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基辛格首次披露越南战争期间国际国内政坛内幕。他亲身经历了和北越代表团旷日持久的艰难而令人感到挫败的谈判,参与了谈判中的每一次重大决策的制定。其间,国际风云迭起,国内矛盾重重,基辛格纵横捭阖,运筹帷幄,写下他外交生涯中*重要的一笔,为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外交财富。
基辛格不仅是本书所述事件的中心人物,也是一个一流的学者和天才散文大师,其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缜密的文风在本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基辛格越战回忆录(修订版)》中精彩的细节描写再现了许多国际重要的政坛人物——约翰逊、尼克松、戴高乐、胡志明和勃列日涅夫等的个性特征,他们曾经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基辛格越战回忆录(修订版)》是基辛格继《大外交》后的又一部力作!
越南战争是冷战时代的一次历史性的战争,也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对外军事行动中*有争议的战争。由于其巨大的争议性,基辛格博士将这场战争称之为美国历史上的“黑洞”,因为越战让美国人无论是忘记“仇恨”还是忘记“失败”都一样的困难。
结束越战的谈判是基辛格外交生涯中*为辉煌的一章,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基辛格越战回忆录(修订版)》是亨利·基辛格继《大外交》后的又一部力作!
1965年1月20日,林登·贝恩斯·约翰逊发表就职演说。当时,美国基 于其民主的政府体系中滋生的对外承诺达到了*强劲的势头,还消除了国内 责任和国际责任认同上的分歧。对美国而言,约翰逊声称,任何一个陌生的 国家都不会陷人绝望:“那些曾被我们称之为‘国外的’导致恐怖的危险和 危机,现在经常会突发在我们周遭。在那些陌生的国家里,如果美国的士兵 必须付出生命,如果美国的财富不得不耗费,那么这将是美国为换取国家之 间持久友谊的代价。”后来,这些语句变得甚为流行,竟然被认为是美国人傲慢态度的佐证和 注脚,或是美国行使霸权的伪善的托词。这些表面的、浅薄的怀疑讥讽实际 上是对美国政治信仰的误读,美国政治信仰的本质是天真朴实的,正是这份 天真朴实成为了美国十分有效的推动力。大多数国家参战的目的是为了抵抗 对该国具体的、能界定的威胁。20世纪,美国参与的每次战争——从**次 世界大战到1998年的科索沃战争——在很大程度上都代表了美国对于抵御侵 略行为的道义上的责任,或是代表了美国作为共同安全的托管国或代理国的 正义感。对于那些在青午时代曾目睹了慕尼黑悲剧的一代美国领袖来说,这些责 任更被特别地强调。抵御侵略上的失败教训已经铭记在心——无论这样的侵 略在何地或是怎样发生——这就确保了今后哪怕在更严峻的情形下我们都能 将抵抗侵略的斗争进行到底。从前任国务卿康德尔·赫尔开始,每一位美国 的国务卿都遵循着同一信念。这也是迪安·艾奇逊和约翰·福斯特·达尔所 认同的②。我们认为,从地缘政治上分析,共产党占领一个遥远国家所造成 的特定危险与理论上抵御侵略、行动上阻止共产主义在全球进一步蔓延的双 重目标相比是次要的。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更加强了美国决策者们的信念,在他们的信念中,其产常任何进一步的扩展都县不能被容忍的. 那个时期的政策文件和官方言论都表明这个信念大体上并没有引起质疑 和争论。1950年2月,也就是朝鲜战争爆发前的四个月,国家安全委员会第 64号文件上对印度支那有这样的论断:“它是东南亚的核心区并处于直接的 威胁之下。”这份备忘录标志着所谓“多米诺理论”的登场,预示着如果印 度支那陷落,缅甸和泰国也将紧跟其后,“东南亚的和谐将很快被葬送”。1951年1月,时任美国助理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后来任美国国务卿8年) 宣称:“在印度支那和东南亚问题上,忽视我们尽力追求的既定路线,将会 给我们的利益带来巨大的损失。”就在前一年的4月,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 号文件曾将印度支那作为全球均衡上的-一个地标:“……苏联政府任何进 一步的扩张将会加强一种可能,即不会再有任何同盟足以聚集更强大的力量 与其抗衡。”后来,如果不是受到嘲讽,这样一些出于过度紧张的冷战心理的言论已 经不被承认了。