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提供者-媒体艺术含义之条件

语境提供者-媒体艺术含义之条件

作者:[美]马格·乐芙乔依/克里斯蒂安·保罗/维多利亚·维斯娜 主编,任爱凡 译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年:2012-08-01

评分:4.7分

ISBN:9787515504490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书刊介绍

语境提供者-媒体艺术含义之条件 内容简介

《语境提供者》探索媒体艺术和文化,尤其是探索数字和艺术或科学的协作,挑战并改变创造过程的方式以及建构意义的方式。在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媒体世界中,信息空间的创造者、尤其是艺术家通常被称为内容提供者。然而,也必须将他们理解为语境创造者:通过产生多用户环境和非人实体如高度协作创造过程中的智能主体和数据挖掘引擎,他们使许多学科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建立了信息网络。数字技术已经改变了社会的文化和经济构造,艺术一如既往地反映这些改变。虽然网络、联结性、参与和过程是媒体艺术的内在方面,总的来说当代艺术已经开始融合并反映这些要素。

语境提供者-媒体艺术含义之条件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世界知名的16位新媒体艺术家、理论家共同撰写的14篇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本书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实践性,对中国想了解和从事新媒体艺术的工作者、学者和学生极具指导意义,对于引导大众了解新媒体艺术,亦有指导意义。

