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棒子腔系与弦索腔系、多声腔剧种、少数民族戏剧、民间小戏等八个部分, 每个部分讲述一个地方的戏剧类别, 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逐渐消失的各类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和传承方式。
★ 12开平装,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 厚达311页,分为【棒子腔系与弦索腔系】【多声腔剧种】【少数民族戏剧】【民间小戏】【傩戏】【木偶戏】【皮影】【民间戏曲与民俗活动】八个部分
★ 作者把这些种类不同的民间戏剧以*鲜活*真实的状态拍摄记录下来,充分展现了我国戏曲艺术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 中英双语,文字精练,内容翔实,真正是图文并茂
这本厚厚的《中国百姓戏曲印象》,汇集了摄影家于晓江精心拍摄的320余幅戏剧影像资料照片,戏剧剧种的文字介绍约6万余字。作者把这些种类不同的民间戏剧以*鲜活*真实的状态拍摄记录下来,充分展现了我国戏曲艺术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这是一部设计完整,图文并茂的地方戏曲类图书,用摄影艺术作品的方式展示了逐渐消失的各类地方戏曲剧种。全书分为【棒子腔系与弦索腔系】【多声腔剧种】【少数民族戏剧】【民间小戏】【傩戏】【木偶戏】【皮影】【民间戏曲与民俗活动】八个部分,每部分讲述一个地方的戏剧类别,语言精确、简练,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逐渐消失的各类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和传承方式,对研究地方戏曲艺术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本书出版之后,在国际的反响要远远大于国内,很多外国友人对中国民间戏剧这一个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多外资企业购买画册作为赠送的礼品。12月2日,瑞典西哥特兰省贝克斯特伦省长夫妇为各国驻瑞典哥德堡总领事夫妇举行圣诞节聚会上,张卫华总领事亲手将这本摄影画册作为礼品赠送给了省长夫妇。而意大利和土耳其的书商也在和作者洽谈国外出版事宜,他们要把地道的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介绍给欧洲和全世界。
在十几年的拍摄过程中,*让于晓江难过的是,有些戏种随着他的拍摄而眼睁睁地后继无人,马上消失了。在河南安阳市内黄县马上乡八里庄村,扁担偶唯一继承人袁有恩,已经76岁高龄,老艺人50年来,挑一副六七十斤重的扁担四处卖艺为生。一根扁担,一头是道具,一头是舞台,一个人就是一台戏,老人能演200出戏,吹拉弹唱都是一个人完成,功力非凡。又辛苦又难学,没有年轻人愿意继承这一古老的民间戏种。拍摄结束时,老人默默地把于晓江送出5里之外,这种独特的扁担偶,也许就这样走向消亡了。
百姓戏曲,也就是民间戏曲,它具有着与文人戏曲截然不同的美学风貌,它是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民间文化的一个载体。它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乡间的宗祠神庙、旷地草台到城市的勾栏瓦舍和茶园酒肆,无处不有它的踪迹。上古的傩仪、俳优的智慧、百戏的纷呈、隋唐的歌舞戏弄、宋金的勾栏杂剧、明清的花部俚曲、直到近现代百花齐放的地方戏,民间的戏曲是
九州四海之内、天圆地方之间中国社会的大写意。是描摹百姓生活的无墨无笔的图画,有声有色的文章。
百姓的戏曲是百姓心中的二十五史,是承载着天理、国法、人情、良心的经史子集和春秋大义。“世上有、戏上有”,“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
百姓的戏曲不是文人趣味的昆曲那般,没有亭台楼阁之内的顾影自怜,也不需要在画堂锦屏之间低吟浅唱,它产生于路歧艺人的冲州撞府和撂地做场,所以它在因陋就简中形成质朴与生猛的独特表现力。
无论是秧歌还是道情,也无论是灯戏还是影戏偶戏,甚至那些充满了神秘之感的祭祀傩仪……统统都没有那些轻拢慢捻的闲情悠意,更不需要丝竹管弦才能表现出来的清词丽曲。百姓戏曲,它只要怡红快绿的装饰打扮、只要锣鼓喧天的伴奏击打就足以酸心热耳、激越昂扬。
民间的戏曲是苦难而智慧的中国人的**娱乐。乡野的高台上,皇帝总是昏君、奸臣总是当道、忠良总是被杀、书生总要落难、小姐总要花园赠金、岳父总要爱富嫌贫,到头来总要来一个欢欢喜喜的大结局,忠臣孝子总要战胜奸佞小人,才子佳人总要终成眷属。也许有人会指责这些套路的迁腐和陈旧、也许有人会轻蔑这些定势的浅薄和乏味。可他们没有看到这个只是喜欢喜剧的
民族历经了多少的苦难,他们的脊梁因为生存的重压反而挺立得更为笔直,他们在黄天后土之间双脚行走,靠得就是一路看天不低头。家天下、父母官,对于老百姓来讲,儒家的弘毅与仁恕很遥远,道家的超然与淡泊做不到、佛家的许诺与救赎太空虚,只有天子的威严和民间的疾苦能够被真切地感受到。于是,他们让“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型”,在庙台之上演出那“卑贱者*聪明、高贵者*愚鑫”的理想故事。
我们那些穷苦的祖先,置身于万头攒动、锣鼓喧天的戏场之中,如醉如痴、神蓠情迷,忘却了生存的艰难和离别的忧伤、忘却了耕作的劳累和剥削的残忍,以“一日之乐”来补偿“百日之劳”,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一吐胸中不平之气,在覆盆不照太阳辉的朗朗乾坤中偷得浮生半日闲。他们在戏场里表达着那“二妹子想哥哥吃不下饭”的爱情,歌颂着为生民请命、为天地立心的青天大老爷。只要戏台上还有一个铁面无私的包公,他们就会继续耕自己的地、睡自己的觉、生自己的孩子、放自己的羊,连同Q都要唱一句“我手持钢鞭将你打”。这就是百姓戏曲的魅力密码。
