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

作者:[法]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12-10

评分:9.2

ISBN:9787544729864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傅雷翻译奖 首届翻译新人奖获奖作!】

【《译林人文精选:论美国的民主》由《读书》主编王焱特别撰写万言导读。】

《论美国的民主》入选《中国书评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 。

《论美国的民主》是所有探讨民主本质的著作中最优秀的一本。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没有一位外国观察家关于美国国家 制度以及文化的著作,能超越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甚至连能与之媲美的都没有。 ——《纽约时报》

在《译林人文精选:论美国的民主》中,托克维尔从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出发,探索美国的民主制度及其根源。当全世界对“民主”这一新奇的观念或制度仍然存在幻想、误解及恐惧时,托克维尔却以超越时代的真知灼见阐述了民主的是非利弊,将美国的社会状况、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等与以英法为代表 的西欧国家进行对比,探讨了如何以美国为参照,从本国现状出发,建成民主制度。书中所言影响深远,极具现实意义。

作品目录

上卷
绪论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北美的地貌
第二章 英裔美国人的起源以及该起源对他们未来的影响
英裔美国人某些特殊法令和习俗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 英裔美国人的社会状况
英裔美国人社会状况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本质上是民主的
英裔美国人社会状况的政治后果
第四章 美国的人民主权原则
第五章 在叙述联邦政府之前必须先研究各州的过去
美国的乡镇组织
乡镇的行政区划
新英格兰的乡镇政权
乡镇的生活
新英格兰的乡镇精神
美国行政分权的政治效果
第六章 美国的司法权及其对政治社会的影响
第七章 美国的政治审判
第八章 联邦宪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与其他联邦国家的宪法有什么不同
联邦制的一般优点及其在美国产生的特殊作用
联邦制为什么不能推及到所有国家以及为什么英裔美国人能够采用它
第二部分
第六章 美国从民主政府获得的真正好处
美国民主政体下法制的总趋势以及执法者的本能
美国的公共精神
美国的权利观念
美国对法律的尊重
美国无处不在的政治活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第七章 多数在美国的无限权力及其后果
多数的无限权力在美国是怎样增加民主所固有的立法与行政的不稳定性的
多数的暴政
多数的无限权力对美国公务员专断行为的影响
多数在美国对思想的影响
多数的暴政对美国国民性格的影响以及谄媚精神在美国的表现
美国共和政体的最大危险来自多数的无限权力
第八章 美国怎样削弱多数的暴政
不存在行政集权
美国的法学家精神及其如何成为平衡民主的力量
美国视陪审团为政治机构
下卷
第二部分 民主对美国人情感的影响
第一章 为什么民主国家爱平等比爱自由更加热烈和持久
第二章 论民主国家的个人主义
第三章 为什么个人主义在民主革命完成时比在其他时期更强烈
第四章 美国人怎样通过自由制度对抗个人主义
第五章 论美国人在市民生活中对结社的运用
第六章 论结社与报刊的关系
第七章 一般结社与政治结社的关系
第八章 美国人如何利用“正确理解的利益”原则来与个人主义作斗争
第九章 美国人怎样在宗教上应用“正确理解的利益”原则
第十章 论美国人对物质享受的热爱
第十一章 对物质享受的热爱在民主时代产生的特殊效果
第十二章 为什么有些美国人会表现出狂热的唯灵主义
第十三章 为什么美国人生活富足却忧虑重重
第十四章 美国人是怎样把对物质享受的爱好、对自由的热爱和对公共事务的关心结合起来的
第十五章 宗教信仰是怎样不时使美国人的心灵转向非物质享乐的
第十六章 过分热爱物质财富为什么会损害物质财富
第十七章 为什么在平等和怀疑的时代人们的行动目标要放长远些
第十八章 为什么美国人认为一切正当的职业都是高尚的
第十九章 为什么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喜欢从事实业
第二十章 为什么实业可能产生贵族
第四部分 民主的思想和情感对政治社会的影响
第一章 平等自然使人爱好自由制度
第二章 民主国家人民关于政府的观点自然有利于集权
第三章 民主国家人民的感情和思想一致引导他们走向中央集权
第四章 导致民主国家走上中央集权或避免中央集权的若干特殊和偶然的原因
第五章 尽管当今欧洲国家统治者的地位不如从前稳固,但最高权力却日益加强
第六章 民主国家害怕哪种专制
第七章 以上各章的延续
第八章 主题概览
· · · · · ·

