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一部回忆与口述文集,作者多为“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先生的同事、朋友、学生、亲属,他们用自己亲身经历讲述陈鹤琴在各阶段从事教育活动的情形,再现陈鹤琴先生的教育家人生,从而反映中国老一辈教育家为振兴祖国、发展教育的崇高境界、人格与不平凡人生命运;同时,从一个侧面表现中国新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所知道的陈鹤琴》中陈鹤琴同志由于他的一颗赤子之心,是能紧跟着时代前进的。旧中国不免郁郁于心,到了新中国则光辉焕发了。他的理想也逐步得到实现。我国幼儿教育战线上有了越来越强大的队伍。
《我所知道的陈鹤琴》中陈鹤琴同志由于他的一颗赤子之心,是能紧跟着时代前进的。旧中国不免郁郁于心,到了新中国则光辉焕发了。他的理想也逐步得到实现。我国幼儿教育战线上有了越来越强大的队伍。
陈秀云,1927年10月生,陈鹤琴先生之女,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教育系。曾任南京中央大学中共党总支委员兼师范学院党支部书记,南京大专学校团委副书记,后在团中央学校工作部工作,离休前为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现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曾当选为北京市第八、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理事长。主编《陈鹤琴教育文集》(上下卷)、《陈鹤琴全集》(共六卷)、《为中华儿童尽瘁的老教育家陈鹤琴》(画册);学术论文《陈鹤琴对中国幼教开创性的贡献》《陈鹤琴与教育家精神》等。
契诃夫传 本书特色 本书为传记,依时间顺序,按“少年时代”、“乡居生活”、“结婚前后”、“*后时刻”等章节生动记述了俄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契诃夫生平及重要作品,...
朱生豪情书全集-(上.下)-手稿珍藏本 本书特色 本书手稿经朱生豪后人朱尚刚先生整理并授权。全书共收录朱生豪情书308封,全面展示了朱生豪当时写作的手迹和...
贝多芬传存世已无虑几百种之多。流传最广的要数罗曼・罗兰所撰的这薄薄一本,为其别出诸家而自成一书,不溺于繁枝细节而以宏显传
郭沫若传 本书特色 《人民·联盟文库》分政治、哲学、历史、文化、人物、译著六大类。这本《郭沫若传》(作者黄曼君、王泽龙、李郭倩)是“人民联盟文库”系列之...
宋教仁与中国民主宪政 修订版(2008/7) 内容简介 近代湖南名人既有地方特色,又具全国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抽掉这些湘籍名人,一部中国近代史就会变得不可理解...
精读鲁迅 内容简介 鲁迅先生学行小传一、专著中国小说史略题记序言**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第二篇神话与传说第三篇《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第四篇今所见汉人小说...
在漫长的从商生涯中,特朗普遭遇过无数高潮和低谷。在《永不放弃》中,这位全世界最有名气的生意人将向你真诚地讲述发生在他自己
近代法制改革者:伍廷芳(2008/10) 内容简介 伍廷芳,广东新会人,3岁随父从新加坡返广州芳村定居。清末民初著名的法律改革家、司法改革实践者,先后就读香港圣...
《永久记录》内容简介:这是泄密美国监听系统“棱镜计划”当事人斯诺登迄今最为详尽的一本自传型回忆录,在2019年的美国宪法日共计
《中国香港》内容简介:本书记载了作者强世功对香港及通过香港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书中收录了:“行政吸纳政治”的反思、“一国两制
艾力克.侯麥,一名神秘男子一位擁有複雜人格的全方位藝術家法國新浪潮電影大師首部傳記繁體中文版全球首譯在《解放報》的專訪中
《PhotoshopCS6完全实例教程(超值版)》内容简介: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所选案例典型实用。全新的学习理念和超大的知识容量,让读者
《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内容简介:本书“巫史传统”是李泽厚晚年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它揭示了中国上古思想史的最大秘密,是了解中国
宋美龄自述 内容简介 宋美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政治人物,生前曾有许多文稿发表。本书收集了宋美龄的信函、回忆录、文论、广播讲话、演说词等各种文稿约60篇,取...
《短视频运营:从入门到精通(微课版)》内容简介:本书简短、直观、碎片化的短视频对媒体传播乃至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移
杜甫:儒风侠骨铸真情 本书特色 杜甫,身后才被历史发现认同,尊奉为“诗圣”,享千秋声誉。彰显他因以家园民生之深思大忧融进诗歌,又将诗歌注入生命深处,变移古典诗风...
《参与:中国环境记者调查报告》内容简介:《参与:中国环境记者调查报告(2008年卷)》的形式和宗旨都秉承了前两辑的格式,谨慎收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本书特色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
章炳麟传 本书特色 媒体推荐“在许寿裳的学术成果中,*具价值的是其传记文学的研究和写作。……1945年5月,他的《章炳麟》一书由重庆胜利出版社印行。全面评介了太...
宋代世家个案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在从事宋代宗族史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了个案研究与群体研究相结合的重要性。自1990年代始,陆续选取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