于晓江,1969年生于大连,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硕学会士。从2000年开始,自费游走于中国十多个省份、行程数十万公里,着力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戏剧部分的研究、寻找、挖掘、拍摄等项工作,其间发现很多的戏剧种类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痛惜之余也意欲唤起国人共同参与、关注古老的中华文明,保护并传承先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中国风俗文化集萃---中国古代服饰风俗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服饰风俗》主要内容包括:上古时期的服饰、商周时期的服饰、秦汉时期的服饰、魏晋南北朝服饰、隋唐五代的服...
文化精神烛照下的广东: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文化精神烛照下的广东: 目录 **章 改革开放与广东文化的变迁一、从“文化沙漠”到“文化北伐”再到“文化广东”(一)“...
《文史纵横》精选·岭南逸史 本书特色 《岭南逸史》选自《文史纵横》杂志的(史海钩沉)及(古今茶话)等栏目中的精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包括名人轶闻、...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本书特色 本书是梁晓声先生深度解剖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国民性的*重磅力作。作者以一如继往的冷峻而智慧的笔调、渗及骨髓的透视深度,以及充满人...
普通话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国家语委*新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并结合当前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而编写的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的普通话课教材。全书着力于培养...
记忆北京 本书特色 陈平原新著四种—— 《想象都市》,定价:55元 《记忆北京》,定价:49元 《当年游侠人》[增订版],定价:55元 《学者的人间情怀》,定价...
《社会法论丛(2016年卷/总第2卷)》内容简介:本书既从理论层面上,对影响反歧视法实施的因素、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工伤认定标准、
漫话中华妆容 本书特色 本书从中国古代彩妆的敷粉、擦胭脂、描眉染黛、点唇、帖画面饰、染甲几大步骤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其发展历史、妆品种类和妆型样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
书生风味 本书特色 时至如今,穷酸书生的形象,只能从舞台和银幕上去一睹风采,但他们身上那股酸味儿,缕缕不绝地传承下来,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书生气”。“书生气”...
江南贡院 本书特色 科举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在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影响*为深远的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坐落在南京秦...
济公传说 本书特色 世上真的有个济公吗 济公传说从哪里开始 济公传说说的是什么 翻开本书,谜底将在这里揭开!本书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的一本,讲述民间关于济公...
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 内容简介 引言上编预成判定:语文课程历史品格认证**章范式与课程范式1.1范式的提出与范式概念论争1.2范式的演化与科学研究进化1.3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全编-彩图全解版 本书特色 传统蒙学读物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千百年来流传*广的幼儿启蒙教材,俗称“三、百、千”,在历史上对普及...
夜间的战斗:16、17世纪的巫术和农业崇拜 本书特色 16世纪的意大利弗留利地区盛行着一种奇特的夜间活动,出生时有胎膜的农民在一年中的某些夜晚陷入沉睡,而灵魂则...
对联修辞学 内容简介 该书是一本修辞理论著作,以浅显易懂的修辞理论为经,以五彩缤纷的联例为纬,科学准确地揭示出对联修辞的基本特征、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对联修辞学...
《学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本书特色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挥过重要的宣传和组织作用。吴静的《学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中国思想文化现代化...
怎样写总结(第二版) 本书特色 《怎样写总结(第2版)》:概述总结的写作准备总结的结构和写法写好总结需要注意的问题全面工作总结专题工作总结年度总结个人工作总结述...
中世纪并不黑暗,这片沃土孕育了现代欧洲人物,细节有血有肉,纵论历史大势,高屋建瓴◎ 编辑推荐☆欧洲“中世纪”是什么样的时代?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说中世纪看似...
先民的智慧: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经验 本书特色 我写印此书,*大希望使人信重中国古老文化,它对我们现代人仍是汲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若是能力很强,学养很足,应该对于...
中国俗文化丛书 茶事琐记 目录 前言一、源远流长的茶史(一)寻根究本探起源(二)饮茶、制茶的历史与发展二、形形色色的中国名茶(一)茶的分类与命名(二)基本茶类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