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教训

货币的教训

作者:周其仁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2-1

评分:8.9

ISBN:978730114480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周其仁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早年在黑龙江下乡,其中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

1978 年从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

1989年5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访问学习。 1991年秋进入UCLA,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 年春季起,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并应邀为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长江商学院开设课程。

作品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人民币汇率之争
口水能定汇率吗?
形成人民币汇率的市场特征
央行购汇的支付手段
央行负债的经济性质
如此辛苦为哪般?
“汇率稳定”与“币值稳定”的纠葛
守不住的固定汇率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争
当代庞统的连环策
这世界刮的是什么风?
人民币不能以美元为锚
人民币盯美元的由来
第二部分 货币是怎样炼成的
被动超发货币的教训
出口导向的国内平衡
货币老虎越养越大
货币无侥幸
政府投资与“货币创造”
银根与“土根”的纠结
货币运动两个圈
货币调控的中国特色
政府主导投资的经济性质
货币是怎样炼成的?
流动性创造流动性
“不差钱”有什么不妥吗?
第三部分 治理通胀之道
通胀没有那么多的类别
高价不抱无缝的蛋
货币稳健不应该是短期政策目标
水多了加面
“货币深化”与改革的风风雨雨
转让权影响货币数量
加息的不同含义
央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黄金管得住超发货币的冲动吗?
民间的金本位
从海外代购到境外直购
扩大进口 抑制通胀
通货膨胀与农民
伊拉克蜜枣与治理通胀
管价限购无助于治理通胀
财政稳健是货币稳健的条件
第四部分 货币制度重于货币政策
大刀阔斧改汇率
用什么把基础货币换下来?
财政购汇的三条筹资通道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重心所在
在真金白银的约束下利害计算
人民币以何为锚?
美元之锚的历史变化
以央行行长为锚的货币制度
人民币当然要择善而从
货币准则才是问题的根本
货币制度重于货币政策
第五部分 录以备考
毫不含糊地反对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谨防一错再错——在CCER中国经济观察第12次报告会的发言
货币、制度成本与中国经济增长
货币不能大松
还算“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吗?
货币似蜜,最后还是水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是第一要务——对话《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以货币深化缓解通胀压力——对话《金融周刊》记者
避免最糟糕的政策组合——与《中国改革》记者的对话
过去十年是开放政策收获的十年——《21世纪经济报道》10年专访稿
· · · · · ·

作者简介

周其仁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早年在黑龙江下乡,其中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

1978 年从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

1989年5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访问学习。 1991年秋进入UCLA,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 年春季起,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并应邀为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长江商学院开设课程。

精彩摘录

这是不可抗拒的期望,特别是当代经济学、金融学、财务学取得了看起来不输于物理学的”科学“外观。麻烦的是,市场好像比天体物理还复杂。大科学家牛顿当年买股票失败后发过的著名牢骚——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到今天依然没有失效。我的观点是,市场预测也是一种对未来的个人估值。市场真正有规律的地方并不是价格运动,而是交易活动的规则。例如,”不同的看法才使一档股票交易发生“,这是巴菲特的老师讲过的至理名言。

——引自第178页


人民币汇率是在一个中国的市场上形成的。这个市场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是一个由数百个有权在中国经营外汇业务的中外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组成的会员制交易所——或称“银行间外汇市场”。这个市场依法由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较为特别的地方,是依法管理这个市场的央行和外汇管理局也可入市买卖外汇。更为特别的地方,是迄今为止进入中国的绝大多数外汇,都是由央行购得、然后转为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的。央行活动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央行购汇的支付手段:1.增发人民币。2.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也就是有权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总额中,究竟有多大一个比例不得贷放出去,而要交存到央行。3.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4.发央票回收流动性。央行在中国外汇市场大手用人民币购买外汇,靠的是以下诸种手段:增加货币发行、动用商业银行存于央行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以及发出“央票”即央行对金融机构的短期债券。我们也了解,所有这些央行购汇的支付手段,无一例外都来自央行的负债。央行的债务与政府的财政性债务还有一点重要区别,那就是央行欠债的时候,不但不需要得到债权人的同意,甚至也不需要债权人知道。央行负债区别于财政和任何公私企业负债的特别之处,是在一个相当宽的限度内,央行的负债根本就无需归还!人民币汇率实际形成的基础,归根到底是央行大手负债买汇。央行的负债主要有两项:包括发行货币和接受金融性机构存款在内的“储备货币”,以及由央行发出的债券。我们也理解,由于央行负债具有的特别经济性质,即在一个很宽的限度内,央行可以举债不还,或不断借新还旧,所以外汇市场上的央行就无人可以与之争锋。简单概述一下:十年来央行不断忙一件事,就是以更高的资产负债率,大手借债买下了十倍于前的外汇资产。增发货币养老虎,提高准备金率和加息收老虎,央行大手购汇又放虎归山。...

——引自章节:人民币汇率之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