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讲义》作者将先贤的几部脉学著作如《脉经》、《濒湖脉学》、《难经》等与其他前辈散记于临床书刊中的脉学理论和作者的临床体验、认识和感悟相结合,以近代刑锡波先生所著的《脉学阐微》一书为蓝本,将中医脉学进行了程序化、公式化、条理化的整理;同时,结合个人的临床体验及认识进行修正、补充、完善,用以指导学生运用脉学知识于临床诊断。书中还附有作者在实践中所见到的临床死亡病例,对脉诊判断错误的病例,及其正确判断取得较好疗效的病例。以期使脉学真正成为一门可学、可用,而又并非高不可攀的专业学科。
《脉学讲义/芝兰斋医话系列丛书》编著者宋贵能。宋贵能(1 95l~),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华内科疑难病学组委员,单位学术牵头人,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早年师从四川泸卅1名医孙象贤、程天灵,从医40年。获泸州市科技市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市级名中医等称号。先后发表专业论文近三十篇,其中《中成药引申运用规律初探》获省优秀论文奖,其文中提出的观点被选入《中药成药学》作为核心内容之一。《中医药戒毒初探》获“西南男性病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奖,且选入《男科医论》一书。著有《知之堂医话选》、《伤寒论方证卷释》等专著。
作品目录编选说明导论平等的诸原则运气与应用论应得的应得努力、能力与个人应得罗尔斯的应得与正义均等主义与个人应得运气、机遇
小儿推拿学概要-第八辑 内容简介 推拿治疗小儿某些疾病很有效,为广大群众乐于接受的一种疗法。 本书首叙概说及小儿疾病的诊法;重点讲述了小儿推拿基本手...
This striking new publication, a sequel to Phaidons 2000 publication "South Sout...
谭霈生谭霈生就职于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仍在一线工作,主持谭霈生大师工作室、戏剧学系研究生班教学科研工作。谭霈生是我国顶级戏剧理论家、评论家、教育...
作者:枯野瑛輕小說作家,隸屬於A-TEAM,同時也是遊戲腳本作家。2002年以撰寫PC遊戲《Wind: A Breath of Heart》的小說版出道。作品有...
国际安徒生奖、林格伦纪念奖入围插画师安妮·布鲁亚尔回溯童年幻想之作,开启奇幻国度的神秘冒险。2017年度法国女巫奖入围作品◎ 编辑推荐★ 入围国际安徒生奖、林格...
刘星辰,现为苍衣社签约作者。男,身高183cm,曾获省级跆拳道比赛第三名,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现为刑侦中队长。他曾在重案队工作十一年,参与和侦破过许多大案、重案...
近现代25位中医名家妇科经验 本书特色 《近现代25位中医名家妇科经验》由丛春雨编著,重点介绍了名家生平简介(包括学医成才之路及学术业绩)、学术思想特点...
配套PPT+代码+数据获取方式:1、微信关注“华章计算机”2、在后台回复关键词:69325本书介绍在嵌入式系统中的机器学习算法优化原理、设计方法及其实现技术。内...
張佩瑜,63年次,現任中山女高地理老師。peiyu,喜歡畫畫也喜歡旅行,個性迷糊,但總能化險為夷,希望可以環遊世界,邊走邊畫。2001年開始出國自助旅行,喜歡走...
内容简介:本书试图所要阐释的是,一个古代城邦政治体系的社会根基和内部运转。作者将年鉴学派社会史的核心原则(重要的是理解普通人的“心态”),与当代文学理论的主要洞...
中医辨证施治血液系统疑难病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紫癜、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的中医辨证、施治及其他疗...
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
台灣的著名作家──三毛1943年3月26日出生於重慶,浙江省定海縣人。本名為陳懋平,1946年改名陳平。筆名『三毛』更不知出自何處,只在她的《鬧學記》一篇序文中...
作品目录作者说明 导论(《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 / 儒教与道教 / 关于文献 / 第1章 社会学基础--A:城市、君侯与神 第2章
The book contains over 130 quantitative questions collected from actual investme...
作品目录一 教育:人类的自卫1 儿童是上帝的产业2 回到自然 3 教育书简4 我的教育信条5 儿童在重建世界中的作用 二 法学:人类的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战日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
自达磨东渡,禅宗一脉得以在中华流行,滥觞于六祖慧能。禅宗渐次与中华文化相融合,演变成为中华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而作为记录宗门师承、传道的灯录作品,不单单是宗门修...
《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与架构》内容简介:本书从互联网金融几个有争议的焦点问题开始,以发现互联网金融商业新模式结束,为大家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