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看作马克思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依据,汇集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权威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新成果,着重就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社会矛盾*突出的十个问题进行解答。对马克思的公正观、人权观、阶级观、道德观、民主观等的中国化实践进行了详细讲解和充分的论证。本书不仅是对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次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走出学院走向大众的一次推广。对于解释中国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为什么取得了成功,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本土价值。对于增加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对中国的了解,推动向世界说明中国的进程,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依据 十位*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联手撰写 庄福龄 主编汇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权威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新成果 明确解答当今社会矛盾*突出 人民群众*关心的十大问题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图书项目,由著名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庄福龄教授牵头,召集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和中青年科研骨干进行编写,是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一次鲜有的集体行为。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使中国“旧貌变新颜”[庄福龄]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东方大国,要建设一个合格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惊天动地的伟大创举。它需要高度的革命性、科学性和创造性,既要有改天换地的勇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才华和智慧,又要有长期探索和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锐气,经得起各种胜利和失败的考验。列宁早在中国共产党尚未建立的一九一九年就说过,东方大多数民族的处境比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俄国还要坏。他认为我们已经在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和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把俄国农民和工人联合起来了,而东部各族人民的情况却有所不同,他们是典型的劳动农民,而不是受过资本主义工厂锻炼的工人。他们面临着全世界共产党人所没有遇到过的一个任务,那就是必须以共产主义的一般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适应欧洲各国所没有的特殊条件,把这种理论和实践运用于主要群众是农民、需要解决的斗争任务不是反对资本而是反对中世纪残余这样的条件。列宁认为,这是一个困难而特殊的任务,又是一个崇高的任务,它们的解决方法无论在哪一部共产主义书本里都是找不到的。列宁的论断为东方落后国家提出的革命任务、包括认识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任务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列宁的论断告诉我们一条真理,即象中国革命这样事关民族存亡的大事,不能不顾及到本民族的实际状况,不能不顾及到新状况产生的新要求,不能不顾及到前人——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中的重要原理,但他又明确地告诫我们,解决革命任务的方法是任何从书本上找答案都无济于事的。马克思主义是注重实践的。马克思早在《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强调,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又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的毕生活动都是围绕上述原则展开的;列宁短暂的一生绝大部分也是把重点放在革命实践上;毛泽东更为突出,他在风华正茂之年不忙于赴西洋留学,坚持在中国这块地盘上从事实地调查研究。他深入农村支持农民运动,在发动贫下中农上下工夫,在反对中世纪封建残余上下工夫。他不求助于本本主义或西欧国家的实践,他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运动讲习所,独创性地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随后他又提出把“上山”作为革命的出路,作为发展革命事业的转折点,为大革命失败后利用辽阔的土地和山区、初步形成以农村包围城市、以武装夺取政权做好铺垫。这条革命道路,既不是巴黎公社的“翻版”,也不是十月革命的翻版,而是马克思主义文献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前所未有的理论创新。这条道路既反对流寇主义,又反对单纯军事观点和盲动主义残余,是完全适合中国国情、有助于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独创性道路。这条道路也打破了中国人长期以来学西方的迷梦,认识到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为什么从资本主义那里找出路是行不通的。为什么中国人需要的是坚持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关枪和大炮。正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正是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毛泽东作为中国先进分子的代表。早在三十年代初期就明确地为中国革命提出一条理论创新的思想路线,旗帜鲜明地反对本本主义,在实践中创建“工农武装割据”的红色政权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而费尽心血。从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迈出了新的步伐,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起点和新的高度。
庄福龄,我国在哲学教学和科研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的带头人和开拓者之一。六十多年来,他一直在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主讲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哲学原著、历史唯物论专题等课程。
康德哲学讲解 内容简介 约翰·华特生(1847—1939),加拿大某大学哲学教授。开设过专门课程讲授康德哲学。康德的哲学著作比较难读。作者认为下列四本书*重要《...
传家宝全集(全四册) 绣像本 内容简介 随着文化世俗化的发展和印刷出版业的发达,明清以后开始出现语言通俗、面向大众的“日用百科全书”。这类以修身齐家、为人处世为...
伦理学是什么(哲学课) 本书特色 本书是简明而又系统地介绍了道德哲学的主要理论,勾画了伦理学的大致轮廓,对“好生活”的快乐主义和至善主义理论的独特叙述是本书的一...
★古代埃及最为重要的宗教文献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古埃及<亡灵书>》是古代埃及最为重要的宗教文献集《亡灵书》的译注
古今中外宗教概观 内容简介 《古今中外宗教概观》是一本向中等以上文化程序的读者介绍古今中外宗教的普及性读物。宗教对于人生的启迪是多方面的,从终极关怀到人生的各种...
张伟生书第子道德经 内容简介 品读张伟生的书法,或楷、或隶、或行草,洋洋洒洒的笔墨之间时时流露出纯正的传统韵味;或庄重、或洒脱、或从容、或奔放、或劲健、...
宗教.北京 内容简介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不但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而且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和文化名城。北京是中国的窗口。从宗教方面来讲。北京的地方亦非常重...
朝霞 内容简介 尼采的《朝霞》1881年问世,1887年新版并附有一篇前言,它在著作史上位于《人性的,太人性的》第二部分(1880)与《快乐的科学》(1882)...
“剑桥哲学研究指针”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刊行的的一套学术参考书,如原书编者所说的:“这套书的目的之一,乃是针
回首集 本书特色 《道教研究自选集:回首集》为作者朱越利的论文集,汇集作者在国内杂志、书籍上公开发表的道家道教研究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有《道经中的郁仪和结璘》、《...
中华思想经典-弘明集 本书特色 佛教如何“征服”了中国,佛教传入中国思想大争论全纪录——《弘明集》一.当下佛教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力持续上升,读者对佛教经典和佛教...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 本书特色 道殿祖师的《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传续开元善无畏尊者之独部准提法流,圆通融合显教义 理,开宗汉传显密圆通准提法之先河,为令...
浪漫与幽默 内容简介 本书为边缘丛书之一。本书以加缪《局外人》中的默尔索和索尔.贝娄《赫索格》中的赫索格两个人物形象为基础,就“浪漫与幽默”这个文学主题进行哲学...
本书是西方哲学的导论或者入门,其叙述方式有别于一般的西方哲学史。对于初次接触西方哲学的读者来说,读哲学史往往使他们迷失在
道家与中国哲学·汉代卷 目录 引论**章 黄老道学——汉初的治国理论第1节 黄老道学的发展大势——汉初儒道融合与相争第2节 陆贾、贾谊——道、儒融合的理论代表第...
论无限.宇宙和诸世界 本书特色 《论无限、宇宙和诸世界》成书于1584年,是意大利语对话集中*重要、影响*大的一部。该书是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布鲁诺的代表作,是16...
圣经的奥秘 本书特色 《圣经》是一部伟大历史《圣经》是一个丰饶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圣经》是一个千古之谜,蕴藏着许多奥秘。圣经的奥秘 内容简介 法兰西皇帝...
致达朗贝尔的信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日内瓦;卢梭致达朗贝尔的便函;达朗贝尔给卢梭的复函;卢梭致达朗贝尔的信等。致达朗贝尔的信 目录 日内瓦卢梭致达朗贝尔...
直指修道上易犯的錯誤和迷思!曲解修道的真義,以自我為中心來解釋修道,並以修道來加強我慢,這是修道上的唯物。我們對修道的觀
本书是“文史知识文库”之一。本书介绍了佛教的基本知识,深入浅出地,重点而又系统地叙述佛教在中国的一些情况,比方讲解殿堂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