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玉笙是我国当代著名曲艺大师、鼓曲泰斗、京韵大鼓“骆派”艺术的创始人,曾用艺名“小彩舞”,被誉为“金嗓鼓王”,其代表作有《剑阁闻铃》《丑末寅初》《俞伯牙摔琴》《击鼓骂曹》《重整河山待后生》等曲目。《骆玉笙传奇》是一部全面反映骆玉笙艺术生涯的书籍。《骆玉笙传奇》一书共47个篇章,全面介绍了骆派京韵大鼓创始人骆玉笙80年的艺术生涯。作者把骆玉笙还原为一个普通的人描写,以大量珍贵、翔实的史料和百余张照片,图文并茂地将大师的真实人生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讲述其坎坷生活经历的同时,也对骆派京韵大鼓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此外,书中还附有骆玉笙艺术生涯年表和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曲目,为广大喜爱骆派艺术、研究骆派艺术的读者提供了珍贵史料。
骆玉笙,艺名小彩舞,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创立的“骆派”京韵大鼓,是中国曲坛的一朵奇葩,她在70余年的京韵大鼓艺术生涯中,博采众家之长,以字正腔圆、声音甜美、委婉抒情、韵味醇厚为特色,将京韵大鼓这一曲艺艺术推向了高峰。骆玉笙毕生致力于京韵大鼓的发展创新,作为一名高产的京韵大鼓艺术家,她演唱了120多首精美绝伦的传统和新编曲段,经她改编创作的《剑阁闻铃》《丑末寅初》《俞伯牙摔琴》《击鼓骂曹》以及《重整河山待后生》等经典“骆派”京韵大鼓曲目,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孟然和罗君生编著的《骆玉笙传奇》以“大世界四岁奇囡”开篇,共47个篇章,介绍了骆玉笙八十年的艺术生涯。该书以大量珍贵、翔实的史料和百余张照片,图文并茂地将其真实的人生展现在读者面前。书中还附有骆玉笙艺术生涯年表和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的曲目,为广大喜爱、研究骆派艺术的读者提供了珍贵史料。
夫子庙清唱皮黄1926年冬,骆玉笙随着养父养母离开汉口,又回到了阔别八年的上海滩,养父领着12岁的她再次走进了大世界游乐场。本想再搭班演出,但经理一“验活”说还是老一套,看了看骆玉笙也直摇头。虽然已经12岁了,但她光长音量不长个,既不像大人也不像小孩,正是没人缘儿的时候。养父四处奔走,仍然找不到门路,只好坐吃山空。养母天天和养父吵架,*后倒霉的还是小玉笙。养父看不过去,只好领着骆玉笙到书场听北方曲艺。马路南有个新世界。新世界楼上正在演出北方曲艺,京韵大鼓有白云鹏和小黑姑娘,这个小黑姑娘本名叫金慧君,在上海轰动一时,有人说听她演唱,像喝了迷魂汤一样。小玉笙正好没事,就成天在新世界听曲艺。果然名不虚传,小黑姑娘一出场,台下就炸了窝,叫好声、口哨声响成一片,有的人真好比喝了迷魂汤那样摇头晃脑,如醉如痴。单说小黑姑娘的服装,一场换一身儿,几个月没穿过重样的,她年轻漂亮,站在舞台上犹如今天的服装模特,左顾右盼,任观众评头品足,一睹风采。她唱的是刘宝全先生的拿手段子,唱腔、做派都酷似刘宝全。等她唱完下场,总有十几个保镖在身边,出剧场时前呼后拥,十分威风。论气派,在当时曲艺界她属头份儿。这一切给骆玉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她在南京开始清唱时,还想着有朝一日要凭着艺术打开一条出路,多赚钱养家糊口,如果唱京剧就做第二个孟小冬,唱京韵大鼓就要像小黑姑娘一样红遍大江南北。她对京韵大鼓更加喜爱了。养父一家人被困在上海,坐吃山空,钱全部花光。这时正值南京夫子庙来人约骆彩武,于是在1926年底,骆玉笙随着养父一家离开上海到了北伐前夕的南京。当时南京由孙传芳盘踞。曾被誉为六朝古都的“金粉之地”,给小玉笙留下的印象却是一条狭长的秦淮河和热闹繁杂的夫子庙。她和养父母住在夫子庙附近的状元境状元旅馆。当时的夫子庙和北京的天桥、苏州的玄妙观、上海的城隍庙、天津的南市“三不管”很相似,但是夫子庙历史之悠久,商业之繁荣,文化之荟萃,则为各地所不及。庙南是秦淮河,河水污浊,夏日臭气熏天;华灯初上之时,不时有几叶小舟在河中飘荡,从船舱中传出秦淮歌女凄凉的歌声……夫子庙里有很多小书场,像奇芳阁、六朝居、魁光阁、天韵茶楼等,还有很多清唱社,演出虽多以清唱为主,节目内容却很丰富,包括生、旦、净,像《盗御马》的窦尔敦、《草桥关》的姚期、《二进宫》的徐延昭,都是常演唱的唱段。演唱结束了,还有两三出粉墨登场的“对儿戏”,如《武家坡》、《桑园会》、《四郎探母》等。骆玉笙沿袭养父骆彩武的名字,以小彩武为艺名开始清唱皮黄。有时也给人配戏或与妹妹彩云唱“对儿戏”。当年在南京夫子庙清唱的的姐妹们,虽然是鱼龙混杂,却也有不少后来成为京剧名角儿,如王玉蓉、王迎春、王熙春(后从影)、王熙云、张翠红、李蔷华、李薇华等人,都是当年秦淮河畔色艺双全、名噪南北的一代女歌星。茶楼老板为了赚钱,实行挂牌点戏,观众点什么演员唱什么。