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盗墓史•内幕卷》官贼、民贼、兵贼、洋贼争相盗墓,推动民国进入中国*疯狂的盗墓时代。《民国盗墓史•内幕卷》披露了洛阳东周王陵、宝鸡斗鸡台先秦遗址、寿县楚王墓、赤峰辽代帝陵、北京明十三陵、新乡明封王陵、河北清东、西二陵、北京王爷坟、西域历代墓葬等众多古墓古迹被盗掘、破坏的详细经过和事实,揭露了从林西县长、普通乡民、专业盗墓贼,到党玉崐、孙殿英、李品仙、汤玉麟等各路大小中国军阀,再到英国人斯坦因、瑞典人斯文•赫定、日本僧人橘瑞超、考古学家滨田耕作、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等一批“文化洋盗墓贼”,在民国年间盗墓、挖宝、“探险”、“考古”的动机和真相。
揭露民国时期,做官的、为民的、当兵的、外国人争相盗墓、挖宝、“探险”、“考古”的幕后真相。挖出正史隐藏的盗墓狂人,寻觅野史背后的摸金事迹。《民国盗墓史(内幕卷)》(作者倪方六)图文并茂,收藏数十幅图片。其中一些关于珍贵遗产被毁的图片,令人触目惊心;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翔实可靠。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个盗墓高发期,以曹操、董卓、孙权等为代表的各路军阀无不盗墓.
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曹操,盗西汉梁孝王刘武墓."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略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裴松之在《三国志·魏书》卷六中补注陈琳的事迹时,引东晋史学家孙盛编撰《魏氏春秋》)陕西I临洮县(现为甘肃省辖)人董卓,盗东汉帝陵."初平元年二月,乃徙天子都长安.焚烧洛阳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三国志·魏书·董卓传》卷六)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权,盗长沙王吴芮墓、南越王墓等."孙权尝遣交州从事吴瑜访之,莫知所在.独得明王婴齐基,掘之,玉匣珠襦,黄金为饰,有玉玺金印三十六,铜剑三,烂若龙文."(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墓语》)魏晋南北时期:朝代更迭如走马灯般,盗墓活动多多.
西晋初年:汲县一个叫不准的盗墓贼盗掘魏王墓,得《汲冢书》.(《晋书·武帝纪》卷三)十六国时期:汉国(即前赵)君主刘聪盗掘汉帝陵."五月寇并州.六月,盗发汉霸、杜二陵及薄太后陵,太后面如生,得金玉彩帛不可胜记.
"(《晋书·愍帝纪》卷五)前赵皇帝刘曜在为汉臣时,盗毁西晋诸帝陵."建武二年春正月丁卵,崇阳陵毁,帝素服哭三日……五月癸丑,太阳陵毁,帝素服哭三日."(《晋书·元帝纪》卷六)后赵君主石季龙(即石虎)盗秦墓."邯郸城西石子冈上有赵简子墓,至是季龙令发之,初得炭深丈余,次得木板厚一尺,积板厚八尺,乃及泉,其水清冷非常,作绞车以牛皮囊汲之,月余而水不尽,不可发而止.又使掘秦始皇冢,取铜柱铸以为器."(《晋书·石季龙载记》卷一百零七)隋初:王颁盗陈霸先陵."于是夜发其陵,剖棺,见陈武帝须并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焚骨取友,投水而饮之."(《隋书·王颁传》卷七十二)唐宋之间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盗墓高发期.