言论产生的环境很重要,20世纪50年代早期决策者们刚经历 过在苏联集团和西欧之间设置的军事、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铁幕”,共产 党在东欧国家发动的政变以及“封锁柏林”和共产党与南韩的冲突。即便如此,一些基本的问题还是被避免了。事实真的像当时的文件所示,每次共产党扩张就意味着苏联政府的扩张吗?尤其是有了南斯拉夫铁托与 莫斯科对抗的经验的情况下。实际上,威胁的性质有很大的区别。对欧洲而 言,主要的威胁来自苏联的霸权主义。而对亚洲来说,对美国利益造成的威 胁来自第二等大国,其实这样的二等大国*多只能算是苏联的“替身”,甚 至还是超越苏联控制的一种力量,这在当时就应该意识到,但却一直受到怀 疑。事实上,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后,就开始和替身(中国)的替身在打仗。每 一个“替身”都不曾被认为是彼此间*好的战争搭档。据美国分析,全球的 均衡遭受北越攻击,假定北越被北京操纵,而北京又被莫斯科操纵,这样一 来局势就不同了。在欧洲,美国保卫的是历史悠久的国家,而在印度支那,美国所面对的是刚刚建立的国家。在对权利均衡的保护上,欧洲各国有着长 期的传统,知道彼此如何配合。而在东南亚,国家刚刚成立,权利均衡的概 念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而且彼此之间并不存在合作的先例。欧洲和亚洲在地缘政治上的基本差异以及美国在欧亚大陆各自的利益问 题,都植根于美国普遍主义的外交政策。捷克政变,柏林封锁,苏联的原子 弹实验,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以及共产党对南韩的渗透都被美国领袖看做是一 个全球性的威胁——事实上是要平衡控制遍布全球的阴谋。按现实政治的理 论,朝鲜战争本应该被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可是美国善恶二元论的观 点却另有主张。杜鲁门曾集结美国军队声称,要对法国在印度支那对抗共产 党游击队(后来称为越南民族解放同盟会,简称“越盟”)的战争进行军事援 助。美国的决策者拿出了二战期间美国在亚洲和欧洲同时开展的抗击日本和 德国的例子。到了50年代,美国在对莫斯科和北京的军事战略上也要采取这 样的战术,只不过苏联替代了德国,中国替代了日本。1952年,美国资助了 法国在印度支那的1/3的军事费用。P4-6
%亨利·基辛格,犹太人,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关系大门的开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有过多次热情的会见,进行过长时间的真诚而无拘束的谈话。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2006年10月北京大学授予基辛格名誉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大外交》《美国需要外交政策吗》《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
1965年1月20日,林登·贝恩斯·约翰逊发表就职演说。当时,美国基 于其民主的政府体系中滋生的对外承诺达到了*强劲的势头,还消除了国内 责任和国际责任认同上的分歧。对美国而言,约翰逊声称,任何一个陌生的 国家都不会陷人绝望:“那些曾被我们称之为‘国外的’导致恐怖的危险和 危机,现在经常会突发在我们周遭。在那些陌生的国家里,如果美国的士兵 必须付出生命,如果美国的财富不得不耗费,那么这将是美国为换取国家之 间持久友谊的代价。”后来,这些语句变得甚为流行,竟然被认为是美国人傲慢态度的佐证和 注脚,或是美国行使霸权的伪善的托词。这些表面的、浅薄的怀疑讥讽实际 上是对美国政治信仰的误读,美国政治信仰的本质是天真朴实的,正是这份 天真朴实成为了美国十分有效的推动力。大多数国家参战的目的是为了抵抗 对该国具体的、能界定的威胁。20世纪,美国参与的每次战争——从**次 世界大战到1998年的科索沃战争——在很大程度上都代表了美国对于抵御侵 略行为的道义上的责任,或是代表了美国作为共同安全的托管国或代理国的 正义感。对于那些在青午时代曾目睹了慕尼黑悲剧的一代美国领袖来说,这些责 任更被特别地强调。抵御侵略上的失败教训已经铭记在心——无论这样的侵 略在何地或是怎样发生——这就确保了今后哪怕在更严峻的情形下我们都能 将抵抗侵略的斗争进行到底。从前任国务卿康德尔·赫尔开始,每一位美国 的国务卿都遵循着同一信念。这也是迪安·艾奇逊和约翰·福斯特·达尔所 认同的②。我们认为,从地缘政治上分析,共产党占领一个遥远国家所造成 的特定危险与理论上抵御侵略、行动上阻止共产主义在全球进一步蔓延的双 重目标相比是次要的。