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吉评传》为朱英诞晚年所著三种长篇随笔之一(另两部为《诚斋评传》、《梅花依旧》),写成于1978年,后又于1981年作“后记”、1983年作“后序”。对于李长吉之兴趣,为朱氏之“白骑少年”时代即有之。数十年读之、感之,遂有此《李长吉评传》生发焉。
朱氏解长吉,多持“诗”之观念,不同于学者之考据,亦异于汉学家之强说。正是,世事文章,源出苦雨一脉;细笔曲婉,颇得思致美也。 《李长吉评传》为朱氏晚年所著三种长篇随笔之一(另两部为《诚斋评传》、《梅花依旧》),写成于一九七八年,后又于一九八一年作《后记》、一九八三年作 《后序》。对于李长吉之兴趣,朱氏“白骑少年”时代即有之。数十年读之、感之,遂有此文生发焉。朱氏之释长吉,一引为昔时“怪丽”风格之同道,一引为“大时代之小人物”之同调,所以解之每有心得,每见真知,且善发奥思也。
俞晓群、陆灏和我,在将近二十年前就有过一次“三结义”。那时,我刚要“退居二线”,但是贼心不死,还想做事。更主要的,是多年的出版工作让我结识许多名流,都是做文化的好资源。原单位的新领导不会不让我再做点小事,但是,我知道,老一辈的领导是不希望我再做什么事的,我的愿望会让新领导他们很为难。谁让我在过去一些年里那么不会伺候老人家呢!这时我概括过自己的心情:出于爱的不爱和出于不爱的爱。我只能离开我钟爱的原单位,同新结识的朋友们去“三结义”了。
完全没有想到,封建社会里的自由结义形式竟然胜过我多年习惯的领导任命方式。我们的“三结义”居然越搞越热火。没有多少年,做出来的东西,无论质与量,都让我惊喜不已。举例来说,先是《万象》杂志;接着是《新世纪万有文库》,几百本;后面来一个《书趣文丛》,六十来本……这些成绩,都是我过去不能想象的。自然,这些书的问世,还得感谢许多参与其事的其他同事和朋友,恕我不一一列举了。
那时“三结义”的“桃园”在沈阳的“辽教”。以后时过境迁,我们的刘备——俞晓群——迁出沈阳,于是,现在再次“三结义”,改在北京的“海豚”了。
出版社而名“海豚”,对我来说是个新鲜事儿。但我知道海豚爱天使的故事——“天使想给海豚一个吻,可是海太深了。海豚想给天使一个拥抱,可是天太高了………一天使,我如何才能得’到你爱的馈赠……’海豚痛苦地低鸣。”
现在,解决海豚痛苦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来自黄浦江边的著名渔人——陆灏。陆灏结识天下那么多能写善译的天使,他们会一一给海豚以深爱,以宏文,让海豚名副其实地成为一条出版江河中生活得*顽强的鱼——俞晓群领导下的出版大鱼。
我遥望海豚的胜利和成功,乐见俞晓群、陆灏两位愉快的合作,特别是读到大量我仰望和结识的天使们的怀着深爱的作品。我高兴自己现在也还是“三结义”中的一员,虽然什么事也没力气做了。我今年七十九岁,能做的只是为人们讲讲故事,话话前尘。以后,可能连这也不行了。但是无碍,我不论在不在这世界,还是相信: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俞、陆的合作会有丰富的成果。遥祝普天下的天使们,多为这两条来自祖国南北两隅的海豚以热情的支持!
二○一○年五月
长吉傲忽,也许是性格使然。
请看《幽闲鼓吹》:“李藩侍郎尝缀李贺歌诗,为之集序未成。知贺有表兄与贺笔砚之旧,召之见,托以搜访所遗。其人敬谢,且请日:‘某尽得其所为。亦见其多点窜者。请得所葺者视之,当为改正。’李公喜,并附之。弥年绝迹。李公怒,复召诘之。其人日:‘某与贺中外,自小同处,恨其傲忽,尝思报之!所得兼旧有者,一时投于溷中矣。’李公大怒!叱出之。嗟恨良久。故贺篇什流传者少。”
这个传说,也许并非完全是造谣。若末一语却也可见其不足尽信处。1771DO《唐书·艺文志》:《李贺集五卷》。《宋史·艺文志》:《李贺集五卷》。《文献通考》:《李长吉四卷》,外集一卷。并无不同,本无可疑。李贺是著名的苦吟者,即使他年轻才富,苦吟诗人所写也本不会很多;况又早死,位卑性狂,并与其时党争略无关系;所作诗即有遗佚,也不会是大量的,甚或正部头的。报复说殊不足信。
长吉体质“细瘦”或“纤瘦”,又是“通眉”、“长指爪”,貌与人殊,如此;长吉自道亦有云: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长吉的外部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大家所熟知的:
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日:“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
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
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
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
这样一种任性自由状况,既然大半得之“王氏姊”口中,则别无责怪贬低意;或者那类负性的失实之传闻,恐怕也正是由此演绎而成,也未可知。何信何疑,并不难索解吧?