唐末:节度使朱□盗唐陵.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负责皇家事务的官员上奏皇帝李适禀明朱□盗陵的情况,"诸陵宫寝宇摧毁."(《册府元龟·帝王部》卷三十)节度使温韬盗唐帝陵."唐诸陵在境者悉发之,取所藏金宝;而昭陵*田,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旧五代史·温韬传》卷七十三)黄巢盗秦陵."始皇陵内城周五里……项羽、黄巢皆尝发之."(明·都穆《骊山记》)黄巢盗乾陵."武后陵,黄巢伐之."(《陕西通志》转引明·赵弼《雪航肤见》)北宋末:金国大将粘罕盗掘北宋皇陵."绍兴戊辰(公元1148年),太常少卿方庭硕使金,展竭陵寝.先是诸陵俱遭发,哲宗至暴骨,庭硕解衣襄之."(南宋·韩滤《涧泉日记》)伪齐皇帝刘豫遍挖境内陵墓."(绍兴=年)四月时河、淮、陕西、山东皆驻北军,麟籍乡兵十余万为皇子府十三军.分置河南、汴京淘沙官,两京冢墓发掘殆尽."(《宋史·刘豫传》卷四百七十五)南宋末: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迦,盗掘南宋诸皇陵."(杨琏真迦)怙恩横肆,执焰烁人,穷骄极淫,不可具状.十=月十有二日,帅徒役顿萧山,发赵氏诸陵寝,至断残肢体,攫珠襦玉柙,焚其黹,弃骨草莽间."(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四)明中后期:太监陈奉在湖北盗墓."兴国州奸人漆有光,讦居民徐鼎等掘唐相李林甫妻杨氏墓,得黄金巨万.腾骧卫百户仇世亨奏之,帝命奉括进内库.奉因毒拷责偿,且悉发境内诸墓."(《明史·宦官传》卷三百零五)太监梁永在陕西盗墓.粱永到了当地后,"尽发历代陵寝,搜摸金玉,旁行劫掠."(《明史-宦官传》卷三百零五)明熹宗朱由校盗毁金陵."金朝房山二陵,当我师克取辽阳.故明惑形家之说,谓我朝发祥渤海,气脉相关.天启元年,罢金陵祭祀.二年,拆毁山陵,割断地脉.三年,又建关庙于其地,为厌胜之术."(修复金陵《清圣祖仁皇帝御制碑文》)清末:南北盗墓贼遍起,数不胜数.典型的如广州盗墓贼焦四:"广州剧盗焦四,驻防也,常于白云山旁近,以盗墓为业.其徒数十人,有听雨、听风、听雷,观草色、泥痕等术,百不一失."(清末民初·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从上所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每改换一次朝代,就会出现一波盗墓风潮,盗墓活动的增多与减少,与中国朝代更迭一起波动.其中,汉末、唐末和宋末,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盗墓高发期.
②乱世盗墓规律的成因形成乱世盗墓现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并不难理解.
乱世必然有战争,战争需要部队,部队需要军饷,坊间需要食物.而此时的民间财富却非常不足,自然而然,人们便会想着法子寻找财富.中国古人崇尚厚葬,有给死者随葬大量有价值物品的风俗,这便给急于寻找财富的人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盗墓发点死人财,这成为乱世军民的共同追求.
因此,在战争年代,不论是军人还是老百姓,盗墓都会成为他们的一种选择.例如,曹操在军中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成立专门的"盗墓办公室".同样的,孙殿英盗掘清东陵,也是出于战争年代的需要.
在乱世之秋,官府统治者对陵墓的管理环节也是*薄弱的,甚至脱节.江山、活人都快保不住了,死人白然更顾不上,在管理和保护上基本处于真空状态.如唐末出现的节度使朱批盗唐陵、黄巢的农民起义军盗唐陵,都有这方面原因.
同时,官府对整个社会的管控能力也大大下降,对民间违法行为的控制和打击相当乏力.正常年景能很好发挥作用的、用来维系社会道德秩序的民间力量,在饥饿和动乱中也往往失效,违反伦理的行为无法在这一时期得到约束.
随着时局动荡,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生存受到挑战,社会民众对官府和富族这类既得利益者的仇恨也大为增加.在这种仇官、仇富的心态下,也容易诱发盗墓.
③中国历史上第四个盗墓高发期在民国时期,不只有国内军阀混战、国共两党之争,还有长达8年的抗日反侵略战争,乱世盗墓的作用力更为强烈,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盗墓高发期,因此党玉岷、孙殿英、汤玉麟、李品仙等一批盗墓大贼的出现,并不意外.
