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人物周刊文丛:思想者》中,记者对周国平、李欧梵、汤一介、钱理群、甘阳、崔卫平、贺卫方、葛剑雄、陈丹青等四十余位近年来或活跃于思想界或勤于著书建言或长于社会实践的学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听他们谈人生、谈理想,听他们纵论天下大势、时局走向,更听他们呐喊疾呼、针砭时弊。
黄灿主编的这本《思想者》收录了记者对国内外四十多位近年来或活跃于思想界或勤于著书建言或长于社会实践的学者的深度访谈。内容有关他们的人生、理想、时事政治等。这些受访者有:周国平、钱理群、乔姆斯基、李泽厚、葛剑雄、陈丹青等。
《南方人物周刊文丛:思想者》:身在农村,“天下”抱负不曾或忘。那些年感觉现实不堪忍受,感觉变化将至,怀抱理想主义,“眼睛看着民族和共同体未来”的年轻人里当然有陈嘉映,而读书是实现抱负的必要条件。哥哥嘉曜是陈嘉映哲学兴趣的激发者,在周围人中间,他是无人望其项背的“理论家”。他周围很快聚集起一群爱好哲学的青年。陈嘉映就是这时候对思考所藉的概念本身发生兴趣的。那时候他的计划是把天下的知识都学到手里。除了红色经典,翻译过来的书基本上也都能读到,包括一些内部参考材料。一个是因为家长有的是知识分子,有的是干部,家里都有一些书。还有就是‘拜访大儒“。”比如,我在这个村住,你在那个村住,是那边的’大儒‘,我们就要来拜访,主要任务当然是把你的书箱打开’写个单子把你的书背走。下次你到我这儿来,写个单子把我的书背走。慢慢就有了一个网络,远的不说,附近几个公社,有哪些读书人基本上都知道了。“当时旧书店是一个结识人的地方。”你想,年轻人去旧书店的一共就那么三五个人。“两个人在旧书店碰上了,一聊起来就是罗素、杜威什么的,只要名字提出来,不用再说内容,那就是对上暗号了o这些名字像神秘符码一样,属于那个年代的稀有精神资产。陈嘉映用半年时间自学了4册德文教材。教材学完就搬出歌德、席勒的原著来读。”每行查好几个单词,一句话琢磨好久。“几个月后,勉勉强强能够阅读原著了。真正有点把哲学作志业的意思,是在插队结束和北大读书之间。主要归功于阅读现代哲学。那时北京图书馆外文阅览室没有人去借书,永远是空空荡荡的。尼采等人的中译本还是禁书,外文原版却可以外借。陈嘉映对弗洛伊德的《释梦》着了迷,每天早上醒过来就回想夜里的梦,试着解释一番,再去打听别人的梦。那时西方现代哲学还很少流传,零零星星读了一些,起先并不十分在意。读多了,慢慢觉得现代哲学比较能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学得比较贴切。初读哲学六七年之后,陈嘉映开始觉得”我的哲学思考上了正道“。结缘海德格尔1977年,陈嘉映待业在家,正打算接受招工安排,到一家印刷厂当排字工。这时传出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他为高考做了认真准备,因为觉得大学是”比印刷厂更好的混日子的所在“。报的是北大的德国语言文学专业,笔试考了**,面试却张口结舌说不出一句整话。幸亏有位老师力主”收留“:这个考生在农村吭吭哧哧自学,笔试考成那样怪不容易的。进北大没几个星期,报考研究生恢复了。研究生每月有三十几元收入,出于不宜再寄生父母的考虑,陈嘉映参加了考试。笔试顺利通过,面试却被”毛泽东《中国革命的策略》中关于矛盾、实践之类的论述“给打懵了。这时有位老师说:学习西方哲学,外语极端重要,这个考生德文几乎满分,还会俄文和英文,弃之可惜。入学不久,陈嘉映投入熊伟门下。熊伟,正是那个觉得他”弃之可惜“的老师。在他的指点下,陈嘉映开始攻读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熊伟告诉他,”这书你会不会喜欢我说不定,但可以保证你读完后不会觉得浪费了时间。“北大读书期间,陈嘉映一半在用功,一半在玩乐。研究生3年,听课不超过10堂,多数老师只在考试那天见到过他。这期间,学校给研究生提供了一笔访导师、找材料的经费,结果,这笔钱陈嘉映拿来作旅游经费,在大江南北好好转了一圈。毕业分配陈嘉映留在了北大。**件事情,是到西安参加一个外国哲学会议。会议了无生趣,好在结识了一帮志趣相投的年轻人,结果搞成”小会为主,大会为辅“的格局。回北京的火车上,大家开始商量怎么”可持续性交流“。这些人中只有陈嘉映在颐和园北面的黑山沪有个20多平米的独立小窝,自然而然成了大家谈玄论道的地方。1981年到1983年,大约每个月聚会一次。这是陈嘉映非常愉快的一段时光。朋友带朋友,一拨接一拨。一时间才俊满堂,甚至让人觉得”懂哲学的都在黑山沪了“。……
《南方人物周刊》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管、南方周末出品的综合类人物周刊。它以“记录我们的命运”为办刊宗旨,以“平等、宽容、人道”为理念,关注那些“对中国的进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人类的向善力量和深遂驳杂的人性魅力的人”,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为读者奉上一席精神的盛宴。《南方人物周刊》融新闻性与可读性为一体,适合中高端读者的品味,使读者在闲暇时光,翻阅一幅幅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和一篇篇平实优美的文字,从他们的故事中感悟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魅力,为他们的故事而感动,为他们的命运而感慨,为他们的成功而感叹。
中国小微金融-贯穿中国小微企业融资的规划与盈利模式设计 本书特色 近年来,有关小微金融的讨论渐多,但大部分论述是就小微金融的某个具体问题论述,或是对小微金融业务...