语境提供者-媒体艺术含义之条件语境提供者-媒体艺术含义之条件前言

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理解把当前技术作为媒介的艺术提供语境,并研究这种媒介中启发意义的条件的多种语境。用“语境提供者”这个词作为书名,就不可避免地引出“内容提供者”这个词及其内涵。本书不是要把内容和语境作为对立面看待,而是要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数字技术为理解内容和语境之间相互作用带来的意义改变。
“内容提供者”这个词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产业时代成了流行语,暗示着一般的“文化生产者”,尤其是艺术家的任务将会是用观点、主题和意义“填充”技术。这个术语和概念似乎暗示回到了前麦克卢汉时代,忽略以前所有关于媒介作为信息的讨论和形式与内容的互联性。人们需要考虑这种对以前批判话语的看似故意的忽视是否是由技术本身引起的。初期的技术可能看起来仅是一个商业工具,没有内在的美学品质。
仅仅几十年前,人们在环境中看待地球。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受冷战的驱使,我们登陆月球,**次从远处看到了我们居住的星球与宇宙的关系。这一事件通过电视进行了实时播放,全球观看的人数打破了历史纪录。年龄稍大能记事的人看到纹状黑白相间的图像惊呆了,聚精会神地听着断断续续的声音信号。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Fuller)把我们的星球称为“太空船地球”,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地球村”的想法激发了许多灵感。
1957年,大概登月10年前,在冷战*激烈时,为了回应苏联发射的人造卫星,美国成立了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建立领先的科学技术。1964年,*初的冷战智囊团兰德公司(RAND)的一个提议是把互联网构思为没有中央集权的通信网络,免除核攻击的危险。到1969年,超级计算机的四个节点(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研究所和犹他大学)形成*初的网络,为了纪念五角大楼的赞助者,命名为高级研究计划署网络(ARPANET)。高级研究计划署网络与阿波罗登月发生在同一年。远程和计算机文化的出现是由于军事利益,并保持与之直接相关联——迄今为止要比其他艺术形式的关联更大。
许多艺术家通过对视频Porta-Pack(集成技术包)、网络和卫星做的实验,立即对他们那个时代和早期的文化氛围做出回应。1977年,纽约的丽莎?贝尔(LizaBear)与威洛比?夏普(Willoughby Sharp)和旧金山的莎伦?格雷斯(Sharon Grace)与卡尔?莱夫勒(CarlLoeffler)组织了“发送/接受”项目,它利用通信技术卫星,在这两个城市之间进行长达15小时的双向交互传送。基特?加洛韦(KitGalloway)和雪莉?雷宾诺维兹(SherrieRabinowitz)连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教育电视中心[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市(Menlo-Park)],组织了世界上**个美国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上表演者之间的交互合成图像卫星舞蹈表演。表演包括**个卫星反馈舞蹈,一个三方位、现场合成表演,由长笛演奏家保罗?霍恩(PaulHorn)伴奏,演奏他的时间回声。这些艺术家有意识地努力创造语境,使他人感受到连接性的奇迹。当然,早些年代的艺术家——达达主义、未来主义,甚至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预料到所有这一切。确实,许多当代表述和交互作品可以追溯到概念派艺术家的作品(如本书作者经常指出的)。
21世纪初,艺术创造的环境又一次发生根本改变。20世纪90年代对数字艺术的发展来说是关键的10年,这期间形成了“数字革命”,可买得起的计算机电源和软件工具的数量空前,计算机几乎变得无处不在。万维网使连接性概念进入新水平。媒体艺术家开始进入学术界。在那里,许多人把生物技术并渐渐地把纳米技术作为探索的新空间,他们把实验室当作一个全新的创造性环境。
如果不把信息融入背景和过滤,它通常价值甚微。数字技术是创造支持这些任务和过程的参考框架的完美工具。利用这些技术处理数据和信息的方法——尤其是在通信网络如因特网内——再次要求两极如文本与语境、内容与语境之间重新协商。作为一个处在不断变化和重组中的多层信息系统,网络数字世界似乎完美地体现了不稳定语境的概念。
在网络环境中,链接能够使文本和图像与它们嵌入的语境网络相连接,使通常被物理空间分开的参考资料网络形象化。数字文化基于线下世界中普遍的结构缺失,充满了等级制度,而线上世界中这没有多大意义。线下事件、地方或物体处于一个关系场中,多数都看不到,被空间隔开了。超链接使转变具有即时性,抹除了我们在大量信息之间穿梭产生的直觉,这些信息存在于线下世界中,可能是页数和架子,或者甚至是城市和国家。这些要素的顺序不再是等级的可靠指示器。把中心从边缘或把文本从语境中分开的空间距离从属于链接的短暂性。
语境通常被理解为次要的或仅起补充作用。网络的超链接结构逐渐削弱了中心文本和补充语境之间的区别:没有等级结构,每一个语境是另一个中心文本,反之亦然。数字媒体使我们通常理解为语境的关系和联系变得易于理解且一体化;尽管它们促使形成了语境冗余这个概念,但是它们组成了一个变性的语境,丰富了语境。
