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真实、清晰,关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描写滇西大战全过程。
滇缅大会战从1942年2月至1945年1月,跨时近三年,先后有30万中国军队参战,它由两阶段三部分组成:**阶段是1942年中国远征军一路**次入缅,10万大军以它瘦弱的身躯毅然扛起世界反法西斯大旗,踏上出征缅甸的征程,可惜战事失利,中国抗战生命线滇缅路被掐断,日军侵入滇西,中华民族抗日斗争进入*困难时期;第二阶段是1944年春至1945年初的缅北滇西大反攻,由中国驻印军向缅北发起反攻与中国远征军向滇西发起反攻两部分组成,这一仗,中国军队东西协同,积极配合美军太平洋战场,解救了英军英帕尔之困,一举打通中印公路,收复滇西失地。中国抗日战争从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择重滇西反攻部分,把这场围绕中华民族抗日生命线--滇缅路的争夺战淋漓尽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编著者熊楚蓉。真实的历史作品。采用纪实文学的写法,通俗易懂、文笔优美,适合大众阅读。全景式地展示了滇西大反攻这一历史事件,为研究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著作。
龙云在南京与蒋介石的对话不幸言中,局势进一步恶化,淞沪会战失败,南京失陷,兰封失守,平汉、陇海两条动脉铁路线完全洞开,蒋介石扒开花园口,决堤的黄河如十万大军,但滔滔洪水没有挡住侵略者的步伐,战火燎原,洪水泛滥,44县变为泽国,89万人成水鬼,近500万人倾家荡产,尸横遍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日军大举南进,国民党100万大军激战武汉,长江两岸硝烟滚滚,湘鄂豫皖战火连天,蒋介石再次把日本拖入中国深渊,日本几乎把全国的兵力都投到这个巨大的战场,26个半师团、40万兵力参战,日本国内只剩下1个近卫师团了。这一场大血拼,日军死伤20万,速决中国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这场血拼中,中国军队几十万将士倒下,武汉失陷。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浴血中中国政府实现了悲壮的“空间换时间”,江浙的工厂、学校、机关及不愿在沦陷区的人们得以仓皇后撤。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偌大的中国已失去半壁河山。偏处西南一隅,重庆政府已丧失了91%的关税,97%的机器制造业与95%的面粉工业,中国抗战进入艰苦的储备力量等待反攻阶段。不过蒋介石还是把劲提得十足:“我们本部18个省份,哪怕丢了15省,只要川黔滇3省能够巩固无恙,一定可以战胜任何的强敌,恢复一切的失地”。蒋介石的这份自信,实际上更多的建立在国际援助上。
但是,国际援助需要的通道何在?
就在武汉失陷的前几天,10月21日广州失陷,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相继沦陷。
中国*重要的海上补给线被切断,蒋介石期望的香港与越南海防港也都靠不住了,蒋介石自然盯紧了龙云。
万幸的是,按“先求通,后求好”的要求,滇缅路总算抢出来了。在东南沿海口岸丢失殆尽时,滇缅路通车了。
这条路修得太及时了。这是中国人民用*低的造价,*快的速度,*原始的手段,在*艰苦的条件下建成的公路。
宋子文作为蒋介石的私人特使,正在美国八方游说争取外援,这条路给宋子文增添了底气,有了路,物资才可能运进来。向中国输送援华物资的条件成熟了。
美国总统对中国开始刮目相看,他力主《租借物资条例》不仅适应欧洲国家,同样适应于中国。
当年底,美国与中国政府签订《桐油贷款》,通过出售中国内地的桐油及其他矿产资源,蒋介石终于得到他希望的美援。
1938年11月下旬,疲敝的“斯坦霍尔”轮终于抵近仰光港。接船的中国官员伸长了脖子,太阳缓缓从海平面跳出,轮船在柔和的霞光中开始显身,听到它粗壮的鸣笛了,仰光港上守候了一夜的人们发出由衷的欢呼。
这艘满载援华抗日物资的英国轮船,11月初就从苏联黑海港口奥得萨出发,在海上颠簸了20多天,一路惊涛骇浪,终于来到西南太平洋的北海湾。哪知风云变换,法国政府突然下令禁止军用物资过境,“斯坦霍尔”是无法在越南海防港靠岸了。要知道,越南早已在中法战争后沦为法属殖民地,在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当局的阻扰下,这只货船只得改驶缅甸仰光港。
滇缅路已经通车,这批抗日物资很快经仰光--曼德勒--腊戌铁路,转滇缅公路运抵国内。
这是**批经过滇缅路运入中国的外国援华物资。以后滇缅路日渐繁忙起来。
其实,滇缅路还没有完工。这路的边沟、边坡还没有完成,好多路段只有半幅通车,那过大的坡度,夹角太小的急转弯,陈旧的代用桥涵,坑坑洼洼的路面,给人草率通车的概念。
在这条路上跑车,司机们戏称为“走钢丝”。一遇雨季,路上塌方,这“钢丝”就更难走了。不过,参加到走钢丝的车辆越来越多。国民党交通部西南运输处下设十几个运输大队4000多辆汽车,国民党军队27个汽车兵团中14个兵团的运输力量都调到滇缅公路来抢运物资,为了支援抗日,3000多华侨司机组成南洋机工队,自带车辆加入了西南运输处。除了西南运输处的车辆,许多私车也参加了进来。进入了这“走钢丝”的队伍。
滇缅路上车轮滚滚,尘土飞扬,一车车的军火、汽油、汽车、机械及医疗用品通过滇缅路运到国内。一车车的桐油、猪鬃、锡、钨砂又通过这条路运到仰光。
畹町,这个原来只有一片芭茅、三四间草房的小村子在车轮的滚动下突然长大,一排排新房,八方人汇,这个“太阳当顶”的边境地一下冒出了一座小镇。一批批援华物资通过这里运到内地,*忙时,这畹町桥口岸平均每分钟就有1辆车出入。
据统计,仅1939年2月至12月,每月运输量就达2544吨,而1940年每月达到5116吨,以后运量激增,1939年-1941年3年时间,经腊戌运到昆明的各种物资369161吨,平均月运货10254吨,*高月运量达18000吨。这个运输量竟相当于一条铁路线!
