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方法论

法学方法论

作者:王利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年:2011年12月

ISBN:978730015138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法学方法论》内容简介

法学方法论是法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理论法学的特色,部分内容可以归人法理学和法哲学的范畴;也具有强烈的实践品格,因此也可以归人应用法学的范畴。法学方法论虽然名称上表现为法学的方法,但其实是有关案件实际裁判的方法。我国在引人大陆法、尤其是德国法概念体系后,对于这一学科的名称、用语已经约定俗成了。故所谓的“法学方法论”不是有关法学研究的方法的学科,而是研究在司法裁判中如何准确、科学地适用法律规范的学科。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是法律适用过程,这就决定了其具有浓厚的实践理性色彩,是可以直接沟通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的学科。法学方法论的这一目的也决定了,法学方法论应当具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特点,它应当总结司法实践的经验,同时将其上升为理论体系,进而为法律适用提供理论指导。
王利明:男,1960年生,湖北仙桃人,中共党员,新中国第一位民法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4年1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原副书记、原副校长(兼)王利明接任常务副校长。

作品目录

序言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法学方法论概述
第一节
法学方法论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法学方法论与法学的关系
第四节
法学方法论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
第五节
法学方法论的历史发展
第六节
法学方法论的体系
第二编
司法三段论
第二章:司法三段论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司法三段论概述
第二节
司法三段论的功能
第三节
司法三段论的发展
第四节
司法三段论运用的基本要求
第五节
司法三段论与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三章:大前提——法律规范
第一节
司法三段论中的大前提
第二节
找法的基本路径
第三节
法无规定时的找法方法
第四节
大前提的规范效力等级
第四章:小前提——法律事实
第一节


第二节
确定小前提的步骤
第三节
要件事实的整理
第四节
事实要件与规范要件的互动
第五章:连接——法律规范与法律事实的结合
第一节
连接是司法三段论的直接目的
第二节
连接的目的
第三节
连接的步骤
第四节
连接过程中的目光往返流转
第六章:连接的典型方法
第一节
法律关系分析方法
第二节
请求权基础分析法
第三节
案例指导方法
第七章:自由裁量及其限制
第一节
司法自由裁量权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司法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原则
第三节
行使司法自由裁量权的依据
第四节
自由裁量权行使的规范
第三编
法律解释学
第八章:狭义法律解释方法
第一节
狭义法律解释方法概述
第二节
文义解释
第三节
体系解释
第四节
当然解释
第五节
反面解释
第六节
目的解释
第七节
限缩解释和扩张解释
第八节
历史解释
第九节
社会学解释
第十节
合宪性解释
第九章:不确定概念和一般条款的具体化
第一节
不确定概念的具体化
第二节
一般条款的具体化
第三节
不确定概念和一般条款的类型化
第十章:法律漏洞的填补
第一节
法律漏洞填补概述
第二节
类推适用
第三节
目的性扩张和目的性限缩
第四节
基于习惯法的漏洞填补
第五节
基于比较法的漏洞填补
第六节
基于法律原则的漏洞填补
第四编
价值判断与利益衡量
第十一章:价值判断
第一节
价值判断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
价值判断的理论发展
第三节
价值判断的具体运用
第四节
价值体系及其冲突
第五节
价值位阶与判断
第六节
价值判断的适用步骤
第七节
对价值判断的规范
第十二章:利益衡量
第一节
利益衡量概述
第二节
利益衡量的方法
第三节
利益衡量的原则
第四节
利益衡量的具体运用
第十三章:法律论证
第一节
法律论证的概念及功能
第二节
法律论证的理论发展
第三节
法律论证的功能
第四节
法律论证方法
第五节
论证负担规则
第六节
论证程度区分
第七节
法律论证与证成
第十四章:法律思维
第一节
法律思维概述
第二节
法律思维的类型
第三节
法律思维在裁判活动中的运用
参考书目
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