与形式和内容、媒介、信息的互联性类似,语境和内容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一分为二。至少从概念上来看,内容为语境提供了一个相关主题区,每一语境都可以成为内容,依赖于研究它所处的主题镜头。
阅读语境
至少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文科学中的批判理论已经全面地分析了文本和语境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解构和后结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文本和语境之间关系的理解。后结构主义和雅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的解构主义挑战线性发展、等级关系和二分法(如存在与缺失)的概念,强调把无中心作为有趣的意义探索的出发点。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试图废除二元结构的等级或整体效果,颠倒二元对立;它尝试阻止会产生新的等级或整体化的合成词汇的出现。雅克?德里达辨析了以理性为中心、基于传达言语的语音——字母脚本的写作和文字,也即专注于产生语言的初级过程的文字学或后结构主义作品。这些理论为后现代主义作为文化、社会、政治现象的许多主要特点提供了基础,其中包括去中心化、自我反思性和元虚构性,它们在强调文本自身的形式和媒介即语言中得到了体现。在后现代主义中,世界成为一个建筑、一个技巧、一个独立符号系统网络。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Kristeva)的互文性概念,米哈伊尔?巴赫金(Mikhail Bakhtin)对多声性的强调,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对权力网络的设想,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与菲利克斯?加塔利(FelixGuattari)对“根状茎”(rhizomatic)和“游牧”(nomad)思想的看法,都证明了“网络文本性”(networkedtextuality)的概念。
后结构主义理论认为文本性本质上是开放的,阅读过程从来不是连续的。读者直到读完全文,才逐字、逐行、逐页地扩展。相反,他们在参考框架内阅读正文,在阅读中进行多处连接。这种对阅读过程的理解由以前的读者反应理论进行了概述。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Iser)主张文本对象“文字上是虚拟的,因为它不能还原为文本现实(作为人工制品)或读者的主观性,而且它从这种虚拟性中获得了动力”(伊瑟尔,1987:21)。在伊瑟尔的理论中,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个纯粹的精神事件——它仍然是内在的。印刷的线性文本的物理、稳定存在趋于否定读者试图建构的无形的心理文本。
当然,读者或观众对任何作品(不管是文本还是艺术品)的体验通常是与作品本身、作者、社会和自己的谈判,通常要依赖于语境。然而,语境本身很少是稳定的。德里达认为“话语交流涵盖的多义性的域由于语境的限制大量减少了”,并且他问道,“但是语境的先决条件是完全确定的吗?……语境有严格的科学概念吗?在一定的混淆背后,语境的概念有确定的哲学前提吗?”德里达得出结论,认为语境从来不是完全确定的,或者至少它的确定从来不是肯定的或饱和的。这种“不饱和性”的结果是语境的传统、稳定概念的理论不充分。(德里达,1982:310)
超文本和超媒体的理论家——其中包括乔治?兰道 (George Landow)、斯图尔特?摩斯洛坡(StuartMoulthrop)和大卫?博尔特(DavidBolter)——如我们所知,甚至在万维网到来之前已经为理解“超链接环境”设置了一个批判性框架。这些理论家认为超文本(以及任何超媒体环境)为后结构主义者如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和德里达[约翰逊-埃罗拉(Johnson-Eilola),1994:205]的理论作品“创造了一种几乎令人尴尬的文学体现”。它包括对文本同样范围的内在回应,但是通过添加技术化的约定抛弃了对象的物理稳定性[摩斯洛坡和卡普兰(Kaplan),1994:221]:由于链接的机制,改变的主要不是读者对文本的解释,而是文本自身。甚至后结构主义理论都不能明显地融合超链接环境中读者和作者或接受者和创造者的角色。巴特把读者转变为协同作者,这发生在读者的精神世界中,超文本使互文、网络文本对读者—作者显而易见(摩斯洛坡,1989:18-27)。网络环境强调的那些品质——符号、互文性、缺乏结局的运用——解构将之设定为文学和语言潜在的且大部分被忽视的过程。
因特网是一个语境网络,不同的语境通常近在咫尺,每个人都参与到创造语境和重置语境的连续过程中。创造意义的过程受到改变语境的意识的影响,网络、数字环境中意义的建构依赖语境作为活动目标的持续性重新谈判。
生产语境
很显然,艺术的生产者和接受者通常由他们的个人、文化和美学背景限定。但是,交互性或网络艺术品极大地改变了艺术家和观察者的角色,它要求理解作品的界面机制。为了理解交互性引起的所有改变,人们必须分辨交互性可以采用的一些基本形式。*终,对艺术品的任何体验都是“交互性的”,取决于接受者终端语境和意义成果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但是,当涉及传统艺术形式时,交互作用仍是精神的:绘画或雕塑的物质性在观看者眼前并未改变。