就是这条仓促诞生的公路,以它稚嫩的身躯支撑着中国抗战,成为中国唯一的战时物资运输线。
这条抗战物资运输线对于浴血奋战中的中国讲就是一条输血管!
日本且能放过这条路!罪恶的魔爪向滇缅路扑来。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血幕已经拉开,欧洲正在流血,德军的闪电攻击象疯狂的旋风迅速席卷西欧,法国战败投降。日本乘机加紧亚太地区攻势,6月,日军进占法国在东南亚的法属印地支那,中越边界被封锁,中越铁路被切断。
日军再向英国施压,军舰开到了香港边界,武力威胁下,英国政府被迫同意从当年7月18日起,暂停由缅甸向中国运送抗日物资三个月,滇缅路被封死了。
日本打出两手,一手以外交施压封锁滇缅路,另一手是惯用的伎俩,狂轰烂炸破坏公路。
滇缅路通车没有两个月,日本就制定出《昭和十三年秋季以后对华处理办法》,明确把切断中国对外联络线,切断中国输入武器的路线作为日军的重要作战任务。
为此,日海军司令部参谋长大川内传七少将出任指挥官的“滇缅路封锁委员会”成立了,轰炸滇缅路成为这个部队的专职任务。
1940年10月,1000日军从海防港登陆,占领了越南河内机场。大川站在河内机场高高的指挥塔上,他的脚下整齐排列着100多架战机,在南国火热的阳光照射下,机身上那块膏药图象涂抹着鲜血,格外刺眼。这个趾高气扬的侵略者不无得意,他一挥手,几十架战机呼啸升空,卷起一阵旋风,很快,银色的机队拖着烟雾钻进云层,湛蓝的天空只留下一片凌乱的白烟。这是他派出的又一批轰炸机,目标直指滇缅路上重要桥梁惠通桥、功果桥。
依靠这个空军基地,日军已经掌控了滇缅路的制空权。
1940年10月,滇缅路已被英国封锁了三个月,好多物资被积压。在美国的干预下,英国终于开放滇缅路了。各式汽车排着长队,一辆接着一辆,沿着蜿蜒的公路慢慢爬行。有的车况差,爬山很吃力,眼看着它哮喘着一点一点往上撑,跟在后面的司机急躁地鸣着喇叭,扯着嗓子直叫,想超又超不过,路太窄了,只有吊着慢慢走。路上很是热闹。
正午时分,澜沧江上空的云还没有散开,雾气在山谷中飘悠,突然,震耳的轰鸣声穿过浓雾,日机来了!司机们停止了吵骂,大叫“熄火!熄火!”,有手脚快的,已跑到附近山地,跑得慢的只有躲到公路边。
日军从云雾中投下上百枚炸弹,功果桥附件的飞龙桥被炸飞了。
好险!感谢浓密的大雾,日机炸弹投偏了,功果桥安然无恙。车队又慢慢沿着蜿蜒的公路爬行。
第三天,日机又来了,这次27架日军直冲功果桥来,炸弹击起滔天白浪,江岸上汽车着火了,满车物资化为灰烬,更糟的是那装载弹药的车一遇火星就爆炸,引起了一串爆炸声。
这一次,功果桥的两根主索被炸断了,不过,桥还没有断。但功果桥附近的青龙桥坍塌了。
功果桥等三桥被炸,惊动了重庆,得知“输血管道交通未阻”,蒋介石提起的心才放下来。
惠通桥,这座落在“世界第二大峡谷”里的桥梁,并不比功果桥幸运,两岸的参天石崖没有吓退疯狂的日机,亡命徒拼着命向这狭长河谷钻来。还是这个血腥的10月,35架日机分四批轮番轰炸惠通桥,200多枚炸弹在这峡谷炸响,山崩石裂,江水如柱,火光混着烟雾水雾把整个河谷吞没。这次轰炸,惠通桥桥面中弹,支撑桥的9根主索、6根吊索被炸断。10名护路人员伤亡。
桥,不能断!人们生死度外,冒着危险抢修桥梁,以个人生命与这抗日生命线比,滇西人能够掂出它的分量。仅仅18个小时,公路又恢复通车了!
