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道-和你一起读《老子》

生活中的道-和你一起读《老子》

作者:熊华堂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出版年:2012-01-01

评分:4.7分

ISBN:9787504740571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生活中的道-和你一起读《老子》 内容简介

不少人都从骨子里敬仰《道德经》,而真正捧起这本天书的时候,又觉得它的确是艰涩难懂,不知所云。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缺乏耐心,把《道德经》当成普通书籍阅读,虽然《道德经》只有五千多字,但想用半天的时间去读完它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事实上,任何一句话都需要我们付出漫长的时间去品味,甚至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实践;二是缺乏慧根,读懂《道德经》必须要有一定的阅历,还要有极强的思维和参悟能力,否则即便是读上一万遍也可能还是不解其中深意。这一点读者要有思想上的准备,否则与《道德经》这本宝典失之交臂也就不难想象了。一起来翻阅《生活中的道》吧!

生活中的道-和你一起读《老子》 本书特色

熊华堂编著的《生活中的道》内容介绍:老子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

生活中的道-和你一起读《老子》 目录

**章 道不可言
第二章 功成不居
第三章 分亳不争
第四章 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长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功遂身退
第十章 专气致柔
第十一章 以空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第二十章 我独闷闷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静为躁君
第二十七章 善言无瑕谪
第二十八章 常德不离
第二十九章 有执故有失
第三十章 物壮则老
第三十一章 恬淡为上
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
第三十三章 知足者富
第三十四章 不自为大
第三十五章 往而不害
第三十六章 柔弱胜刚强
第三十七章 不欲以静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贵以贱为本
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大器晚成
第四十二章 负阴抱阳
第四十三章 天下至柔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第四十五章 大巧若拙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第四十七章 不见而明
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 尊道而贵德
第五十二章 没身不殆
第五十三章 行于大道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第五十八章 福祸相依
第五十九章 深根固柢
第六十章 两不相伤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
第六十二章 早万物之奥
第六十三章 报怨以德
第六十四章 千里之行
第六十五章 善为道者
第六十六章 善为道者
第六十七章 不敢为天下先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第六十九章 抗兵相若
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 圣人不病
第七十二章 自知不自见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良之难治
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高者抑之
第七十八章 弱之胜强
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 为而不争

生活中的道-和你一起读《老子》 节选

道可道,非常道.
道,哪里可以言说呢?能言说的就不是恒定不变的真"道"了.常,是指永远存在,不失不灭.
能够言说的"道",只是寻常日用的五伦之道,是治国安民之道,绝非大道.
名可名,非常名
名,是指无动无形,无空无相;可名,是指可以名状.但可以名状的就不是永恒的那个"名".常名,绝非有形有相,它是虚中虚,空中空,虚中有实,空中有相,是只可意会、不可名相的.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之始,是混元纯一不杂的状态,天地乃从这"无"中生.其实,天地之前,大道还孕育出阴阳二相."有",便是虚空大道所生之物,就是这个"有",又和合而成万物,是一切个体之母.
老子把"道"的运行分成两个阶段,**个阶段是浑沌未开之时;第二个阶段是出现了阴阳对立,造化了天地,天地又造化了万物.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无,就是指恒定的空寂,置身空寂,便能体证其中的奥妙.常有,是指存在的万象,置身万象,便能体证其中的生与灭.
佛家讲无常、寂静,由于宇宙万法迁流,刹那变化,故日无常,这便是从"有"上来说的;由于无一物不归于灭,故从法性上又说寂静,指即生即灭,常不可得,自性不可得,总归于空,这便是从"无"上来说的.
所以,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都认为,"有"与"无"不是对立的,是一体两面,"有"是在谈现象,"无"是在谈法性、本质性.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叉玄,众妙之门.
老子认为,有与无,都是出于一处的,只是名相不同.你从"无"中去观,可以得道,你从"有"中去观,同样也可以得道.万法之中,无一法不来自大道,无一法不隐含大道.这其中的玄妙非常精深、微妙,只可以心中参悟,不可以口中言说的.
庄子在《知北游》中就有一段关于"道"的精彩对话,大抵可以帮助我们更透彻地体悟"道"的深味.
有一天,泰清问无穷说:你懂得"道"吗?
无穷说:不知道.
又问无为,无为说:我知道.
泰清说:你所知的"道",有具体的说明吗?
无为回答说:有.
泰清又问:是什么?
无为说:我所知的"道",贵可以为帝王,贱可以为仆役,可以聚合为生,可以分散为死.
泰清把这番话告诉无始说:无穷说他不知"道",无为却说他知"道",那么到底谁对谁错呢?
无始说:不知"道"的才是深邃的,知."道"的就粗浅了.前者是属于内涵的,后者只是表面的.
于是泰清抬头叹息说:不知就是知,知反为不知,那么究竟谁才懂得不知的知呢?
无始回答说:"道"不是用耳朵听来的,听来的"道"便不是"道"."道"也不是用眼睛看来的,看来的"道"不足以为"道"."道"更不是可以说得出来的,说得出来的"道",又怎么称得上是"道"呢?你可知道主宰形体的本身并不是形体吗?任何名称都是不能说明大道的.
继而无始又说:有人问"道",立刻回答的,是不知"道"的人,甚至连那问"道"的人,也是没有听过"道"的.因为"道"是不能问的,即使问了,也是无法回答的.不能问而一定要问,这种问是空洞乏味的,无法回答又一定要回答,这个答案岂会有内容?用没有内容的话去回答空洞的问题,这种人外不能观察宇宙万物,内不知"道"的起源,当然也就不能达到攀登昆仑、遨游太虚的境地.
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诗说:"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言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自居易就很纳闷,他说,我从老子(老君)那里听到大道无言的教诲,但老子又为什么写了《道德经》呢?既然道不可言,那么,老子又为什么现身说法呢?P3-4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