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交游记

艺苑交游记

作者:倪贻德 著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出版年:2012-06-01

评分:4.7分

ISBN:9787511009234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艺苑交游记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决澜社被打入另册,直至改革开放才重新进入美术史研究者的视野。但史料的匮乏和残缺,又制约了决澜社研究的深入。倪贻德这部《艺苑交游记》或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此书写下了倪贻德与决澜社同人和其他有才华的画家或深或浅的“交游”,作者虽自谦为“零碎的印象”,却是迄今为止关于决澜社的*为完整的回忆,而且文采斐然,颇具可读性。

艺苑交游记 本书特色

《海豚书馆:艺苑交游记》一九三六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初版,初版即绝版,存世不多。这是首次以全书本来面目完整重印。附录的三篇,一即为《决澜社宣言》,二为《虞山秋游记》,虽已编入《画人行脚》,但文中追忆与决澜社重要成员张弦的画缘,正可与《艺苑交游记•决澜社的一群》对照阅读。第三篇《画室漫步》作于抗战爆发前夕,反映了倪贻德对于中国现代绘画出路的新思考。
在序言里,作者就提到了《海豚书馆:艺苑交游记》的由来和主要内容,“赵景深先生要我为《青年界》写点画家印象记之类的文章”,“这里所写的,并不是堂堂的艺术批评,也不是严正的作家评传,不过是我个人对于几个画友们的零碎的印象而已。其间也涉及到各人艺术的地方,也只是自己的一点断片的感想”。
作为决澜社的创始人之一,倪贻德致力于表现新文艺,用激情对抗画坛的庸俗和颓败。倪贻德不仅仅在画坛上成就突出,在文坛上也有声誉,他的散文处处洋溢着生活气息,感情真挚,在这本散文集中,处处可以看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种种社会形态和个人在社会中的奔波,留学日本的热血青年、紧张的国内战事,爱情、生机、理想等穿插其中,相同的理想,不同的人生际遇,让我们仿佛能够身临其境,不胜感叹。从中也能够读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和画家的心态。

艺苑交游记艺苑交游记前言

去年夏天,赵景深先生要我为《青年界》写点画家印象记之类的文章,于是我就用了《艺苑交游记》的题目,络续写了几篇关于我所知道的几个画友们的事情,现在汇集起来,居然也成了这样一本小小的集子了。
这里所写的,并不是堂堂的艺术批评,也不是严正的作家评传,不过是我个人对于几个画友们的零碎的印象而已。其间虽也有涉及到各人艺术的地方,也只是自己的一点断片的感想。
我非常抱歉,对于当代的许多艺坛泰斗,面界名人,竟一个也没有写到,这是因为他们有的是我的前辈先生,不敢妄加褒贬,有的无缘相识,当然没有什么印象可写。反之,这里所写的,大都是不甚为人所注意的画家,或是无名的青年作家,甚至并非画家,不过和绘画方面有关系的人物:
所以,读者若是要在这里找寻些当代名家的嘉言珍闻,那是要失望的。我的意思,只是想使人知道在寂寞的中国艺坛上,还有这样一部分真正爱好艺术献身艺术的人,他们是正在默默地做着中国艺坛上的基础工程的。
一九三六,五,十二。

艺苑交游记 目录


决澜社的一群
南游忆旧
画像的故事
记几个美术青年
关良
王道源
号外新闻
刘狮印象记
附录
决澜社宣言
虞山秋游记
画室漫步

艺苑交游记 节选

但不知道什么原故,他自从回到他的故乡广东之后,他的那种蓬勃的朝气便渐渐的消灭下去,他不再像以前的鼓着一肚子的劲,日夜在油色中讨生活了。有时仅仅用些水彩或色粉画点轻淡的小品,而渐渐他又回返到复古的倾向,每天热衷于鉴赏石涛,金冬心等的古画,而自己也泼墨挥毫,画起水墨的文人画来了。洋画家的国画的倾向,也许是*近中国洋画界的普遍的现象吧。
和丁氏的性格恰恰相反而又和丁氏是莫逆交的,那便是陈之佛氏。陈之佛并不是洋画家,乃是中国唯一的图案画家的前辈。自从西洋艺术传人中国以来,洋画家的出现多如雨后春笋,然而专门研究图案的人,却还是不可多得。以目下中国情形看来,我觉得与其造就许多高等游民的洋画家,倒还不如多生产几个图案画家的切于实用。然而到现在为止,中国研究图案的画家实在太少了,许多画图案的,对于图案的理论大都没有深刻的修养,所以画出来的作品,只是浅薄的低级趣味。陈之佛的出身是浙江甲种工业学校,以研究机织图案开始,而再到日本进了东京美术学校的图案科,作更深的研究。他的对于图案之有深厚的基础和丰富的知识是当然的了。
我的和陈之佛氏的熟识,却是在到了广州以后。在那以前,虽然也见过几面,却没有谈过什么话。因我和他有着同乡的关系,在南方的异地,当然容易熟识起来,而成为*接近的同伴。
说起陈之佛氏的姿态,那是非常有趣的。如果漫画家要描写他的特征,我想是*容易着笔的吧。三角形的面部,戴着一副阔边眼镜,下颚上留着几根稀稀的羊胡子,头上留着像鸟窝一般的长头发,使他的头更加觉得大了起来。他的躯干是瘦小得可惊的。在许多朋友中,他恐怕是*矮的一个。

艺苑交游记 作者简介

倪贻德,笔名尼特,自幼爱好绘画艺术,中学时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22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留校任教,致力于美术理论和绘画技法的研究,常在校刊《美术》和其他报刊上发表有独特见解的美术理论和作品评论,积极介绍国外先进绘画艺术。1923年参加“创造社”进行文学创作,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成为后起之秀。受郁达夫的自我抒情小说的影响颇大。1932年秋,他和庞薰琴等组织决澜社,以表现新艺术形式举办三次画展,富有狂风般的激情,向沉寂、庸俗、衰颓的画界冲击,使中国画坛出现新兴气象。抗日战争爆发后,曾跟随郭沫若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一度任郭沫若领导下的第三厅美术科长,后在西南联大、英士大学、国立艺专等校任教。著有小说集《玄武湖之秋》、《东海之滨》、《百合集》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