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必要成为孩子完美的榜样,知道这一点很重要。人有时难免会发脾气。如果我们能够承认并检讨我们的错误,而且为我们的所作所为道歉 ,我们的孩子就能从中学到极为重要的一点:妈妈和爸爸也还在继续学习处 理自己感情的更好方法。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告诉他们愤怒不是需要抵抗的敌人,而是需要灵活掌握的能量。怎样处理这一能量,怎样疏导它,都关系到我们自己和全家人的身心健康。总之,我们每天的一 举一动造就了我们的家庭模式,而我们的孩子会继承这种模式并传给他们的下一代。
《好父母才是好老师》从情商的角度切入,以诗歌《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的每一句诗(共计19句,句式均为“如果孩子生活在……中,他们将学会……”)为引,列举实例传达出一个简单的信息:孩子总是从父母那里受到熏陶。所举的例子都是日常生活小事,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容易借鉴。 孩子总是注意着父母,不只是父母的语言,还有父母的行为。孩子是一面镜子,给他什么样的环境,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故而提醒为人父母者抽出时间来整理家庭生活,在养育孩子时相信自己的感情和直觉,一定要懂得欣赏并培养孩子的内在特质和自我表达能力。多倾听,多观察,不应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帮助孩子得出自己的结论。 作者希望每一句表达了理所当然的含义的诗句,能够成为架在每一对父母潜在的智慧与生活常识之间的桥梁。
我**次读到《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是在20世纪70年 代初,那时我正在写一本关于如何在课堂上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 书。我马上就爱上了这首诗,并复印给我当时执教的那所学校里 的所有老师。我直观地感受到每一句都包含着一条真理,我无法 不为它短短的词句中所蕴含的无数的智慧而惊叹。 那时我不曾见过这首诗的作者,但是若干年后,在一个心理 学研讨会上我真的见到了多萝西和她的丈夫克劳德。他们盛情邀 请我去他们的房间,而他们对我的接纳、体贴、鼓励、友好正如多 萝西在诗中所写的那样。那个夜晚我终生难忘。他们一定难以想 象他们的爱与关怀给了当时的我多么大的影响。我那时还是一个 年轻编辑,正在苦心学习爱自己,并教自己的学生爱自己、接受 自己。 《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成为我和学生们交流的行动指南, 后来还被用来指导我如何与三个儿子相处。我一直遵循这些原则 生活并教育孩子。 我做了三十年的教育工作者和育儿研究小组的组长,我相信 大多数的父母真心希望给予孩子爱、友好、体贴、认同、诚实和公 正。问题在于,大多数的父母上过的课程中,从来没有一节是专 门教授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和技巧的,或是讲解如何实践体贴、 关怀、诚恳和公正的育儿规则的。 没有任何一对父母一早醒来会对自己的配偶说:“我想好了 四个绝好的办法去摧毁小比利的自信。我们可以批评他、嘲笑他、 羞辱他,还可以欺骗他。”没有人愿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尽管父母 们有时会那样做,但他们不是故意的。往往是由于毫无觉察,不 懂害怕,父母们才把他们偏执的信条和感情方面的困惑传递给了 他们的孩子。 这种消极、有害的亲子沟通方式或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占据 了主流地位,父母们需要拿出勇气和决心才能打破它,我们需要 有意识地在生活中树立我们的目标,即培养健康、快乐并且适应 社会的孩子。 在《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这首经典诗作中,多萝 西’劳。诺尔蒂结合一些典型事例一句句教授给我们怎样把这些 原则运用到生活之中。她以简洁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对 孩子少些挑剔多些忍耐,少些批判多些包容,少些羞辱多些鼓励, 少些敌意多些友善。 阅读这本书还会令你有额外的收获:不仅可以学习怎样成为 更合格的父母,还可以学到怎样成为一个更好的伴侣、教师和经 理。因为这首诗介绍给我们的原则和方法是全世界通用的,它们 会引导我们营造出彼此尊重、相互激励、充满友爱的人际关系。 我深信,如果每个人都能在他所有的人际关系中运用这些原则, 这个地球上就会少些暴力,少些战争,职场里也会少些罢工,使生 产力得以提高,教室里也会少些捣乱,让我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 学习上,监狱、福利院、戒毒中心里的人也会减少。其实,我们今 天所面临的那些棘手的难题大多源于家庭,做一名合格的父母, 就是为解决那些难题做贡献. 无论你现在是一名多么出色的父母,这本书都将带你游历一 个充满魔法的世界。它将教会你如何培养出一个自信进取、耐心 慷慨、心怀感激、富有爱心、目标明确、诚实公正、礼貌友善的孩 子,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令人骄傲呢!试想,如果全世界的孩子 都具备这些美德,当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世界将会是什么样? 如果华盛顿的政治家都具备这些美德并以身作则,华:盛顿将会是 什么样?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我知道多萝西也会。我坚信这一 美好愿望就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原动力,推动我们再接再厉。 为人父母是一项非常光荣的工作,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能量, 请相信你正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不仅为了你的孩子,也为 所有的人。这本书肯定能帮助你成为你一直想成为的理想中的父 母,教会你把孩子培养成总能令你引以为荣的孩子,并指引我们 把这个世界改造成我们理想中的美好家园。
