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并绑在小船的一侧,但在归途中遭遇鲨鱼的袭击,*后只剩下一副空骨架。
《老人与海/企鹅经典》是海明威于一九五一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是海明威知名的作品之一,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对于他一九五四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起了重要作用。
《老人与海/企鹅经典》:
我在那深渊里折腾了一个星期,可是一无所获,他想。今天我要找到鲣鱼群和长鳍金枪鱼群,也许会有一条大鱼跟它们在一起呢。
天还没有大亮,他就放出了鱼饵,让船随着海流漂移。一个鱼饵下沉到四十英寻。第二个下沉到七十五英寻,第三个和第四个分别下沉到一百英寻和一百二十五英寻的蓝色海水中。每个鱼饵都是头向下垂着,钓钩的钩身扎在饵鱼体内,系得紧紧的,缝得牢牢的,而钓钩的所有突出部分,包括钩弯和钩尖,都裹在新鲜的沙丁鱼里。每条沙丁鱼都用钓钩穿过双眼,于是那双眼便在突出的钢钩上构成了半个花环形状。整个钓钩,大鱼所能接触到的部位无不喷香可口。
孩子给了他两条新鲜的小金枪鱼,或者叫长鳍金枪鱼,都像铅锤似的挂在两根*深的钓绳上;在另外两根钓绳上,他挂上一条大青鲹和一条黄狗鱼,这两个钓饵以前都用过,不过都还完好无损,而且还有上好的沙丁鱼给它们增加了香味和诱惑力。每根钓绳都像支大铅笔那么粗,缠在一根被侵蚀得发绿的钓竿上,只要鱼朝鱼饵上一拉或一碰,钓竿就会往下沉,每根钓绳都有两个四十英寻长的钓绳卷,还可以接到别的备用钓绳卷上,因此,如有必要,一条鱼可以拖出三百多英寻长的钓绳。
这时老人注视着架在船边的三根钓竿,一边缓缓地划着桨,使钓绳保持直上直下,还要保持应有的深度。天大亮了,太阳随时会升起来。
太阳淡淡地从海上升起,老人看得见别的船只低低地伏在水面上,离海岸很近,散布在海流四处。随后太阳更亮了,耀眼的光芒照射在水面上,接着太阳完全升起来,平坦的海面把阳光反射到他眼里,两眼刺得厉害,他便把目光移开,只管划下去。他俯视着水中,望着直伸到黑沉沉深水里的钓绳。他把钓绳保持得比什么人的都直,这样,在黑暗的海流的每个层面,都有一个鱼饵恰好放在他所希望的位置,等着游到那儿的鱼来吃。别的渔夫让钓绳随着海流漂移,有时钓绳只在水下六十英寻,那些渔夫却以为已经入水一百英寻。
不过,他想,我把钓绳放在准确的位置。只不过我不再走运了。可是谁说得准呢?也许今天就能走运。每天都是个新日子。走运当然好。不过我宁愿搞得精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准备了。
这时太阳已经升起了两个小时,朝东看已经不那么刺眼了。眼下只望得见三条船,显得非常矮小,远在近岸的海面上。
我这一辈子,早上的太阳总是很刺眼,他想。不过,我的眼睛还是好好的。傍晚,我可以直盯着太阳,眼睛也不会发黑。阳光在傍晚还更强些,不过在早上才会刺痛眼睛。
就在这时,他看见一只军舰鸟鼓着长长的黑翅膀在他前方的天空盘旋。它倏地斜着后掠的双翅俯冲下去,然后又盘旋起来。
“它准是盯上了什么,”老人大声说道,“不仅仅是在搜寻。”
他缓慢而沉稳地朝那鸟盘旋的地方划去。他划得并不急,使钓绳保持上下垂直。不过他有点靠近海流,因而还能保持正确的捕鱼方式,若不是想利用那只鸟的话,他的动作可能要更慢些。
那鸟往空中飞得高些了,又盘旋起来,双翅一动不动。它随即蓦地俯冲下来,老人看见飞鱼从水中跃起,拼命地掠过水面。
“鲯鳅,”老人大声说道,“大蜞鳅。”
他收起船桨,从船头下面取出一根细钓绳。钓绳上有一条金属接钩绳和一个中号钓钩,他往钩上装上一条沙丁鱼,把钓绳从船舷上放下去,然后把它系在船尾带环的螺栓上。接着他又给另一根钓绳装上了鱼饵,把它成卷地放在船头的阴影里。他又划起船来,望着那只长翅膀的黑鸟这时正低低地在水面上觅食。
他望着望着,那鸟又斜着翅膀往下冲去,然后疯狂而徒劳地拍动翅膀去追逐飞鱼。老人能看见海面微微鼓了起来,那是大鲯鳅追逐逃命的飞鱼时搅起来的。鲯鳅顺着飞鱼的飞行路线,在下面破浪而行,等飞鱼一落下,就迅疾地扎进水里。这是一大群蜞鳅,他想。它们撒得很开,飞鱼很难有机会逃脱。那只鸟也没有机会。飞鱼对它来说太大了,而且又飞得太快。
他望着飞鱼一再冲出水面,望着那只鸟一次次徒劳的行动。那群蜞鳅已经跑开了,他想。它们跑得太快太远了。不过,也许我能逮住一条离群的,也许我的大鱼就在它们周围。我的大鱼一定在什么地方。
这时陆地上空涌起了山一般的云,海岸只成了一长条绿色的线,背后是些灰蓝色的小山。海水现在变成了深蓝色,深得几乎发紫。他低头朝海里望去,看见黑暗的水里散布着斑斑点点的红色浮游生物,也看见了太阳这时映出的奇异光彩。他注视着他的钓绳,看见它们笔直没入水中看不见的地方,他很高兴看到这么多浮游生物,这意味着有鱼。这时太阳升得更高了,它在水中变幻出奇异的光彩,说明天气会很好,陆地上空云彩的形状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那只鸟现在几乎没影了,水面上什么东西也见不到,只有几片黄色的、被太阳晒得发白的马尾藻,还有一只僧帽水母那紫色的、成形的、像彩虹似的胶质泡囊,在贴着船边漂浮。那泡囊侧向一边,然后又竖直了。它像个气泡似的兴高采烈地漂浮着,它那长长的紫色毒丝在水里拖了一码长。
……
海明威(1899~1961),生于美国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是一名美国记者和作家,他被认为是20世纪知名的小说家之一,也被认为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其实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1935年,一个老渔民告诉海明威自己曾经捕猎到一条大马林鱼,但是后来被鲨鱼吃掉。老渔民的这段传奇经历引起了海明威的兴趣,他决定把老渔民的经历写成小说介绍给读者。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在古巴哈瓦那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结果在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时间。1951年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友人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
毛泽东诗词新解(图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长期潜心研究*诗词,并对《*诗词集》中的每一首诗词,从时代背景、创作缘起、写作过程、修改情况、诗友唱和、社会反响...