作者简介

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1859),是法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论美国的民主》是其代表作,被认为是社会学早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精彩摘录

中央集权确实轻易就能使人们的外在行为获得某种一致性,人们最终爱上了这种一致性,却忘了为何要有这种一致性,就像那些虔诚的教徒,只顾膜拜神像而忘了神像所代表的神是谁。一个权威,时刻伴随着我,尽力满足我的需求,它在我的前方飞翔,为我排除一切潜在的危险,那些危险,我甚至想都不用去想,可是,如果这个权威在扫除我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荆棘之时,也成为我生命的绝对主人,剥夺我的个体自由,那么,要这个权威做什么?如果这个权威控制了众人的行动,决定了众人的生存,以至于在它颓丧之时举世颓丧,在它沉睡之时举世昏睡,在它灭亡之时举世衰亡,那么,要这个权威有什么意义?欧洲很多国家的居民像殖民地的居民一样,对自己居住地的命运毫不关心。国家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他并未参与其中。他甚至不太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些事件,他只是偶然听别人讲起。而且,就连自己村庄的财产、家门口那条路的治安、定期去做礼拜的教堂和神甫住房的命运,他都从不加以关注。他认为这些事跟他没有任何关系,认为它们应该由我们称为政府的那个陌生权力来处理。对他来说,享有用益权就可以了,他的脑子里没有所有权的概念,也不考虑改良现状。这种漠然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会出现如下可能:如果某天他的个人安全或者他后代的安全受到威胁,他也不会努力化险为夷,而是双手抱在胸前,等全世界的人来救他。不过,这个人尽管完完全全牺牲了自己的自由意志,却不比其他人更喜欢服从。确实,他服从一名小职员的颐指气使,但是一旦没有强力的压迫,法律在他眼中就如同一个战败的敌人,他就敢于触犯法律。因此,我们看见他总是在奴性和任性之间摇摆。当一个国家到达如此境地,它就必须修改法律,改良民风,否则只能走向灭亡,因为公共道德之源已经枯竭,国有庶民而无公民。在我看来,这样的国家正等着被征服。如果它还没有从世界舞台上消失,那是因为它周边的国家与它相似,或者还不如它,因为人们还怀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

——引自第72页


“集权”是现在人们常用的一个词,但一般说来,还没有人给它下个精确地定义。实际上有两种性质非常不同的集权,对此必须分辨清楚。有些事情,诸如全国性法律的制定和本国与外国的关系问题,是与全国各地都有利害关系的。另一些事情,比如地方的建设事业,则是国内的某一地区所特有的。我把第一类事情的领导权集中于同一地方或同一人手中的做法成为政府集权。而把以同样方式集中第二类事情的领导权的做法叫做行政集权。...显而易见,如果政府集权与行政集权结合起来,那它就要获得无限的权力。这样,它便会使人习惯于长期和完全不敢表示自己的意志,习惯于不是在一个问题上或只是暂时地表示服从,而是在所有问题上和天天表示服从。因此,它不仅能用自己的权力制服人民,而且能利用人民的习惯驾驭人民。它先把人民彼此孤立起来,然后再个个击破,使它们成为顺民。...至于我个人,我决不能设想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政府集权会生存下去,尤其是会繁荣富强。但我认为,行政集权只能使它治下的人民萎靡不振,因为它在不断消磨人民的公民精神。不错,在一定的时代和一定的地区,行政集权可能把国家的一切可以使用的力量集结起来,但将损害这些力量的再生。它可能迎来战争的凯旋,但会缩短政权的寿命。因此,它可能对一个人的转瞬即逝的伟大颇有帮助,但却无补于一个民族的持久繁荣。

——引自第95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