黄文博,台湾资深广告人。1959年生,祖籍河南开封。辅仁大学东方语文系毕业。从事广告工作20年。历任联合报记者、奥美广告副创意总监、智威汤逊直效广告总经理、联广...
《创业常识速查速用大全集(案例应用版)》内容简介:创业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很多年经人在创业起始阶段,
赵轶峰,1953年出生,1978年3月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1982--1985年间,师从李洵教授攻读明清史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5--1989年留校任...
美元星球 本书特色 世界运行靠美元。从华盛顿到北京,从政府、商业到个人都依赖美元安全有利地从事商业和投资活动——即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美元霸权所显现...
即学即会营销文案范本-最新适用版 本书特色 集谋略创造与科学程序:于一体的策划实战手册。《“新文风”系列丛书:即学即会营销文案范本(*新适用版)》提供实用的建议...
这是来自一线的声音,原汁原味,丝毫不做作,这本《赵迎光说韩都衣舍:一个网商的成长回顾及未来展望》展现的就是互联网商业的经
为何你的创意总是“逊毙了”?为何你冥思苦想却出不来一个好创意?为何总有人的创意那么“惊世骇俗”?作为浸淫广告创意10余年的
不要在客户面前喋喋不休、冲动型客户是你滚滚的财源、摸清控制型客户的脾气……如果你能够将本书中所介绍的100个心理营销策略灵活
《邓超明创业笔记:奋斗者的心灵圣经》讲述了十年前,他是奔波在城市里的蚁族,十年后,他是互通国际广告公司的董事长兼CEO。他是
新中道的企业管理哲学 本书特色 《新中道的企业管理哲学》由张立波、陈少峰所著,本书的结构安排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部分(即**至三章)包括新中道的管理理念与...
会计理论 本书特色 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主编的《会计理论》内容丰富,立论精辟,在美国深受读者欢迎,先后重印了几十次之多,行销很广,对今天我们理解和研究现代西方...
动态环境下组织内部决策权配置的理论和方法 本书特色 《动态环境下组织内部决策权配置的理论与方法》是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动态环境下组织内部决策权配置的理论和方...
本书立足于从广告人眼中去看广告,把商业广告看作是一种本质上属于经济活动又依赖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实践。阐述了广告人应具备的广
有人说淘宝、天猫上90%的卖家不赚钱,我认为说得有点大了。因为如果说大家都不赚钱或者在亏钱,为什么去年在做店铺的卖家,今年还
状元实业家张謇 内容简介 张謇是大魁天下的清末状元;是晚清时期立宪运动的领袖;担任过民国政府的实业总长及农商总长;他创办了中国近代**所民办师范学校以及**家民...
《国企改革三十年亲历记》主要内容:我国有近20万家国有企业,6000多万名国企职工,近30万亿元国有资产,国有经济每年上缴利税占
本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20世纪的广告传播理论。本书选取了20世纪的广告传播理论。力图通过我们的清点和研究,对20世纪广告传播
该书在美国一出版即受到众人瞩目,行销世界各地,成为各国商务类图书的畅销书。作者以轻松的笔调,通过简洁而有趣的方式总结了22
人本管理 本书特色 《纽约时报》:“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的一座里程碑。”哲学家尼采:“成为你自己!马斯洛在自己漫长的生命历程不,不仅将毕生精力致力于此...