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在很多中国人心里,他们位高权重,他们遥不可及,他们的成长经历、从政作风、个人魅力、乃至个人情感都充满神秘。真实状态下,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他们有着怎样鲜为人知、刻骨柔情的故事?他们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当代一线高官?取得这样成就的成功之道能复制吗?八年前,身兼团中央某著名人物杂志资深记者及传记女作家双重身份的涵子,带着上述疑问开始了高端访谈,深度直面采访百余位高官及名人,终得答案,并被誉为“中国平面媒体采访高官第1女记者”。《从政的智慧(中国一线高官)(精华版)》精选了涵子采访的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三十余人,首次披露了作者未曾公开的采访手记,亲切带领读者走入这个神秘群体,辅以成功之道的精彩评点,深层还原并独门揭示了每个高官人物的从政密码,精彩解读了高官的从政智慧。同时,本书的出版得到包括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及原中纪委常委祁培文等多位部级领导干部的署名联袂推荐。中国一线高官他们凭什么能?中国一线高官他们到底有什么成功秘决?《从政的智慧(中国一线高官)(精华版)》以独有的视角首次娓娓道来。
《从政的智慧(中国一线高官)(精华版)》是中国政坛高官传记第1女作家未公开的手记,独门披露中国一线高官成功之道;透视从普通人到高级领导的心路历程,体验从平凡人到一号首长的决策诱惑;破译政坛高层的成长密码,复制一线高官的成功之道,揭示中国一线高官成长的秘密:他们凭什么能?公务员“进阶”必读:看前辈如何从基层走上高级领导干部岗位,看他们的成功如何复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原中纪委常委祁培文等多位部级领导署名联袂推荐。
对于改革的难度,他有心理准备2002年3月,柳斌杰被任命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即将到北京上任前,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群众们为他送行,一位老红军写下了“来四川一身正气,回北京两袖清风”,一位担任过地下党市委书记的老干部书写了“公生廉,廉生威,公是也!”还有老干部书写了“治蜀难得的人才”条幅。看到这些,柳斌杰的心中非常感动,这是四川人民对他的成绩的肯定,他对四川人民更有着深厚的感情。四川的工作告一个段落了,接下来在新的岗位上,怎么干?他在思考中跳出了一个想法,利用在四川的成功改革经验,突破中国新闻出版改革的瓶颈,解决新闻出版业在发展中动力、活力不足的问题。就任副署长不久,柳斌杰就召开了香山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把发展引入了出版业,讲了产业属性问题,与会者为之耳目一新。后来他又去了天津,在全国发行改革会上,向大家描述了出版发行业的前景:“发行业是出版改革的前沿,当前的首要改革任务就是解放思想、转企改制,就是要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几年之内要实行发行业的股份制改造。要大力推动连锁经营、集中配送、信息化管理的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的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柳斌杰演讲时有一个特点,他不爱说官话套话大话,他说一件事总是说得很实在,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操作性很强”。天津会上的演讲,是他**次在全国出版行业亮相,让来自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的负责人都很激动,大家看到了发展的前景。柳斌杰开始前往全国各地的新闻出版单位调研,不长的时间里,就跑了北京和各地200多家新闻出版单位。*终,柳斌杰将调研的情况汇总后进行了分析,他感到虽然基层要求改革的呼声很迫切,形势发展对改革的要求也很强烈,但全国在这方面的改革情况并不乐观。柳斌杰的本子上记下了这次调研后收集来的情况:“十六大”后,各行业都在深化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正式出现在“十六大”报告中,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如何动作?新闻出版体制到底怎么改?大家心里没底。只是感觉到前几年全国各地都组建了一大批的新闻出版集团,还是“事业性质”的计划体制,只是换了牌子。大家觉得这样不伦不类的改革,如果本质上没有什么变化,改和不改一个样。柳斌杰认为,从国家的利益来讲,还是要发挥国有主渠道的作用,首先要把国有单位转变成为我们文化市场的主体,扶持他们做大做强,要改变现有国有出版单位体制和机制僵化的运行模式,这是当务之急。他很快提出了关于新闻出版业改革的整体思路,这些思路包括我们大家后来熟知的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和微观单位的体制改革,这在后来的中央文件中被正式确定下来。柳斌杰强调,宏观上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管办分离。拿柳斌杰的话来说就是:“管出版的人不能办出版,办出版的人不能管出版,裁判就是裁判,运动员就是运动员,各司其职”。柳斌杰认为,党报党刊是为社会公益服务的,宣传任务比较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盲文出版等,也必须由国家来支持,这些应是公益性的单位,应该变成新的事业单位。另一类是靠市场生产和消费的,如图书、音像、电影,本身就是产品,那就要考虑走向市场。还有就是印刷、发行,不管什么人办的印刷、发行单位,都应该是企业性质的,要率先转企改制走向市场。与此同时,中央在新闻出版方面发了好几个文件,比如关于领导人活动的报道的改革,从2003年“两会”开始,减少领导人讲话,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改变了新闻报道的模式。中央的这些改革决心对柳斌杰的鼓舞很大。2003年6月,中央决定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柳斌杰在全国选了21个新闻出版单位作为改革的试点。两年多的时间里,柳斌杰深人到每一个试点单位调研,每个单位的改革方案都由他亲自审定。虽说大家都非常希望早一天改革,但真正开始改革又面临许多困难,好在柳斌杰在四川时就有很多经验,改革的难度他是有心理准备的。决定辽宁出版集团作为试点后,到底是事业还是企业性质的呢?当地对这个问题举棋不定。柳斌杰立即前往辽宁亲自指导,辽宁出版集团的老总原来是《辽宁青年》杂志的总编辑,两人20多年前就认识,柳斌杰对这位“老部下”是了解的,所以两人对于改革的问题无话不谈,沟通起来很快。他们的共识是:不能搞那种形式上的集团,而要搞实际上的市场主体,转制必须一次到位。柳斌杰对“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那种体制的弊端有深刻的认识,因为他曾领导过国企改革,翻牌公司的教训他深深记在心中。 接下来,柳斌杰帮助对方设计了一个转制的详细方案。在转制的*初,要统一所属的八家出版社、十几家杂志社,还有好几家印刷厂,几百家新华书店,要去一家家做工作,又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工程。