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更加强了美国决策者们的信念,在他们的信念中,其产常任何进一步的扩展都县不能被容忍的. 那个时期的政策文件和官方言论都表明这个信念大体上并没有引起质疑 和争论。1950年2月,也就是朝鲜战争爆发前的四个月,国家安全委员会第 64号文件上对印度支那有这样的论断:“它是东南亚的核心区并处于直接的 威胁之下。”这份备忘录标志着所谓“多米诺理论”的登场,预示着如果印 度支那陷落,缅甸和泰国也将紧跟其后,“东南亚的和谐将很快被葬送”。1951年1月,时任美国助理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后来任美国国务卿8年) 宣称:“在印度支那和东南亚问题上,忽视我们尽力追求的既定路线,将会 给我们的利益带来巨大的损失。”就在前一年的4月,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 号文件曾将印度支那作为全球均衡上的-一个地标:“……苏联政府任何进 一步的扩张将会加强一种可能,即不会再有任何同盟足以聚集更强大的力量 与其抗衡。”后来,如果不是受到嘲讽,这样一些出于过度紧张的冷战心理的言论已 经不被承认了。言论产生的环境很重要,20世纪50年代早期决策者们刚经历 过在苏联集团和西欧之间设置的军事、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铁幕”,共产 党在东欧国家发动的政变以及“封锁柏林”和共产党与南韩的冲突。即便如此,一些基本的问题还是被避免了。事实真的像当时的文件所示,每次共产党扩张就意味着苏联政府的扩张吗?尤其是有了南斯拉夫铁托与 莫斯科对抗的经验的情况下。实际上,威胁的性质有很大的区别。对欧洲而 言,主要的威胁来自苏联的霸权主义。而对亚洲来说,对美国利益造成的威 胁来自第二等大国,其实这样的二等大国*多只能算是苏联的“替身”,甚 至还是超越苏联控制的一种力量,这在当时就应该意识到,但却一直受到怀 疑。事实上,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后,就开始和替身(中国)的替身在打仗。每 一个“替身”都不曾被认为是彼此间*好的战争搭档。据美国分析,全球的 均衡遭受北越攻击,假定北越被北京操纵,而北京又被莫斯科操纵,这样一 来局势就不同了。在欧洲,美国保卫的是历史悠久的国家,而在印度支那,美国所面对的是刚刚建立的国家。在对权利均衡的保护上,欧洲各国有着长 期的传统,知道彼此如何配合。而在东南亚,国家刚刚成立,权利均衡的概 念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而且彼此之间并不存在合作的先例。欧洲和亚洲在地缘政治上的基本差异以及美国在欧亚大陆各自的利益问 题,都植根于美国普遍主义的外交政策。捷克政变,柏林封锁,苏联的原子 弹实验,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以及共产党对南韩的渗透都被美国领袖看做是一 个全球性的威胁——事实上是要平衡控制遍布全球的阴谋。按现实政治的理 论,朝鲜战争本应该被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可是美国善恶二元论的观 点却另有主张。杜鲁门曾集结美国军队声称,要对法国在印度支那对抗共产 党游击队(后来称为越南民族解放同盟会,简称“越盟”)的战争进行军事援 助。美国的决策者拿出了二战期间美国在亚洲和欧洲同时开展的抗击日本和 德国的例子。到了50年代,美国在对莫斯科和北京的军事战略上也要采取这 样的战术,只不过苏联替代了德国,中国替代了日本。1952年,美国资助了 法国在印度支那的1/3的军事费用。P4-6
亨利·基辛格,犹太人,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关系大门的开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有过多次热情的会见,进行过长时间的真诚而无拘束的谈话。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2006年10月北京大学授予基辛格名誉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大外交》《美国需要外交政策吗》《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
明代的军屯 内容简介 本文分上下两编。上编叙述明代军屯的制度和作用。主要内容是军屯的历史渊源、建置、经营、旗军拨屯比例、军余顶种、军屯地土、军屯分地、屯田子粒、...