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会吸收我们所有的言行举止。他们每时 每刻都会从我们身上学到些什么,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自 己在教他们。所以如果我们陷于一个批判的模式中,抱怨孩子、 他人、周围的一切,那正是给孩子示范如何指责别人,甚至是教孩 子如何自责。我们的批评传递给他们的是世界的丑恶,而非世界 的美好。 批评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可以是词语、声调、动作,也可以只 是一瞥。投去指责的目光或在话中加人否定的词语,对我们来说 都不是难事。小孩子对大人的说话方式非常敏感,会牢记在心。 父母可以说“该走了”,没有其他意思。而另一个赶时间又没耐心 的家长虽然说同样一句话,却蕴含着责备:“都怪你耽误了这么 长时间。”孩子能听出前后这两种语气的不同,第二个孩子会感到 内疚。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毛病,也多少会批评某些 人或事。在我们批评这些人或事的时候,孩子可能就在旁 边。尽管这种批评与终日鸡蛋里挑骨头似的挑剔的生活态度 是不同的,但批评过多,不管针对任何人,日积月累,*终只 能形成一种消极、苛刻的家庭氛围。作为父母,我们既可以选 择挑剔、苛刻的家庭氛围,也可以营造支持、鼓励孩子的家庭 氛围。 六岁的艾比站在厨房的餐桌边,把她采来的野花插进一个装 满水的塑料罐子里。突然,罐子翻了,水、叶子和花弄得到处都 是。艾比自己也弄湿了,站在一片狼藉中哇哇大哭。她妈妈马上 跑过来,生气地说:“天啊!你怎么那么笨哪?”我们都说过这样 的话。不经思考的**反应。我们自己都感到惊讶,这样的话怎 么会脱口而出?也许因为我们累了,也许我们正在为毫不相干的 其他事担忧,可是我们已经来不及更改刚才的语气,来不及阻止 自己夸张的斥责给孩子带来打击,令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如 果艾比的妈妈能抑制住自己的怒气,平静下来,为刚才的大喊大 叫道歉,那么收拾残局将会比较顺利。艾比也会为自己闯的祸感 到抱歉,但不会为自己感到难过。如果艾比的妈妈还继续批评艾 比,那艾比会真的觉得自己是个没有能力的笨人: 我理解要压抑心中的愤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我们 明白心平气和会对孩子更好。我们大多数人都应该努力了解和控 制自己的感情冲动,这样才有可能做出不同于上述的其他反应。 比如问“罐子怎么翻的”,就把重点放在了事件上,而不是针对孩 子。这样处理不但避免了孩子产生挫折感,而且为孩子的进一步 学习创造了空间。通过鼓励孩子描述事情的经过,你也可以了解 到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甚至发现将来解决这类麻烦的更好办法。 只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去计划并在开始时立好规矩,就能避免 一些麻烦。孩子多半想要取悦父母,我们可以事先明确地告诉孩 子我们的目的,那么孩子做起来就会比较容易。给孩子提出的建 议应该明确并符合孩子的年龄,这样孩子才能从中获得有益信息, 更好地完成要做的事情。 一个雨天,四岁的本跟妈妈说,他想和小朋友一起用橡皮泥 捏小动物。他的妈妈正在埋头处理一堆账单,若换了别人,大概 只是轻轻地答应一声,就让孩子们自己玩去了。而她却立即站起 身来,找出一幅她专门为这种游戏预备的旧浴帘铺在地上,然后 向孩子们解释说:“坐在浴帘中间,我们可以把它抻平,这样就有 足够的地方建你们的大农场了。” 孩子们把橡皮泥堆到塑料帘子上,本问妈妈:“我们用菜刀切 一下行吗?” “菜刀可不行。菜刀可不是玩的。用切曲奇的小刀怎么样?” 她回答道。 “好吧。木头勺子能用吗?”本又问。 “当然可以了。”妈妈说着又找出一堆炊具,“记住,玩完了你 们得帮我把这里收拾干净啊。” 尽管本的妈妈一开始被孩子们打断,但是如果没有那几分钟 的准备,*后地毯肯定弄得到处都是橡皮泥,她还得一边压制住 心中的怒火不去训斥他们,一边吭哧吭哧地擦地毯。妈妈的参与 同时给了本与妈妈商量的机会,选择可以玩的厨具。虽然这个选 择的过程需要时间,但是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来训练如 何做决定。如果每天都能积极地参与决定,必将帮助孩子建立积 极的自我意识。
……
多萝西•劳•诺尔蒂(Dorothy Law Nolte, Ph.D.,1924-2005),国际著名诗人、儿童教育专家、儿童教育机构创办者、家庭关系咨询师,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多萝西博士开设家庭关系与家庭教育课程并发表相关演讲达40年以上。1954年,她创作了儿童教育诗《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给父母们带来教育孩子的灵感和启示,也启发了教师们形成基本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成为经典的教育诗作,享誉全球。
雷切尔•哈里斯(Rachel Harris, Ph.D.),美国心理学家、从业多年的家庭关系咨询师,也是一位成功的儿童教育专家。她和多萝西•劳•诺特一起从事儿童教育工作长达30余年。
别和叛逆期的孩子较劲-亲子无障碍沟通50招 本书特色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太慢?还是盲目的父母让孩子深陷?本书从数十万青少年家长来信中精心挑选*具代表性的问题,从...