从母亲的“太息”里,我们也可以猜想得出:苦吟者长吉正是一个在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长吉的“病骨”无疑是双重的,既是精神上的,也是肉体上的。
陇西长吉摧颓客,酒阑感觉中区窄;
葛衣断碎赵城秋,吟诗一夜东方白。习惯于如此贤张的“疾书”之风里度日过活,这称“庞眉书客”的少年诗人年未及三十,早熟又早衰便更不难解释了。
长吉家有小奚奴,有婢女,他当然是一个贵公子;但一面又是“憔悴如刍狗”(《赠陈商》)的自卑者;其结果则是:
非君唱乐府,
谁识怨秋深?而“秋室之中无俗声”:这就是苦吟者长吉形神俱似的*美好的自画像了。
关于“苦吟”,下面将另论。这里要补足的是“庞眉人苦吟”,长吉每自觉其“苦吟”,不但难能可贵,这也正是长吉自画像的基础。
长吉与另一位名副其实的贵公子曹植相较,曹植云:“中和诚可经”(《又赠丁仪、王粲》),“中和”这不仅是长吉所不知不识者,也是无勖勉之者。长吉所缺少的就是“中和”。他个人和他经历的时代都与“中和诚可经”的精神迥不相谋。长吉既深爱古乐府的体制,故不务陈言。举一个例来看:《许公子郑姬歌》有句云:“古堤大柳烟中翠”,我们也许感到太不习惯了,何以不作“大堤古柳”呢?在长吉的天真眼界里,似乎不发生任何问题,“烟中翠”就是“古堤大柳”,本来无庸那么“分明”也。我们平日常是不愿意多费一点力气,只愿享受现成词语,如此这般,而已。一个苦吟诗人有两重心愿:一、他十分重视语言文字,二、他不为习气所束缚。写到此,我想到姚本凡例有一句话是:“后人注之,不过诠句释字,皆以昌谷诗作说文耳!至依文生解者,万不得一。”是的,元裕之说得不错:“文章出苦心,谁以苦心为?正有苦心人,举世几人知?工文与工诗,大似国手棋。国手虽漫应,一著存一机;不从著著看,何异管中窥?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功夫到方圆,言语通眷属;只许旷与夔,闻弦知雅曲。今人诵文字,十行夸一目。阏颤失香臭,瞀视纷红绿;毫厘不相照,觌面楚与蜀。莫讶荆山前,时闻刖人哭!”(《与张仲杰郎中论文》)这可以视为要诗人深通“许郑之学”的先声了。但用在长吉歌诗上,也可也不可。长吉不曾寻觅走上“学人之诗”的途径,但长吉做着乐府诗,必须通韵律。
长吉《七月》:
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园。讲求声调的清赵秋谷注日:“第三字不平,则律句矣”。评论家潘四农说:“李贺此诗参用齐、梁,不尽合调,惟此句得法。故赵氏特注此句以明之。”此种甘苦,长吉所及尝,是无疑的!
然而,实际上,我们当然不复流为以昌谷诗作说文的地步,长吉才情,难得本不在字面,也不在内容,而在诗的实质的神异处,迥然不同凡响。我们必须实学求是。唐末,陆龟蒙《书李贺小传后》:
吾闻淫畋渔者,谓之暴天物。天物既不可暴,又可抉趟刻削,露其情状乎?使自萌卵至于槁死,不能隐伏,天能不致罚耶?