因为转制后,将涉及到人员的待遇、单位的利益等,必须要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柳斌杰每到一个单位就发挥他善于演讲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天赋,他告诉大家,要搞市场经济,就要有市场主体;要发展产业,就要有企业,企业是市场和产业的基础。经营性的新闻出版单位凡是转企改制的单位,国家是有优惠政策的,比如,可以一次性核销你的不良债务,处理你的积压产品,还可以解决你的不良资产;离退休人员,政府也有统一政策,在职的人员进人社会保障体制,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还有转制以后的企业五年内可以免征所得税……柳斌杰苦口婆心做工作,每天很晚才回到驻地,一进门躺下就不能动了。这样耗体力耗精力的工作持续了很长时间,好在收获还不错,改革打开了局面,。大家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到后来,一些本来不准备让转制的单位也强烈要求转制,阻力减少了。转制后的当年,辽宁出版集团的经济增长就达到百分之四十,国有资产增值百分之三十多。李长春同志亲自前往视察,并深有感慨地说:“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面貌。”从2003年6月开始至2005年,.21家试点单位已成功地完成了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其中相当多的单位都进行了转企改制股份制的改革。之后全国所有新闻出版发行单位体制的改革都是借鉴这些试点单位的经验,中央2005年下发的关于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文件,就是根据这些试点单位的经验写出来的。在试点单位的改革进程中,柳斌杰又开始推动了政府管理体制和审批制度的改革,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一下就废除了100多个文件,减少了60多个审批项目,下放了一些权力,方便了基层。比如说过去报纸要增加一页,就要报总署批,现在就不用了。……
直击二战:血染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战役 本书特色 《血染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直击二战者》系列丛书之一。阅兵仪式气壮山河,&ldqu...
《黑猩猩的政治》内容简介:译文科学系列新书,跨学科经典之作,风靡西方教育界、商界、政界40年的跨学科经典之作 与《沉思录》《物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先生著作新校本 内容简介 一九五二年春,錢穆先生應邀,以“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為題進行了五次講演。先生根據講義整理而成本書,分別從“政府的組...
干部选学大讲堂-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课程选编-第3辑 本书特色 《干部选学大讲堂:中央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课程选编(第3辑)》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现代...
中国古代籍账研究 目录 譯者序言著者序言序概观序章一 中国史的特徵与籍账二 古代籍账的发现与研究**章 古代籍账制度的形成一 籍账的源流二 战国·秦代的户籍三汉...
探索发现--死亡战俘营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一系列二战记录片编成,内容有反映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实行殖民统治,向东北大量移民的《掠食者...
朝鮮戰爭並非始於一般人所熟知的1950年,結束於1953年。作者根據美國國內最新解密檔案以及截自北韓的秘密資料檔案,重構了朝鮮戰
《温故(二十七)》内容简介:2013年推出的第四辑《温故》, “影像”专栏刊出了1904—1905年日俄战争(历史上的第零次世界大战)法
1946-1950-重压双堆集-国共生死决战全记录 内容简介 《重压双堆集》由晨光所著,本书讲述:1948年11月至12月,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人民解放军中原...
目录〔卷一〕〔人谋上〕〈天无阴阳〉〈地无险阻〉〈人无勇怯〉〈主有道德〉〈国有富强〉〈贤有遇时〉〈将有智谋〉〈术有阴谋〉〈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 本书特色 该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分...
德国为什么要二战:来自德国人的反思档案 本书特色 德国人对“二战”罪恶的反思,为世界敬仰。作者自30年前旅德伊始,一直收集德国人关于“二战”反思的档案。本书以德...
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与我社合作多年的重点成果,被列入到新闻出版总署纪念改革开放重点选题。第三研究部是中共中央党研室研...
社会主义通史-第二卷 内容简介 本选题2001年8月3日选题论证会通过,当时名为《科学社会主义史》,选题为我们自己提出并做出初步方案,约请中央党...
海战事典:002 本书特色 2016年新版《海战事典002》策划有“经典战舰”、“大国海事”、“海上...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政治功能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跨国公司为基本分析对象,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政治功能的理论探索,揭示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现代大型企业对当...
狙击作战:从美国独立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an illustrated history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狙击的经典战例和狙击手的插图本大全,向我们展示了各个...
安德鲁·海伍德(Andrew Heywood),英国著名政治学家,多部政治学经典畅销教材的作者,曾任英国克罗伊登学院(Croydon College)副院长、奥...
党员领导干部十五堂心理学课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党员领导干部能力素养大课堂”之一,全书共分15个章节,比较系统而简明扼要地介绍与党员干部相关的基本能力素养知识,具...
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 本书特色 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迎接党的十八大重点图书入选2012年国家出版基金和“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2011畅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