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的演变

中国文字的演变

作者:曹伯韩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2-06-01

评分:4.6分

ISBN:9787563815234

所属分类:民俗文化

书刊介绍

中国文字的演变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曹伯韩关于汉字演变的一部著作,书稿对汉字的起源、发展及其演变趋势作了高度凝练的叙述和概括,文字浅显,通俗易懂,适合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中国汉字的演变》初版于1937年,以后多次再版。1952年,本书第三版由三联书店出版发行。此后至今凡60年时间,本书一直没有再出新版。现在我们将其纳入“通识书系?重拾民国经典”系列图书,重新予以编排出版。此次出版,我们将原书的繁体直排改为简体横排,以便已经习惯简体字的当代读者阅读。

中国文字的演变 本书特色

这是一套给年轻读者编选的民国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文化普及读物。她着眼于将民国那些虽经岁月沉浮,仍不掩其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文化普及图书汇而成集,精编细校,统一装帧,以丛书形式陆续重印、推出,目的在于使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非专业读者都能够体验民国学术的趣味,感受民国学者的治学风范。人文社科学术普及读物和学术专著虽然在专业性、受众面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区别,但二者对学术积淀、学科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无高下之分。相对于学术专著而言,普及读物更带有“通识”的性质,尤其是那些兼具思想性、学术性和可读性,易于为社会公众理解和接受,凝聚着一代学界名流学术素养和研究心血的文化精品,其价值更是自不待言。有鉴于此,注重选题的科学与文化内涵,突出选题内容的可读性和普及性,自然成为贯穿于这套“通识书系?重拾民国经典”丛书出版全程的编辑思想和出版理念。当然,出版这样一套涵盖众多重要或传统学科门类的丛书,无论是作者、书目、版本的选定,文字的校勘,抑或用当今读者熟悉的简体字横排方式整理、排版,都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何况厘清民国相关出版物的出版脉络、寻找民国相关图书的底本或线索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们由衷期望能够得到更多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朋友对我们这项工作的关心、指导和帮助,鞭策我们把这套丛书做好。我国已故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周谷城先生在他生前,即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主编的“民国丛书”(民国学术著作影印版大型丛书)序言中曾经这样写道:“民国时代,中西文化交流,新旧思想冲突,产生了许多学术著作和历史资料。‘五四’时期及其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几乎变成了世界学术的缩影,各种主义、党派、学派、教派纷纷传入,形形色色,应有尽有。一个时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春秋战国以后的又一次百家争鸣的盛况。在学术思想界、文化教育界,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我们期许,收入“通识书系?重拾民国经典”中的这些作品,能够成为当今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接近乃至步入经典、了解历史与文化的桥梁,成为领略民国时期学术文化风景的窗口。

中国文字的演变 目录


订正版序
**章 绪论
本书的目的和范围
文字演变的一般规律
第二章 造字法(上)
所谓六书
象形字和指事字的产生
象形字的种类
指事字辅助象形字的不足
指事和会意的比较
象形兼指事的字
会意字是复杂的表形文字
会意字的分类

中国文字的演变 作者简介

曹伯韩(1897—1959),湖南长沙人,著名语言学家。曾任香港《华商报》翻译、桂林《自学》月刊主编、昆明《进修月刊》编辑,后于桂林师范学院任教。著有《通俗文化与语文》、《中国文字的演变》、《中国文法初阶》等六部语言学专著,以及《国学常识》、《民主浅说》、《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中国近百年史十讲》等20余部人文社会科学普及读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研究员、第二研究室(负责汉字简化研究)主任,《中国语文》编委等职。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