长吉夭,东野穷,玉骆生官不挂朝籍而死:正坐是哉!正坐是哉!P16-21
朱英诞(1913—1983)本名仁健,字岂梦,笔名有朱石笺、庄损衣、杞人、琯朗、净子等,生于天津。他是朱熹的后裔,他的父亲朱绍谷擅长诗词,少时享有“神童”之誉。1935年秋,朱英诞在林庚的介绍下结识废名,从此在诗坛追随林庚、废名二人。1940年至1941年朱英诞在伪北大担任讲师。在沦陷区的文坛,朱英诞发表大量诗文,曾与沈启无一起编辑《文学集刊》,并编选废名、沈启无的诗合集《水边》。解放后朱英诞在贝满女中教书,直至退休。朱英诞爱好写作,尤爱写诗,但很少出版,曾自费出版诗集《无题之秋》,此系诗人生前唯一一部公开面世的著作。后半生一直坚持“民间地下写作”,留下几千首诗和大量遗文,均未出版问世。
《作家榜名著:毛姆文学课》内容简介:《月亮与六便士》作者毛姆:献给年轻人的阅读写作指南 天才小说家毛姆,被誉为“全世界极会讲
当代学者文史丛谈--堪隐斋杂著 目录 序言堪隐说梦回忆《逸经》与《逸文》回忆知堂记大高殿和御史衙门题戊戌变法时蜀学堂通知旧柬释“大挑”我的状元师傅骆成骧自传学史...
徐志摩名作欣赏 本书特色 《徐志摩名作欣赏》:季羡林、周汝昌、启功、王安忆……领衔解读大师名作!中学教师授课参考,高中学生高考必读,优秀家长自修教材!这位诗人的...
百花散文书系-现代部分苏雪林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绿天”、“鸽儿的通信”、“小小银翅蝴蝶的故事”、“我们的秋天”、“收获”、“母亲的南旋”、“光荣的胜仗...
明清诗赏析 本书特色 介绍:明清时代,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性社会变革,不少生活内容、文化思想,给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同时,五...
越界跨国 本书特色 《越界跨国》为知名学者王润华的比较文学专著。本书涉及东南亚华人文学、海外五四诗学,为其研究成果精华。本书*辑以东南亚语境和视野重新诠释中国现...
宋词三百首笺注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诗词的名篇佳作浩如烟海,由此而派生出的各种选本也多如繁星,读什么?怎么读?时代与读者呼唤经典的选本,而能够证明其经典性的又只有...
周末对话-张炜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的主要是张炜早期的文学对话记录,从中既可以看到作家对艺术的总结和体味,也可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学现场,以及...
赏词如风-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I 本书特色 ●王立群先生自2006年在中央电视台开讲“读《史记》”系列讲座以来,始终以历史学者的身份推广普及传统历史文化,而其实对...
唐诗三百首 本书特色 本书特点是尽量避免越注越详、越释越繁的趋向,着重注释字词难点,不作繁琐串讲,典故只说明含意,不作长篇征引。这样做使一般读者在扫除了*基本的...
《心理学简史100年》内容简介:无论是作为充满活力的研究性学科,引领人们认识、提升自我的科学视角,还是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学术工具
《彼得·潘》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一个会飞的淘气小男孩彼得·潘和他在永无岛(也译为梦幻岛)的冒险故事,同他相伴的还有温蒂·达令
武汉大学诗人诗选 目录 序耿占春诗歌与大学精神李少君那些望云的人荣光启“走廊上的斜照”高伐林破冰船陨铁古潜山山的擦痕圆明园遗址沉思石头——冰冷的梦境闻所未闻(二...
人生何处有闲情-十年精华合集 本书特色 我想人生就是如此。*美的、*浪漫的、*被人津津乐道,也*余味无穷的,常看来是错的。不!人生无所谓对与错,既然是人生,就都...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内容简介:这本书是作者俞敏洪第一次完整、深度地讲述新东方从0到1、从1到N的创业历程,披露了诸多不为人知
台湾人·情·味 本书特色 为什么要骑车环台湾?因为当时速降到20公里左右的时候,风光会变得格外美丽。用镜头和汗水穿透每场虚幻的梦,走进自己的灵魂之地。台湾人·情...
外国散文-纪德散文选 内容简介 纪德是二十世纪*杰出的法国作家之一,一生创作以散文为主,成就甚高。以其思辨的深邃、独特和感觉的敏锐、细腻见长,别树一帜,在文学史...
《企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实务详解(2020年版)》内容简介:每个企业都会有不断变化的经济业务,而不同行业的企业又有各自的特殊性
济慈走进了纳兰的朋友圈 本书特色 纳兰性德是清著名词人,济慈是英国著名诗人。二者诗词作品都以写情著名。本书共分长相守、莫相忘、待君归等20个主题,收录两者诗作各...
想起京都一只鸟-二十五位作家的文艺地图 本书特色这是一本由国内二十五位作家、学人所著的随笔集。他们的足迹到过赫拉巴尔的布拉格,也探访过张爱玲呆过的伯克利。他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