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去旅行?是要忘记现实?还是要面对自己?
新井一二三,从14岁搭上第一趟长途火车开始,有机会就想往外闯,往外飞。
离乡背井踏上北京遍游中国,进入中欧迷宫、见识古巴、越南,
甚至移民加拿大,到香港工作,她游走异地十年,得到了什么?
一个道道地地的东京人,日文是她的母语,中文写作是她疗伤自我的方式,
在香港被叫“文化杂种”,在台湾出版了十七本书,在东京朋友笑她穷,
她目瞪口呆,为什么理想生活不能就是,旅行,旅行,再旅行?
当年勇敢无惧的少女,单枪匹马,像一颗孤独的行星,
走向国境边界,走向流亡者的故乡,布拉格是昆德拉的,古巴是海明威的,香港是张爱玲的,
花费最多机票钱,说最多外国话,多少次飞越太平洋……
其实真想要明白的是,幸福与自由。
现在全家的护照换了一本又一本,下厨的料理有各国菜色,行李箱贴满入境贴纸,
年轻时的远走高飞换成了家庭组织,照样推婴儿车携家带眷跨洋飞,
生活什么都可以变,但不可改变的初衷,
必定是,下一趟旅程,要去哪里?
新井一二三,日本东京人。
她用中文创作,写时差一小时的日本种种。
写土生土长的东京家乡,写一切可爱的日本人。
她用母语日文创作,写对中文着迷,好象谈恋爱。
写和中文生活的魅力无穷。
她开始中文教学,要把对中文的热情,继续发扬起来。
她和先生都是专职创作者,一人写鬼怪小说,一人写散文。
人会成长,人会衰老。国家也一样,会成长,会衰老的。成长中的人想象不到自己有一天会衰老。我们以前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社会不久将开始衰老。但是,就像人不能避面开始衰老的一天一样,国家、社会也有一天真开始衰老。现在,不仅是日本和台湾,连中国大陆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像,因为全球化涉及的范围从金融制度扩大到社会层面来。当然,个人总是可以找出路的:一个社会衰老了,就去别的地方看看吧。只是,这样的做法说不定等于放弃社会责任,因而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当然,若是没有钱就很不自由了。但是,为了确保自由,所需要的钱也其实不多。关键在于那一点钱非得是自己的。只要是自己挣来的钱,及时换来的不过是一块肥皂,保证享受到精神上的奢侈。在我看来,能够一个人旅行是独立人格的标志。而旅人生涯会带来的自由,远远超过一块蜂蜜肥皂。-P3
——引自章节:全书:一路旅行一路成长
《“ANNON族”和“螃蟹族”她们提着用藤编的旅行箱,戴着系了丝带的大草帽,穿着睡衣般宽松的棉布长袍和平底鞋。转眼之间,日本各地的“小京都”和老驿站村镇都用来了大量的年轻女孩,都打扮的一模一样,而且全带着《an—an》和《non。no》媒体把她们称为“annon”族。年轻男孩也不甘寂寞。从东京开往北海道的长途夜车,挤满了以男大学生为主的“螃蟹族”。他们均背着大背包,乃宽度有八十公分放的横宽型,令人无法走过车厢里座位和座位中间的信道,只好全身回转九十度,像螃蟹一样横行走路,成了“螃蟹族”这名称的起因。《十四岁的初次旅行永六辅自己填词并唱的主题歌《想去远处》,歌词和旋律都相当多情感伤。”想走走陌生的小镇,想去远处的什么地方。想看看陌生的大海,想去远处什么地方。遥远的小镇,遥远的大海,遥远的梦想,独自旅行。想遇见相爱的对象,想去远处什么地方。-P8十四岁的初次旅行现在回想,我的旅人生涯就是那天站在“绿色窗口”前时开始的。因为旅行的本质就在于克服恐惧心,离开熟悉安全的日常生活,而往陌生的世界迈出第一步。-P10《山口百惠鼓励“好日,启程!”独自在陌生的城市,没人认识我。完全自由!世界终于属于我了。然后到金泽大学校园走一走,也去五木宽之在散文里讲到的咖啡厅坐一坐,还去封建时代的花街柳巷逛一逛,到贯彻市内的犀川边溜达溜达,嘴里念着金泽出身的诗人室生犀星写的一首诗:“故乡是身在远处想念的地方,也是以悲哀的心情赋诗的对象,即使沦落为异乡的乞丐,绝不是回去的地方。”他是幼年时候被父母遗弃的。隔一个星期回去的东京,跟之前没有两样。可我自己,从此再也不是同一个人了。经过第一次的独自旅行,我似乎获得了另一个身分似的,是不同于平时的我,家人、同学们都不认识的另一个自己。那感觉非常新鲜,特别过瘾。-P15一九七七年,连传真机都还没普及的年代,更不用说网络了。...
