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生论》由罗尚贤编著。 为探索和生论是否必然见世,而重新审视人类文明的演变。和生哲学的要义是: 宇宙间的“有无相生”;自然界的“和至”生物;社会上的和而“玄同”;人身中的“营魄抱一”;认识过程中的“实事求是”。 这种哲学的思维方式,是以“革命”促和谐,以和谐促生衍,因此总是强调贵和重生的。古往今来的和生之道,是当代人类摆脱生活困境的唯一出路,是避免毁灭的法宝。《和生论》主要内容包括:和生之道的渊源:《龙图》、《河图》、《太极八卦图》及《周易》;和生之道的昆仑实验;浮图法及社会和生学说等。
“和”的完满境界,老予称“得一”,并说“万物得一以生”,认定万物都是和合而生成,和睦而生存,和谐而生衍的,故人类须贵和重生。宇宙万物究竟是怎么样的 人生旅程幸福当如何营造 人类社会发展将往何处去《和生论》作者罗尚贤集合50年的研究成果,将老子哲学思想以“和生”论而概括之,以全新的视角述史论理,亦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多有创新观点。全书分作八章,分别为:**章论和生之道的渊源:《太极八卦图》及《周易》;第二章和生之道的昆仑实验;第三章“浮图法”与社会和生学说的形成;第四章老子建构的和生哲学;第五章昆仑实验与希腊文化;第六章浮图道及其派生的系列宗教;第七章和生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第八章迈向和生文明时代。
罗尚贤,196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系,曾主编《广东师范学院学报》六年,创办并主编《暨南学报》十年,先后任中共河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广东社会科学》主编等职。从事老子思想研究近四十年,认定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奠基者,古典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创始人;老子思想熔铸了中国历代清官和平民百姓的心理特质,一直影响到现当代中国,天下为公,事实求是,为人民服务等皆是老子思想在现代的发展,一反误释老子思想为没落奴隶主贵族颓废思想的传统权威观念,还老子思想以本来面目。1989年出版专著《老子通解》,曾两次修订再版,系统、合理地解读老子思想,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1997年,瑞典斯德歌尔摩大学、隆德大学因此书特邀其为汉学博士班讲学三个月,专授老子思想与中国哲学。他认为老子思想的核心是和生理念,故而在国际论坛上一再断言,21世纪将是和生文明的新世纪。
中国佛教表现艺术 内容简介 本书以对佛教理论的深入研究为基础,站在佛教自身发展的角度,考察佛教表现艺术发生、发展的规律,力图建立佛教表现艺术的理论体系。中国佛教...
玄圃畜艾-丁四新学术论文选集 本书特色 《玄圃畜艾——丁四新学术论文选集(珞珈中国哲学)》就中国传统哲学中多个重要命题,如先秦“情”概念与“感情”之间的关系、子...
本書分校釋、校勘記、對照表、附錄及經目索引五大部分。本書在收錄漢文大藏經的種數上,做到盡可能周全,既包括中國古代至清朝的
小藏经济修-印祖文钞易读 本书特色 ★ 16开软精装,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印光法师,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也是灵岩山寺的中兴祖师,中国近现代佛教界影响蕞为深远的...
中国道教史 内容简介 1934年中国有两本道教史出版,一本是许地山之《道教史》,另一本是傅勤家之《道教史概论》。至1917年傅氏《中国道教史》出版,方被视为“我...
《日本佛教史纲》分上下两卷,上卷出版于1898年,下卷出版于1899年。此后,此书曾几经再版。现在翻译所用的是1939年日本创元社列
心学源流-张九成心学与浙东学派 本书特色 《心学源流:张九成心学与浙东学派》是作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张九成心学与浙东学派”的成果,心学的形成和...
《金刚经心释》是著名佛学研究者觉云居士有关《金刚经》的研究著作。作者对《金刚经》的内容逐一进行了讲解,并阐发了自己的心得
四书五经 本书特色 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是儒家的九部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
失乐园(画说名著丛书) 本书特色 布莱克和多雷视弥顿为英国*伟大的诗人,但绝非盲目崇拜。他们喜欢弥尔顿生动翱翔的想像力,但不认同他清教徒式的道德思想。布莱克除了...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本书特色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新春隆重奉献。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央视10频道百家讲坛播出的易中天的《...
易图讲座 内容简介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中国文化热带动的“《周易》热”中,已经达到了《周易》思想原理无所不用其极的“繁无所繁”的地步,新的“易学思想体系”层出不...
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 内容简介 本课题就是要研究宋代这个历史时期在面临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情况下,出现的市民审美文化繁荣、审美文化媒介的转型和新隐逸文化典...
尼采-剑桥哲学研究指针(英文版) 本书特色 这部《尼采》的开篇文章为尼采已出版的著作提供了一个年表式的导论和概述,也为它们的基本论题和关怀提供了一个概览。紧接着...
20卷。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一说绍定间杭州灵隐寺普济编集。有宋宝祐元年(1253)和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两个刻本。宝祐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 本书特色 本书是马克思哲学论坛文丛的第二卷。本卷是第二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成果,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对传统本体论的特征和实质作了深入的反思...
伦理篇-稻盛和夫的关怀-如何确定21世纪新伦理观 本书特色 全人类迫在眉睫的生存与毁灭,全社会迫在眉睫的持续与崩溃,每个人迫在眉睫的坚守与沦丧;首次以东方文明的...
中观论颂讲记 内容简介 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
技术的社会形成: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前沿 本书特色 《技术的社会形成》分为五个部分。**部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共6篇论文,概述了STS的...
宋代佛教政策论稿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宋代佛教管理政策的探讨。全书共七章,包括宋太祖受禅的佛教谶言与宋初政教关系的重建、宋代僧尼隶属机构的变迁及其意义、宋代的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