胡乔木诗词集(修订本)—乔木文丛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六卷本的《乔木文丛》之一,文丛是对三卷本《胡乔木文集》的一个重要补充,也是《胡乔木传》编写组为传记所做的理论准...
《黑白画意:从写实到魔幻创意绘画教程》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生活中我们很熟悉的东西物品,动植物变形。其中包括了常用电器设备,
《李攀龙诗选》内容简介:李伯齐教授选注的《李攀龙诗选》,是明代“后七子”代表人物李攀龙诗歌的重要选注本。共选注李攀龙诗歌25
写作是一种搏斗:陈应松文学演讲集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我的写作, 我的世界 —— 在湖北省首届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的演讲 ; 重新发现文学 —— 在重庆...
梨园书事 本书特色 《梨园书事》作者姜德明为当今著名藏书家和散文家,其书话作品多年来拥有大量忠实读者,其《书衣百影》《书衣百影续编》《孙楷第的藏书》《姜德明书话...
《晚清至“五四”文学批评的人性话语研究(1897-1927)》内容简介:本书以晚清至“五四”时期文学批评中的人性话语为研究对象。这一
一部披露雾霾引起空气污染问题的勇气之作!.《飞灰》是德国著名作家莫妮卡·马龙的首部长篇,在德国被视为第一部环境问题小说。.本书描写了德国工业时期因雾霾引起环境污...
苍茫书城 本书特色 《书林清话文库》全套**辑分6册,包括6位专家学者的著作。虽然每册书均有自家的侧重,但大家探研古今书籍、藏书文化,典籍聚散的精神内涵却气息相...
《慕尼黑的清真寺》内容简介:1980年代,马哈莫德·阿布赫利马是清真寺的常客。不久后,他就去了美国,1993年,由于试图协助炸毁世
历代书札名篇选择 内容简介 本书所选书札四十八篇,大都属于私人信件(除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为公开信外),尤其以师友之间往来函件为多。上起战国,下止清末。在...
新世纪谁还忧伤-李辉访谈录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一本访谈录,整理收录了作者李辉近年来对王世襄、陈思和、林贤治、马悦然等著名学者的访谈文章,内容广泛涉及文学、艺术、思...
宋代歌舞居曲录要.元人散曲选 本书特色 二书均由刘永济辑录。《宋代歌舞剧曲录要》,将宋代歌舞剧曲分成大曲、舞曲及曲破、法曲、鼓子词、转踏、诸宫调、赚词七类,并分...
兰姆散文-外国散文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广泛吸纳异域文化,许多外国散文名家日渐为国人熟识和喜爱,外国散文的写作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散文乃至现代文...
格非原名刘勇。1964年8月生于江苏省丹徒县。1981年入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5年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2001年调入北...
蒙田随笔(中英对照人文经典) 内容简介 这部以旁征博引,畅析人生、富于内省智慧著称的百科全书风格的杰作,出自“近代随笔之父”、法国散文大师、思想家蒙田(1533...
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往来书简 本书特色 《往来书简》收录了1945—1970年间川端康成与三岛由纪夫的往来书简94封。通过这些几乎涵盖三岛由纪夫整个创作生涯的书...
李敖生死书-我们没有明天-李敖作品集 内容简介 李敖先生是我国台湾文坛*受争议的风云人物,说他是顽童,是战士,是善霸,是文化基度山,是社会罗宾汉。他在台居住五十...
情迷波希米亚 本书特色 早已走遍了西欧,只感到今天的西欧已经显得太嘈杂、太功利和太冷漠。难怪每到长假日,伦敦、巴黎、柏林、罗马都如被摈弃的空城,拱手交给来自世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特色 本书在中国,影响了几代人,至今仍常销不衰,有着非凡的生命力。1941年,本书就有了中译本,新中国成立后,被共青团中央推荐为青年优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