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原由蒋介石的训蒙老师兼秘书毛思诚所撰,原题为《蒋公介石年谱初稿》,封面盖有“秘密”字样,是蒋介石亲自审定修改的“原稿秘本”。20世纪30年代以《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为名出版。该书分为三编:**编“韬晦时期”(1887年蒋介石出生至1923年12月);第二编“黄埔训练时期”(1924年1月至1925年12月);第三编“北伐开始时期”(1926年1-12月)。该书根据“原稿秘本”编辑校订,为保持史料原貌,均按原稿照录。对原稿记述上存在的问题,相信读者自有明鉴。
★16开精装,九州出版社出版
★毛思诚为给蒋介石编修《年谱》,收集整理了一批蒋介石家书、日记、来往函电、公文等文献,后依此著有《蒋公介石年谱初稿》
★《蒋公介石年谱初稿》系毛思诚所撰,蒋介石亲自审定修改的原稿秘本,此稿后又几经修改,在1937年3月印行时,改名为《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
★为保持史料原貌,凡蒋介石删改的重要文字,均照录原文并加注说明,残缺部分,则以《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的有关记载补足
★为保持其个人纪年史传的体例,民国纪元前的史事,仍按阴历纪年,民国建立后的史事,按阳历纪年
★ 正文及附录函电被蒋介石全部删去者,一般均照录原文,并于文首加△标明,个别字、句被删去者,则照录的原文件中加〈〉标明
本书系毛思诚所撰,原题为《蒋公介石年谱初稿》,封面上盖有“秘密”字样,是蒋介石亲自审定修改的原稿秘本。全稿分为三编:**编,从1887年蒋介石出生至1923年12月,为“韬晦时期”;第二编,从1924年1月至1925年12月为“黄埔训练时期”,第三编,1926年1月至12月为“北伐开始时期”。此稿后又几经修改,在1937年3月印行时,改名为《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并将原来的编目改为八编:**编,“幼年时期”(1887—1895年);第二编,“少年时期”(1896—1904年);第三编,“留学时期”(1905—1910年);第四编,“光复时期”(1911—1912年);第五编,“违难时期”(1913—1916年);第六编,“韬养时期”(1917—1923年);第七编,“黄埔训练时期”(1924—1925年);第八编,“北伐开始时期”(1926年)。此书与本书秘本内容基本相同,但本书保存着蒋介石删改的亲书笔迹,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研究蒋介石前期的思想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惟本书1888年以前及1926年11月以后的记述残缺,所以我们在编辑时与《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一书互校,凡蒋介石删改的重要文字,均照录原文,并加注说明;残缺部分,则以《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的有关记载补足之,以便读者参考使用。
本书是国内公布的有关蒋介石的重要史料,但由于原撰者的政治局限,存在着对蒋介石的虚美、掩恶以及对共产党人的污蔑之词,希读者善自鉴别之。
杨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蒋介石一生崇拜曾国藩,在很多地方都模仿曾。曾国藩有日记,还有别人替他编辑的《曾文正公日记类抄》。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蒋介石陆续将自己的日记、来往函电、文稿等谢谢资料交给他的老师和秘书毛思诚保管。毛即利用这批资料编辑长编性著作《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氏后人将这批资料藏在夹墙里。“文革”中,红卫兵砸破墙壁,发现这批资料,逐级上报,一直送到公安部。公安部拨交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文革”后,毛氏后人将这批资料捐献给国家。——《找寻真实的蒋介石1》马振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研究馆员):1927年至1939年间,毛思诚为给蒋介石编修《年谱》等个人传记资料,收集保存、抄录整理了一批蒋介石的日记、来往函电、家书公文等文献,后来依此著有《蒋公介石年谱初稿》(即《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一书。因此而形成的数据,如今也已形成了另一类的蒋介石个人档案。蒋介石日记有手稿原本、分类抄本和仿抄本、引录本等几种类型,后三种原本的衍生品,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都有收藏,其中仿抄本从内容到格式都和手稿本相仿,而日记的“分类抄本”是主体,这些由毛思诚所作的“类抄本”,其基本内容均已为毛编入其所著《年谱》中。“日记类抄”与《年谱》成稿后,经过了蒋介石亲自审阅删改,价值更为珍贵。——《<蒋介石日记>原本与毛思诚作类抄、年谱比较初探》
毛思诚(1873—1940),原名裕称,字彩宇,号勉庐,奉化剡源乡岩头村(今属班溪镇)人。早年为秀才。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村上设学馆,二十八年为蒋介石训蒙老师。
1925年4月,应蒋介石邀,任黄埔军校秘书处少校秘书,兼校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次年任广东潮阳县长,8个月后辞归。192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中校秘书、总司令办公厅文书科上校科长、国民革命军战史编纂委员会常委、国民政府主席办公室秘书等职。1934年7月任监察院监察委员,七七事变后归里。1931年为蒋介石编成《自反录》。1940年7月在奉化病逝。