散场后演员还要到那些贵客面前道谢,然后就是陪酒、伴席,旧社会的女演员就是这样低声下气、忍受欺凌,噙着眼泪打发日子的。不久,天天争吵的养父母离异,骆玉笙归了养母,仍去唱皮黄。随着年龄的增长,骆玉笙已经是风华正茂的女歌星了,在养母眼里无疑是一个聚宝盆。她时常把捧角儿的官僚恶少招到家中来,或打麻将,或躺在烟榻上,养母喜笑颜开,她觉得这才是生财之道。面对这种艺不艺、娼不娼的生活,骆玉笙不甘沉沦,她也曾反抗过。但是那些吹捧她、玩弄她、腐蚀她、迫害她的人,都和当权者恶势力相互勾结。在短短的几年中,她亲眼看到身边的姐妹,有的被买去做“小”,像商品一样被人买来卖去;有的被金屋藏娇,从此销声匿迹。在鱼龙混杂的清唱班子里,她觉得很不能适应。因此她每次上场总是素衣清面,从不饰脂粉,把一腔郁闷和羞辱深深埋在心里,把喜怒哀乐都寄托在婉转细腻的唱腔中。15岁那年,她在街上买了一把低档的小胡琴,回到家自拉自唱,以此反对养母的一些做法。她还把听到的好腔好调用手指在胡琴上找出来,不仅能从中得到安慰,也使她多方面汲取艺术营养。养母总是气得喊叫:“吵死人啦!吵死人啦!”当时,小玉笙在演出之余有两个爱好,一个是拉胡琴,一个是看小说。她从小学戏,无缘进学校读书,每逢看到同样年龄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她心里就不知是什么滋味。9岁开始学京戏,苏焕亭老师很器重她,不但在学戏时没挨过打骂,还经常给她讲老辈艺人刻苦学艺的故事,讲解戏词,要求她会念、会背、会讲,通过念戏文,她认识了不少字,就开始看小说了。20世纪30年代正是张恨水的言情小说盛行之时,她先后看了《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啼笑因缘》写的是一位唱大鼓的女艺人沈凤喜的悲惨遭遇,她看到伤心处也陪着书中的主人公流了不少眼泪,又从沈风喜想到了自己的命运,更增添了对未来的恐惧和忧虑。再有就是与演唱有关的古典小说,如《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也都看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话语就向老观众请教。后来一位有学问的老观众送给她一本《康熙字典》,帮了她的大忙。那时候,都是晚上读书,因为南京的电灯不亮,灯泡发出的光就像萤火虫一样,光线很弱,久而久之把眼睛看成了近视。书籍是一座伟大的宝库,使她看到了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增长了知识,启迪了智慧,弥补着她的不足,更可贵的是提高了她的艺术修养,培养了她在舞台上的高雅气质。湖北的姚雪垠就曾说过:“骆玉笙有书卷气。”……
孟然,原名孟昭芳,满族,1929年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天津市曲艺团离休干部,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曲艺家协会会员。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转业至天津市曲艺团,1984年离休。曾为京韵名家小岚云创作《英雄炮手胡德安》,为单弦名家整理《杜十娘》(与人合作),为天津时调名家王毓宝创作《糊花灯》等经典曲目。20世纪70年代开始,帮助骆玉笙整理艺术理论文章数篇,其中《我的艺术道路》一文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著有《檀板弦歌七十秋》(骆玉笙口述)和《情系曲苑》等书。荣获中国文联颁发的“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60周年”荣誉证书、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等颁发的“曲艺事业终身贡献奖”荣誉证书及“松龄鹤寿德艺双馨”奖牌。罗君生,汉族,1944年出生,天津市人,北京铁路局退休干部,巾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曲艺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鼓曲艺术,尤喜京韵、单弦,是单弦名家赵玉叨的大徒弟,1993年6月被骆玉笙先生亲收为徒,学习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多年来创作的曲词《汽车到站》、《贺新春》、《奥运组歌》、《抗震联唱》、《骆玉笙之歌》等作品曾在《曲艺》、《天津演唱》、《津门曲坛》和《八角鼓讯》等刊物发表。与张蕴华合作小版了《单弦岔曲五百首》一书。在曲艺家孟然老师指导下,撰写了《骆玉笙艺术生活年表》、《骆玉笙演唱京韵大鼓曲目》、《骆派京韵传承人》、《京都曲坛一杆大旗——良小楼》等文章。与巾囡唱片社合作,策划编辑出版了多套京津鼓曲名家的演唱集CD。
乾隆传:清高宗 内容简介 《清高宗乾隆传(精)》是一本人物传记,主要讲述乾隆能文善武,风流倜傥,他登上帝位后,凭借着年少的锐气和卓越的才能,改革了经济和政治制度...
