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

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

作者:(美) 莱弗勒 (Leffler.M.P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2-02-01

评分:5分

ISBN:9787561775677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 内容简介

冷战的阴云曾笼罩全球达半世纪之久,当这场意识形态和政治对抗于1990年戛然而止时,哪怕再见多识广或权倾一时的人也不禁大惊失色。冷战究竟因何终结?又为何延绵了如此之久?对于这场乔治·h·w·布什总统口中的“人心之争”,著名历史学家梅尔文·p·莱夫勒基于新近公布的档案在本书中给出了独到的诠释。
莱夫勒将读者带回到了美苏两国领导人试图纾解敌对状态的四个重要历史时刻,并探究了他们因何无功而返:1945年斯大林和杜鲁门适时规划了新政策;1953年马林科夫和艾森豪威尔探寻了和平的机会;1962年肯尼迪、赫鲁晓夫、约翰逊尝试缓解紧张局势;1975年勃日列涅夫和卡特旨在维持缓和状态。莱夫勒指出,这些领导人无不窥探到了和平的曙光,然而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压力、同盟国和庇护国的施压、国际体系的发展态势,以及他们自身的不快回忆,他们还是任由自己深陷似乎周而复始的敌对怪圈。
尽管历经僵局与失败,到了20世纪80年代,里根、布什,特别是戈尔巴乔夫终于还是摆脱了曾束缚各自前任的政策方针与思维定势。莱夫勒用细致的分析展示了两极世界的格局如何重构而成,以及在历经数十年的对峙之后这一胜利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不仅是为两个超级大国,更是为整个世界洗涤了冷战的阴霾。

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 本书特色

本书可被视为国际关系史和冷战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他在书中甄选出冷战过程中的五个关键时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斯大林和杜鲁门的全球战略目标和政策;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马林科夫和艾森豪威尔探索实现和平的可能;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赫鲁晓夫与肯尼迪、林登·b·约翰逊尝试缓和紧张局势;1975年赫尔辛基欧安会议后,勃列日涅夫和卡特旨在维持美苏缓和;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其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而进行的努力及里根、布什的反应。书中着重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冷战缘起和终结;冷战的持续未升级;以及为何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人都欲寻求和平的机会而和平迟迟未能到来。

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 目录

致谢
序言
**章 冷战的发端,1945—1948:斯大林与杜鲁门
革命者斯大林
二战中的斯大林
杜鲁门
斯大林与杜鲁门
国际性政治混乱
国内政治
同盟国与附庸国
意识形态、个性特点与国际体系
第二章 和平的机会,1953—1954:马林科夫与艾森豪威尔
斯大林之死
艾森豪威尔的反应
克里姆林宫中的动乱

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 相关资料

“凭借对细节的敏锐把握、对领导人个人决策的关注,以及一丝不苟的评论分析,莱夫勒为读者带来了引人入胜的重要新观点。这一划时代的研究超越了诸多冷战研究中的常规论点,将笔墨聚焦于安全策略及优势转换的实质:斗争的焦点在于哪一种政体更能满足人民需求并构建更为美好的世界。”——罗伯特·杰维斯,哥伦比亚大学“冷战起源与终结的原因永远无法盖棺定论,但梅尔文·莱夫勒的这本基于大量美国及前苏联档案资料的新作,提出了最为前沿的观点。莱夫勒跳脱出了以往的窠臼,既没有采用历史修正派的观点,将美国视为挑起战端的罪魁祸首,也没有接纳冷战必胜主义的说法,将苏联的垮台看作美国面对苏联顽固抵抗仍保持坚忍不拔的佐证。莱夫勒的观点讲述了担心重蹈覆辙的两国领导人,在矛盾激突的关键时刻任由冲突愈演愈烈,以至难以收场。而当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与罗纳德·里根这两位伟人最终意识到,对彼此的畏惧不过杯弓蛇影,冷战才由此落下帷幕。”——约翰·b·朱迪斯,《帝国蠢行》作者“此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睿智的视角解读冷战的始末。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的西方权威之一,梅尔文·莱夫勒探索了大量新资料,从美苏对抗史中截取了五个关键时刻,予以立意新颖又不失启发的分析。他对冷战中历任领导人的刻画令人信服又言简意赅。正如莱夫勒所描述的,那些领导人所经历的内心挣扎、艰难抉择和最终成功显示了在这个动荡不定的世界中,领导层在维护和平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诺尔曼·m·奈马克,斯坦福大学“梅尔文·莱夫勒对冷战期间的关键阶段进行了出色的审视。他兼顾了对组织机构与执行部门的强调分析,这样的视角始终发人深省。本书不落俗套、旁征博引、引人入胜而又生动逼真,是既能让普通读者‘好看’,又能让专家学者‘看好’的上乘佳作,也定将成为冷战研究的经典文本。”——马克·克拉默,哈佛大学

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 作者简介

梅尔文·P·莱夫勒,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EdwardStettinius教授,著有《共产主义的幽灵:美国与冷战的起源,1917—1953》以及荣获班克罗夫特奖的《实力优势:国家安全、杜鲁门政府和冷战》。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