虽然已经探索了表演艺术、即兴表演和视频艺术中使用者或参与者的介入,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着远程和直接介入的复杂的可能性,这是网络数字媒介独有的,在数字技术之前或没有数字技术时不存在。这些可能性并不必然是由简单的“鼠标点击”的交互性引起的,这种交互性仅仅提供了一种精密的浏览形式,也不必然是由那种使用者的行为触发一种特定反应的交互性引起的。从我们以前从未在这种特定形式中体验过它们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些形式的“交互性”可能是新的,但是它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艺术品的体验。更根本的改变发生在虚拟的(艺术)对象中,它们是开放性的“信息叙述”,结构、逻辑和结局都在变动,对内容、语境和时间的控制不仅是精神事件,而且更进一步通过交互作用的可能性转向各自的接受者一方。随着艺术家或观众终端对视觉外观不同程度的控制,这些种类的作品可以有多种形式。在一些艺术品中,观看者在艺术家设置的参数内交互作用;在另一些作品中,他们自己设置参数,或者他们成为以时间为基准的现场表演的远程参与者。根据艺术品的开放性,自我和虚拟艺术对象之间的界限可能看似瓦解了,艺术品不必看作是“他物”,而是可以看作一个沉默的伙伴。体验交互性、网络艺术的过程,与体验传统艺术作品如绘画或雕塑相比,较少地“受到他人支配”。交互性作品的界面反映了根据我们做出的探索选择不断改变的语境。
如果艺术家(以及观众)是语境和内容的提供者,那么语境的改变将使媒体艺术品怎样改变呢?致力于数字技术的艺术家经常为语境的相互作用创造参数,或创造语境成为艺术品内容的环境。例如,欧莉亚?李亚林纳(OliaLialina)早期的网络艺术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去天堂》(Anna Karenina Goes toParadise)(http://www.teleportacia.org/anna/)设置了三幕,分别是“安娜寻找爱情”、“安娜寻找火车”、“安娜寻找天堂”。输入“爱情”、“火车”、“天堂”,搜索引擎给出的结果就提供了它的内容。搜索“爱情”,得出的结果包括主页“爱情和火箭”或“阿佛洛狄特的爱情宫殿”。李亚林纳的作品内容[已经受到《安娜?卡列尼娜》的情境制约]正经历语境的不断改变,语境*终是艺术品的重点和内容。
*后,信息的每一个生产者也是语境的提供者,当涉及网络环境中艺术的语境时,不能忽略商业机制——他们是工具的生产者或信息经纪人——也不能忽略为艺术提供语境的体系和门户站点。
然而,因特网作为潜在的开放系统和可再生资料的档案馆,邀请或允许任何信息的即时语境重置。一个公司或机构的虚拟房地产可以被轻易地克隆、重新植入新语境中,这是网络早期许多艺术家、网络激进分子或黑客行为主义者追求的策略。当德国卡塞尔第十届文献展(DocumentaX)实体展览结束后,决定“关闭”网站,一位叫瓦克?寇司克(Vukosi)的艺术家克隆了这个网站,直到今天仍可在网上看到它。格雷厄姆?哈伍德(Graham Harwood)的作品《不舒服的亲近》(UncomfortableProximity)是受泰特(Tate)美术馆委托为其网站设计的**件网络艺术品,它是改变的机构语境的极佳例子:通过复制网站的布局、标志和设计,哈伍德讲述了英国艺术体系的历史,艺术机构可能对此感觉不太舒服。
如果有人提出数字艺术如何影响语境、内容和意义产生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那么“数字艺术”这个词本身的含义需要阐明一下。虽然定义和范畴在分辨媒介的某些明显特征时很有帮助,但是它们为处理和理解艺术形式设置预先规定的限制可能非常危险,尤其是当这个媒介正处在不断演化中时,如数字艺术。不过,有一些基本的差别可以而且需要加以区分。
当提到数字或媒体艺术时,人们可以区别用数字技术作为工具而非媒介的艺术。有些艺术家把技术作为产生更加传统的艺术形式如雕塑或版画,或作为储存和传送的工具,如通过因特网分配数字版本的绘画或传送DVD上的视频。把数字技术用作媒介意味着它是以数字格式生产、储存和呈现的,使用的是媒介的内在可能性。但是,把数字技术作为媒介的艺术可以表现为一切形式,从交互性装置到具有网络部件的装置或纯粹的基于网络的艺术,等等。
网络数字艺术显示了数字媒介的显著特征,这些媒介没有一个是必需的,多数用于不同的组合中。它是交互性的,可以探究、装配或促成超越交互与精神体验的艺术品。它通常是动态的,对不断改变的数据流和即时数据传输做出回应。艺术这个词起初并不总是含有协作意义,而经常含有吸引人参与的意思,依靠多人投入。数字媒介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它可以定制,适合单一使用者的需要或介入。
如今“网络艺术”(Internetart)这个词包含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些艺术形式之间经常重叠。有“基于浏览器的”艺术,这些艺术是为浏览器窗口创造并存在于其中;有网真 (telepresence)和遥控机器人项目,为间隔较远的两地之间设立远程连接(如通过网络摄像头),或通过机械设备操纵遥远的地方;有表演和基于时间的项目,活动发生在某个特定时间范围内,世界范围的网站访问者可以在这期间体验;有超文本,对非线性叙述的可能性进行实验,由通过电子链接交织在一起的文本片段组成,允许用户选择多条路径;有网络激进分子或“黑客行为主义者”项目,利用网络和它瞬时分布的可能性和信息克隆作为介入的展现平台,支持特定的群体或探究共同和商业利益;还有软件艺术,有时是从头编码,分布在网络中或存在于本地计算机上,利用的是网络上的数据。

