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军从1997年开始采访曾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兵,并以口述实录的形式将这些采访整理成文。本书所集,为方军自2003起采访到的曾服役于原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的幸存老兵,共17人。侥幸活至今天,他们已成为活着的历史巨著。方军将他们当作活着的历史,一篇篇记述下来,其中既有老兵们口述的战争经历:如何在缺少兵器的情况下用大刀杀敌,在卢沟桥事变中,作为*前沿的部队,如何应对敌人的挑衅,以及如何在后方照顾伤兵,等等;也有方军从采访者的角度,对他们现在生活的实录。对于这些耄耋老人曾经遭遇的种种悲欢离合,甚至不公待遇,方军有自己的看法:抗日英雄不应被忘记,无论他是国军还是八路军。
抗日烽火初起,宋哲元已为二十九军立下军训: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七十五年过去了,有未战死的幸存老兵,他们重回卢沟桥,做*后一次集结。之所以说他们是幸存老兵,一方面,是因为从抗日战起到今天,已近八十年,当年英勇的壮士如今已近百岁,长寿百岁的普通人尚且不多,更何况历经战乱的他们?另一方面是因为战争的残酷。而二十九军恰处于抗日战起的*前线,从1933年的喜峰口抗战到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他们英勇且顽强,抱有必死之信念。方军采访那些老兵,听他们讲战争,讲人生,讲得失,讲命运。从一个有悲悯心的愤青,一直听到现在,他成了那个愿意将悲悯和愤怒平静叙述的讲故事的人。听故事的人,也许悲悯,也许愤怒。但这就是历史,不容忘记。
吾兄方军以《我认识的鬼子兵》夺走“历史专家”的冷灶,又以《最后一次集结》来抢“职业记者”的热饭。如果上个世纪是小说的文本世纪,那么未来百年则是直播的3d纪元。方军新作《最后一次集结》为读者竖起一面历史的巨镜,颠覆自娱自乐的痴人说梦、坐井观天。如果非吹毛求疵,往死里批判,唯一缺陷是——缺少老鸭的“语像”摄影。——唐师曾老萨15年前读方兄大作《我认识的鬼子兵》时已心潮澎湃,如今再读《最后一次集结》,万千感慨,化作一句话:耻辱和英雄,都不应被忘记。感念方兄多年辛苦采访,还望读者与老萨一样,读懂在老兵的尊严与渴望之外的历史回音。——萨苏
方军,1954年生于北京。1984年,方军为《读卖新闻》北京分社服务,是日本记者的助手;1991年,在日本留学期间,方军偶然结识了一些曾参加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与他们聊天带给方军的震惊感不是用他所能了解到的历史来解释的,于是,他把所有的聊天整理成采访手记,并于1997年回国后出版,书名就叫:《我认识的鬼子兵》。这本书因对老鬼子们独特的战争反思和沉重的负罪感的口述实录而震惊了国人,轰动一时。回国后,方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工作,在这个便利的工作环境中,他又以各种方式结识了更多的中国老兵。中国老兵给他带来的采访感受与日本兵完全不同。那种感动和无奈流露在字里行间,令读者不禁与他一起唏嘘不已。感谢网络,他将这些文字放在他的私人博客里,让更多的中国人看到,那些无论曾是国军还是八路军或飞虎队员的老兵,曾经怎样为国家而战,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
霹雳-中国第一机械化师 本书特色 这是建国初期一支由步兵师一步跨入机械化的中国机械化劲旅。 这是一段风云变幻跌宕起伏但却启人心智激人奋发的...
跟毛泽东学领导-[珍藏版] 本书特色 在带领团队打拼冲刺争取市场份额时,您是否会疑惑所采取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在组织管理整个团队工作时,您是否感到难以把握好权利...
古巴模式的理论探索-卡斯特罗的社会主义观 本书特色 《古巴模式的理论探索(卡斯特罗的社会主义观)》编著者张金霞。《"古巴模式"的理论探索:卡斯特罗的社会主义观》...
直面中国高官 内容简介 中国高官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往往是百姓寻常生活里*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的成长经历、他们的从政作风、他们的个人魅力,以及他们的情感世界……总...
中国环境安全评论-(第一卷) 本书特色 环境安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环境安全评论》围绕这一观点分五部分进行讨论,分别为:导论(环境安全是基础)...
直译中苏高层会晤 本书特色 1.稀缺作者资源,前苏联亲历者口述中苏关系内幕。2.独家揭秘,精彩看点,建国历史诸多悬而未解之谜,均属国内首次披露:新中国成立之初江...
秘闻秘档-以色列特工全传(图文本) 本书特色 《以色列特工全传(图文本)》内容简介:自从1948年建国后。以色列就时时刻刻面临周围阿拉伯国家的威胁。但以色列以弹...
对比珊瑚海、中途岛、东所罗门和马里亚纳这四次海战,南太平洋海战同样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南太平洋海战记(美日圣克鲁斯群岛航母
《与书法相伴的生活》内容简介:由书画家林曦创办的暄桐教室采访了来自不同职业、年纪、际遇的书法学习者,倾听他们由书法而生的真
习近平用典(第2辑)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2014年9月以后在重要讲话(文章)中引用的148则典故,分为敬民、笃行、廉政等11篇,按主题对典故的现实意义进行解读...
《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是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约翰·托兰的代表作之一,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纪实作品。在
知识、自由与秩序:哈耶克思想论集 本书特色 《哈耶克思想论集:知识自由与秩序》为德国著名学者格尔哈德帕普克主编的一部关于哈耶克思想的论文集。知识、自由与秩序:哈...
一代航天人:纪实文学 本书特色 “两弹一星”的背后故事,带你去追寻他们的成长足迹,感悟他们的成长启示,走进他们的科学世界,学习他们热爱祖国、不懈追求、勇于探索的...
斯诺登档案-世界头号通缉犯的内幕故事-修订版 本书特色 一切皆始于一封电邮,没有名字,没有职务,没有细节。就这样,《卫报》开始了与这位神秘线人的联系。2013年...
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增订版 本书特色 《中苏关系史纲》是几位中苏关系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的又一力作。他们在掌握大量丰富的中国...
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研究-舆论监督与社会进步 本书特色 “黑幕揭发运动”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问题成堆的历史环境下,由一批新闻记者和文学家等知识分子发动的...
《生存,并不是苟活:鲁迅传》内容简介:许寿裳于日本留学期间与鲁迅相识,并结为终身挚友。鲁迅去世后,他多次撰写回忆文章,内容
《别让细节和口才误了你》内容简介:《别让细节和口才误了你》就是从细节和口才入手,让你认识到工作和生活中要关注的细节问题,然
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 本书特色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其实质就是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念体系在中国社会的指导地位。当前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出现...
德国与中华民国 本书特色 《德国与中华民国》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德关系史的名著。作者柯伟林充分利用美国、德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历史档案,论述了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