以1928年(民国十七年)7月发生的"孙大麻子盗皇陵"事件来说,从一定时期内看颇为意外,有其偶然,但纵观而论,即便没有孙殿英,也会有赵殿英、李殿英们去刨坟的,难以逃脱"乱世规律"的作用.
进一步说,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同样有大批盗墓贼企图利用中国共产党新政权一时难以顾及,文物管理和保护又跟不上的这一时机,进行*后的疯狂盗墓活动.但这回盗墓贼们失算了,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领导人很重视文物保护,及时对频发的盗墓现象进行了打击.
P5-7
资深文化记者,新浪博客名人。长期关注文物保护和考古发现,个人研究方向为明史和中国古代市井文化。现供职于香港一家媒体,发表相关著作多部。
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个盗墓高发期,以曹操、董卓、孙权等为代表的各路军阀无不盗墓.
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曹操,盗西汉梁孝王刘武墓."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略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裴松之在《三国志·魏书》卷六中补注陈琳的事迹时,引东晋史学家孙盛编撰《魏氏春秋》)陕西I临洮县(现为甘肃省辖)人董卓,盗东汉帝陵."初平元年二月,乃徙天子都长安.焚烧洛阳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三国志·魏书·董卓传》卷六)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权,盗长沙王吴芮墓、南越王墓等."孙权尝遣交州从事吴瑜访之,莫知所在.独得明王婴齐基,掘之,玉匣珠襦,黄金为饰,有玉玺金印三十六,铜剑三,烂若龙文."(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墓语》)魏晋南北时期:朝代更迭如走马灯般,盗墓活动多多.
西晋初年:汲县一个叫不准的盗墓贼盗掘魏王墓,得《汲冢书》.(《晋书·武帝纪》卷三)十六国时期:汉国(即前赵)君主刘聪盗掘汉帝陵."五月寇并州.六月,盗发汉霸、杜二陵及薄太后陵,太后面如生,得金玉彩帛不可胜记.
"(《晋书·愍帝纪》卷五)前赵皇帝刘曜在为汉臣时,盗毁西晋诸帝陵."建武二年春正月丁卵,崇阳陵毁,帝素服哭三日……五月癸丑,太阳陵毁,帝素服哭三日."(《晋书·元帝纪》卷六)后赵君主石季龙(即石虎)盗秦墓."邯郸城西石子冈上有赵简子墓,至是季龙令发之,初得炭深丈余,次得木板厚一尺,积板厚八尺,乃及泉,其水清冷非常,作绞车以牛皮囊汲之,月余而水不尽,不可发而止.又使掘秦始皇冢,取铜柱铸以为器."(《晋书·石季龙载记》卷一百零七)隋初:王颁盗陈霸先陵."于是夜发其陵,剖棺,见陈武帝须并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焚骨取友,投水而饮之."(《隋书·王颁传》卷七十二)唐宋之间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盗墓高发期.
