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胡适爱惜自己的羽毛,时刻记挂着历史会对他如何评价,因此从不轻易在书信、日记中留下任何情感上的鸿爪。本书是**部全面梳理胡适情感世界的著作,依靠围绕胡适这颗“太阳”的星星与月亮所留下来的文字,从她们的爱、恋、嗔、痴中揣摩并反观胡适的情感历程。
这本《星星月亮太阳》的传主是胡适,但那些敢于付出、勇于示爱的星星和月亮,才真正是赋予这个故事以血肉、情韵与色彩的主角。她们的爱恨、她们的相思、她们的挣扎,甚至她们对爱欲的礼赞,是胡适情感世界里*扣人心弦的精华。因此,本书也是所有想了解胡适生活和思想的人的一部必读书。
恋爱中的胡适,星星月亮的爱、恋、嗔、痴
**本全面梳理胡适情感世界的著作
胡适研究的一部奇书
新观点 新发现 新材料
韦莲司(1885-1971)万万没想到,她原来并不是胡适(1891-1962)婚姻之外唯一的女人。这个残酷的事实,啮蚀、扭绞着她的心。从某个意义说来,这是她第二次失去胡适。她发现自己爱上胡适的时候,胡适已经回国了。那是1917年,二十年前不堪回首的往事。当时,她很清楚地知道,胡适学成归国,就意味着他要与已经文定多年的江冬秀结婚,那是她**次失去胡适。胡适1917年11月报告他即将结婚的信,让她深深地意识到失去了胡适的悲哀。1933年胡适第三度赴美,到绮色佳来拜访她的时候,她才与胡适成为身心合一的情人。虽然她深知胡适不可能和江冬秀离婚,她仍以为他们的爱,是可以不为世俗所囿,可以像两条汲汲于汇流的小溪、两个比翼双飞的知心(soulmates)。她这个信念现在完全破灭。她终于了解,原来胡适托她照顾,1934年到康乃尔大学读遗传学的曹诚英,并不只是胡适信中所说的表妹,而且还是胡适的情人!
胡适也不是没有自觉到他的秘密有被揭破的可能。他深知曹诚英刚烈、率直的个性,很可能会让她对韦莲司倾吐她与胡适之间的关系与感情。果然,胡适*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1936年7月,胡适启程参加在加州优胜美地(Yosemite)举行的第六届“太平洋学会”(InstituteofPacificRelations)会议。会后,胡适横渡美洲大陆,到美、加几个大城访问、演说。依照他这几年来的作法,他一定会顺道到绮色佳探访韦莲司。然而这次情况有所不同。如果他与韦莲司、曹诚英——他的两个情人——共聚一堂,那岂不是一个极为尴尬的场面!到底他应该和她们之间的哪一个,表示彼此的亲密关系?胡适越想越觉得事情棘手。于是,他在9月13号,从哈佛大学写信给韦莲司,请韦莲司“务必不要邀请曹小姐来妳家住。我可以去她那儿或者在妳那儿跟她见面,但绝对没有必要请她过来同住”。①
胡适想得快,但是,曹诚英想得更快。她已经把自己对她的穈哥的爱,压抑得太久了,她需要倾诉的对象。孤苦伶仃地处在无亲无故的异国,相思之情只会更苦。然而,也正由于周遭都是陌生的异国人,身在异域那种无名一身轻的感觉,可以使人暂时挣脱来自于自己社会的禁忌与枷锁,来对异国的友朋吐露心声。自从他们1923年在杭州的烟霞洞坠入情网,度过三个月的“神仙生活”以后,曹诚英就一直痴恋着胡适。据说胡适曾经要求与江冬秀离婚。但是,被江冬秀持刀,以“杀掉自己和两个儿子”的决绝口气拒绝。此后虽然胡适已经死了心,曹诚英却不能忘情。这其中除了胡适仍然和她藕断丝连以外,曹诚英自己也不能看破情障。
曹诚英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告诉韦莲司她和胡适之间的秘密,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至少在1936年8月初,胡适船抵旧金山的时候,韦莲司仍然以为曹诚英只是胡适笔下单纯的“表妹”。我们不知道韦莲司在8月6号给胡适的信里,究竟说了曹诚英什么话。值得玩味的是,胡适在他从优胜美地写的回信里,是以相当生分、而且负面的语气和字句来数落曹诚英。他说:“我很高兴从妳那儿得知一点曹小姐的近况。自从她离开中国以后,我就从没写过信给她……妳信中所描述的她相当正确。她的确是一个人人哄捧、夸她有小聪明(cleverness)、被惯坏了的孩子。”②在给“新人”的信里数落了“旧人”以后,胡适还特意摆出一副他已经与曹诚英不熟、没有秘密怕人知道的姿态,随信附了一封请韦莲司转交给曹诚英的信,说他会在到了绮色佳以后,再跟曹诚英联系。
……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美国印第安那州私立德堡(DePauw)大学历史系教授。
主要著作包括:
《张君劢传》(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
Social Engineer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19-1949 (社会工程与中国社会科学,1919-1949)(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erforming Masculinity and the Self: Love,
Body, and Privacy in Hu Shi” (男性与自我的扮相:胡适的爱情、躯体与隐私观),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3.2 (May, 2004), 305-332;
“Womanhood, Motherhood and Biology: The Early
Phases of The Ladies’ Journal, 1915-1925”
(女性、母性与生物界通律:《妇女杂志》的前半期,1915-1925), Gender & History, 18.3
(November 2006), 519-543;
阿尔班米歇尔一个出版人的传奇 本书特色 《阿尔班·米歇尔:一个出版人的传奇》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阿尔班米歇尔一个出版人的传奇 目录 **章 奥德翁书摊的小...
