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王冀出生于民国政要家庭,其父亲王树常系原东北军高级将领,与蒋介石、宋美龄、张学良、张群、顾维钧、陈立夫、韩复榘等国民党政要,以及毛泽东、周恩来、林彪、聂荣臻、杨尚昆等中共领导人往来密切。作者从小耳濡目染留下了关于这些名人的许多鲜为人知的记忆。
1949年作者来到美国求学,并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部主任。在此期间,作者频繁穿梭于中美两国和台湾、香港地区之间,不仅与台湾地区的国民党领导人交往密切,而且与美国政要、中共高层领导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作者是尼克松访华后**位具有官方背景返回大陆的华侨,亲身见证并参与了抗日战争、中美建交、中美学术文化交流、两岸会谈、1995年宋美龄国会演讲、江泽民、胡锦涛访美、连战访问大陆等重大历史事件,为中美关系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者与张学良将军和宋美玲女士交往密切,曾经积极为张学良秘密访问大陆穿针引线,并成功地策划了1995年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第二次演讲,轰动世界。作者对这两段交往的回忆为我们揭示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幕。
王冀:他是克林顿、希拉里、宋楚瑜的老师;他“在美国政府机构中地位甚高”,他是中美40年交往的亲历者,历史细节缔造了一个人物的传奇。
★中美建交之际,美国国务院为何偏派他秘访大陆?
★张学良终获自由,回归大陆之计为何夭折?
★50年后,宋美龄究竟如何重返美国国会山发表震惊世界的演讲?
★从反目到联合,2004年台湾“大选”“连宋配”怎样达成?
★2005年,国共领袖再次握手,连战怎样终登大陆?
当时家里有一位年轻人,名叫王志龙,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新闻系的学生,他的父亲曾是东北军团长,阵亡在战场。他本人留学美国,因为没有工作许可非法打工被查出,在1941年遣送回国到了香港。父亲在美国时见过他,他到了香港无处落脚,父亲就安排他住在自己家里,不收钱,唯一的条件是每周抽空帮我补习英文。父亲还帮助王志龙找到一个报馆的记者工作。他向我介绍很多美国的情形,我那时对美国的了解全都得益于他,到了周末还常带我去看外国电影,为我讲解电影背景。他在英文《虎报》做记者,后来父亲介绍他去昆明工作,之后回到美国,在中国大使馆武官处做翻译,我来美国时还与他见过面。
1941年香港局势紧张,很多人开始搬离香港去西南大后方避难。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12月8日日军进犯香港,从九龙向港岛炮击。因为虎豹花园是英军炮兵阵地,成了日军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家也被炮弹打中,一个佣人被炸死在车房,还有一个佣人一只眼睛被炸瞎。我们全家躲在跑马地父亲的一个朋友家,他是佛教徒,我们都喊他王居士,他是潮州人,香港富豪,对我们家帮助很大。到了圣诞节时,英军投降,香港沦陷,我们搬回自己的房子住。当时香港严重缺粮,生活用品短缺,一片萧条,大家的处境都相当拮据艰难。大街上经常看到被俘的英军士兵垂头丧气、失魂落魄的抱着头被押走。还有一次我看到日军把一个中国人吊在树上鞭打。曾经繁荣安宁的香港如今一片悲惨凄凉。
有一天,几辆日本军车停在家门口,佣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都很紧张。车上下来几个日本军官走近敲门,递上名片,说是来找父亲,其中一个从领章上看军衔级别很高。他们见到父亲立即立正,然后一个九十度鞠躬,父亲和他们用日文聊了一会。他们告辞时都向后倒退着出门。我不会日文,听不懂他们的谈话内容,等他们走后赶忙问父亲出了什么事。原来这个人是日军驻香港司令酒井隆中将,他是我父亲在日本陆军大学读书时的同窗。
……
王冀先生丰富的一生,主要有两种身份:一是担任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部主任,并协助成立香港中文大学的图书馆,另一是在冷战时期穿梭于中美两国和台湾、香港地区之间,促进互动,协助结束冷战时期,引向和平。《从北京到华盛顿》一书,正是他生动可读的自传。
——余光中
当代著名作家、诗人
王冀博士在美国政府机构中地位甚高,在中美知识界重启交流大门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台湾问题作出杰出努力。作为名门之后,若留在中国,他也许将另有一番发展;而在美国,他同样成长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和他所遇到的人,造就了一段传奇的人生故事。相信此书定会让你手不释卷。
——傅立民大使
资深外交家,前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前美国驻华公使,前美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 尼克松访华之行首席翻译
王冀的回忆录《从北京到华盛顿》追述了他只身从中国到美国留学、创业的故事。由于他的军政首长家庭背景和生长在一个大动乱的特殊年代,这本书揭示了许多当代风云人物的生活侧面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幕。
——亓冰峰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
王冀在美国60年,作为大学教授培育了不少英才,也积极促进中美文化的交流,对内地与香港、大陆与台湾都有着透彻了解,也清楚很多历史事件背后的运作过程和周折,还曾促成蒋夫人宋美龄参加美国国会举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50周年活动,并发表演讲。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张汉昇 美国《世界日报》社长
王冀,1932年生,祖籍中国辽宁,为东北军高级将领王树常之子。1949年赴美国求学,
1957年进入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1975年担任国会图书馆中文部主任,直至2004年退休。20世纪70年代,王冀受美国国务院指派秘密访问大陆,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5年,发起并成立了美中政策基金会,旨在加深美中两国从高层到民间的广泛交流。王冀先生交友广泛,常年频繁穿梭美国与中国、大陆与台湾、香港与内地之间,不仅与台湾地区的国民党领导人交往密切,而且与中美两国的政要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亲身见证并参与了中美建交、中美文化学术交流、江泽民与胡锦涛访美接待等重大活动,并一手策划了1995年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演讲、2006年连战访问大陆等重大历史事件。
惊悦:C.S.刘易斯自传:by joy the shape of my early life 本书特色 《惊悦》是c.s.刘易斯的自传,这一年他57岁。自传从他...