唐末:节度使朱□盗唐陵.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负责皇家事务的官员上奏皇帝李适禀明朱□盗陵的情况,"诸陵宫寝宇摧毁."(《册府元龟·帝王部》卷三十)节度使温韬盗唐帝陵."唐诸陵在境者悉发之,取所藏金宝;而昭陵*田,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旧五代史·温韬传》卷七十三)黄巢盗秦陵."始皇陵内城周五里……项羽、黄巢皆尝发之."(明·都穆《骊山记》)黄巢盗乾陵."武后陵,黄巢伐之."(《陕西通志》转引明·赵弼《雪航肤见》)北宋末:金国大将粘罕盗掘北宋皇陵."绍兴戊辰(公元1148年),太常少卿方庭硕使金,展竭陵寝.先是诸陵俱遭发,哲宗至暴骨,庭硕解衣襄之."(南宋·韩滤《涧泉日记》)伪齐皇帝刘豫遍挖境内陵墓."(绍兴=年)四月时河、淮、陕西、山东皆驻北军,麟籍乡兵十余万为皇子府十三军.分置河南、汴京淘沙官,两京冢墓发掘殆尽."(《宋史·刘豫传》卷四百七十五)南宋末: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迦,盗掘南宋诸皇陵."(杨琏真迦)怙恩横肆,执焰烁人,穷骄极淫,不可具状.十=月十有二日,帅徒役顿萧山,发赵氏诸陵寝,至断残肢体,攫珠襦玉柙,焚其黹,弃骨草莽间."(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四)明中后期:太监陈奉在湖北盗墓."兴国州奸人漆有光,讦居民徐鼎等掘唐相李林甫妻杨氏墓,得黄金巨万.腾骧卫百户仇世亨奏之,帝命奉括进内库.奉因毒拷责偿,且悉发境内诸墓."(《明史·宦官传》卷三百零五)太监梁永在陕西盗墓.粱永到了当地后,"尽发历代陵寝,搜摸金玉,旁行劫掠."(《明史-宦官传》卷三百零五)明熹宗朱由校盗毁金陵."金朝房山二陵,当我师克取辽阳.故明惑形家之说,谓我朝发祥渤海,气脉相关.天启元年,罢金陵祭祀.二年,拆毁山陵,割断地脉.三年,又建关庙于其地,为厌胜之术."(修复金陵《清圣祖仁皇帝御制碑文》)清末:南北盗墓贼遍起,数不胜数.典型的如广州盗墓贼焦四:"广州剧盗焦四,驻防也,常于白云山旁近,以盗墓为业.其徒数十人,有听雨、听风、听雷,观草色、泥痕等术,百不一失."(清末民初·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从上所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每改换一次朝代,就会出现一波盗墓风潮,盗墓活动的增多与减少,与中国朝代更迭一起波动.其中,汉末、唐末和宋末,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盗墓高发期.
②乱世盗墓规律的成因形成乱世盗墓现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并不难理解.
乱世必然有战争,战争需要部队,部队需要军饷,坊间需要食物.而此时的民间财富却非常不足,自然而然,人们便会想着法子寻找财富.中国古人崇尚厚葬,有给死者随葬大量有价值物品的风俗,这便给急于寻找财富的人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盗墓发点死人财,这成为乱世军民的共同追求.
因此,在战争年代,不论是军人还是老百姓,盗墓都会成为他们的一种选择.例如,曹操在军中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成立专门的"盗墓办公室".同样的,孙殿英盗掘清东陵,也是出于战争年代的需要.
在乱世之秋,官府统治者对陵墓的管理环节也是*薄弱的,甚至脱节.江山、活人都快保不住了,死人白然更顾不上,在管理和保护上基本处于真空状态.如唐末出现的节度使朱批盗唐陵、黄巢的农民起义军盗唐陵,都有这方面原因.
同时,官府对整个社会的管控能力也大大下降,对民间违法行为的控制和打击相当乏力.正常年景能很好发挥作用的、用来维系社会道德秩序的民间力量,在饥饿和动乱中也往往失效,违反伦理的行为无法在这一时期得到约束.
随着时局动荡,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生存受到挑战,社会民众对官府和富族这类既得利益者的仇恨也大为增加.在这种仇官、仇富的心态下,也容易诱发盗墓.
③中国历史上第四个盗墓高发期在民国时期,不只有国内军阀混战、国共两党之争,还有长达8年的抗日反侵略战争,乱世盗墓的作用力更为强烈,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盗墓高发期,因此党玉岷、孙殿英、汤玉麟、李品仙等一批盗墓大贼的出现,并不意外.
以1928年(民国十七年)7月发生的"孙大麻子盗皇陵"事件来说,从一定时期内看颇为意外,有其偶然,但纵观而论,即便没有孙殿英,也会有赵殿英、李殿英们去刨坟的,难以逃脱"乱世规律"的作用.
进一步说,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同样有大批盗墓贼企图利用中国共产党新政权一时难以顾及,文物管理和保护又跟不上的这一时机,进行*后的疯狂盗墓活动.但这回盗墓贼们失算了,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领导人很重视文物保护,及时对频发的盗墓现象进行了打击.