语境提供者-媒体艺术含义之条件 目录

**部分定义数字艺术的条件
·定义数字艺术的条件:社会功能、作者权和观众
·迷失于战斗:交互艺术中的代理与意义
·协作系统:重新定义公共艺术
·游戏、参与及艺术:混淆边界
第二部分语境网络
·语境网络:数据、身份和集体生产
·信息可视化美学
·新模式中运作的身份:语境与身体空间时间
·游戏引擎作为创造性框架
·描绘集体
第三部分科学语境中的媒体艺术家
·改变媒体语境:当科学实验室成为艺术工作室
·生物技术艺术与伦理美学范式
·湿件研究
·定义生命:艺术家挑战传统分类
·艺术与科学研究:主动式语境和论述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语境提供者-媒体艺术含义之条件 节选

**部分定义数字艺术的条件
定义数字艺术的条件:社会功能、作者权和观众
马格·乐芙乔依
上个世纪多种因素一致出现,为打破艺术作为对象的传统概念创造条件,迫使演化出具有新功能的动态形式。这些因素挑战了意义建构中的作者权以及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的新问题。
一旦机器眼可以捕捉到图像,就会形成多种观察和体验自然世界的方式,也会有多种方法把它们传播到远处的家或工作环境中。就时空问题来说,这些过程的非物质性开始影响我们关于把艺术作为对象的观点。到21世纪中期,计算机把声音、视觉或文本信息作为数据对象进行处理的能力,也为艺术创造了新的多学科方向的巨大潜力。数据可以无限制地操作并存储在数据库或档案室中,在多种环境和学科中提供无数种的用途,尤其是在远距离交流方面。这些技术改变允许在艺术品内互动交流并参与其中,从而改变作品潜在的形式和功能。由于这些技术标准的重要改变引起文化发展,在这样的环境内,一种新的意识已经开始演化,艺术作为个人观察的对象这种观点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艺术品不仅变得具有非物质性和交互性,而且可以同时被大量观众在不同的位置观看或体验。虽然驾驭创造过程仍是艺术家的基本任务,创造数字作品中完全作者权的消失,对于那些寻求创造允许不同程度的参与和代理的自生形式的艺术家来说,已经成为现实。
……

语境提供者-媒体艺术含义之条件 相关资料

几十年来,人们好像一直对所谓的新媒体艺术的技术基础争论不休。在这本给人启发的书中,编辑们已经通过理论家和实践家获得一个综合观点,给我们一个复杂的回答——它是语境,很愚蠢吧!
——Northern Lights. mn艺术机构和01SJ 双年展创建艺术总监Steve Dietz
当人们趋向思考时,媒体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利用媒体技术的艺术。这本由该领域的先锋写作的优秀书籍探索了它的真正意义,为我们和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理论洞察力。我们长期需要这样一本书。
——媒体艺术策展人、作家、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Masahiro Kasahara
《语境提供者》由新兴领域的一群专家写就的重要论文,它对先前尚未探索的领域清楚地表达出一种巨大影响的语言。它探索了媒体艺术定义之条件中的道德规范,其定义条件既是可接近的,也具有刺激性。
——艺术家、电影制作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名誉教授Lynn Herswhman Leeson

语境提供者-媒体艺术含义之条件 作者简介

马格?乐芙乔依: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视觉艺术荣誉退休教授,是《数字潮流:电子时代的艺术》的作者。
克里斯蒂安?保罗:美国纽约市新学院大学的媒体研究研究生课程的主任,是媒体研究领域的副教授。
维多利亚?维斯娜:媒体艺术家,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的教授,是艺术学院与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CNSI)艺术与科学中心的主任。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