昌淦桥被炸,抢修桥梁已经赶不上时间,就在这卡脖子的咽喉地段,一个浮动渡船诞生了。144只空油桶组成的大浮船,载着运送物资的汽车,在50个壮汉的牵拉下,慢慢由江对岸移到江的这边。桥虽然不能通车,而车却过了江。
从1940年10月18日到1941年2月27日,大川内传七出动日机400多架次,日机沿着滇缅路飞行,罪恶的炸弹在勉强通行的车路上留下一个个深坑,造成边坡垮塌,桥梁损坏,路更难行了。*不幸的是车辆中弹,装运弹药和汽油的车,遇火就爆,在一片火光后,车烧成一个空架,而车上的人则早已变为木炭了。
由于日机轰炸,仅西南运输处每年损失的汽车就达700多辆,这个数还不算路上的其他私人车辆。
大川内传七得意地向上汇报了他的成绩,日本东京广播马上大肆渲传:“滇缅公路已断,三个月内无通车希望”。
大川内传七显然夸大了他的成绩,路是炸不断的,在沿线民工的奋力抢修下,滇缅路依然车轮滚滚。
这条中国抗日生命线,中国决不会放弃!
……
熊楚蓉,西南大学历史系毕业,1990年即与罗洪章等合作著有《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纪实》,此书为国内最早研究远征军的著作,在该领域有很大影响力。
路是这样走出来的-广东改革开放风雨录 本书特色 《路是这样走出来的》这本书集结了30年来广东所发生的一系列改革故事,展现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实事求是的威力,展...
志愿军:勇挫强敌的十大战役 本书特色 志愿军,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这是新中国历史上**次对外战争,我们的志愿军用步枪火炮,换来半个多世纪的安宁。面对美帝国主义...
现代空战兵器 本书特色 ★ 24开平装,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 含有多幅珍贵的图片资料,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图文并茂★ 思想性与科学性结合,普及世界军事知识,提高...
君主论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
鹰胆鸽魂-罗援将军论国防 本书特色 《鹰胆鸽魂:罗援将军论国防》由罗援少将近年来就国家安全、国际和平、两岸互信、军队建设等问题研究发表的文章和讲话的精粹结集而成...
清代衙门图说 本书特色 与以往朝代相比,清代衙门具有官署设置上的大衙门化、权力结构上的“寡头化”、体制运行上的法律化、衙门风气的卑劣化等四大特点。作者从细节入手...
战国策 本书特色 ★《战国策》全部浏览一遍,可益神智,且助文采也。——梁启超★秦汉的政论散文、汉代的辞赋,都受到((战国策))辞采华丽、铺排夸张的风格的影响;司...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1937平津抗战平津狼烟起影像全纪录 本书特色 土肥原贤二、梅津美治郎等日本人轮番登场,想要洞开中国华北门户。何应钦等中国官员不愿损伤...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概论 内容简介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概论》系统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哲学思想、经济...
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 本书特色 该书问世后即声名鹊起,被认为是美国公共行政学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该书是有关美国公共行政的学术史。作者独特的历史阅读视角。...
被治理者的政治-思索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 内容简介 大众政治经常被轻蔑地称为“街头骚乱”,但在查特杰看来,它却是今天的政治现代性在其中正在不断被打造出来的地方。...
唐宋变革期枢密院研究 内容简介 政治体制上的变革是唐宋之际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书以中晚唐、五代、十国、北宋前期作为一个唐宋变革期,在这样的时空之内观察枢密...
政治思潮丛书—法团主义 内容简介 以“国家与社会”的制度化关系为视角,以社会秩序的冲突及结构整合为主线,本书介绍了法团主义构想的基本内容、功能及针对模式,并讨论...
决战阿拉曼 本书特色 本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图文读本,再现了阿拉曼战役全过程。英军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是二战中非洲战场的转折点。这次战役使盟 军获得了对具有重大战略和...
《一种思想及其时代:以赛亚·伯林政治思想的发展》内容简介:本书详细描写了以赛亚·伯林的政治思想、哲学观点以及历史认知的起源
四个全面党员干部读本 本书特色 本书紧密结合中央文件精神和党员干部工作实际,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任务、工作...
直译中苏高层会晤 本书特色 1.稀缺作者资源,前苏联亲历者口述中苏关系内幕。2.独家揭秘,精彩看点,建国历史诸多悬而未解之谜,均属国内首次披露:新中国成立之初江...
中国NGO-非政府组织在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结合学术与实践,介绍了非政府组织的概念、特征和组织模式,归纳和分析了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
《闪电式扩张》内容简介:LinkedIn领英创始人、《联盟》作者里德·霍夫曼新作,解密从1到10亿超高速增长的秘密。腾讯、阿里巴巴、小
五角大楼的新地图: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新规则体系、异军突起、脱节意味着危险、核心国家与断层国家、新秩序原则、全球交易战略等。五角大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