杜牧传 本书特色 杜牧生平善于论兵,似乎颇有他十六世祖杜预的遗风,但是杜牧诗文中不大提到杜预,不像杜甫对于他十三世祖杜预那样的景仰深至,时常流露于作品中,而杜牧...
《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内容简介:人为什么要去旅行?是要忘记现实?还是要面对自己?新井一二三,从14岁搭上第一趟长途火车开
民国外交官传记丛书:宋子文传 目录 **章人生起步 家世 赴美留学 初入社会 第二章事业的启程 步入政坛 广州理财 省港罢工中的心态 第三章政治道路的抉择 倒向...
蒋介石之谜 本书特色 本选题是由安徽文艺出版社(甲方)与我社(乙方)合作出版。一、关于出版流程分工 1.甲方负责:选题申报、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组稿、审稿、申请...
诗人.斗士.预方家-许寿裳谈鲁迅 本书特色 许寿裳是近代中国的先觉者、先行者,一位诚爱的君子, “一座进步自由的灯塔”,他壮年警言: ...
《维多利亚女王》内容简介:未读·思想家 | 女王日记中改变历史的24个人生节点 她定义了一个时代,却用尽一生定义自己。英国历史皇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和我的父亲陶铸母亲曾志 本书特色 本书系《我和我的父亲母亲》系列丛书之**本。1978年,陶铸的女儿陶斯亮所写《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以泣血的...
席泽宗口述自传 内容简介 正当21世纪开头的时候,湖南教育出版社策划编辑出版一套《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有计划地访问一些当事人,希望他们能将亲历、亲见、...
《默克尔传》内容简介:安格拉·默克尔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熠熠生辉。她生于民主德国,从一位普通的
《伽利略传》内容简介:伽利略作为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开创者,被爱因斯坦誉为“现代物理学之父,甚至是整个现代科学之父”,哲学家
抉择时刻-乔治.沃克.布什自传 本书特色 抉择即人生 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抉择组成,不同的抉择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一个总统的抉择关乎着国家的命运,你我的抉择塑造着...
《谍海奸雄:土肥原贤二秘录》内容简介:土肥原贤二是日本近代著名的谋略家,曾领导特务机关在华从事侵略活动20余年。身受其害的中
剑魂箫韵-龚自珍传 本书特色 《剑魂箫韵——龚自珍传》一书从思想家、诗文大家和情感生活三方面展现了龚自珍的一生。本书资料翔实,纲目清晰,...
《普里莫·莱维传》内容简介:他是一位化学家,自小痴迷试管和药剂,一生中有三十余年从事化学行当。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因参与
美女史 本书特色 白人类诞生之日起,男性与女性就并存于这个世界上,而两性之间的差异.也在历史的发展中得到了不断的演变与分化。男性世界里不可能缺少美女,她们的存在...
断桅扬帆:蒙冤二十五年的扬帆自传 内容简介 本书记述了扬帆从新四军到上海市公安局局长再到“潘扬大案”的传奇式经历,并收集了一些他的诗文。断桅扬帆:蒙冤二十五年的...
我贪恋这泥淖里的温暖-萧红传 本书特色 从呼兰河到南中国,她飞扬过,挣扎过,直到坠落;从一个男子到另一个男子,她徘徊过,深爱过,直到一息尚存。爱情与写作,她都如...
纳扎尔巴耶夫:哈萨克斯坦的缔造者 本书特色 本书描写了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出生及其成长经历,他出生于农村,年轻时当过炼钢工人和技师,历史把他推上哈萨克斯...
历史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100本经典巨著 本书特色 将趣味与知识融入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是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为枯燥的常规学习,注入一股新鲜跳跃的活力。文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