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幌马车之歌》既是历史,也是具有小说形式的非虚构的文学作品;准确地说,它应该还是以具有理想主义的历史与人物为素材的报告文学。一九四九年对于大陆人来说,我们获得了解放,而对于台湾同样有着革命理想的年青人们将如何面对蒋介石政府的高压继续坚持人生理想?
《幌马车之歌》真诚地面对钟浩东们那段曾经真实存在过却被刻意湮灭或扭曲的台湾历史,帮助我们比较全面地认识台湾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过程,进而让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在两岸历史的长河当中所站的时空位置,从而作出自我反省与批判。
以民众史的眼界,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在台湾的“战后”提出成功、深刻、感人而有力的“战后结算”,这就是《幌马车之歌》的突出而值得感谢的成就。
——陈映真
历史就是要有像蓝博洲这般一旦咬住就不松口的牛头犬。在追踪,在记录,在钉孤只。凡记下的就存在。
——侯孝贤
《幌马车之歌》的庞大结构虽然得力于历史真实的人物、时代与事件,但是作者沉稳的笔调,退到事件背后的采访者极其谦虚的心情,都说明他已有更宽大的胸臆去看历史、社会、生命的苦与乐吧。
——蒋勋
蓝博洲另辟蹊径,在《幌马车之歌》中糅合新闻、史录、访晤及虚构形式,重现历史(白色恐怖)事件的“不可”重现性。
——王德威
十六七年前,我们都在看《人间杂志》的时候,看到了蓝博洲的《美好的世纪》和《幌马车之歌》。那两篇东西真的是先驱。
也是那个时候,我拍了《悲情城市》。就电影技术上的突破而言,是台湾**部采取“同步录音”的电影,但某些部分仍得事后补录或配音。譬如押房难友们唱的《幌马车之歌》,要有空间声,不能在录音室录,所以特别开拔到金瓜石矿区废置的福利站空屋去唱,四个人,我、谢材俊、天心,和惟一会日文的天心的母亲(刘慕沙),日文歌词用注音符号标示发音,这样录成的。
之后,好像辜负了很多人的期待,我岔开去拍阿公李天禄的故事《戏梦人生》(阿公年纪太大不赶快拍会来不及),要到1995年《好男好女》,我才以《幌马车之歌》为题材,把压缩在《悲情城市》后半结局的时空重新再做处理。并且从预算中拨出资金拍受难人访谈的纪录片《我们为什么不歌唱》,由蓝博洲和关晓荣负责执行。
《好男好女》开拍时蒋碧玉还在,次年1月10日她病逝,我们大队人马在广东出外景,包括蓝博洲(被我拉来饰演偕同钟浩东、蒋碧玉夫妇投身大陆参加抗日的萧道应医生),大家听到消息似都茫然无甚感慨。25日拍完回台湾,26日就是蒋碧玉出殡。丧礼上多是“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的老同学们,我在分镜笔记本上随手写:再过些年一切也淡忘了,一人只得一生,自然法则,生死成毁无可逃处。
这好像很无情。
对照当时我拍此片采取的结构手段,戏中戏,现实,与往事。戏中戏叫做《好男好女》,正在排练和准备开拍中,背景是1940年抗日战争到50年代白色恐怖大逮捕。现实是90年代台湾现状。往事是饰演蒋碧玉的女演员,与男人一段短暂的同居时光,男人遭殂击后,她拿到和解金存活至今。三条线*后交织在一起,女演员混淆了她与蒋碧玉,而男人的死似乎替代了钟浩东。女演员已分不清是半世纪前年轻男女为革命奋斗的理想世界呢?是半世纪后当下的现实?
看来形式复杂,野心很大,其实可能是一种闪躲。闪躲当时我自己在面对这个题目时候,其实身心各方面皆准备不足的困境。如果今天我来拍,我会直接而朴素地拍。
所以,世人将如何记得这些事呢?有人说:“我们从古至今都一个样,没有变得更好,也不会变得更好。历史上因我们的罪而牺牲的人,简直是死得轻如鸿毛,我们回报以更多的罪恶。”
那么“历史与现场”这套书系有何作用?蓝博洲数十年来在这个题目上做的追踪研究,不是枉然?
当然不是,从来就不是。
历史就是要有像蓝博洲这般一旦咬住就不松口的牛头犬。在追踪,在记录。凡记下的就存在。
凡记下的,是活口,是证人,不要以为可以篡改或抹杀,这不就是历史之眼吗。我无法想象,没有这双眼睛的世界,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世界!