他工文能诗,蒋介石曾将手卷、日记、毕业文凭、公牍等交他收藏,新中国成立后,由其孙毛丁捐献国家,入藏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有《蒋公介石年谱初稿》、《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蒋介石大事年表》,另著有《评注国文》、《性灵诗》等。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集中保管*时期(1912—1949)历届中央政权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档案的*档案馆。馆藏档案卷帙浩繁,档案形式主要为公务文书,此外还有照片、图片、手稿等。它们不论在史学研究、工作参考还是在文物考证、艺术鉴赏等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伴随战国时代的来临,我们先后看见赵无恤、魏文侯、秦孝公、齐威王、魏惠王、秦惠文君、楚怀王七大鳄鱼(按死的顺序排)浮出水面
《1000个您最想知道的育儿问题》内容简介:为什么宝宝怎么会出黄疸?为什么宝宝老是便秘?为什么宝宝睡觉爱出汗?为什么宝宝会掉头
莫教空度可怜宵-魏晋南北朝两性关系史 本书特色 艾斯勒以两性关系来讨论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可见两性关系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何其重要的意义。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又存...
解脱篇-苏子语典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中华书局《苏轼文集》(六册)、《苏轼诗集》(八册);语文出版社《三苏全书》(20册)为底本。以河北人民出版社《苏轼全集校注》(...
钱币学与碑帖文献学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上海文博名家名著之一种,作者是已故著名陶瓷学、碑帖、钱币学专家,收录了汪庆正先生有关钱币学、碑帖学、文献学三方面的经典论文汇...
本书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作者多年来所做的田野调查,对明清以来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的历程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治水、漕运
《帖木儿之后》内容简介:1405年,最后一位“世界征服者”帖木儿,在前往中国的途中去世。这不仅造成了帖木儿帝国的崩溃,自成吉思
18世纪俄国的改革与贵族 本书特色 张宗华编著的《18世纪俄国的改革与贵族》从18世纪改革与贵族制度建立入手,阅读了大量相关的俄文书籍和档案,在**研究成果和详...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全新版)》内容简介:★美国知识界对朝鲜战争最深刻的思考。朝鲜战争类图书畅销冠军,普利
《昭和时代见证录》主要内容: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年浓缩了人类的历史,经历了战争、战败、军事管制、占领、被占领、恐怖活
敦煌文书的世界 内容简介 《敦煌文书的世界》一书是池田温先生历年来著述中有关敦煌文书的概说、讲座论文的合集,都是一些学术性很强、高水平的论文。本书以共分为三个部...
《诗艺》内容简介:演讲集。一九六七年秋,博尔赫斯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邀,就诗的地位、隐喻模式、小说与诗、音韵与翻译等展开六
《清华少年说(第五辑)》内容简介:这是一本通过人物专访形式讲述当代清华学子的书籍,分为“学古探微”“水木秀钟”“行健不息”
《玛雅史(全两册)》内容简介:《玛雅史》为美国知名考古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教授罗伯特·J.沙雷尔和学者洛·P.特拉克斯勒
故事就是历史-江湖的故事 本书特色 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是江湖。江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社会的缩影。帮会、乞丐、赌博、流氓、文人、农人、商贾、媒人,各种行业、各...
国际名人看中国:从英国到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分别讲述了孙如意父亲孙光俊、母亲苏珊以及她自己的成长经历。其中,*部分为作者父亲的自述,以*人称的角度...
《培养孩子的自驱力》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写给家长的书,分享作者如何与孩子一起成长的经验。作者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作为一位妈妈
《流量地图:实现用户指数级增长》内容简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获取的成本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运营玩法层出不穷,怎么才能够
《明季南略》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初舊抄足本明季南略,原为张崟(慕騫)先生所发现,关于是书及其作者计六奇的情况,张先生在计六
《超好看:最真作文》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作文书,书里全是孩子笔下最真实有趣的自己和朋友、最原汁原味的师生和课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