墙上的集体记忆 本书特色 一条标语,一段历史。在故乡一处显眼地方的同一堵墙壁上,就曾被写了又刷、刷了又写,年复一年,不知曾被写了多少条标语,其中每条标语对应的是...
新书)社会主义发展简史(大字本) 内容简介 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系统学习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发展历史,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社会主义...
当一切土崩瓦解-20世纪末非洲国家的失败 本书特色 在二十个世纪的*后几十年里,非洲陷入了政治混乱。国家失败,政府成为掠食者,并且公民拿起了武器。本书作者不仅深...
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周年读本7 本书特色 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是中央直属机...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2版) 本书特色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2版)》是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重点教材出版的。毛泽东思想概论-(第2版) 内容简介 如何与时俱进地使毛泽...
向世界说明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了赵启正自1998年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以来的22篇对外演讲和41篇访谈。这些演讲基本上是在对外公开场合进行的,有不少是即兴...
新四军令人称奇的10大战役 本书特色 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多位军事专家鼎力推荐,真实再现我军历史王牌战役。众多战役资料首次公,翔实准确的战争纪实,军...
大趋势-中国下一步 本书特色 改革开放四十年后,中国期待再次进入一个“改革高潮期”。与此同时,当前的国际环境也呈现出高度的不确定性。如何...
本书运用政治学的分析方法,从政治概念的界定入手,从“政治教育”、“政治参与”、“政治整合”等九个方面,把握和分析毛泽东政治思想的理论体系,向人们展示了从另一种角...
1946-1950-兵临羊城-国共生死决战全记录 本书特色 著名军旅作家张正隆战争经典作品全新演绎第四野战军斗进行曲1946-1950-兵临羊城-国共生死决战全...
1958-2012-法国政治史 本书特色 法国政治史(1958~2012)即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政治史。戴高乐创建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已经生存半个多世纪,至今仍展现...
斯大林的失误-苏德战争前十天的悲剧 目录 引子**章 战争游戏第二章 战争前夜第三章 德军进攻第四章 西部之灾第五章 南部的希望第六章 丢失白俄罗斯第七章 德军...
从赫鲁晓夫到普京 本书特色 本书利用包括解密档案材料在内的大量**手资料,真实、具体、生动地描述了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前苏联和俄罗斯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展现...
孙子兵法全解-双色图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一部真正的智慧经典,不仅可以跨越它所属的领域,而且可以跨越时空。在当代世界,对《孙子兵法》的传播、研究、运用,仍然方兴未...
反法西斯-美日激战太平洋 本书特色 《美日激战太平洋》是一部文学战争类小说,本作品主要描写了包括偷袭珍珠港、日本舰队奇袭美国军港、山本五十六拟定作战计划、秘密战...
政治诗学:本雅明思想的当代阐释 本书特色 《政治诗学:本雅明思想的当代阐释》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既有温度又有内涵;阅读它,既是一次与思想者的贴心对话,又是一次与...
美国是个大公司 本书特色 没错,这才是美国的本质!总统是ceo,国会是董事会,*高法院是监事会美国是被大股东(大财阀)操纵、以上市公司模式运作的企业帝国听基辛格...
红军:举世罕见的二十大战役 本书特色 《红军举世罕见的20大战役》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多位军事专家鼎力推荐,真实再现我军历史王牌战役。众多战役资料首...
《从零开始搭建前端监控平台》内容简介:本书从实际开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出发,从前端工程师的角度实践从零开始搭建一个前端监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