黄兴轶事 本书特色 搜集百年中国百年人物的百年逸闻;汇录百年往事百年历史的百年轶事,近代中国百年风云人物之小故事大人生;面对面感受一个时代的气度和风范,谨以此书...
袁寒云自述 本书特色 《袁寒云自述》是一本讲述袁寒云生平事迹的书,是一本难得的历史教育教材。全文语言通俗易懂,并附有相应的历史照片,相信诵读本书其袁寒云一生的经...
《直播营销的场景革命》内容简介:本书在梳理移动直播的发展历程基础上对视频直播平台分类进行详述,着重分析了主播的风格类型,并
末代皇帝溥仪的生死时刻 本书特色 《末代溥仪的生死时刻》:溥议研究首席专家王庆祥,首次独家揭秘末代皇帝鲜为人知的生死瞬间,蛩吓、陷肼、爆炸、下毒、暗杀、迫害……...
《拿破仑传》内容简介:破仑代表了欧洲的一个时代。《拿破仑传》中著名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以其生花之笔,将这个时代的神
《吞咽障碍评估技术》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共分12章,包括概述、吞咽障碍临床评估、吞咽造影检查、喉内窥镜吞咽检查、咽腔测压检查、
尼采自传:瞧,这个人 本书特色 尼采既是哲学家,又是诗人。他的诗歌语言优美,诗意浓郁。他的论战文章,思想深邃,文笔犀利。 尼采自传:瞧!这个人是尼采因病神志不清...
梅兰芳自述 内容简介 书中文字均采自梅兰芳本人的话语,由梅兰芳的儿子梅绍武及梅绍武之子梅卫东共同编纂,是集梅家三代人的努力而完成的。内容以梅兰芳青少年时代的学艺...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本书特色 读陈云起伏一生,再现中共70年曲折历程 叶永烈抽丝剥茧,揭示重大历史事件真相 他深度影响了中国经济体...
万峰(我不搞笑) 内容简介 从1996年开始,他因为支持浙江电视台文艺频道午夜节目“伊甸圆信箱”火得不得了,在那个探讨婚姻,家庭,性问题的波段里,他严厉的态度,...
张恨水评传 本书特色 《张恨水评传》由马季著,带你领略通俗文学大师作品魅力,体悟民国**写手曲折人生。老舍曾经评价张恨水说他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作家”。茅盾...
梁漱溟的最后39年 本书特色 一代宗师、文化巨匠梁漱溟先生的后半生,延续了他介直、孤岸、冲淡、疏朗的性格。他的一生是认真的一生,但正因为认真才导致他成为悲剧的主...
闾丘露薇入行17年来最真诚的人生经验分享1、中国最具公共知识分子气质的女记者闾丘露薇唯一一部个人传记,分享这些年来的人生成长
萧红自述-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本书特色 一代文学洛神萧红的传奇经历素来让人惊叹,可无论是传记还是影视作品均无法准确表现萧红的真实内心世界,鉴于此,本书将萧红生前的...
科学与人译丛——薛定谔传 内容简介 《薛定谔传》是沃尔特·穆尔先生的获奖著作,被推崇为“激动人心的成就”,它记述了薛定谔的科学工作,私人友谊,以及对神秘的兴趣,...
《冯内古特:最后的访谈》内容简介: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冯内古特的小说、剧本和随笔获得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赞誉。在这本贯穿其一
原来他乡是故乡:司徒雷登回忆录 本书特色 这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博士写的一本在华回忆录。全书共15章,前12章中司徒...
蒋介石在淞沪战场-从忍辱到复仇 本书特色 八年抗日战争,是蒋介石毕生*为关键的一段军政经历,而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规模*、伤亡*为惨烈的一场大会战,堪称抗日世...
我的前半生 本书特色 《我的前半生》是我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回忆录。该书按时间顺序叙述,先从家世开始介绍,然后对童年、在位、逃难、改造等这几个人生大片段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