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论(新校本)》系钱穆先生所撰人生问题文稿之结集。其论人生,大旨皆从中国旧传统、旧观念阐发,但亦不违背新潮流、新趋势。虽据于史,目的却不在称述古人,而在求古今之会同和合。读者浅求之,可得当前个人立身处世之要;深求之,则可由此进窥古籍,获知中国人所讲一套道理。《人生十论(新校本)》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
钱穆先生不愧是大师级人物,中国文化功底相当了得,从哲学、史学、文学等多方面,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举例生动,信手拈来却十分精到。读《人生十论(新校本)》后能让你厘清许多对于人生问题的困惑和对中国文化的误解。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人生三论 本书特色 《人生三论》:命运·死亡·人生奋斗人生的生命旅途,随时伴随着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既需要我们去观察去体验,去思考,去追求,去奋斗,更需要智...
汉代内学-纬书思想通论 本书特色 任蜜林编著的《汉代内学--纬书思想通论》在全面系统地收集纬书的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问题为线索,从哲学内涵以及理论特色...
壮族社会民间信仰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宗教社会学、民族志、田野调查、信仰生态学和比较宗教学等研究方法,就壮族巫觋信仰,麽教信仰,师公、道公...
Z哲学辞典 本书特色 灵魂/友谊/爱情/自尊心/天使/洗礼/美/兽类/善/亵渎/物体/命运/上帝诸神/地狱/人间道德的虚伪性/疯狂/欺骗/战争/偶像崇拜/洪水/...
墨学十论 内容简介 故谓思想文化实乃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所在,只要有思想文化的活跃滋长,民族精神可以起衰继绝,民族血脉可以雄劲康健。而文化的发达,首在继承。唯有继...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下卷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套装全2册)》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下卷 内容简介 本书所说的马克思...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本书特色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含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全书以汪洋恣肆的诗体写成,熔酒神的狂醉与日神的清醒于...
宗教与伦理 本书特色 “宗教与伦理”是宗教学也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不仅因为它们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历来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因为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二者的相互渗...
Withmorethan5,000entriestotalingoveramillionwords,thisisthemostcomprehensiveanda...
韩非子还原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韩非子还原,下编为韩非子还原研究资料长编。作者对《韩非子》的文本做了全息的考证与阐释,尝试对韩非子及其书的一些未解...
仰望老子:2:《德经》解读 本书特色 《仰望老子》是千百种解老注老的书中*浅显易懂便于阅读的书,从庄子到现今,解读《道德经》的书有三千多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老子百姓读本 内容简介 1.本书所用的《老子》原文为常见常用的王弼本。2.每一章解读,分为“原文”、“译文”、“品读”、“异文”四部分。译文部分,尽量作切合原文...
禅史钩沉(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史论述) 内容简介 当西方佛学研究进入所谓"拥抱异类"和倾听多音化的时代,【1 】汉语语境的佛学论述似乎仍然满足于在比较狭隘的历史和...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内容简介 本书是海德格尔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通过对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表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本书初版于1944年,而后多次再版,到1971年第四...
真理是一颗日光下的珍珠 本书特色 《真理是一颗日光下的珍珠》是一本谈论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教育、伦理的随笔集。 培根作为英国随笔文学的鼻祖,其随...
寻求中国现代性之路 本书特色 《寻求中国现代性之路》一书收录了李泽厚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伦理学、美学、哲学等方面的文章十九篇。各篇时间跨度虽大,但思想前后相承,内...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本书特色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一部被全世界学者一致公认的社会学经典名著。书中内容反映了作者马克斯?韦伯思想的总趋势,主要论证了西...
人文寻求录(当代中美著名学者思想辨析) 本书特色 并不是每位历史学家都能交上好运让自己的著作得到具有洞察力和彻底性的分析,而且,不止于此,还能看到这些著作被精当...
四柱预测详解 本书特色 本书以明代刘柏温《滴天髓》为主要参考书籍,以作者王长鸿本人的祖父、父亲传授下来的近百年的实际测算经验与自己三十多年来研究、测算成果而编写...
钱穆先生于1969年撰成百万言巨著《朱子新学案》,“因念牵涉太广,篇幅过巨,于70年代初夏特撰《提纲》一篇,撮述书中要旨,并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