安于天命。一次偶然的机会,三个完全不同的人,相遇在一起……这...
《福》内容简介:你肯定没听说过我这样的故事。我刚从很远的地方回来。我漂流到一个荒岛上。在那儿我和一个奇男子一起生活。苏珊·
花腔 本书特色 共产党?还是国民党?这是一个问题。在上个世纪前半页,无数知识分子都曾经面临过这样的选择。一个文人,短暂的一生,在时代的洪流中或激流勇进,或随波逐...
《暗影中的人》内容简介:“人们一眼就能看出,你来自哪里。”“父亲是一棵独木,离群索居,也是一个张开的拳头,随时可能会攥紧,
历史悬疑系列之--圣殿指环 本书特色 一个骄傲、爱赶时髦的女律师,在生日那天,收到了一枚神奇而古老的红宝石戒指。可她万万没想到,就是这枚戒指,把她引入了一场危机...
《了解女人》内容简介:清晨,耶路撒冷,妻子与男邻居相拥触电身亡。邻里间流言四起,以色列特工约珥决定提前退休,带着患有轻度癫
小丽,在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会有着这样那样的梦想与故事,小丽或者真实存在于我们的青葱岁月抑或是青春期的幻想,小丽总是我们回
《必须犯规的游戏4》内容简介:距离游戏结束只剩5天,意外的“犯规”与死亡再次出现。参赛作家只剩12个人,震惊、猜疑和恐惧笼罩在
《风林火山》内容简介:他形容猥琐,一目浑浊,一足残疾,却生就敏锐的洞察力与缜密的思维;他前半生寂寂无名,五十岁后被武田信玄
失去的机会-时间的灰烬-III 内容简介 幻视力是何种神秘的存在,窥破世界的本质?人体博物馆、玻璃罩诡计、双重不可能犯罪?长生的秘密终于彻底揭破;曾经的恶徒如何...
落英 本书特色 《落英》一书: 都市女孩郭夏夏一直暗恋公司老板叶吟风,并在叶吟风遭受意外打击时给予宽慰,却误解叶吟风对她也有好感。叶吟风的堂兄因生意失败而自杀,...
2010:太空漫游 内容简介 “木星任务”失败之后,“发现号”太空船即将坠毁在木星上。弗洛伊德博士带队,美苏合作前往救援。等他们一行人好不容易与“发现号” 汇合...
苹果文丛:鱼乐少年远足记 本书特色 “苹果文丛”汇聚了裘山山、赵德发、刘恪、薛舒、易清华、于怀岸、王棵、荆永鸣等30多位全国中青年作家的中短篇小说集,以整体面貌...
搞定修车厂 本书特色 还在怕修车挨蒙、挨宰、挨坑吗?不用怕,救星来了! 看小说,得实惠,修车省钱秘籍。 揭密汽车修理厂、4s店内幕,买车、开车、养车、上车险...
智断石城案-中国好故事 本书特色 李成毅编著的《智断石城案》是“中国好故事”系列之一,本书包括:《智断石城案》、《太原狱》、《出妇折狱》、《皇帝下旨杀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