P5-7
资深文化记者,新浪博客名人。长期关注文物保护和考古发现,个人研究方向为明史和中国古代市井文化。现供职于香港一家媒体,发表相关著作多部。
资深文化记者,新浪博客名人。长期关注文物保护和考古发现,个人研究方向为明史和中国古代市井文化。现供职于香港一家媒体,发表相关著作多部。
高昌王国传奇-吐鲁番不寂寞-原创白金版 本书特色 《吐鲁番不寂寞?高昌王国传奇》是首部完整且系统展现植根于吐鲁番的高昌王国历史的著作。作者为西域历史研究的80后...
《改革者:百位深圳改革人物》内容简介: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取得的巨大成就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的腾飞是国家改革
(精)通鉴大辞典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正文1372页之外,另有长达170余页的笔画索引目录页★本书是作者二十年呕心沥血的劳动成果。作者陈...
战后欧洲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2005年《纽约时报》十大好书,《泰晤士报文学副刊》、《观察家》年度*佳图书,2007年“汉娜·阿伦特奖”,2008年“欧洲图书...
二十六史典故辞典 本书特色 ★ 大16开精装,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担当顾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振江主编,十多位专家联合编写★ 2012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论丛(第1辑)》内容简介:本书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的专家学者2014年度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遥远的帝国-两晋十六国风云录 本书特色 读完三国,要看两晋十六国——中国历史上*乱的年代。本书从公元265年西晋开国写起,到公元439年...
三国那些事儿:壹:群雄并起卷 本书特色 本书从汉灵帝中平元年写起,到曹操平定袁绍势力为止,生动而详尽地再现了这个时期所发生的一幕幕历史事件:外戚与宦官的你死我活...
史家胡同循迹刘路著 本书特色 刘路、黄锦荣编著的《史家胡同循迹》是一部讲述史家胡同历史、民俗与现状的著作。内容包括史家胡同的起源到命名,明朝以来居住在史家胡同的...
19世纪40年代,随着中外商务交往的日益频繁,一些思想比较开放的中国人不为“天朝大国”的传统观念所困,开眼看世界,并撰写了一
《黑石头的爱与恨:煤的故事》内容简介:它有着黝黑丑陋的外表,它是那些曾经统治地球的生物高度浓缩后的遗迹,它用燃烧所得的一切
《罗马帝国的遗产:400—1000》内容简介:有人说,公元400—1000年仿佛野蛮的黑暗之海,古代世界的种种成就是海那边的一束微光,而
中国史纲 本书特色《中国史纲》是一本篇幅不大的通史著述,是天才史家张荫麟先生的代表作。本书虽属未完之作,但却广受赞誉。书中处处可见作者不凡的学术功力和深刻史观。...
学界拾遗 本书特色 《重庆旧闻录1937-1945》丛书以八年中国抗战的大后方指挥中心——重庆为历史背景,以不同的分类,从不同角度对发生在这里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历...
漏网之鱼:1840-1949中国小历史 本书特色 晚清民国版《世说新语》作家金满楼历时六年精心打造漏网之鱼:1840-1949中国小历史 内容简介 《漏网之鱼 ...
《罗马史(第五卷)》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内容涉及罗马共和国晚期军人君主制的创立,研究了罗马从共和制向君主制即罗马帝国的转化过
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纯理论性的书,主要研究了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全书共分三编内容,包括:史学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它们也构成了史学理...
国史旧闻(全四册)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积累多年的读书笔记,按照时代顺序编排,以专题为单元,是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资料摘编。其征引的材料多,涉及的方面广,时加作者...
失败的帝国-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 本书特色 通过说明克里姆林宫领导人和苏联精英们的利益、抱负、幻想、恐惧以及误解,祖博克对这个 20世纪*大的僵局提供了一种苏方...
江宁路(戈登路)史料汇编 本书特色 江宁路位于上海市中心地区东部,是跨静安区和普陀区的一条南北走向的马路。南起南京西路,北至苏州河,总长2594米。19世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