我的第一本礼仪书 本书特色 《我的**本礼仪书》的写作目的旨在帮助家长更加轻松地教育孩子学习礼仪。本书力图为家长提供更多的建议,使培养孩子这个艰巨的任务变得切实...
孩子学钢琴 父母先上课-旅美钢琴家茅为蕙与琴童父母的一席谈-(铂金版)-超值附赠茅为蕙演奏CD 本书特色 中国数万万孩子在学习钢琴,而学钢琴对中国孩子意味着什么...
图解妇幼保健系列:用柔和的按摩爱您的孩子--60种婴儿按摩法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以下内容: 温柔抚摸您的宝宝 请用按摩爱抚您的宝宝。本书让您迅速了解有关婴儿按摩...
野孩子:如何与你患有多动症的孩子相处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儿童成长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书。多动症是如今人们经常探讨,却又了解甚少的儿童疾病之一。本书提...
《10后孩子的养育法则》内容简介:你是否发现,自己看不懂10后?他们貌似不同于任何一代人:见识广、有主见、懂世故、正义感爆棚;
和孩子划清界限-成功训育儿童自律的法宝 本书特色 《和孩子划清界限:成功训育儿童自律的法宝》一书通过讲述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加上细致深入的推理和分析,探讨父母潜...
哈佛并不遥远续集-子女上名校父母谈经验 本书特色《哈佛并不遥远:子女上名校父母谈经验》是《哈佛并不遥远:哈佛女孩张宏杰之父细说教子经》的续集。本集讲述中国女孩张...
孕产婴Baby保健护理百科 本书特色 陈宝英孕产育儿研究中心编著的《孕产婴保健护理百科》分为“孕前”、“孕期”、“产褥期”和“育儿(新工生儿到宝宝1岁)...
写给准爸爸的怀孕书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专为准爸爸精心准备的怀孕全面指导书,本书分别从孕前、孕期、分娩三个阶段详细介绍了准爸爸应该了解和需要做的工作。孕前:介绍如...
儿童游戏力 本书特色 《儿童游戏力》以儿童心理学为基础,通过长期对儿童行为的研究分析,针对3~6岁儿童精心设计了培养表达力、想象力、思维力、专注力和社交力的40...
幼儿启蒙古诗精选100首-逗号经典(黑白版) 本书特色 幼儿启蒙古诗精选100首:适用3~6岁,所选古诗大多篇幅短小,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较适合低年龄的...
塔木德胎教童话 本书特色 《塔木德胎教童话(智慧妈妈的选择)》是送给即将出生宝宝的**份礼物。☆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倡导读物。☆ 韩国胎教畅销书,3年重印12次。...
《年糕妈妈辅食日志》内容简介:《年糕妈妈辅食日志:每天一道宝宝餐,营养美味又简单》是一本新手爸妈必备的辅食添加指南,由浙江
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儿童学琴,老师教只是一个方面,大多数时间都是家长在督促,因此儿童能否学好琴,家长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让家长从一开始就了解...
爸爸去哪儿 本书特色 15万感人文字,150张**手彩照,全彩四色印刷,深入挖掘五位父亲的教育理念,完整再现五位小孩*纯洁可爱的瞬间。大量幕后采访,用优美的文笔...
P.E.T父母效能训练实践篇 本书特色 p.e.t.父母效能训练的奇妙与卓越之处, 在于戈登博士用一个行为窗口, 打破了人们固有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引领父母...
正面管教男孩的沟通细节 本书特色 正面管教、做高段位父母,值得每一位父母学习的男孩管教手册。全面解答正面管教男孩的困惑。关注男孩内心问题及性格养成。提供日常养育...
《中俄东部区域合作新空间》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于中俄两国区域合作的现实情况,参考最新的统计数据和第一手的调研资料,研究了俄罗
别让孩子伤在小学-家长如何与小学老师打交道-升级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小学金牌老师饶雪莉写给家长,如何与老师打交道的沟通秘籍。小学是个小社会,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