《幌马车之歌》出版于1991年,今天新版再出,我谨以此文与蓝博洲其勉。
蓝博洲,1960年,生于台湾苗栗一个客籍工人家庭。辅仁大学法文系毕业。1983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87年初,加入陈映真先生创办的《人间》杂志报告文学队伍,从此展开迄今仍在进行的台湾民众史调查、研究与写作。主要著作:《寻找祖国三千里》(长篇小说,2010)、《藤缠树》(长篇小说,2002)、 《一个青年小说家的诞生》(长篇小说,2004)、《台湾好女人》 (历史报道,2001)、 《消失在历史迷雾中的作家身影》(历史报道,2001)、《幌马车之歌》(历史报导,1991)、《我们为甚么不歌唱》(五〇年代白色恐怖纪录电影,1995)、《台湾思想起》四十集(五。年代白色恐怖纪录电视,1997)。获奖纪录一、1988年,《幌马车之歌》获洪醒夫小说奖。二、1992年,《幌马车之歌》获选为1991年《联合文学》十大好书第一名(作家票选)。三、2001年,《台湾好女人》获《联合报》读书人年度十大好书奖。四、2001年, 《消失在历史迷雾中的作家身影》获优良图书金鼎奖。六、2002年,长篇小说《藤缠树》获《联合报》读书人及《中国时报》开卷版年度十大好书奖。
你是人间四月天 本书特色本书是林徽因的小说、散文、书信集。林徽因文学作品不多,却均属佳作,其语言清新隽永、活泼灵动、内涵深厚,知识性强。本集尽可能地收集了她的书...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德尔苏·乌扎拉) 内容简介 弗·克阿尔谢尼耶夫考察西伯利亚原始森林时,遇到了一位赫哲族猎人德尔苏·乌扎拉,请他做向导。流浪猎人乌扎拉譬觉灵敏对...
身患重度抑郁症十余年的作家李兰妮,终于下决心住进了精神病院。本书记录了作者住院治疗的过程以及对于精神病院内部的微观察,描绘了其他精神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作者...
劣质的人 本书特色 《劣质的人》收录诗人张岩松近七年创作的三百余首诗歌中精华,并配有他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劣质的人》中的诗深入普通人平凡的生活,用物化的手法把他...
【编辑推荐】“傅雷翻译出版奖”获得者、法国文学研究专家郭宏安翻译、研究加缪成果完整呈现。※ 精心选目:收录加缪代表性作品,涵盖小说、散文、笔记等文体,从时间跨度...
《青少年编程魔法课堂Python图形化创意编程》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专为没有编程基础的青少年读者编写的Python入门图书,即使是小学生
集外集 内容简介 《集外集》是作者1933年以前出版的杂文集中未曾编入的诗文的合集,1935年5月由上海群众图书公司出版,作者生前只印行一版次。这次只抽去已编入...
文学馆·小经典--说真话(精) 本书特色 《说真话》:季羡林先生主编的*后一套丛书中国文字的美丽经典巴金: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小经典 大文字文学馆·小经典--说真...
大时代下的生活叙事 本书特色 代表性的文章有:《历史的见证》,记述了香港回归的历史性时刻: 1997年7月1日,亿万华夏子孙翘首以盼的日子终于来临了,号称&ld...
苦笑 本书特色 本书是我社“民国美文典藏文库”的其中一本,文库以作者为单位,收录了一系列民国时期著名作家的经典美文。《贵族与平民》这一卷...
《赖声川的创意学(增订版)》内容简介:畅销经典,首次增入赖声川亲笔——“赖声川创作笔记”(1979年以来的编年册)。刹那的灵感
《志摩的诗 猛虎集》内容简介:《志摩的诗》出版于1925年,聚珍仿宋版线装。三年后上海新月书店平装重排。与初版相比,删去了15首诗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内容简介:《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阿多尼斯诗选》的作者阿多尼斯生长于叙利亚、同时拥有黎巴嫩国籍,素以“
无名的裘德-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11-14岁1、 世界文学巨匠积淀千年的珍贵遗产2、 著名翻译家呕心沥血的传世译本3、 原汁原味、清...
《R的极客理想:工具篇》内容简介:大数据时代,R语言已成为数据分 析的利器,是挖掘数据价值必不可少的工具,截止到2014年5月,R语
《今昔物语(下册)》内容简介:本书为古籍,部分内容有所缺失。《今昔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民间传说故事集,旧称《宇治大纳
这是首次在中国出版的勃朗宁诗选。19世纪英国诗人勃朗宁是世界一流的重要诗人,他在浪漫主义衰落后另辟蹊径,开创一代诗风,作为
梁遇春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梁遇春(1906~1932),别名驭聪,又名秋心。现代散文家,优秀的散文文体家,郁达夫称之为“中国的爱利亚”。代表作有散文集《春醪集》...
平人闲话-著名学者王学泰逝世一周年 本书特色 世间的许多事情很难以好坏一而概之。有时想做好事,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类事我们经历太多了。社会里经常会发生事物关系...
英译 唐诗三百首(上下) 内容简介 你一定读过唐诗,但可能从未用英语朗读过唐诗。本书是作者积八年的时间和心血,将众人喜爱的三百首唐诗翻译成带韵的英文,读起来朗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