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

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

作者:刘青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2-05-01

评分:5分

ISBN:9787030342782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由刘青、鄢帮有、葛刚、谭晦如等人著,是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鄱阳湖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研究”项目的“湿地生态修复、重建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全书共分3个部分,**部分是湿地退化与湿地修复概论,主要介绍湿地的功能、退化与修复以及湿地植被恢复技术;第二部分是关于鄱阳湖湿地演替与修复重建技术,主要介绍鄱阳湖湿地及其特征、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及其动态、鄱阳湖湿地退化现状及其原因、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第三部分是鄱阳湖湿地修复与资源高效利用实践,主要介绍两个试验示范研究案例的情况,一个是在鄱阳湖双退区和退化湿地进行生态修复与重建试验示范的案例,另一个是在鄱阳湖单退区开展湿地修复与资源高效利用试验示范的案例。《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和管理人员及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参考。

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由刘青、鄢帮有、葛刚、谭晦如等人著:湿地研究是国家战略层面上的一项重大课题。基于国家的生态安全、水安全、生存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湿地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鄱阳湖是中国**大淡水湖,也是目前长江中下游仅存的两个大型自然通江湖泊之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的天然调蓄洪区和水源涵养区。鄱阳湖作为调蓄洪区能有效缓冲长江中下游供水的压力,减轻洪水对长江下游三角洲的威胁;作为水源涵养区,在枯水季节能为长江下游补充大量清洁淡水,其强大的生态功能对长江下游水量及水质调节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开发利用不当,鄱阳湖调蓄洪水功能明显下降,蓄洪能力减少约20%;水质总体状况虽然良好,但局部日趋恶化。对鄱阳湖湿地进行修复与重建,提高鄱阳湖的水生态安全,是保证长江下游和江西省用水安全的需要。

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 目录

前言
**章 湿地功能、退化与修复
**节 湿地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生态功能
第二节 湿地退化概念及原因
第三节 湿地恢复概念与原理
第二章 湿地植被恢复技术
**节 湿地植被恢复技术综述
第二节 湿地恢复植物物种选育及培植
第三章 鄱阳湖湿地及其特征
**节 鄱阳湖湿地自然概况
第二节 鄱阳湖湿地的特征
第四章 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及其动态
**节 湿地景观类型及空间格局
第二节 湿地水文过程与景观变化
第三节 水位变化主导下的湿地植被波动与演替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