——引自章节:全书:一路旅行一路成长
法学(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 本书特色 梁斌等编著的《法学》是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之一。本书分四部分二十章节,内容包括研究方法、法学教育和西方法理学、法律体系、...
艾米·罗森塔尔,是位多才多艺的创作者。她为孩子和大人写书,还担任杂志及NPR电台的撰稿人,并为芝加哥电台主持一档名为WritersBlock Party的节目。...
◎内容简介“‘不’对他来说并不代表‘不’。”“我知道好莱坞的每个人——我是指所有人——都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但每个人都害怕得不敢说一句话。”“我希望他们也足...
作者: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日本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新感觉派”领军人物。1959年获西德歌德奖章,1960年获法国艺术文化...
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印度著名哲学家,当代最受推崇的心灵导师,已出版七十余本著作,全部由演讲和对话录集结而成,目前已被译成47国语言文字,在全世界...
杜光庭(850——933),字宾圣,一作圣宾,号东瀛子(一作登瀛子)、青城先生、广成先生等。处州缙云(今属福建)人(一曰括苍人,或云京兆杜陵人)。唐懿宗咸通年间...
临床卷.上-中国针灸交流通鉴 本书特色 《中国针灸交流通鉴(临床卷上)》编著者王宏才。《中国针灸交流通鉴》历时2年余,在169位专家及编辑的共同努力下,...
《春天的三种声音——雨、风、雷》内容简介:作品创作于1992年10月,曾获第一届全国“黑龙杯”管弦乐作品比赛优秀作品奖,1993年由
他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宣教士之一(中国有戴德生,印度有克利威廉,而非洲有李文斯顿),他将上帝的永恒之光带进了黑暗的非洲大陆! 本书是对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探险家李文斯...
真相蒙尘 岁月嘶鸣两代警魂 热血接力三十年尘封谜案酿出的恶果硬派警探与高智商狂徒的无间鏖战实习警察刘浩执行任务时惨死,现场留下神秘线索。刑警队长李明杰根据线索寻...
What happens when bio-terrorism becomes a tool for corporate profits? And what h...
陈忠实,1942年生于西安市灞桥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七卷及散文集《告别白鸽...
傅山临证医书合编 本书特色 傅山,字青主,明末清初山西太原阳曲西村人,生于明朝万历三十五年丁末,卒于清康熙三十二年甲子。傅山不仅在当时是著名的反清政治活...
建筑侦探的冒险:东京篇 本书特色 1989年12月,《建筑侦探的冒险(东京篇)》在日本问世,至2015年共印刷12次,可谓经久不衰,是建筑爱好者必读经典之一。作...
胡可一著的《揭秘中国第一批万吨轮》围绕“中国第一艘万吨轮”之争,对20世纪20年代江南造船所交付的四艘万吨级运输舰的合同签订
乔治·佩雷克(1936-1982),犹太裔法国天才作家,文体大师,在巴黎出生,也在巴黎去世。一生大半的作品脱离不了巴黎城市的空间探索,如1965年出版的第一本小...
幾米,绘本作家。1998年开始创作。作品风靡两岸三地、美、法、德、希腊、韩、日、泰等国皆有译本。学界和媒体多次以“几米现象”为主题分析讨论,《Studio Vo...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英国大师级小说家。他悲观厌世到极点,却又最关注灵魂的挣扎和救赎;他的作品中“恶”无处不在,暴力、犯罪、背叛、堕落比比皆是,...
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作家。1910年开始文学创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战地记者。十月革命后曾参加苏维埃政府工作。 1921年后以记者身份去德...
本书从医学史出发,聚焦中西医激烈冲突、论战的近代中国社会,力图重现一段中医在西医的科学实验和一步步占据国家卫生主权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自身的外感热病知识体系,来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