《传承红色传统,培育未来之星》内容简介:本书包括上、中、下三篇,共九章。上篇“红色历史润底色”是历史篇,是红色基因的缔造,
顾准的最后25年 内容简介 要有想像力……没有想像力,我们年轻时哪里会革命?还不是庸庸碌碌做一个小市民?不过当我们经历多一次,年纪大一点,诗意渐渐转为散文、说理...
初升的太阳 本书特色 命运通常是这样考验人的:他先将你放在砧上锻打,锤炼,看看你的物理性质。然后又加酸加碱,看看你的化学性质。接着,他将你冷轧热冶,放入离心机高...
《以色列大使马腾将军谈话录》内容简介:马腾将军授权传记作品!全面讲述马腾将军三十多年军旅生涯和从政之路! 以色列政府高官首次
中国历代风云人物 本书特色 泱泱古国,浩瀚中华。从茹毛饮血的远古到封建文明高度繁荣的明清,中华民族缔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湮没了黄尘古道,远去了鼓角铮鸣,岁月涤...
安倍晋三传 本书特色 日本的政治家都爱给自己找一个“座右铭”,安倍晋三也有一句:“ 初心不可忘”。什么才算是安倍晋三的“初心”?有人追溯到他当选日本政府首相以前...
魏晋名士风流 内容简介 魏晋名士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种很独特的文化现象。魏晋名士蔑视礼法,狂放不羁,强调精神自由,展现个性的可爱。本书从不同方面勾勒出他们...
走出困境:周恩来在1960-1965 本书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自进入60年代后,便跨进了一个特殊的时期。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 看,在整个60年代,它的前半...
仍然在成长:柯克·卡梅隆自传 本书特色 很多人还记得美国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growingpains)中那个充满乐趣和故事的西佛家庭,更记得西佛家的大儿子迈...
光与盐(第二卷) 本书特色 ★当今*大的需要,是内在心灵的培养和品格的塑造:一种能够使青年人基于东西方之精华来展望未来的人生哲学;一种能使人清楚、客观地思考,并...
无悔的狂澜--张澜传 本书特色 张澜,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的创造者和领导者。这位“世纪老人”经历了从晚清到新中国成立的各个历史时期。开国大典,他作...
忆往叙实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回忆文集,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在迟暮之年,回忆起与众多文化名人交往,仍情至不能已,或激越,或愤怒,或高兴,或悲痛,或...
乔布斯自述:1955-2011 本书特色 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重新定义了整个行业,并取得了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成就:他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乔布斯是美国*伟大...
《数字图像处理与Python实现》内容简介:本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数字图像处理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同时穿插较为典型的Python小程
《千家诗》内容简介:本书是我国古时一部带有启蒙性质的诗集。该书所录诗作作者范围非常广泛,从帝王将相到和尚、牧童、无名氏,不
通过实例精辟而又详尽地描述了贯穿巴菲特投资生涯的投资哲学、投资策略、公司分析和估价技术,展示了巴菲特投资决策过程中令人神
《我的伯父周恩来》作者回忆她和周总理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的往事。从常人的角度看周恩来,看到的是一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也说李白与杜甫 本书特色诗为何物?诗人何为? 当李、杜遭遇网络时代,会出现哪些荒诞离奇的事情? 李、杜的爱情诗,今天又会有哪些奇妙的解释? 李、杜之间的同性之谊...
周作人与周门弟子 本书特色 周作人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弟子,而周作人与其弟子的文学思想、创作和学术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乃至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和成就:周作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