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体式承袭——源远流长;东坡和陶——开创新体;语词——常言与珠玉;结构——天工与妙手;构思——无思与有思等。
《精神家园的诗学探寻(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研究)》由杨松冀所著,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被誉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苏轼为宋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乃百代罕见全才。“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黄庭坚《跋子瞻和陶》)陶、苏二人对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陶诗”是苏轼开拓的一片诗歌花园的新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种特殊的现象。把苏轼的“和陶诗”与陶诗进行比较研究,即通过诗源、诗艺、诗思、诗格、诗道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揭示出两位诗人诗歌特质及其异同,探究这两位诗人的心灵奥府,彰显他们伟大的人格与崇高的生命境界,试图以此为正在遭受精神无所止泊、灵魂无所皈依的现代人,提供二方宁静的精神家园。
杨松冀,湖南城步人,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曾在中学任教十余年,吉首大学任教数年,现为玉溪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大学任教期间,先后承担对“中国文学史”、“大学语文”、 “文献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精读”、“诗歌朗诵”等课程的教学。先后在核心期刊《文学遗产》、《中国韵文学刊》、《理论月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苏轼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
华阳奉命下山收妖,终於再遇心心念念的儿时玩伴。他费尽心思帮助他,只为了往昔深埋的愧疚,及那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悸动。然而,
诗义稽考-(全十册) 内容简介 《诗义稽考》,原是山西省教育厅高校科技开发资助项目。《国风》部分曾以《诗经百家别解考》的名义在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此则为包括《雅...
《钱钟书和他的时代》内容简介:钱钟书是中国现代学术发展中的关键人物,他前后生活在不同的两个时代,对中国传统学术、中国现代
现代叙事与文学想像 内容简介 本书即以“现代性问题”这一特定视角面对中国现代小说,力图将在现代文学中历来被视为价值终点的“现代性”重新拉回阐释的起点,以见出中国...
常见病的科学食疗 本书特色 为了帮助读者远离化学药物治疗的不良影响,建立正确的健康知识,本书将各种常见疾病的成因、治疗重点,作了清晰明确的陈述,并提供了合乎自然...
小说与我 本书特色 ○关于阅读“阅读令我的生活变成两个世界——实际度过的生活和想象的生活……它们之间相隔着距离,这距离开拓了我的视野。”透过此书,你可以从王安忆...
旧文与新作——唐蕃文史论集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是作者近年来陆续发表的一些学术论文集。主要着力于对唐代诗人、诗学的探讨以及吐蕃文化的再分析。如对王维的交友中的贺遂...
文化诗学-邓乔彬学术文集-第三卷 本书特色 本卷以文化诗学命名,本来的设想应完全名副其实:即包括文化与诗,以及进士文化与唐诗两个专题。前者为多篇论文,后者...
《法与宪法》是要阐释构成现代英国宪法基础的根本理念。作者认为宪法乃是人们的一种结合体,它的特性取决于处于统治和被统治地位
俄罗斯生态文学论 内容简介 20世纪被称为一个“生态诗学”的世纪,生态文学、生态批评很快成为显学备受关注。面对这个生态失衡、人性复杂的年代,生态文学为世人敲了警...
我苦笑了一声,我把这个人挂在心尖二十年那么久,每一次都是千辛万苦回到他的身边,他依然每一次都在问我究竟是谁。我究竟是谁,
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 内容简介 这篇博士论文约20万字,旨在勾画出明代新闻传播事业的总的轮廓,并提示明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各个方面,揭示它在各个方面具备的各自不同的内...
孤绝的旗帜:论鲁迅传统及其资源意义 本书特色 鲁迅不仅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本书就鲁迅的文学思想及文学主张等作了学术性分析,全书分上...
夏志清,1921年生于上海浦东,原籍江苏吴县。上海沪江大学英文系毕业。抗战胜利后任教北京大学英文系。1948年考取北大文科留美奖
《周晓枫散文选集》是“新百花散文书系”中的一本,收录了由周晓枫创作的散文作品。《周晓枫散文选集》收录了《斑纹》、《翅膀》
魏稼针灸经验集 内容简介 当代针灸大师魏稼教授,积40余年临床经验,医术精湛,蜚声国内外。曾出访欧、美、非、东南亚等国,并受聘为美、英、阿根廷、香港等学术团体顾...
如何成为有财富力的女人-仅有爱是不够的 本书特色 有着多年金融从业经验的梅里恩.萨默塞特.韦布,以轻松幽默的口吻,在这本犀利、睿智、引人入胜的时尚女性理财指南中...
修辞学视阈下的古代判词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研究“修辞学视阈下的古代判词”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法律语言与古代判词研究概述、法律语言学的学术组织与刊物、法...
唐诗鼓吹评注 内容简介 《唐诗鼓吹》是一部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唐诗选本。说它特色鲜明,是因为它只选唐人七律,且以中晚唐作品为主;说它影响较大,是它自问世之后,出...
作为一种编选本文学史论著作,本书系统汇集了1980年代至今有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集中展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